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大纲 2011

合集下载

版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

版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300063学时:32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细胞生物学是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是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遗传学、细胞工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重点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理解并掌握各个亚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结构的装配。

2.理解并掌握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各细胞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3.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历史,了解该领域研究重点及热点。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

重点:重点讲授各个亚细胞结构、各结构的装配及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个细胞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难点:细胞结构的功能中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假说、模型等)以及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如蛋白质的分选、膜泡运输等)。

本课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内容,并着重做好以下两点:1.重视基础性和系统性:细胞结构、功能是课程的重点讲解内容,也是了解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础,更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石。

图文结合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来系统的认识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

2.了解相关的学科历史及当前研究热点:在传授传统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加入相关内容的学科历史,以及研究进展。

细胞生物学 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   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30414Z10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英文名称:Cellular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与学分: 32/2先修课程要求: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普通化学适应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参考教材:1.Karp G,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3rd edition, McGraw-HillCompanie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影印版);2.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瞿中和等,高教出版社,2011;3.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Bruce Alberts et al., 6th ed., GarlandScience Publishers,2014。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细胞生物学是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本课程以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为主线,以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视点,着重介绍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内容。

既系统地阐述细胞生命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力争反应学科前沿,把经典内容与前沿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课程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连同其他学科基础课程,如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等构筑学科专业所需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体系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要素。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应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真核生物细胞为重点,从细胞亚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认识细胞在生物体物质、能量、信息传输以及生长和衰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基本内容有: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细胞信号传递与物质跨膜运输,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教学要求:掌握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大纲

理论课教学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 细胞和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及发展。

二、熟悉2.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了解1.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细胞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2.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发展的关系。

【讲授内容及时数】一、细胞与细胞生物学的概念0.5学时。

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0.25学时。

三、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科学0.25学时。

四、细胞生物学研究动态与医学的关系0.25学时。

【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自学内容】1. 细胞学的与医学的关系(考核)。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 细胞形成与进化的三个阶段:从分子到细胞,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2. 原核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细胞进化对生物进化史的影响和意义。

二、熟悉1. 原始细胞的形成过程:多聚体的形成,膜的出现,原始细胞的形成。

2. 真核细胞的形态大小、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三、了解1. 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从无机小分子→原始有机小分子物质→生物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2. 病毒的概念及其在细胞进化过程中的地位。

3. 原核细胞(包括支原体等)的形态大小、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讲授内容及时数】1.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0.25学时。

2.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0.5学时。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比较0.5学时。

【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自学内容】1. 原始生命的起源及细胞的发生。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 两类大分子物质——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二、熟悉1. 构成细胞的四类有机小分子和四类大分子物质。

2. 新陈代谢的种类。

三、了解1.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2. 细胞大小、细胞数目与生物体体积的关系。

【讲授内容及时数】一、细胞基本化学组成0.25学时。

二、蛋白质、核酸分子模型0.25学时。

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from 邓小刚

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from 邓小刚

第一章绪论考查类型:主要以填空选择出现,题目简单,多为记忆性的内容。

可通过多次练习进行记忆。

考查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分支。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发展的总趋势及重点领域。

重点内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细胞学说。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考查类型: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出现,题目简单,应抓住高中普通生物学的学习进行复习。

考查内容:1)细胞的基本概念。

2)细胞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此外,还有不具细胞形态的病毒。

3)细胞的起源和进化。

重点内容: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之间的异同及各自的代表生物、病毒的繁殖。

延伸内容:细胞起源进化的研究及分析手段。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考查类型:主要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出现,题目简单,多为记忆性内容。

考查内容: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3)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4)模式生物重点内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总体思路、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及仪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对象选择。

第四章细胞质膜考查类型:填空、选择以及判断、主观题都有可能出现,内容相对简单但主要通过理解进行搭建知识框架。

考查内容:1)质膜的结构模型。

2)生物膜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3)膜骨架重点内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脂筏模型、膜的组成成分与生物膜的基本特征、红细胞的膜骨架分析。

复习指导:通过对质膜研究的简史来掌握其中涉及的各种知识。

第五章细胞社会考查类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判断的形式均有可能,上课阶段没有太多注意导致复习过程会有些吃力,建议通过模式图进行分析理解,适当地引入组织学的知识加强记忆。

考查内容:1)细胞连接: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2)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钙黏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

3)细胞外基质重点内容:细胞连接、细胞黏着的分子基础。

第六章物质的跨膜运输考查类型:填空、选择及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学会理解并分析各种物质的运输情况。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细胞生物学(英文):Cell Biology课程代码:09S5118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选用教材: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细胞生物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参考书目:1.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细胞生物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 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二、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作为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基础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建立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本课程总学分为3,共48学时,授课对象为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专业大三学生。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

1.知识目标:能初步了解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理解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分化、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表达及其调控;认识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的联系。

2.能力目标:增强细胞生物学研究兴趣,善于对细胞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应用细胞生物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学会收集和分析细胞生物学问题,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为进一步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或从事生命科学教学科研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11细胞生物学提纲共11页

11细胞生物学提纲共11页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基本知识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1.死细胞的发现1665。

罗伯特.虎克,软木切片,植物死细胞2.活细胞的发现1674.列文虎克,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与原生动物,并于1674年描述了鱼的红细胞细胞核的结构。

3.细胞学说的建立,1838,施莱登提出主要论点,1939由施旺充实,形成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4.魏尔肖(virchow)1858年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5.细胞学的发展本世纪以来,研究方法的改进(电镜、同位素等),已使细胞学的研究进入亚显微结构;1953年以后,兴起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发展成为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细胞生物学。

二.细胞的形态与大小1.形状多样2.细胞的大小一般10~100μm,最小0.1~0.2μm(支原体),细菌1~2μm,鸟卵(黄),最大的细胞。

大象的细胞与昆虫的细胞大小几乎一样。

生物的体积增大,主要是细胞数目的增多造成。

三.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是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细胞壁(胞壁质-蛋白多糖),质膜,类核(拟核),1条DNA(裸露),无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间体。

古核细胞(细菌):古核生物是一些生长在地球上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它们可能代表了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存在与繁衍的特定形式真核细胞:大多数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

真核细胞复杂得多。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质体、细胞壁、胞间层、胞间连丝、大液泡第二章.生物膜和细胞表面第一节生物膜的结构和特性一.细胞膜及生物膜化学组成(蛋白质20~70%,脂类,30~80%,以磷脂为主,糖少量);磷脂、固醇和糖脂都有极性分子头(亲水),非极性的两条尾(疏水),两性分子。

功能多而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多,比例大:主要起绝缘作用的神经髓鞘,蛋白质与脂类比值为0.23,而线粒体膜因功能复杂此比例达3.2。

北京林业大学 2011《711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复习参考书 考研辅导

北京林业大学 2011《711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复习参考书 考研辅导

1/4【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1《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各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调控。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1)绪论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细胞相关的概念、细胞的基本共性;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细菌与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细胞工程的主要成就以及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4)细胞质膜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模型、膜蛋白的种类及跨膜方式、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功能、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5)物质跨膜运输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基本过程及特征;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的过程及异同。

(6)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酶的定位和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和ATP 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运送与装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起源。

中科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

中科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学科口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一、考试内容1.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1.1. 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1.2. 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1.3. 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1.4.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2.1. 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模式●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差别2.2. 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了解元素:主要元素、宏量、微量和痕量元素●掌握有机小分子:小分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脂质●掌握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多糖●掌握水、无机盐和离子2.3. 掌握细胞的共性,细胞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的相关性附: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3.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基本原理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像差与复合透镜●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固定、切片、染色●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了解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分辨率●了解相差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光栏、相版),原理●了解干涉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干涉器●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了解计算机等技术在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了解透射电镜:基本构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压电镜●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和暗视场制片术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如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等●理解基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细胞光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4.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4.1. 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4.2. 内质网●掌握按信号肽假说参与分泌蛋白和溶酶体酶等蛋白合成.●掌握蛋白质的修饰(包括N-连接糖基化、酰基化等)和正确折叠4.3. 高尔基体,结构分区,及各区的标志性酶●蛋白质的修饰和加工:O-连接糖基化与磷酸化和硫酸化;N-连接糖基化的改4.4. 溶酶体●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消化作用及溶酶体的亚类划分●溶酶体的其他功能(动物受精过程中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等)了解溶酶体的发生4.5. 微体,植物光呼吸中的乙醇酸代谢4.6. 线粒体4.7.叶绿体被膜:外膜、内膜、膜间隙(外膜)类囊体(片层系统):基粒类囊体(附基粒概念)、基质类囊体、基质(内腔) 总反应;阶段及亚阶段划分(光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ATP合成;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反应定位理解掌握类囊体膜进行光反应(光合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基础和反应过程4.8.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4.9.了解广义和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4.10.微丝4.11.微管,微管的“滑车”现象,永久性微管和暂时性微管4.12.中间纤维掌握中间纤维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类型的细胞特异性理解中间纤维蛋白分子的一般结构模式及中间纤维的组装了解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理解中间纤维的功能:支架和连接作用;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可能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溶酶体的形态结构(类型,溶酶体膜的结构特点);掌握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的发生;过氧化物酶体(结构特点、功能)了解信号肽;信号假说;具信号肽的蛋白合成过程;几种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掌握膜泡运输;理解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3学时)
掌握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细胞通讯的概念,细胞通讯的方式;细胞识别的概念,信号分子,受体,配体,第二信使,细胞信号通路的概念)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甾类激素的信号传递);掌握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细胞表面受体的类型,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催化性受体的类型);了解细胞表面整连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掌握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了解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3学时)
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3、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掌握光学显微镜技术(特点,生物学应用);了解分辨率;了解电子显微镜技术(分辨率,基本结构,分类,超薄切片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分辨率)
掌握超速离心技术(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的显示方法;了解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免疫荧光,免疫电镜);了解同位素示踪技术;了解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作业和考核方式:
1.写一篇小综述(10分)
2.科学讨论(集体,10分)
3.期末笔试(80分)
*如该门课为多位教师共同开设,请在教学内容安排中注明。
**考虑到有时同一门课有不同院系得教师开设,请任课教师填写此栏。
教学目的: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深层次基础理论与最新进展,使学生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医学的发展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无不密切相关。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研究生今后开展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以启迪。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细胞生物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细胞水平来阐述生命现象的学科,掌握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了解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分化、遗传变异、运动、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采用老师授课结合研讨型课程方式进行教学,既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能训练学生主动了解前沿进展的能力。
3适当加入最新研究进展
在传授传统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加入有关内容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和某些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层次。一方面可以适应广大本科生的热切考研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了解当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趋势和方向,使细胞生物学成为一门最具先进性的课程之一。
教学方式:
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传授,或以讲授为主、或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等多种教具准备。
基本要求:
细胞生物学是细胞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中间课程,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交互的方式,既兼顾基础,又注意与分子的衔接,重点是细胞器的结构体系和生物学功能。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重点讲授细胞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各个亚细胞结构及超微结构、各结构的装配及功能;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过程及基本的调控。难点是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中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假说、模型等)以及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需多个细胞器参与完成并相互协调的过程、机制(如蛋白质的分选、膜泡运输等),为做到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并跟上生命科学的发展步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第十一章核糖体(2学时)
1、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2、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掌握细胞质基质的概念;细胞质基质的主要组成;细胞质基质的功能;细胞质基质与细胞溶胶。掌握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理解核糖体的结构;掌握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的功能;了解多聚核糖体;掌握蛋白质的合成;了解RNA在生命起源中的地位
掌握癌细胞的基本特征;掌握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掌握肿瘤的发生过程;了解真核细胞基本的调控(选讲)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与凋亡(3学时)
1、细胞衰老
2、细胞凋亡
了解早期细胞衰老研究;Hayflick界限;理解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衰老;了解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掌握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植物细胞的凋亡。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4学时)
1、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2、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掌握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理解线粒体的化学组成与酶的定位(各部位的标志酶);掌握线粒体的功能(呼吸链的主要组成、ATP合成酶的分子结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ATP酶的作用机制;了解线粒体与疾病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样表
课程代码
BIOL130008
编写时间
2011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英文名称
Cell Biology
学分数
4
周学时
3
任课教师*
李瑶王红艳张锋
开课院系**
生命学院
预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教育的主干基础课程。本课程以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为主线,侧重剖析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规律,把经典内容与前沿知识紧密结合,既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又力求更紧迫更全面地反映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进展动态。
掌握细胞培养(原代细胞,继代细胞,细胞株,细胞系);细胞工程(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技术掌握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3学时)
1、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细胞连接
掌握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3学时)
被动运输(基本该念,简单扩散,协助扩散,载体蛋白,通道蛋白);掌握主动运输(基本概念,ATP供能的主动运输,钠钾泵,协同运输。
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学术组织、学术期刊与教科书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3学时)
1、细胞的基本概念
2、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3、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4、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掌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概念的新思考;细胞的基本共性;
第十二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学时)
1、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2、细胞周期的调控
3、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掌握细胞周期;掌握有丝分裂;掌握减数分裂,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MPF,CDK激酶,细胞周期运转调控)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3学时)
1、细胞分化
2、癌细胞
3、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掌握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掌握病毒的基本知识(结构,分类);病毒的增殖;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中的关系;了解原核细胞;支原体的机构特点及细胞生存与增殖的必备装置(结合细胞的最小极限);细菌和蓝藻的结构特点;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了解古核细胞(古细菌)
掌握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细胞的大小及分析;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掌握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理解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光合磷酸化的两种类型、光合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掌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结构特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装配(导肽、线粒体蛋白的跨膜转运过程)
了解线粒体的增殖;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及主要
第十五章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2学时)
掌握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和细胞连接及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的基本知识掌握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了解膜脂(类型,运动方式);膜蛋白(类型,主要结合方式);膜的流动性;膜的不对称性;掌握细胞膜的功能;掌握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了解细胞间连接的类型;封闭连接(结构特点);锚定连接(主要方式,结构特点);通讯连接(分类,结构,);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掌握并理解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概念;理解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功能;胶原(类型,结构);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弹性蛋白;植物细胞壁(组成)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6学时)
1、内质网
2、高尔基复合体
3、溶酶体与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物酶体
4、膜泡运输
掌握内质网的基本类型(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结构、分布特点);内质网的功能;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类型;磷脂在内质网上的合成过程;内质网与基因表理解达调控,掌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理解高尔基体的功能;了解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种类及二者之间的比较;理解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理解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基本概念,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主要过程)
掌握核基质与核体,理解核被膜;掌握核孔复合体;掌握染色质的概念;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核小体的结构;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掌握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理解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掌握核形与染色体显带;理解巨大染色体;掌握核仁的超微结构;理解核仁的功能;掌握核仁的周期;掌握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理解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掌握核基质;核体。
第九章细胞骨架(3学时)
1、细胞质骨架
2、细胞核骨架
掌握微丝(组成、结构、装配、特异药物、功能);掌握微管(组成、结构、装配、特异药物、功能);掌握中间纤维(结构、装配、功能);掌握核基质;染色体支架;核纤层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6学时)
1、核被膜与孔复合体
2、染色质
3、染色体
4、核仁
5、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翟中和、王喜忠
丁明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