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分子细胞生物学题库
部分山大真题(细胞生物学)

山东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1.原位杂交2.差别基因表达3.胞质体4.分子伴娘5.重组小结6.同向协同运输7.端粒8.光合磷酸化9.核定位信号10.自噬溶酶体11.细胞12.细胞识别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2.请说出线粒体内膜重组实验的过程及其说明的问题3.真核细胞核小体是如何形成的?4.细胞周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主要特点?5.何为原癌基因?其激活途径有哪几条?6.何为细胞凋亡?有何特征?四.综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及各自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说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功能2.请说明内膜系统的组成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分别如何相互联系3.试述微管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列举出其构成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4.说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是否进行DNA合成的原理,并设计一实验证明rRNA(核糖体DNA)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山东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1.抑癌基因2.内膜系统3.非细胞体系4.配体门通道5.微粒体6.核小体7.联会复合体8.细胞周期蛋白9.G蛋白10.信号斑11.多线染色体12.胚胎干细胞二.填空1。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_ 两个阶段,前者在发生,产物为.后者在发生,产物为。
2。
组成衣被小泡底被的主要成分为____ 和____ 。
3。
细胞分化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和_______。
4。
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____上,而真核细胞的则位于____ 上。
5。
真核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是由两条____所组成,二者在____相互结合。
6。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
精子的顶体是一种特化的____,而肌纤维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____ 。
分子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山东大学

1.复制和转录的异同:共同点:反应都是核苷酸的聚合过程,模版是DNA,酶依赖DNA的聚合酶,化学键3,5磷酸二酯键,方向5-3延伸,配对是碱基配对规律。
不同点:底物不同分别是dNTP和NTP ;酶不同分别是DNA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模版不同,分别是整个染色体双链DNA和部分基因模板链转录;产物不同,分别是子代双链DNA和mtrRNA ;引物分别是需要和不需要;碱基配对分别是A=T,GC和A=UT=AGC2.转录的过程:模板DNA原料:NTP(ATP,GTP,CTP,UTP)酶:RNA聚合酶(RNA-pol)其它蛋白质因子:如ρ因子,转录因子(TF)等. A转录起始过程,RNA聚合酶全酶结合,DNA双链解开,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b转录延长,伽马o亚基脱落,核心酶变构,与,模版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合成方向沿5-3进行c终止转录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止前进,转录产物RNA链在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
3.基因克隆的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将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筛选和鉴定,扩增和表达a获取,从基因组文库中制备,从CDNA 文库中制备,PCR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片段与适当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剪切后,再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即可相互连接形成人工重组体,粘性末端连接,平端连接,同聚物加尾连接,人工头连接c氯化钙法,电穿孔法,脂质体转染法,显微注射法d遗传学法,分子杂交法,免疫化学筛选法,PCR筛选法e重组体的扩增与表达。
4.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首先制备单链核酸,即按体外DNA重组技术,将待诱变的目的基因插入到M13噬菌体上,制备此种含有目的基因的M13单链DNA,即正链DNA。
再使用化学合成的含有突变碱基的寡核苷酸短片段作引物,启动M13单链DNA分子进行复制,随后这段寡核苷酸引物便成为新合成的DNA子链的一个组成部分。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细胞生物学——2、细胞——3、细胞膜——4、简单扩散——5、易化扩散——6、主动运输——7、膜转运蛋白——8、膜泡运输——9、膜受体——10、配体——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2、胞吞作用——13、胞吐作用——二、单顶选择题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2、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离子强度C、 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4、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5、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6、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7、糖分布在细胞膜的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确良D、内、外表面之间8、 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9、 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10、 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A、3 个Na+、2个K+B、3 个K+、2个Na+C、2 个Na+、2个K+D、3 个Na+、3个K+1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2、 Na+—H+ 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 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3、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14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5、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6、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17、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A、识别、结合配体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18、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部位B、结合部位C、调节部位D、催化部位19、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A、特异性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D、可逆性2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2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 cAMPB、cGMPC、G蛋白D、IP3和DG22、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A、开启离子通道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C、自身TPK活性D、cAMP2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2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A、G蛋白都作用于ACB、都有同样的G蛋白C、都有同样的受体D、都使cAMP含量上升25、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A、都活化AC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A、TPKB、磷酸化的靶蛋白C、cAMPD、Ca2+27、细胞表面是指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28、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29、细胞融合是指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30、融合率=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100%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100%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100%三、填空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NEW)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16年山东大学629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7年山东大学629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8年山东大学839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1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 真题
2002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 真题
2003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 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 G蛋白 2 细胞质骨架 3 高尔基体 4 细胞外被 5 干细胞 6 癌基因 7 细胞同步化 8 单位膜模型 9 细胞分行
六、问答题(28分) 1 请介绍两种研究细胞生物学的常用技术原理和应用。
2 把B淋巴细胞(可分泌大量均一的抗体)与骨髓细胞(具有无 限增殖能力)进行融合产生杂种细胞,能长久的得到单一的B淋巴细胞 分泌产物即单克隆抗体,如何筛选所需要的杂种细胞?
2006年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 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1 核仁组织区 答:核仁组织区(NOR)是细胞核内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含有 rRNA基因(5S rRNA基因除外)的一段染色体区域,与核仁的形成有 关。
5 在纯化膜蛋白或进行细胞骨架蛋白研究时,常采用非离子去垢 剂______。
6 组成FOF1-ATP酶复合体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靠______引 入线粒体。
7 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组蛋白八聚体的组合是______。
8 能封闭上皮细胞间隙的连接方式为______。
三、翻译(共20分) 1 将英文单词或词组翻译成中文
10 细胞工程 11 蛋白质分选 12 分辨力(率) 13 周期蛋白 14 主动运输 15 信号转导(信号传递)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 细胞外基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类物质。 2 光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合成______和组装______。 4 细胞中除细胞核含遗传转录系统外,还有______和______也含 有遗传转录系统。 三、翻译(每词1分,共计20分)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 ,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3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一、选择题1.F.Crik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包括A.RNA→蛋白质B.DNA→rRNAC.DNA→DNAD.RNA→DNAE.DNA→mRNA2.M.Meselson和F.W.Stahl用15NH4Cl 证明的机制是A. DNA混合式复制B. DNA转录为mRNAC. mRNA翻译为蛋白质D. DNA半保留复制E. DNA全保留复制3.不参与原核DNA复制的物质是A.dNTPB.Dna GC.Uvr BD.SSBE.NTP4.复制中维持DNA单链状态的蛋白质是A.Dna BB.UvrBC.SSBD.Rec AE.Lex A5.DNA复制时, 合成5'-TAGATCC-3'的互补序列是A.5'-GGATCTA-3'B.5'-CCTAGAT-3'C.5'-GGAUCUA-3'D.5'-GGAUAGA-3'E.5'-ATCTAGG-3'6.关于DNA-pol Ⅲ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5'外切酶活性B.有5'→3'外切酶活性C.复制延长中催化核苷酸聚合D.细胞中含量最少比活性最高E.有5'→3'聚合酶活性7.DNA复制保真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polⅠ的即时校读功能B.DNA-pol 对碱基的选择性C.DNA-pol 对模板的依赖性D.DNA-pol对模板的高亲和性E.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8.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A.解开DNA双螺旋间氢键B.复制时理顺DNA链C.使DNA异构为核小体D.辨认复制起始点E.稳定和保护单链DNA9.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A.活化SSBB.使冈崎片段延长<P%2@`���<NTEXT style="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7.9pt">C.参与构成引发体D.协助解螺旋酶作用E.提供3'-OH末端供dNTP加入10.紫外线照射最常引起的碱基二聚体是A.C-CB.C-TC.T-TD.T-UE.U-C11.DNA切除修复时①DNA-polⅠ;②DNA连接酶;③Uvr A;④Uvr C、Uvr B 作用顺序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E.①、③、④、②12. 着色性干皮病的分子基础是A.Uvr类蛋白缺乏B.DNA-pol δ基因缺陷C.DNA-pol ε基因突变D.Lex A类蛋白缺乏E.XP类基因缺陷13. 关于逆转录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单链RNA为模板B.以单链DNA为模板C.水解杂化双链中的RNAD.促使新合成DNA转入宿主细胞E.能生成cDNA双链14. 能直接以DNA为模板合成的物质是A.阻遏物B.hnRNAC.引物酶D.诱导剂E.辅阻遏物15.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不包括A.引物酶B.拓扑酶C.连接酶D.核酶E.SSB16. 关于端粒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染色体DNA为模板B.是RNA-蛋白质复合物C.催化端粒DNA生成D.含有RNA模板E.有逆转录酶活性17.产生冈崎片段的原因是A.复制速度过快B.拓扑酶作用生成C.多个复制起始点D.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E.RNA引物过短18. 关于突变的叙述, 错误的是A.点突变导致错配B.缺失一定引起框移突变C.插入不一定引起框移突变D.插入可改变密码子阅读方式E.A取代G是突变19. 为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供能的物质是A.GTPB.ATPC.NAD+D.NADPHE.FAD20. 不需要DNA连接酶参与的过程是A.DNA复制B.切除修复C.SOS修复D.DNA复性E.DNA重组二、名词解释1. 中心法则(the central dogma)2. 基因和基因表达(gene and gene expression)3.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4. 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e and telomerase)5.逆转录和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三、问答题1.DNA复制时是如何保证其保真性的?2.论述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各自的功能。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细胞生物学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Bcl2家族对凋亡的影响是A.促进凋亡B.抑制凋亡C.与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有关D.有的成员促进凋亡,有的成员抑制凋亡2.成熟蛋白质中不包含A.信号肽/信号序列B.开始转移序列C.停止转移序列D.疏水氨基酸3.动物细胞胞质分裂通过何种方式进行A.形成细胞板B.形成分裂沟C.A和B均可D.A和B都不对4.信号转导过程中常发生磷酸化级联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磷酸化后被激活B.蛋白质磷酸化后失活C.蛋白质磷酸化状态影响其活性D.蛋白质去磷酸化由激酶催化5.膜上的跨膜运输通道参与A.简单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内吞6.关于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电化学梯度错误的说法是A.调节细胞渗透压B.动物细胞利用钠离子电化学梯度吸收营养物质C.维持膜电位D.通常细胞内维持着高于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7.核心组蛋白不包括A.H1B.H2AC.H3D.H4二、多选题1.微管的马达蛋白是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胞质动力蛋白D.驱动蛋白2.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A.细胞形态B.细胞超微结构C.蛋白质的亚细胞结构定位D.细胞组分分析3.有丝分裂后期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是由于A.动粒微管解聚缩短B.极微管延伸C.姊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蛋白水解D.纺锤体微管更稳定4.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包括A.内膜系统B.质膜C.分泌到细胞外D.进入胞质溶质5.细胞的基本属性包括A.自我清除B.自我复制C.自我装配D.自我调控6.胞内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组装可通过哪些方式A.信号分子在活化的受体胞内结构域结合B.信号分子与脚手架蛋白不同结构域结合C.信号分子与磷脂酰锚定位点结合D.信号分子之间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结合7.细胞外基质中的结构蛋白主要包括A.弹性蛋白B.胶原蛋白C.层连蛋白D.纤连蛋白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内质网是细胞中的膜工厂?2.影响被动运输溶质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1.“质膜是细胞王国的城墙,也是门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t大分子细胞生物学题库一、填空1、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把它称为cell,并记载在书名为的书里,这被认为是细胞学史上第一个细胞模式图。
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是 --------- 。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
2、次级溶酶体根据内含物的不同分为-----------和 ------ 两种。
3、线粒体各组成部分的标志酶分别为:外膜:-------------;膜间隙:------------;内膜: ------- ;基质中--------------。
4、染色体的三个关键序列为、、。
5、细胞表面受体根据传导机制不同分以下三类:------------、----------------、-------- 。
6、具分拣信号的蛋白有以下3 种不同的基本转运途径--------------、-------------、--------- ,上述三种运输均需消耗能量。
7、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两类--------------和 -------- 。
细胞的分化是由于基因的----------- 。
8 、原癌基因激活的方式有--------------- 、------------ 、--------------- 、---------- 。
9、骨骼肌中细肌丝的组成包括-----------------、-------------、----------- 。
10、根据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方式,质膜蛋白可分为----------------、-------------、----------- 三类。
10、组成糖氨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和。
1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植物学家------------和德国动物学家------ 。
12、动物细胞之间对一些水溶性小分子具有通透作用的连接方式是-------- ,其基本结构单位称为------------。
13、物质穿膜中主动运输有和两种方式,被动运输有和两种。
1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大亚单位为------------中心,小亚单位为--------------中心。
15、核膜上孔膜区的特征性蛋白为一种跨膜糖蛋白----------;核纤层通过 ------ 与核膜相连,其主要功能是--------------、-------------和------- 。
16、信号分子根据分泌方式可分为--------------、-------------、-------------、--------- 四种。
17、动物细胞表面存在由糖类物质组成的结构称为------- 。
18、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特点为C 端有由4 个氨基酸组成的驻留信号序列,在动物中为------- 。
19、再生的类型可分---------------和---------- 两种。
20、桥粒、半桥粒与胞内的------------相连,黏合带、黏合斑与胞内的------- 相连。
21、肌球蛋白的两个酶切位点分别是--------------- 和-------- 。
22、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组成MPF 分子的CDC 是---------亚基,Cyclin 是 ----- 亚基。
23、负责联系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基膜)的细胞连接形式分别为------和 --- 。
参与这两种连接方式的跨膜连接蛋白质又称为。
24、细胞中的离子泵主要有、和。
25、膜泡运输中的内吞作用主要包括和两种方式,其中--- 也是原生生物获取食物的重要方式。
26、肌球蛋白的两个“活动关节”分别能够被-----酶和------酶作用,--- 酶可将肌球蛋白从头部和杆部连接处断开。
27、细胞凋亡时细胞膜的主要变化为-----,细胞核的主要变化为-----;此外还会形成--- ,从而被其它细胞吞噬掉。
28、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分别是------、------和--- 。
29、光面内质网的四个主要功能分别为------、------、------、和--- 。
30、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三个主要区别为------、------和--- 。
31、主动运输按照------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
32、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的,能的,的原生质团。
33、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被称为,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被称为;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约相差倍。
34、Feulgen 反应是鉴定细胞中的一种技术,而PAS 反应主要是用于鉴定细胞中的一种技术。
35、通常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失去了正常动物细胞的和特性。
36、光合作用光反应中PSⅡ的原初电子供体和受体分别为和。
37、化学法细胞拆合是利用处理细胞,并将细胞分拆成和。
38、中心粒周围物质中含有数百个,实际是微管形成的起点。
微管可作为细胞内膜泡运输的轨道,而运输动力来自于两种摩托蛋白:其中能够使物质由+极向-极移动;能够使物质由-极向+极方向移动。
39、叶绿体中的三种膜分别为()、()和()。
40、受体介导内吞作用过程中的选择性表现在和两个主要环节。
41、协助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介导,而这种介导物质又可以分为和。
42、植物光合作用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43、线粒体各组成部分的标志酶分别为:外膜:------------ ;膜间隙:---------------------;内膜:----------------------;基质中------------- 。
44、细胞骨架纤维主要由-----------------、--------------------、---------- 组成,其中最为坚韧稳定的一种骨架纤维是------ 。
45、物质穿膜中主动运输有------------------------和 -------------- 两种方式,被动运输有--------------------------和-------------- 两种。
46、桥粒、半桥粒与胞内的------------ 相连,黏合带、黏合斑与胞内的----------------------相连。
47、---------- 是一类随细胞周期的变化周期性出现或消失的蛋白质,可与细胞中的一类蛋白激酶结合后形成有活性的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运行。
48、细胞内ATP 的生成在叶绿体中发生在部位;在线粒体中发生在_ _ 部位,所需的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49、内质网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经高尔基体加工后的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50、动物精子的头部顶端的顶体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特化的 ------ 。
51、组蛋白的合成与DNA 的复制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52.细胞连接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
53.光反应包括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54.参与物质穿膜运输的蛋白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类。
55.微管具有而微丝没有的重要特性为____。
56.灯刷染色体出现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____期。
57.细胞凋亡途径中,通过____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58.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的糖基化反应分别为____和_____。
59.细胞内清除衰老细胞器以及细菌等异物的结构分别为_____和____。
60. 原癌基因的激活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61.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的标记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在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微丝形成_____结构,参与胞质分裂;微管形成____结构,参与染色体分离。
6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
64.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和少量()。
65.有丝分裂器是由(),()和()组成的复合细胞器。
66.核仁的结构,一般认为由(),(),()和()组成。
67、5. 4,5 二磷酸肌醇(PIP2)经磷脂酶C 分解生成()和()2 种细胞内的主要信使。
68、实验证明膜脂类分子运动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69、高尔基体是高度极性细胞器,可分为()、()、()、()、()五个功能隔区。
70、DNA 的甲基化常发生在其5ˊ端的GC 序列上,其甲基化程度越高,其转录活性越()。
71、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四大类分子是(),(),(),()。
72、呼吸链的主要成分以复合物的形式包埋在内膜中,他们分别是(),(),(),()。
73、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游离面上有两种颗粒,大的是(),小的是()。
74、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上存在(),(),(),()的结合位点。
75、微管的特异性药物中抑制微管组装的药物有(),()等,稳定微管的药物有(),()等。
76、根据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和()四类77、质膜中()、()和()等成分具有不对称性78、着丝粒动粒复合体由(),()和()三个结构域构成。
79、真核细胞中降解蛋白的两个主要场所是()和()。
80、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和()三种。
8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分别以形成()和()的方式完成,此外动物细胞胞质分裂的另一典型特点是形成()。
82、癌是由正常细胞突变而来,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物质称为致癌剂。
根据致癌剂本身的性质可分(),()和()3 类。
二、名词解释动粒、连续分泌(恒定型分泌)、不连续分泌、细胞外被和细胞外基质、奢侈基因、微粒体和微体、初级溶酶体、自噬溶酶体、蛋白酶体、差别基因表达、初级主动运输、细胞周期(cell cycle)、MPF、多线染色体、干细胞、细胞凋亡(细胞程序化死亡)、重组小结、奢侈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分化与细胞决定、协同运输、信号斑、核孔复合体、微管组织中心、核纤层、核小体、细胞骨架、内膜系统(Internal membrane system)、接触抑制、第二信使、细胞拆合、恒定型异染色质、协助扩散、穿胞运输、联会复合体、胞质体、灯刷染色体、G 蛋白、桥粒(desmosome)、紧密连接、间隙连接、单位膜、主动运输、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连接子(connexon)、化学渗透假说、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着丝粒与动粒、端粒、主缢痕与次缢痕、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R 点(限制点)(Restriction point)、胞间连丝、简单扩散、协助扩散、RGD 序列、联会、残余小体、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踏车现象、中心体、中心粒、有丝分裂器、巴氏小体、核仁组织区、中间体、细胞全能性、胚胎诱导、成帽反应、再生、变形再生与新建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