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频网原理介绍

合集下载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的探讨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的探讨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的探讨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电视的优势在于传输品质更好,信号更稳定,同时还可以实现更多的互动式功能。

而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即SFN技术,更是将数字电视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简称SFN技术,是指在广播电视的某一频段内,各个台站使用同一频率同时向广播区域内广播的技术。

它具有高频谱利用度、节省广播电视频率资源等优点。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正是利用了这种高频谱利用度,让一台发射机代表所有的发射机向广播区域内广播,从而提高了信号覆盖的范围。

而且,单频网的强制同步技术可以减少同一位置信号的互相干扰,从而保证了信号的质量稳定。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使用频带不足的问题。

在传统模拟电视中,每个频道都要占用一个频率。

而在数字电视中,多路信号可以在同一个频带内传输,因此相当于提高了频率利用率。

此外,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还可以节省建设运营成本,提高了发射效率,并且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覆盖。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场合。

在国内,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已经逐渐适用于各个省市的广播电视剧目播出。

例如,河南省的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覆盖了较大的地域范围,旨在将全省240多个数字电视台的信号化为同一条频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则是实现了对全自治区的数字电视覆盖。

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的应用还有让广播电视更便利的服务,例如,把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数字电视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多就近日常生活需要的信息。

例如:气象预报、国际新闻等。

总之,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电视信号的传输,提高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省经济成本、人力物力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未来的数字电视单频网技术还会进一步发展,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而新鲜的数字电视体验。

单频网组网概述及1kW发射机应用原理解析

单频网组网概述及1kW发射机应用原理解析

图4 合偏压控制逻辑电路图5 合高压电路逻辑控制
功率放大模块,由BLF888B超高频晶体管,功放由前级放大、功率分配器、功率放大器、功率合成器、控制单元和耦合器构成,每个功率放大器前级放大使用一个BLF881晶体管,二级放大采用六只BLF888B晶体管,两个功放单元组成。

3.4 故障分析查验
功放是发射机常见故常环节,原因有两点:一是功放晶体管比较脆弱,PCB 板零、地相电压超过50 V就可能会击穿管体;二是功放的单根晶体管也有主、辅管之分,辅管并不一直处在工作状态,只有当主管达到峰值功率时才会启动辅管,使辅管处在一个反复启、停的状态,故障率升高。

功放管体故障判断方法:一是对地测量栅极电压阻抗,正常数值2 V左右;二是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正常值应在0.5 A左右。

(1)无功率输出,确认激励器RF ON指示灯是否开启。

如未开启,将激励器射频输出打开、并查看激励器射频输出线头是否有松动或损坏;查看耦合器
口到预放FWD连接,若有松动,重新连接。

(2)输出功率异常告警,查看各功放模块输出功率和电流,功率和电流都正常时,检查耦合器Pf口到预放FWD 连接是否异常。

电流偏大时,关闭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激励器输出功率到发射机额定输出,开启AGC。

(3)吸收负载的吸收功率异常告警,检查各功放射频输入输出线连接是否异常、有无损坏;检查各功放模块输出功率和电流,如果偏差较大,更换备用功放。

(4)反射功率异常告警,确认耦合
(上接第246页)。

单频网技术及其在移动电视网中的应用

单频网技术及其在移动电视网中的应用

有 线 电视 技 术
新媒体技术
图 1 单 载 波 串 行 传 输 与多 载 波 并 行 传 输 对 比示 意 图
n 4 n 3n 2n 1 n ln 2n 3n 4n 5 J 直接接收 一 l一 I一 I一 ln I+ l+ l+ I+ +

n2 I I 1 I 一
范 围就可 以任意 大 。相对 于传 统 的多频 网络 , 频 网 单
主要 有 以下 优势 :
主信 号来 源 ,而接 收到 的其 他发 射机 发射 的信 号 , 若
它们 的最 大延迟 与 信元 持续 期可 比或 者大 于时 ( 频 从
谱角度 看 就是信 号 带宽 大于 信道相 关 带宽 ) ,就 会对 主信 号 产生 破 坏 , 就是 多 径干 扰 , 是 单频 网要解 这 这
在一 个 单频 网 中有多 台发射 机 , 这些 发射 机 的特
点 是 同频 同 步发射 相 同 的信 号 , 网中 的任何接 收机 对
来说 , 只能 以其 中一 个 发射 机发 射 的信 号作 为接 收 的
多个 发 射 台构 成 ,这些 发 射 台 的发 射 机 使用 同一 频 率, 在相 同 的时 间里发 射相 同 的节 目内容 。在 数字 地 面 电视 系统 中 的 “ 频 ” 指 在 网 内所 有 的发 射 机 都 单 是 使 用 中心频 率相 同 的带 宽为 8 MHz 的频率 块 。由于所 有 的发射机 都使 用 同一频 率发 射信 号 , 因此 覆盖 网 的
决 的最 大 问题 。
为 了解 决多 径 干扰 的问题 , 频 网采 用 了 O D 单 FM
( r o o a Fe u ny D v in Mut l ig, 正交 O t gn l rq e c i s lpe n) 即 h io i x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一、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技术原理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是指在整个广播覆盖区域内,采用同一频率、同一功率、同一天线高度等参数进行广播的一种新型传输方式。

在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中,一般采用广播发射塔和广播接收天线两个部分。

发射塔通过数字电视广播传输设备,将数字电视广播信号通过高效的压缩编码技术以数字方式传输到接收端。

而接收天线则将接收到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解码为电视节目,供观众观看。

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主要通过两种技术实现覆盖,即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SFN 技术。

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将广播信号分为多个子信道进行调制和复用,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

而SFN技术则是在OFDM技术的基础之上,引入了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技术,通过同步发送同一时刻的广播信号,实现亿万级用户同时接受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覆盖。

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技术原理在广播传输领域具有显著的优点,如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节约投资等,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下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传输领域。

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系统设计需要从广播发射塔和广播接收天线两个方面考虑。

1.广播发射塔设计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广播发射塔设计需要考虑:发射塔的高度、发射塔的功率、天线的方向角等参数。

其中发射塔的高度与功率都决定了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广播覆盖范围。

同时,天线的方向角决定了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广播覆盖方向。

2.广播接收天线设计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广播接收天线设计需要考虑:天线的高度、天线的方向角、天线接口标准等参数。

其中天线的高度和方向角决定了接收机能否接收到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而天线接口标准则决定了接收机和电视设备的匹配度。

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采用同一频率、同一功率、同一天线高度等参数进行广播,覆盖范围相比于传统传输技术更广。

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广播覆盖范围与发射塔高度、功率、天线方向角、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内容等因素有关。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及其应用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是指利用单一频率进行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单频网技术逐渐成为数字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单频网技术,可以实现在同一频率下同时传输多路广播电视信号,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减少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中,每个频道需要独占一定的频率资源,当频谱资源紧张时,会导致频谱资源利用低效和频道间干扰严重的问题。

而单频网技术则可以通过多路复用的方式,在同一频率下同时传输多个频道信号,避免了频率资源的浪费和频道干扰的问题。

随着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单频网技术在数字电视广播和移动电视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频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还可以实现移动电视的实时观看和互动体验。

深入研究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探索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挑战,对于推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单频网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信号覆盖,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减少信号的重复覆盖,从而降低了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清晰的节目信号体验,满足用户对高质量视频节目的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和观看体验。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技术进步,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助力广播电视媒体跨越式发展。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 正文2.1 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概述数字广播电视单频网技术是指利用单一频率实现广播电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一种高效的无线传输技术。

单频网原理介绍

单频网原理介绍

如何确保单频网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盖效果
合理的系统设计。 合理的站点布局。 适当的发射功率和信道编码。 天线选型和场形控制。 相干区内空间场强和时间参数的完美配合。 CMMB最大保护时延51.2µs,对应15.36km DVB-T2K模式最大保护时延56µs,对应16.8km DVB-T8K模式最大保护时延224µs,对应67.2km 国标PN420最大保护时延55.6µs,对应16.68km 国标PN595最大保护时延78.7µs,对应23.6km 国标PN945最大保护时延125µs,对应37.5km
单频网的相干区
在单频网覆盖重叠区,当来自不同发射机的信 号强度相差一定的量级时,可以忽略弱信号的 存在。接收机只识别和接收强信号,不产生信 号间的相互干扰。 当来自不同发射机的信号强度相差小于一定的 量级时,不可忽略弱信号的存在。接收机要同 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这一区域称作 “相干区”,可能产生信号间的相互干扰。 单频网组网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相干区的正 常接收。
单频网同步广播系统的组成
同步前端 节目分配传输网 各站点数字发射机 远程监控管理
国标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每1秒时刻,插入SIP。 SIP包长与TS流包长一致。 适时插入空包,将码率调整为发射信道的净荷速率。 SIP包除作为时间标记外,还携带激励器所需的信道编 码调制参数和最大时延等系统参数。
国标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网络优化
单频网组网中相干区的存在不可避免, 阴影区的存在也不可避免。 在各发射点的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都无 法做进一步调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补 点器(gapfiller)来优化网络。 针对一些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区域如隧 道等可以采用直放站+漏缆来优化网络。
CMMB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初探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观众对电视播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频网传输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一种重要传输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领域。

本文将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进行初步探讨,从技术原理、覆盖范围、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技术原理单频网传输是指通过多个发射站点将相同频率的信号同时传输,以实现整个覆盖区域的信号同步播放。

其原理是通过合理的站点规划和信号覆盖范围设计,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在整个覆盖区域内获得相同的信号质量和覆盖效果。

这种传输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广电业务的覆盖效果和服务质量。

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工程中,首先需要进行信号源的采集和编码处理,以保证信号质量的稳定和输出的一致性。

接下来,根据实际的覆盖需求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发射站点的选址和功率布局,保证整个覆盖区域内的信号覆盖质量均衡。

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整个传输链路进行调试和优化,以保证最终的播出效果和用户体验。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范围是指整个传输系统所覆盖的地理区域范围。

在实际工程中,覆盖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地貌特点、建筑环境、气象条件等。

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覆盖范围相对容易确定和扩展;而在山区或城市等复杂环境下,需要对信号传输路径进行精确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覆盖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覆盖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观看习惯。

通过对用户群体的分析和调研,确定覆盖范围内主要观众群体的分布情况和观看习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覆盖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传输工程的应用效果是积极的,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案例的丰富,相信单频网传输将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节目体验。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1、什么是单频网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是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数字电视覆盖网络,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刻发射相同节目,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可靠覆盖。

2、单频网组网优点第一、有利于频率规划。

在我国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约宝贵的频率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第二、解决覆盖盲区问题。

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单台数字电视发射发射机无论功率多大,都会有一定信号盲区或盲点,单频网则可通过多点同频发射的办法来获得较好的覆盖率。

第三,单频网组网降低发射机设备的成本;通过优化和调整单频网发射网络(基站数量、分布、发射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等),使用多个较小功率发射机代替一个超大功率发射机。

第四、单频网组网有利于降低信号辐射、减少电磁波污染、增强覆盖均匀度。

3、系统描述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SFN)是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数字电视覆盖网络,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刻发射相同节目,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在符合GB20600-2006规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中,来自复用器的TS码流首先送入到单频网适配器进行适配,形成包含秒帧初始化包(SIP)的TS流,通过节目分配网络传送到各个发射台,经过同步处理后变换成射频(RF)信号进行发射。

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结构示意图:4、工作原理来自复用器的TS码流首先送入单频网适配器进行适配,完成码率适配和秒帧初始化包(SiP)插入,适配过程可参见GY/T229.1-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适配后形成包含秒帧初始化包的TS流通过TS流分配网络传送到各个发射台,经各发射台的激励器(调制器)进行时钟同步处理,再完成信道编码、上变成射频信号进行发射。

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GfobafPositioning System)来完成各个发射点信号的同步,也可以由其它时间同步系统提供同步时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频网的优点
在单一频率中可以复用多套节目,提高 频谱利用率。 相比高塔单站的工作模式更容易实现大 面积覆盖且覆盖均匀,阴影区少,覆盖 区扩展容易。 小功率发射,减少电磁污染,有效避免 对其他无线电业务的干扰。
单频网同步实现的难点
如何实现时间精准同步的要求? 如何克服传输链路上的抖动?
解决方法
采用数字节目源,便于数字处理。 通过“单频网适配器/复用器”,在节目 流中打入“时间标记”,实现传输链路 的时延自动补偿和各发射点之间的时间 同步。 各站点激励器采用GPS时钟,接收来自 同一“单频网适配器/复用器” 发出的同 步信息,实现信号编码调制的精准同步 和播出时间的精准同步。
单频网原理介绍
孙贤君
什么是单频网
单频网是指网络中所有发射机工作于相 同频率,时间同步地发射相同节目的无 线地面广播系统。 相同频率、相同时间、相同内容。 采用多部发射机、具有相衔接的覆盖区 域、覆盖特定范围的一种技术手段。
实现单频网的条件
单频网的提出建立在OFDM这样的多载 波调制方式上。OFDM的特点之一是符 号带有保护间隔。依靠OFDM,可以使 落在保护间隔内的多径信号不会产生符 号干扰,甚至有可能加强有效信号的功 率。 实现单频网需要各发射点的完全同步及 建立完善的整体覆盖。
二次同步
要求来自不同发射站的电波同时到 达相干区的中点(0dB场强差)。 利用帧头的保护时间,克服等场强 信号的相互干扰。 这就是空间参数与时间参数的配合 ,也称为二次同步。
二次同步的实现方法
空间参数的调整。控制天线覆盖场 形,包括:合理选择发射站点、确 定发射功率、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等。 时间参数的调整。发射机激励器必 须具备独立时延调整功能,根据实 际路测结果在激励器上调整时延以 达到二次同步。发射站点的实际发 射时刻=最大时延+独立时延。
单频网的相干区
在单频网覆盖重叠区,当来自不同发射机的信 号强度相差一定的量级时,可以忽略弱信号的 存在。接收机只识别和接收强信号,不产生信 号间的相互干扰。 当来自不同发射机的信号强度相差小于一定的 量级时,不可忽略弱信号的存在。接收机要同 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这一区域称作 “相干区”,可能产生信号间的相互干扰。 单频网组网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相干区的正 常接收。
如何确保单频网的覆盖效果
合理的系统设计。 合理的站点布局。 适当的发射功率和信道编码。 天线选型和场形控制。 相干区内空间场强和时间参数的完美配合。 CMMB最大保护时延51.2µs,对应15.36km DVB-T2K模式最大保护时延56µs,对应16.8km DVB-T8K模式最大保护时延224µs,对应67.2km 国标PN420最大保护时延55.6µs,对应16.68km 国标PN595最大保护时延78.7µs,对应23.6km 国标PN945最大保护时延125µs,对应37.5km
单频网同步广播系统的组成
同步前端 节目分配传输网 各站点数字发射机 远程监控管理
国标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每1秒时刻,插入SIP。 SIP包长与TS流包长一致。 适时插入空包,将码率调整为发射信道的净荷速率。 SIP包除作为时间标记外,还携带激励器所需的信道编 码调制参数和最大时延等系统参数。
国标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网络优化
单频网组网中相干区的存在不可避免, 阴影区的存在也不可避免。 在各发射点的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都无 法做进一步调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补 点器(gapfiller)来优化网络。 针对一些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区域如隧 道等可以采用直放站+漏缆来优化网络。
CMMB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
CMMB单频网采用GPS接收机、复用器及调制பைடு நூலகம்器实现系统同步。 复用器以GPS时钟为参考,提供广播信道帧的 起始发送时间Tm和单频网最大发射延时Dmax。 当激励器的GPS时间Tg与复用器提供的Tm和 Dmax满足下列关系时,开始同步发射。 Tg= Tm+ Dmax CMMB单频网系统中,GPS接收机提供10MHz 频率基准、1PPS时间基准和TOD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