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o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C.主张实行分封制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答案】D【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宗法制。
理解材料的涵义。
材料的意思在于说明通过强调宗法制的作用,进而起到到巩固统治的作用。
而要做到这一点,重中之重在于体恤、爱护百姓。
故应选D。
25.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帝国,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驻军对周边的胡人严加防范或在其可能威胁到帝国安危之前就予以消灭,而在帝国内部腹地,则是另外一番山水田园男耕女织的惬意生活。
此时生活在江南扬州城郊的农夫,他遇到的情况最可能是A.闲暇时与妻一起用花楼机纺棉,预制过冬棉衣B.秋后往集市贩卖新米,换得银两后往柜坊兑换飞钱耕牛C.趁冬日水浅维修筒车,以备来年春耕取水D.耕织富裕之余为家中添购瓷器,竞无意购得一件粉彩花瓶【答案】C【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II)12.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13.《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A.祭祖扫墓B.踏青游玩C.农业生产D.政治清明14.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15.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
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
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
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
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16.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畅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一一《忘山庐日记》A.13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17.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
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
图片中影响孙中山、宋庆龄服饰的主要因素是:()①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③近代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④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红岩革命纪念馆曾经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3、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实践C.社会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改革24.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25.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26.《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A.抑制土地兼并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C.巩固北魏统治D.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27.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
这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大厦”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国家财政D.儒学主流28.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卿世禄到选贤举能的转变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29.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15.11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6页至第8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原则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3.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D.中央集权得以加强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出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讼。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亲族继承”5.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员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
其影响是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B.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C.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D.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6.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殊途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2016.424.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25.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
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D.有贪污渎职之嫌26.《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D.“三教合一”的出现27.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28.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
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29.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
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B.掩盖真相C.美化侵略D.混淆是非30.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山装、旗袍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D.火车、汽车31.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24.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这表明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B.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C.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25.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
这主要是因为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26.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指出:“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以财论婚的观念日兴B.门第观念已彻底废除C.民主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科举制度已日益衰落27.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经济作物的扩种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28.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
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
材料反映了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29.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
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
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30.1938年7月5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24.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先秦儒家讲求“礼义”是为了A.调解诸侯纷争 B.构建平等社会 C.恢复西周礼制 D.规范社会秩序25.汉武帝时全国分设有13“州”监察区。
《汉书》在分叙西汉疆域时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载州之治所;记述东汉历史的《续汉书》则将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治所一一注出。
这表明两汉时期A.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B.郡国并行从未改变C.史书记事有失严谨 D.地方制度发生更易26.北朝碑刻风气始于北魏孝文帝。
魏碑书体,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多用方笔,笔画沉毅雄拔,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
这说明魏碑A.在当时盛行于南北 B.开启了刻石纪功的传统C.创立了楷书书体形式 D.承隶启楷,书体别具一格27.汉、唐在长安、洛阳等城设“市长”、“市令”负责市场管理,宋代不再设此官职,代之以名为“税务”的各级征税机构。
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B.商业与城市的繁荣C.宋代财政开支浩大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8.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所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其业者无不尽其心以“有益于生人之道”。
这一看法A.试图重塑社会治理秩序 B.阐发了“存理去欲”的重要性C.旨在维护传统生产模式 D.论证了个体“良知”的相对性29.《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法律规定)”。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本试题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8小题,时量150分,满分300分。
24.《国语·郑语》记载了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
”因此,周宣王在全国抓捕“恹弧箕服”,而有一对连夜逃跑的夫妇在路上捡到的弃婴,正是后来周幽王之妃褒姒。
古人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西周的灭亡实属天意B.西周亡于童谣C.童谣能预言历史发展D.宗法制遭破坏25.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
这说明孔子的“仁”A.思想引领很不到位B.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D.是具体的行为规范26. 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
这表明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驰27. 下面是近代部分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这反映出A.近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量剧增B.鸦片战争使上海区位优势得到巩固C.鸦片战争推动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D.近代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8.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29. 1960 年初,毛泽东在比较中苏两国发展工业化的道路时说:“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
”这表明毛泽东A.希望工业和农业均衡发展B.主张有计划扩大农业生产规模C.肯定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D.不否认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30.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A.实行内外朝制度B.实行察举制C.分封同姓王D.推行刺史制度25.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
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B.城市建设的变迁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26.《明宣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
”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27.《中华文明史》记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B.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C.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D.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28.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29.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国家对同仁堂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A.走合作化道路B.没收为国营企业C.全行业公私合营D.资本家自愿捐献30. 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
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3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
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审理这类案件。
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
”基于此认识,罗马人制定了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 D.万民法32.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该主张的直接目的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B.否定教会权威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D.传播无神论思想33.下面柱状图最有可能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A.生产发展情况B.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C.失业率起伏情况D.人均收入增长变化情况34.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说:“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
”下列文学、美术、音乐作品,均属于浪漫主义的是A.《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卡门》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伏尔加河上的船夫》《蓝色多瑙河》C.《人间喜剧》《拾穗者》《天鹅湖》D.《老人与海》《日出·印象》《英雄交响曲》35.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他在此处强调的是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史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迅速发展起来,并在西北地区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各民族贸易的主要形式。
宋代西北少数民族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牧民,无不嗜荼如命,已将茶叶由奢侈品普及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宋代一度曾用银两、绢帛来购买和换取西北少数民族的马匹,但“银绢钱钞,非蕃部所欲”,最后不得不改为以“名山茶为易马用”(《宋史·兵志》)。
“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西北,利尝致数倍”(《宋史。
食货志》)。
交易时,荼商须持有政府发放的凭证——茶引,并只能在指定的市场内进行正常的贸易活动,即“引与茶必相随”(《宋史·赵开传》)。
熙宁七年(1074年),宋政府在成都设榷茶司,在秦州设置买马司,分管四川茶叶与藏族马匹的互市事宜。
西夏、宋、金鼎足而立时,它们之间的贸易一般通过榷场来进行的,兰州等地的榷场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西北茶马互市的中心地.材料二:明代茶马之法比较完善,如洪武(1368 - 1398)年间实行金牌制度。
金牌制度的实行,使政府严格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以极刑”(《明经世文编》卷103)。
弘治三年(1490年),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洮州3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其中官府收缴其中的40%,剩余部分则由商人自行出售(《明史·食货志》)。
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了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摘编自魏明孔、阎庆生《西北茶马互市论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马互市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茶马互市发展的特点。
(8分)(3)分析茶马互市在当时的重要影响。
(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6年10月3日,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礼上的证婚词中讲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蜮,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巍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材料二: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对徐志摩陆小曼婚姻的态度及其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这种婚姻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评价。
(6分)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
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1855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人员竞争性考试。
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科举制与欧洲文官制度》等(1)根据材料,概括欧洲人对中国科举制的主要观点。
(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析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原因。
(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圣西门(1760 - 1825)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实业家委员会和学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领导;应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宣传和教育实现这一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西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9分)(2)根据材料,分析圣西门的主张为什么属于空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把空想变为科学的?(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伴随克林顿先生的论调,西方世界响起了一片“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人道主义干涉有理”的鼓噪。
有人甚至把科索沃战争吹捧为一场外交“革命”:“这可能是第一场不以国家利益为名,而以道义和价值观为名所发动的战争”。
科索沃战争因此被树立为“新干涉主义”的典范。
北约的“战略新概念”为执行“新干涉主义”使命做好了准备。
北约将成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政治军事组织,它的军事行动将扩大到成员国范围之外….美国还大肆宣扬它在科索沃打了一场“零伤亡”战争,不损一兵一卒。
实际上,北约凭借技术优势,在科索沃打了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为了躲避炮火,北约的飞机从不敢低于l万英尺高度飞行。
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南联盟军队的损失;另一方面却能把难民车队和中国大使馆当成目标。
此外,还给公众制造一种错误印象,以为美国有能力“零伤亡”地取得胜利。
今后美国决策者面对公众的高期望值,恐怕反而不敢贸然动武。
——《科索沃战争周年之际再论“新干涉主义”:》(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的特点。
(9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索沃战争“零伤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