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文本资料

合集下载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本(征求意见稿)二○○九年四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总则 (2)(一)指导思想 (2)(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3)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一)土地利用现状 (3)(二)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 (3)三、土地利用目标 (4)(一)土地利用战略 (4)(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4)四、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6)(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6)(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8)(三)统筹安排生态环境用地 (11)五、土地利用分区及空间管制 (13)(一)中心城区 (13)(二)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16)(三)农业综合发展区 (16)(四)生态涵养区 (17)(五)海岛经济区 (17)六、重点工程用地安排 (18)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0)(一)完善土地立法执法监察制度 (20)(二)强化规划实施行政管理手段 (20)(三)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机制 (20)(四)加强规划实施技术保障能力 (20)(五)建立规划实施社会参与机制 (20)附件 (22)(一)附表 (22)前言大连市是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4年始,我市启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和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经国土资源部审查同意的基础上,编制《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等法律法规,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大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土地规划》)。

大连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四节战略任务第三章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一节全市主体功能区类型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第四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农产品产区第二节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节主要区域政策第二节实施与主体功能区对应的绩效评价第三节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第四节监测评估附表1 自然保护区表附表2 风景名胜区表附表3 森林公园表附表4 地质公园表附表5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区表附表6 水产种质资源表附表7 一级水源保护区表附图1 大连市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附图2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区划图附图3 大连市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名词解释序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明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完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大连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针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是相关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14-2020年,规划任务是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

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地国土空间以及毗连海域。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市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分,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2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全市陆地和岛屿总面积约13639平方千米。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七)大连甘井子区 “西北中心城” 功能定位: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6+1”布
局 、“两城四区”规划、“三横三纵”交通路网、 “西北中心城” 发展路径
7-1、机场新区 7-2、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 7-3、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 7-4、大连空港商务区 7-5、大连体育新城 7-6、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7-7、大连北部商业区 (八)中山区 (九)金州新区 (十)大窑湾国际港务区 (十一)西岗区--长春路南及工人村将建商业商务区 (十二)沙河口区--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 (十三)钻石海湾规划 (十四)梭鱼湾规划
2.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
3.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
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
4.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
5.
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个重点区域。

“一线”即:辽宁规划建设1443公里的滨
海路。通过打造沿海公路网,连接沿黄海
和渤海的“五点”。
(注:规划建设的辽宁环黄渤海滨海公路西起葫芦 岛市绥中县,止于丹东鸭绿江口的东港市。途经 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丹东6个市21 个县103个乡镇,沟通大小港口25个,连接工业园 区228个,串起旅游景点133个,在地图上形成一 个斜“Z”字形,规划总里程1443.3公里。)
(二)大连市城市发展战略构想
“五点一线”国家战略赋予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 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功能定位。
2002年,提出“西拓北进”的战略构想,城市功能向西、向北扩展,迎来城 市建设的高潮。
2003年,提出“大大连”的发展思路。
2010年,提出“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地铁、轻轨、跨海大桥、新机场、 新火车站、新体育中心……,新一轮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加速成长。大连从传 统意义上622平方公里的市内四区拓展成为拥有13237平方公里“两核、四城、 多点”的大大连。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可以替代 “港口城市”的提法。
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大连已从“门户”走
向“中心”,本次规划经深入分析认为,大连应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高 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之一。可以用“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来概括。
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城
莲山镇 农资产品集散地,普兰店中北部农贸、物流中心
老虎屯镇 以水泥建材、机械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镇
复州城镇 瓦房店中部片区中心,历史文化古城,商贸重镇
青堆镇
庄河东部地区中心;以机械、轻纺工业和水产品深加工为 主的工业、商贸重镇
黑岛镇
电力工业基地;水产、旅游和新型加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型 海滨城镇
术开发区、花园口经济区、皮杨城区、长海城区。
全域谋划,构建大连城镇群。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四大组团功能定位
主城区组团:由核心区和旅顺口城区及周边街道组成,未来将成为企业
总部密集的国际商务区,软件和创意产业发达的知识经济聚集区和科教先进、 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区。
新市区组团:由金州新区、保税区和普湾新区组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
城市发展分目标:
区域中心、创业基地、生态城市、滨海名城
区域中心: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龙头、环渤海地区 协作平台和东北亚地区战略节点。
创业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 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原材 料工业为支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一.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二. 城市性质、规模 三.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四.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五.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六. 要点总结

大连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四节战略任务第三章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一节全市主体功能区类型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第四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农产品产区第二节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节主要区域政策第二节实施与主体功能区对应的绩效评价第三节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第四节监测评估附表1 自然保护区表附表2 风景名胜区表附表3 森林公园表附表4 地质公园表附表5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区表附表6 水产种质资源表附表7 一级水源保护区表附图1 大连市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附图2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区划图附图3 大连市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名词解释序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明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完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大连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针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是相关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14-2020年,规划任务是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

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地国土空间以及毗连海域。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市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分,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2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全市陆地和岛屿总面积约13639平方千米。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5•【字号】大政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通知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现将《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人民政府2020年5月15日大连市2020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一、医疗卫生惠民工程完成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负压病房(C座、D座)改造及配套设备配置。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实施大连市急救中心通信系统改造及急救设备车辆配置项目。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急救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投入使用。

(责任单位:大连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市国有房屋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普兰店区政府、金普新区管委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大连市分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校园工程。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二、城市安居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4万平方米。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内四区政府、金普新区管委会、庄河市政府、长海县政府)三、管网改造工程实施煤气置换和老旧铸铁燃气管网配套改造,煤气置换20万户,敷设新管网63公里,改造铸铁管网56公里。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内四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服务中心)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8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1.2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普兰店区政府、瓦房店市政府、庄河市政府、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五、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4105平方公里陆域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大连城市规模向北扩大了国务院不久前已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按照这个规划,全市陆域面积13538平方公里中的4105平方公里,被纳入城市规划区。

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城市规划区在金州以南为2600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长海县、冰峪沟地区和碧流河库区等地。

在城乡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山体等自然分隔,形成由中心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城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

我市为此将控制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发展规模,到2020年,市内4区加上旅顺口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55万人以内,同时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各组团转移。

到2010年,这5个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将被控制在3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62万平方公里以内。

大连城市规划特点大连早期采用了欧洲古典及日式建筑风格,以广场、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为主要特征,街巷规模较小。

建国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构成“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

《发展规划》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大连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导向性的原则,重点对城市功能、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航运中心和产业基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发展规划》将大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

大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人口控制500万近日,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规划区范围:555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55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总体规划》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根据大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将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规划布局停车场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4105平方公里陆域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大连城市规模向北扩大了
国务院不久前已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按照这个规划,全市陆域面积13538平方公里中的4105平方公里,被纳入城市规划区。

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城市规划区在金州以南为2600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长海县、冰峪沟地区和碧流河库区等地。

在城乡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山体等自然分隔,形成由中心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城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

我市为此将控制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发展规模,到2020年,市内4区加上旅顺口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55万人以内,同时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各组团转移。

到2010年,这5个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将被控制在3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62万平方公里以内。

大连城市规划特点
大连早期采用了欧洲古典及日式建筑风格,以广场、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为主要特征,街巷规模较小。

建国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构成“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

《发展规划》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大连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导向性的
原则,重点对城市功能、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航运中心和产业基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发展规划》将大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经济发展实行三步走的奋斗目标,2005年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奠定基础,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还对中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引导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新市区、次中心城市疏解。

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总人口数达8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85%。

发展规划中对原规划区范围内未做调整,重点调整了城区范围。

将城区范围扩大到金州以南的2567平方公里用地内,比原总体规划增加了2000平方公里。

通过构筑“一个中心”,建成“四个基地”,全面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两区三带”(主城区、新市区;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大丹高速公路经济带、长山列岛及周边的海洋经济带)的产业体系总体布局。

1.城市功能
《大连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功能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2.城镇体系布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主,合理发展卫星城,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群。

规划大连市将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三个次中心城市、七个小城市、十一个重点镇、二十八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网络,构成沿两条轴线(一条为渤海沿岸的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一条为黄海沿岸的大丹高速公路)呈“V”形放射状组团式空间格局。

大连中心城市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西拓至旅顺、北进至金州,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两城”即主城区与新市区。

3.港口规划空间布局
以“一岛三湾”港口为核心,以双岛湾、长兴岛深水港为重点,以瓦房店、普兰店、旅顺港口以及庄河、长海港口为支撑,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为环绕的港口集群,发挥区域性港口的集聚优势,带动渤海、黄海港口集群参与国际港口间的竞争。

大孤山半岛、大窑湾、大连湾、鲇鱼湾即“一岛三湾”是大连港口空间布局的核心港区。

4.交通规划
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建设重点实施网络工程。

结合“两小时经济活动圈”的设想,形成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主体的“三纵三横”的公路网络系统。

“三纵”即沈大高速公路、大丹高速公路和盖亮公路,“三横”即永青路、城八路和海皮路。

配合烟大轮渡工程,将沈大高速公路向西延伸至羊头洼港,修建土羊高速公路,该公路通过轮渡工程与烟台相连,形成由同江至三亚、贯穿整个中国东部的公路大通道。

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连接主城区和新市区全长约14公里的跨海大桥,缩短新老市区的时空距离;建设由上海路至甘井子的海底隧道。

建设完善的主次干道系统,规划主干道总长度为1080公里,密度为1.45公里/平方公里。

加快城市客运交通建设,建设由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共同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中心城区与新市区及新国际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5.支柱产业布局
建设“大大连”要以“产业强市、工业先行”为指导思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化、现代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131”产业格局。

通过构筑“一个中心”,建成“四个基地”,全面调整产业布局,最终形成“两区三带”的产业体系总体布局。

“两区”即主城区和新市区两大经济区,“三带”即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和大丹高速公路经济带和由长山列岛及周边海域构筑的海洋经济带。

6.供水规划
扩建鸽子塘、卧龙水库作为新市区调节水源;新建龙头山水库作为普兰店城区的补充水源,增加刘大水库向普兰店城区供水能力;增加松树水库、七道房水库向瓦房店城区供水能力,治理东风水库水质污染,将该水库作为瓦房店城区备用水源;增加朱隈水库向庄河城区供水能力;铺设英那河水库至洼子店第二条110公里长DN1800毫米输水管线,为中心城市增加33万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

根据用水需求,规划扩建大沙沟、三道沟、沙河口、青山、湾里净水厂;翻建台山、金州南山水厂;新建三十里堡、卧龙、得胜净水厂,总供水能力372万立方米。

7.主城区岸线利用规划
中心城市海岸线总长度为612公里,其中,黄海岸线长378公里,渤海岸线长234公里。

包括旅顺南部岸线、黑石礁湾西部岸线、大连半岛南部岸线、大连湾岸线、大孤山—大窑湾岸线、小窑湾岸线、黄嘴子湾—城山头岸线。

8.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规划到2020年,大连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

根据大连旅游资源的构成,将大连旅游总体布局为一个旅游中心区、两个重点旅游区和五个旅游发展区。

旅游中心区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规划定位为现代都市风光、海滨风光、文化节庆活动、城市园林和城市景观风貌旅游。

大连旅游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由南向北沿黄海和渤海岸线“V”形推进,沿北部山区横向发展的放射状开发格局。

9.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筑“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海相依、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绿化体系。

城市各组团间以山林、绿地和公园进行隔离。

各组团内部以“山脉、海脉、绿脉”为基本生态要素,形成网络状绿地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