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理化目标测试试题1

合集下载

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化学的

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化学的

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Mn-55第Ⅰ卷,(机读卷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2.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在空气中约占A.78% B.2l% C.O.94%D. D.0.03%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4.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人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川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MgA.2H表示2个氖分子 B.镁离子的符号为2+O中氧元素的化台价为 -2价 D.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C.2CO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 6.由于大气中2CO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少大气中2CO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2B.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空气被污染D.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等,以代替化石燃料7.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用冰块降低环境温度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8.生活中的下列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9.在化合物3A .+1价B .+3价C .+5价D .+7价10.为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

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11.与n 个硫酸分子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的是A .2n 个二氧化碳分子B .2n 个水分子C .4n 个氧气分子D .4n 个二氧化硫分子12.下列四种说法都是从小红的笔记本上摘录下来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C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 .元素的种类和化学性质都是由原子中质子数决定的13.下列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科学的是A .对煤矿的矿井进行通风B .油锅着火后,立即盖上锅盖C .自行车被雨水淋湿后,直接用带油的布擦D .利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水14.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类,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理由是A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C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使树木草类变为不可燃物质15.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从化2008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题

从化2008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题

2008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Cu 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生活里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C.食物腐烂 D.榨取果汁2.依据不同的分类法标准,可将物质分为各种类型的物质。

从组成来看,Na2SO4不属于A.化合物 B.氧化物 C.盐 D.钠盐3.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4.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5.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呈中性 B.呈酸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6.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7.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A.H2S B.SO2 C.SO3 D.H2SO48.“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

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的兴奋剂,其分子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属于有机物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53个原子C.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0:32:1 D.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9.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 B. 2 mL C. 3mL D. 4 mL10.下列化学反应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S+O2So2 B.Cu+O2====2CuOC.Zn+H2SO4===ZnSO4+H2 D.4Al+3O2====2Al2O3 11.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A.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2.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葡萄糖 B.酒精 C.硫酸铜 D.植物油14.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 B.NH4Cl C.K2SO4 D.NH4H2PO4 15.下列措施不利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是A.增大森林覆盖面积 B.密闭运输砂土,减少扬尘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工业污水经过处理才排放1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 B.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C.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盐酸 D.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17.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加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18.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 析出。

2008-200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

2008-200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

2008-200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u—64 Fe—56 Cl—35.5I 卷(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灯发光B 用汽油去掉油污C 火药爆炸D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2、为了治理天然水域的污染,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当的是A 沿岸化工厂的污水必须达标后才能排放B 在沿岸多建一些垃圾站C 开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D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并控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化学式为H2O2,它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属于化合物和氧化物B 它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 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 它只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食盐B 钢C 煤D 矿泉水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理想的燃料是A 石油B 煤C 天然气D 氢气6、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原因之一是太湖周围居民使用的洗衣粉中含有某种元素所致,该元素是A NaB SC PD O7、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是A +2价B +3价C +5价D +6价8、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A 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B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D 用点燃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需要预先加入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 硫磺B 铁丝C 木炭D 红磷10、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A 降低着火点B 隔绝空气C 降低温度D 降低温度并隔绝空气11、某+2价金属4.48克与足量稀硫反应,生成0.16克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40B 56C 65D 2412、如图所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随着蜡烛的燃烧,天平反映的信息是A 指针逐渐向左倾斜B 指针逐渐向右倾斜C 指针不动D 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3、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的氯化钠溶液,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 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B 量筒、烧杯、酒精灯C 量筒、烧杯、玻璃棒D 量筒、玻璃棒、漏斗14、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纯净物15、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II 卷(共70分)二、填空题(共58分)16、(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

2008-200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 ~13为单选,14 ~16为多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的得分,每题2分,共32分)1.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是( )A.质子 B 。

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2。

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g 的是()A .一个鸡蛋B .一名中学生C .一头牛D .一张纸3. 物理计算中常需要进行单位换算,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A .9110m nm B .1Km/h =3。

6m/s C .1g/cm 3=1.0×103Kg/m 3D .1Pa =1N/m 24。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 .汽车的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B .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C .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D .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5. 如图1所示的方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图16. 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于水中,抓住筒底缓缓上提到开口没离开水面前则量筒中( )A. 仍充满水,且筒内底部受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B 。

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高出筒外水面 C. 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低于筒外水面 D. 上部为真空,压强为零7. 在影视剧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是由(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的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的 C .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的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的8。

人体本身蕴含着许多有关力的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脚掌面积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手掌的纹路,增大了手与物体间的摩擦 C .人呼吸利用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D .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9.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 、b 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2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 、b 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a 、b 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a 车可能运动,b 车向右运动D .a 车可能静止,b 车向左运动图210. 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3甲),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3乙中的( )11。

2008秋期中九年级化学

2008秋期中九年级化学

2008年秋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九年级化学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D.美酒开,满屋飘香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铁分子C.铁原子D.铁元素4.小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红磷B.硫磺C.铁丝D.木炭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今年5月12号汶川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防疫,某工厂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C.过氧乙酸是氧化物D.过氧乙酸是化合物7.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B.+2价C.+3价D.+4价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N2B.H C.O D.Fe10.据报道,科学家不久前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下列有关O4的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它和O2、O3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的分子是由两个O2分子组成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D.一个O4分子由四个氧原子构成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13.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学式为()A.H2 B.CH4C.C2H8N D.C2H8N214.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0809学年度第1学期初中期中试卷 九年级化学(定)doc

0809学年度第1学期初中期中试卷 九年级化学(定)doc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2、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氧化物 B.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水由水分子构成 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4、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5、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 .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7、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 .铁器 B .青铜器 C .塑料器具 D .石器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9、节约用水的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 ) A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 B .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C .选用节水型器具D .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或供水部门反映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10、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 .用水冲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11、氧气是我们身边离不开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提供呼吸B.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具有助燃性D.氧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12、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水 B .二氧化碳 C .高锰酸钾 D .液氧 13、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食物腐烂B .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铁钉生锈1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初三化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初三化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初三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0题,满分l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年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a-40 Cl-35.5第Ⅰ卷(客观题共40分)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汽油挥发2.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虽然都是水面,但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却还不到百分之一。

下列应对水资源危机的措施: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4.用自来水养鱼时,残留在水中的氯气会对鱼造成危害,常加入大苏打Na2S2O3来除去水中的氯气。

下列有关大苏打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苏打中含有二氧化硫分子B.大苏打由三种元素组成C.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24D.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5.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

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6. 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 .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C .西气东输工程让苏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苏州环境有利D .石油、天然气、氢能、核能等都是迫切需要人们开发的新能源7.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 .分子数比为1:1的CO 和O 2B .分子数比为1:1的H 2和O 2C .质量比为1:5的CH 4和O 2D .质量比为1:2的C 和O 28.冬季天气干燥常会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9.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试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试卷

兴化市板桥初中、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抽测试卷(10.18)(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8分)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编写电脑程序 B.合成新材料C.研发氢能源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2.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植物腐烂,新陈代谢C.食盐溶解,金属导电 D.光合作用,蜡烛熔化3.据报道: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

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的是A.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B.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C.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D.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4.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6.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这时,他应该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添加砝码 D.移动游码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锈的铁钉、啤酒B.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C.水和冰相混合、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剩余物D.液氧、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剩余液体8.“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09.9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5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2.回看射雕处,。

(《观猎》)3.,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6—7题(4分)书愤(宋〃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出师一表真名世”说的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立志收复失地的激奋心情。

B.颔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C.颈联表明诗人虽已年老却依然踌躇满志、一心报国。

D.尾联抒发了诗人空有满腔热忱、不能报效祖国的郁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孔孟论学(节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选文中的孔子是(时期)学派的创始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是以谓之文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则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识能力和修养自然会不断提升。

B.第二则高度概括了学和思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必须紧密结合。

C.第三则告诉我们学习的正确态度,要虚心勤学。

D.第四则告诉我们无论做何事,都应自强不息,坚定执着。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击鼓戏民楚厉王有警①,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②。

饮酒醉,过③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④,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注释】①警:警报,紧急的情况。

②为鼓以与百姓为戍:击鼓召集百姓来守城。

③过:错误,过失。

④戏:开玩笑,闹着玩。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⑴使.人止之使:⑵居.数月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2分)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13.楚厉王错误地击鼓后,为了让百姓停止守城的行为,他及时采取了补救的措施,一是劝阻百姓,二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14.下列理解错误的是()(2分)A.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B.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

C.选文歌颂了百姓的正直,批判了楚厉王的昏庸。

D.楚厉王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所以最终还是能赢得百姓的信任。

二、现代文(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斯蒂芬〃茨威格(1)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2)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竞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3)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

我年轻而好饶舌,激烈地反对他的意见。

“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塑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4)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

“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

凡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5)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

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6)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

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

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7)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8)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9)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10)“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

“这已完工了。

”我想。

(11)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12)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13)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14)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接着,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15)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

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16)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东西都多。

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15.请指出第二段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错别字:正确写法:16.对(12)段“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一句理解有误的是(2分)A.雕塑肩上的线条罗丹已经修改过,但还是不满意。

B.雕塑肩上的线条太粗,罗丹觉得有失身份,向我道歉。

C.在罗丹眼中,雕塑完全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生命个体。

D.罗丹向雕塑说“对不起”,表现了他对雕塑作品的珍爱。

17.第(12)段划线句是对罗丹的描写,其作用是。

(3分)18.从文中来看,作者对待事业的态度和罗丹非常相似,那就是。

文中能印证这一点的句子是。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①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②“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

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

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

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为什么“四字格”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

③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

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

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是一定要用对仗的。

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唯一的字数较少但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

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

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④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

出自寓言中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

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

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

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

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

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把较长句子精简压缩,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20.纵观全文,作者主要从四字格成语的和两大方面介绍了它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2分)21.第③段“‘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文中看,它的精妙之处具体表现在:(6分)(1)。

(2)。

(3)。

22.第④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23. 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成语,说说你从中领悟到的道理。

(2分)成语:道理:。

24. 若为上文拟一个标题,最能概括文意的一项是()。

(2分)A.成语——习用的固定词组B.成语——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C.四字格——汉语言文化特有的经典D.成语——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三、写作(40分)25.题目:我家的骄傲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中避免出现个人相关信息。

松江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语文试卷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2009.9一、文言文(共28分)(一)(共10分,每小题2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月上柳梢头2、千里暮云平3、向来枉费推移力4、留取丹心照汗青5、往来翕忽(二)(4分,每空2分) 6、诸葛亮 7.C(三)(6分)8. (2分,每空1分)春秋儒家9.(2分)因此称他为文。

(关键字:是以谓)10.(2分)A(四)(8分)11.(2分)(1)派,派遣(2)过了12.(2分)于是改了号令重新申明(报警)的信号,百姓才相信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