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案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案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案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基本的分子结构、细胞组成以及细胞功能等相关概念,并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细胞运作的机制;4.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 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 细胞运作的相关机制;4. 实验与案例分析。

四、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细胞运作的相关机制。

五、教学难点细胞运作的相关机制。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实验法: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4.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步骤第一节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40分钟)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分子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授:讲解分子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3. 实验:进行分子运动实验,观察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4. 总结: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40分钟)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授:讲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常见细胞器的功能;3. 实验: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组成;4. 总结:总结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第三节细胞运作的相关机制(40分钟)1. 导入:通过案例引出细胞的运作机制的重要性;2. 讲授:讲解细胞的运作机制和相关生物过程;3. 实验: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细胞运作的机制和影响因素;5. 总结:总结细胞运作的相关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纲要
【课时27】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课时28】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课时29】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内容标准:简述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描述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大体分期;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说出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简述无丝分裂过程;说明细胞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说出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的区别;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教学安排:
【课时30】第一节:细胞的增殖
【课时31】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时32】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课时33】第三节:细胞的衰老
【课时34】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课时35】综合模块复习
【课时36】综合模块复习
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教材: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次开发。
◆内容标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教学安排:
【课时2】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课时3】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内容标准: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探讨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通过观察,问答,小测验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自学稿,赢在课堂,单元练习卷等途径来实现。
【课时18】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时19】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时20】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科学,旨在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揭示生命的基本规律。

本课程将通过授课、实验和讨论等方式,系统介绍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和细胞信号传导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熟悉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功能,认识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3.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调控机制,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分配。

4.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原理和机制,认识细胞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5.培养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素养。

三、课程内容1.细胞的组成与结构1.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3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概述2.细胞膜的运输2.1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与机制2.2 内吞作用和外吐作用的分子机制3.细胞信号传导3.1 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和作用机制3.2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传导与调控4.细胞分裂与生殖4.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调控机制4.2 无丝分裂的特点和机制4.3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遗传物质的分配5.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5.1 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实验方法5.2 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PPT演示,详细介绍细胞结构、功能和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实验: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思维。

3.讨论:组织课堂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4.案例分析:选取相关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设计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六、参考教材1.《细胞生物学导论》(作者:某某)2. 《细胞的奥秘》(作者:某某)七、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分子细胞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50学时(理论课50)3学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而诞生的一门新学科。

它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执行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为只有在分子水平上了解了细胞的基本活动规律, 才能更好地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其他知识, 从而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发展规律加以利用, 造福人类。

本课程是生命科学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先修课程主要有: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2.近年来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23.生物膜运输物质的分子机理;4.细胞各部位蛋白质的合成和定向运输的分子机理;5.细胞核的分子结构以及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运输的分子基础;6.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三、课程教学大纲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分子细胞生物学学科简介和研究方法(10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分子水平上的操作技术。

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分子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荧光显微镜下鉴别细胞的组成和结构(1)免疫荧光法(2)活细胞研究(3)检测局部Ca2+浓度和细胞内的pH(4)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展示细胞内物3质的立体分布2.在电子显微镜下鉴别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和超微结构(二)、细胞的分类和细胞器的分离1.流向细胞分类器分离细胞2.细胞亚微结构的分级分离(1)差速离心法(2)密度梯度离心法(3)激光剪(三)、生物大分子的操作1.放射性同位素是跟踪生物大分子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1)放射自显影术(2)放射性同位素的定量测定(3)Pulse-chase实验2.确定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以及分离和纯化核酸和蛋白质(1)电泳法(2)离心法(3)色谱法(4)透析4(5)PCR技术3.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2)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3)用抗体检测蛋白质并作定量分析4.确定DNA序列(四)、生物芯片技术1.主动式芯片技术(1)PCR芯片(2)心脏内置芯片(3)胎儿异常红细胞分离芯片2.被动式芯片技术(1)寡核苷酸芯片技术(2)基因芯片技术(3)蛋白质芯片技术(五)、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1.分析核苷酸序列和结构2.分析蛋白质序列和结构3.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六)、分离克隆基因1.同源序列法52.差异筛选法3.转座子标签法4.突变体法5.图位克隆法(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1.鉴定蛋白质的功能2.研究蛋白质的功能状态3.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0学时)本章重点难点: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特点和与此相关的功能。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生理、生态、遗传和进化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肌肉和神经细胞的特殊化,为学生提供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解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细胞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掌握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

3. 理解细胞毒理学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 了解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5. 培养细胞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

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质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骨架的组成与功能2.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结构与遗传变异3.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 细胞增殖的调控与肿瘤形成-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4. 细胞毒理学与人体健康- 细胞毒素的来源与分类- 细胞毒素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素与环境污染、药物安全的关系5. 细胞实验技术- 细胞培养与细胞系的建立- 细胞实验技术与细胞功能的研究- 细胞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培养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细胞相关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比: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占比:考查对细胞生物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占比: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

4. 实验报告评分:考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92709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时数:72 学分数: 4执笔者:龚宁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细胞生物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细胞生命规律的科学。

它是生物学很多分支学科和分子生物学的会合点,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在现代生物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讲授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和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

关于还处在探讨过程中的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机理,只介绍和讨论其中较为重要的假说。

本课程按照计划教学时数72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42学时,实验课30学时。

通过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胞不同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关系,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对某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要求:1. 掌握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2. 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对细胞生物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关键事件;3.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一些分支学科;4. 掌握细胞、细胞学、细胞学说、细胞生物学等相关概念;(二)教学内容:重点:掌握细胞、细胞学、细胞学说、细胞生物学等相关概念。

难点:无。

第一节、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细胞与细胞生物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第二节、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电子显微镜与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分子水平上对细胞的研究、从细胞学到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4学时)(一)教学要求:1、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对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二)教学内容:重点:光学显微镜原理及应用;电泳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科学突破;2. 理解基本的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4. 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思维和设计能力;5. 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1.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代谢1.3 基因结构与功能1.4 受体与信号转导1.5 基因调控与表达调控2. 分子遗传学2.1 DNA的复制与修复2.2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2.3 基因组学及其应用3.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1 DNA/RNA的提取和纯化技术3.2 PCR技术及其应用3.3 DNA测序技术及其应用3.4 基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4.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应用4.1 基因工程与重组蛋白表达技术4.2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4.3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4.4 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统一测试。

4. 期末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展示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六、参考教材1. Alberts B, et al. (2014). 《分子生物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程纲要一背景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年老和凋亡五部分。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学问,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讨论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改变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觉、细胞学说的建立和进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首先面临着的是初高中学习的连接。

这里既包括学问的连接,又包括学习方法的连接。

学问上初中教材主要从个体入手,讲解并描述生物的宏观结构,纯理论性的学问较少,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高中教材则一方面主要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入手,讲解并描述生物的微观结构,另一方面,从整体水平入手,讲解并描述生物界的稳态,理论性的学问许多,所以学生感觉难度很大。

学习方法上,初中学问容量小,学生往往是在接近考试时背一背,就基本能过关,所以比较轻视生物。

还有就是学生刚上高中,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还不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生物学科、重视生物学科。

其次要对与高中课程连接紧密的初中学问作适当补充。

学生还应主动从教材外的资源中猎取学问,二目标1通过学案导学、学问网络构建,课堂重点学问释疑等方法,学生能说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应的功能,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缘由及功能的多样性,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组成特点。

能说出细胞中的糖类及脂质的种类及作用,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通过本章节的试验教学,学生学会规范化的试验操作,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细胞的结构部分在整个生物学问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学案导学、、构建概念图、课堂重点释疑等方法,,学生能说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细胞膜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
(More)
The reference website:/lodish7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全英语(Fully English)
*开课院系
(School)
药学院School of Pharmacy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高中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或类似课程(BasicBiology, Biochemistry or their equivalents)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1、生命运行的化学与分子基础与模式生物
6
面授
习题
完成
书面
2、现代分子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12
面授/研讨
习题/poster
完成
书面/展示/点评
3、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应用
2.The reference book(课程参考书):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Bruce Alberts (Garland Science, 2008)
3. Current References:Selectedpublications from《Nature》()and other high impact peer-reviewed journals.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combines current core concepts in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concepts in basic research, as well a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life science related fields. Th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of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textbook “Molecular Cell Bi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widely used around the world, with up-to-date knowledge extensions supported by recent advancements reported in peer-reviewed high impact journals, such as Science and Nature. There are five major parts in this course: 1. The Chemical and Molecular Basis of Life and Model Organisms. 2. Molecular Genetics and Current Concepts of Evolution. 3. Basic 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4. Cell Structure, Function And Cell Signaling. 5. Cell growth, Development And Cancer. This course follows the knowledge framework of a well known textbook.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is complemented by the recent discoveries to reflect curren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hat is renewed each year.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explain experimental data, and to apply these abilities in their future work through introduc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utting-edge concepts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these knowledge and concepts.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李大伟(Prof. Dawei Li)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lodish7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中文300-500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课程性质:生命科学应用基础课。主要教学内容:《分子细胞生物学-概念与应用》课程根据英文原版教材的框架,辅以国际高端学术期刊,分为五个部分对相关概念与应用进行探索:1、生命运行的化学与分子基础与模式生物,2、现代分子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与概念,3、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应用,4、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细胞信号,5、细胞生长发育与肿瘤。课程突破传统课程教学内容滞后、应用性不足的缺点,教学内容在保持原版教材的系统性框架基础上,教学内容跟踪以Nature、Science等权威杂志的最新相关文章为代表的国际学科前沿每年更新一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为学生介绍生命相关学科前沿基础理论概念和探索的原理、方法与现状,重点培养学生探索、分析解决生命科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技术和科学探索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子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PM201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分子细胞生物学-概念与应用》,简称《分子细胞生物学》
(英文)《Molecular Cell Bi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生命学科专业基础课Foundational for All Areas of life Sciences
授课对象
(Audience)
对生物工程、系统生物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医学基础、药学基础领域的国际本科生开放,并鼓励生农医药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国内本科生参加。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hanghai Higher Education Model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at provid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for all life science related major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bot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ies with different knowledge extension requirements.
4、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细胞信号:A.熟悉细胞水平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B.了解细胞内部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关系;C.理解掌握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信号概念与作用原理;D.通过文献了解细胞信号研究的最新进展。
5、细胞生长发育与肿瘤:A.熟悉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调控原理,以及细胞的产生分化与死亡过程; B.了解发育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概念;C. 了解神经与免疫系统基本知识与概念;D.理解肿瘤的概念与可能的产生机制,了解抗肿瘤研究的前沿进展。
Homework
50%
Final Exam
50%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必含信息: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书号)
1.The textbook(课程主要教材): Molecular Cell Biology, 6th Edition, Lodish et al. (W.H. Freeman, 2008)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生命运行的化学与分子基础与模式生物:A.复习了解化学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运行中的化学原理与模式生物概念及应用;B.熟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C.理解什么是同行评议的科学文献并掌握信息获取途径。
12
面授/研讨
习题/Poster
完成
书面/展示/点评
4、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细胞信号
12
面授/报告
Poster/PPTreport
完成
展示/报告/点评
5、细胞生长发育与肿瘤
10
面授/报告
Poster/PPTreport
完成
展示/报告/点评
总结考核
2
开卷
试卷
独完成
考卷
*考核方式
(Grading)
(成绩构成)作业:50%, Final Exam: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