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初三物理 第十讲 欧姆定律(一)
初三物理 第十讲

初三物理 第十讲欧姆定律一. 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2. 根据公式RU I =及其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 如何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二)学习指导1.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是在前面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得到的.(2)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数学形式: RU I = (3)研究对象: 电流强度.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成立条件:欧姆定律的第一句话是: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的电阻一定;第二句话: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成立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② 对应性: 在RU I =中,I 、U 、R 三个量针对的是:同一段电路的同一个电阻、同一个用电器或是整个电路的,要一一对应,切不可张冠李戴.在实际电路的计算中,往往有几段电路,每段电路都有各自对应的I 、U 、R,因此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哪一段电路,然后再找准与这段电路相对应的I 、U 、R,并给 “同一段电路”上的I 、U 、R 标上同一种脚标.③ 时间性:既使是同一段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得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RU I =中的三个物理量同一时刻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I 、U 、R 的对应关系.④ 公式RU I =做为欧姆定律表达式的条件.I 、U 、R 三量必须取国际单位,即A 、V 、Ω.为使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最简洁,欧姆将自己的名字贡献出做为电阻的国际单位,否则,表达式中要多一个比例系数.⑤ 区别R U I =和IU R =的物理意义. 从数学角度看不出这两个公式有什么本质区别,然而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 RU I =表明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但对公式IU R =也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这就错了.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而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并不是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我们只不过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对同一导体来说,I U 这个比值是不变,但对不同导体, IU 一般不同. ⑥ 适用范围.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和酸、碱、盐水溶液.其它导体在实验测定中不遵守欧姆定律.2.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U I =,经公式变形,得到IU R =——测定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即可计算出该导体的电阻.(2)实验电路:如图,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可以获得多组U 和I的数据.实验表明: 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其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一恒量,即IU R ==恒量,它恰恰反映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U 与I 的改变而改变.(3)欧姆定律很容易理解:电阻很小的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间,会产生很大电流,把电流表烧坏;而电阻很大的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间,产生的电流极小,不会烧坏电压表.(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前面的学习使我们知道,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又使我们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电压.3.例题精讲例一.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 时,通过的电流是50mA,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V 时,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又为多少?分析及解: 将欧姆定律变形,得IU R =,该式表示相同的电压加在不同导体两端,通过电流较大的,比值较小,反映了该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故比值:I U 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性质,则定义:IU 为导体的电阻.但一定要注意:导体的电阻是由自身因素决定,与外加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I U R =只是量度、计算导体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决定电阻的大小. A mA 210550-⨯=Θ,题设的三种情况,该导体的电阻均为: Ω=⨯==-8010542AV I U R . 例二.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5A 时,导体两端电压为4V;若要使导体中的电流加倍,则应在导体两端加多大的电压?分析及解:对同一段导体: IU R =不变,即U 与I 成正比,当导体中电流加倍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也应加倍,所以应加8V 电压.例三. 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一定,已知电路中的电阻是12Ω,通过电路的电流强度是2A,如果增大电路中的电阻,通过电路的电流强度是 1.6A,求电路中的电阻增大了多少?分析及解:本题可有三种解法.解法一:先求出电路两端电压V A IR U 24122=Ω⨯==.再求增加后的总电阻. ∵电路两端电压不变,仍为24V, ∴Ω===156.124''AV I U R . 最后求增大的电阻: Ω=-=∆3'R R R .解法二:利用前后两次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列方程. ∵U=IR,U=U ',得到IR=R I '', ∴Ω=Ω⨯==156.1122''AA I IR R . 则增大的电阻: Ω=-=∆3'R R R .解法三: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R R I I ''=,则: Ω=Ω⨯==15126.12''AA R I I R . 故增大的电阻: Ω=-=∆3'R R R .由以上三种解法可以体会到:(1)运用欧姆定律要注意对应,同一过程的电流、电压、电阻值代入欧姆定律的公式才是正确的.如果用前一过程的电阻12Ω,后一过程的电流强度 1.6A,求出电路两端电压: V A IR U 2.19126.1=Ω⨯==,因为不对应,结果是错误的.(2)运用欧姆定律比例式时,应注意条件.本题由于电路的电压一定,所以存在电路中电流强度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改变,那么上述反比关系不成立.(3)一道物理题常有多种解法,要通过分析、解题和归纳,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小结: 物理定律揭示的是某一物理现象或某一物理对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所谓规律,即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定律就是某一规律的特定表述,所以一条定律在叙述中一般分为两部分: 条件和结论.例如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有条件的,不过它是隐含的, “导体中的电流”这句话就说出了 “通电导体”这个条件,因为只有通电导体才有电流. 另外 “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 “电流强度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不明确这些条件,其结论是不能确定的.有些同学不重视了解物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受它成立条件制约的,因此在解决某一物理问题时,不善于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发展、变化的条件,借以选择恰当的规律、公式给予解决,往往是乱套公式,这不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也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害无益.二. 网上能力训练题:(一)能力训练部分[A]基础性训练:1. 某导体的电阻是20Ω,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300m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若该导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36V ,则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2. 导体两端电压为4V ,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导体的电阻是______,若导体两端电压是2V ,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3. 一只阻值为40Ω的电阻,它的两端电压为4V 时,1分钟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______,若半分钟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45C,则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4. 有A 、B 两个导体,当A 导体两端所加电压是B 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两倍,两导体中的电流强度相等,则A 、B 导体电阻之比是______,如果A 、B 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相等,则通过A 、B 导体的电流之比是______.5. 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 ,半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60C,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当其两端电压为10V 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400C,需要时间______分钟.6. 一阻值为20k Ω的电阻,当通过它的电流为300A μ时,它两端的电压是_____V ,若用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测量,需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7. 根据公式: IU R = 可知 ( ) A. 在电流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B. 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8. 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100mA 时,导体两端电压为2V ,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增加200mA,则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应为( )A. 1V;B. 2V;C. 4V;D. 6V .9. 有两根相同合金材料制成的电阻线,其长短、粗细都不同,则( )A. 长的比短的电阻大;B. 粗的比细的电阻小;C.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强度一样大;D. 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粗的两端电压比细的电压大.10. 在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有以下四种,其中错误的是( )11. 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下列注意事项中不必要的是( )A. 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B. 开关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C. 连入开关时,应先将开关断开;D. 电流从测量仪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12. 一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连接电路如图10-3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可能发生的后果是( )A. 电流表被烧坏;B. 电压表被烧坏;C. 电流表示数极小;D. 电压表示数极小.[B]提高性训练:1. 将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去长度的32,将剩余的31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端,测得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0.6A,则原电阻丝的阻值为( )A. 7.5Ω;B. 3Ω;C. 2.5Ω;D. 15Ω.2. 一均匀电阻丝接在某电路中,电流为1A,若将其对折,接入原电路中,电流为( )A. 0.5A;B. 1A;C. 2A;D. 4A.3. 关于平时使用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使用时和不使用时电阻一样大;B. 灯泡亮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比灯泡暗时大;C. 灯泡用久了和刚使用时通过的电流一样大;D. 灯泡用久了通过灯丝的电流比刚使用时小.4. 一个电阻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到2V 电路中,电流表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此时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若把该电阻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入另一电路中,电流表所用量程改为0~3A,其指针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则此时电路两端的电压为( )A. 0.225V;B. 0.45V;C. 10V;D. 20V .5.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刚一 “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过大;C. 待测电阻的线烧断了;D. 电压表连接时被短路.6. 将L 1和L 2串联后接在12V 的电源上,如图10-4所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L 1与L 2的电阻分别是( )A. 30Ω、12.5Ω;B. 25Ω、5Ω;C. 17.5Ω、12.5Ω;D. 42.5Ω、12.5Ω.7. 粗细相同的A 、B 、C 三根铜导线,它们的长度之比L A :L B :L C =1:2:3,把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之比I A :I B :I C =________,它们两端电压之比U A :U B :U C =_________;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C B A U :U :U =________,通过的电流之比'''C B A I :I :I =_________.[C]研究性习题: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由于连接错误会出现反常现象,请找出错误的可能原因:(1)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2)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压表示数变小.(3)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4)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接近于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A]基础性训练: 1. 6V , 1.8A ; 2. 10Ω, 0.2A,0,10Ω. 3. 6C,60V . 4. 2:1,1:2. 5. 3Ω,2. 6. 6V ,0~15V . 7. D . 8. D . 9. C . 10. A,B,D . 11. B . 12. A.[B]提高性训练: 1. A. 2. D . 3. B,D. 4. C . 5. D . 6. C . 7. 1:1:1,1:2:3,1:1:1,6:3:2.[C]研究性习题:(1)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间,即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2)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即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当被测电阻中电流增大时,它两端电压也随之增大(R 不变, I 正比与U),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它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与待测电阻上电压之差,电源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3)滑动变阻器接错.没有连接一上、一下接线柱,而是连接了两上或两下接线柱,这样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与定值电阻等效.(4)与电压表并连的元件开路( “懒电流,勤电压”,还记得吗?)。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①L1和L2两灯泡并联,①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①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
其中正确的有()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突然熄灭,电路中只有两个电表有示数。
电阻R或灯泡L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
下列说法中()①可能灯泡L断路①可能灯泡L短路①可能电阻R断路①可能电阻R短路A.只有①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正确D.只有①①正确3.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期间,经常使用图甲所示的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
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0R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闭合开关S后,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B.体温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大R的电流越大C.体温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D.体温越低,通过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只测量灯L2的电流B.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大C.灯L1被短路时,L2正常发光D.仅断开S1只有一个表有示数5.小明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做了如下记录:①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①小明的质量为60N;①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①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其中符合实际且记录正确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
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A.B.C.D.7.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连接的电路。
闭合开关后,下列对各元件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灯L1不亮B.灯L2不亮C.电流表无示数D.电池也被烧坏8.2022冬奥会闭幕式,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和艺术化诠释,以简约风格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完整ppt课件

掌握欧姆定律对于理解更复杂的电路概念和解决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概 念和公式。
0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 简单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
03
掌握实验测量电阻、电 流和电压的方法,并理 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减 小方法。
电压表
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事先不能估测 电压大小时,应先选大量程试触 。
03 欧姆定律的详细 解析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含义
公式
I = U/R
含义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区别
05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 开始逐渐增大,记录下每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
03
实验步骤
06
3.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曲线。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 的电流和电压值,记录多组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伏安特 性曲线,观察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 ,分析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 律。
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并联电路特点
01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02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
,以及整个电路的总电流和总电压。
案例分析
03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如计算电阻
初三物理复习练习二(欧姆定律一)

初三物理复习练习二(欧姆定律一)(满分100,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1.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R=U/I ,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为零时电阻就等于零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没有电流通过时就没有电阻C. 导体的电阻等于加在它两端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3.如图2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U AB >U BC , I AB <I BCB. U AB <U BC , I AB =I BCC. U AB >U BC , I AB =I BCD. U AB =U BC , I AB <I BC图1 图2 图3 图44.如图3示电路,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 )A .电压表读数增大 电流表读数增大B .电压表读数减小 电流表读数增大C .电压表读数不变 电流表读数不变D .电压表读数增大 电流表读数不变5.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路中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增大D.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7.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为12欧,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I 1。
九年级物理课程讲解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课程讲解欧姆定律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欧姆定律,别看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一杯热水,简单又温暖。
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是水流一样,通过导线这条“河流”流动。
电流的大小,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就像水流的速度受到水龙头的开关和管道的粗细影响一样。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欧姆定律的公式就是I = V/R,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听到这儿,可能有同学会皱眉,别担心,咱们慢慢来,轻松理解它。
想象你在玩水枪,水压越高,水流得越快,对吧?电压就是这个水压,给电流提供“动力”。
如果水管很粗,水就流得快,这就是电阻低;如果水管细,水流得慢,那电阻就高。
记住了,这就像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感觉,明白了吗?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这个道理,像是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电压高了,手机就充得快,电阻小了,电流就流得顺畅。
再说说家庭用电,咱们的电器基本上都得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微波炉工作时,需要较高的电压,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电流,把食物加热。
要是你把微波炉和冰箱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可能会发现电流不够,那冰箱就“罢工”了。
可见,家里的电器也在和电流、电压和电阻进行着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谁能想到,平常生活中还藏着这么多物理知识呢?说到这里,咱们再聊聊电阻。
电阻就像是那种让你在排队时慢慢走的队伍,大家都想快点到达终点,但有人就是慢。
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
咱们的电线,越粗越好,能够让电流畅通无阻。
就像高速公路上,车越多,越拥堵,速度就慢;车少,开起来飞一般,特别爽。
电阻也会影响设备的效率,太高的电阻可能让电器发热,甚至烧坏。
听着是不是挺简单?好了,咱们再来聊聊生活中的小例子。
比如,拿着手机看视频,大家有没有发现,电池越来越低,充电器插上后,充电速度好像跟乌龟赛跑一样?这时候就要考虑电压和电阻的问题了。
电压不够,充电慢;电阻大,电流流不进来。
可怜的小手机呀,真希望它能多充会儿电,不然就得忍受无尽的黑屏时光了。
初中物理_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课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课例题1、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电阻是40Ω,能不能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其电流?【题型二】求电阻 R例题2、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题型三】求电压 U例题3、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师】同学们刚才的演算说明大家已能用欧姆定律解简单的电学应用题,通过解这些题你有什么收获吗?【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欧姆定律不仅适用同一个电器、同一个导体,也适用几个用电器组成的同一段电路.现在,大家总结一下三个题中分别是怎样应用欧姆定律的。
学生探究活动四: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例题4、同学把甲、乙两电阻接入电路,得到两电阻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电阻阻值的大小为R甲____R乙。
(三)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生】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学生解答并相互点评【生】电流、电压、电阻的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就可以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
【生】欧姆定律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指的是同一段电路。
【生】第一题是直接利用欧姆定律I=RU的。
【生】第二题应用的是由欧姆定律I=RU得到的变形公式R=IU【生】第三题应用的是欧姆定律I=RU的另一欧姆定律的应用:求电流:;求电阻:;求电压:?教师点拨二:方法:控制变量法。
可以控制电流相同,通过比较电压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初步介绍伏安特性曲线的概念。
三、拓展提升【师】对R=IU,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对U=IR,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大家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公式R=IU,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这里要注意的是,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知识解析

《欧姆定律》知识全解
1.理解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找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本节重点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和欧姆定律以及应用,主要考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或计算,动态电路的分析等。
①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但前提是该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②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同一导体和同一段电路的同一时刻而言的。
③欧姆定律中提到的“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提问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校个性化辅导教育学案 一、知识要点:(一)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 2、 探究思路:探究方案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表格 探究I 与U 的关系,需控制______一定,研究____随____的变化而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
②调节__________________。
U/V 0.5 1 1.5 I/A探究I 与R 的关系,需控制_____一定,研究_____随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①_________。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______一定。
R/Ω 5 10 15 I/A3、实物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和电路图(1) 连接实物图注意事项: ① 开关要_______。
② 滑动变阻器应把______________。
③ 注意电压表的_________和电压表的量程:_________;电流表的量程:_________. (2)连接后实验前要_____________。
(1)实验时电路故障的判断:(结合图进行分析) 故障现象原因电压表有示数为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较大;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灯泡较亮。
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__________Ω,即“__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较小;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灯泡较暗。
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5、 结论:在____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__________与导体__________成反比。
在____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__________与导体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图象:(关于I 与U 的图象)2、 多次测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伏安法测电阻一般用电器用定值电阻不用小灯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典型例题1.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B .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C .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D .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2.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电阻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 A.1:3B.3:1C.3:1D.1:33.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1时,导体总的电流就减小0.6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将变为( )A.0.6AB.1.2AC.0.9AD.1.8A4.一个标有“4V ,0.7A”的小灯泡,所加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4V ,在此过程中电压U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校区: 学生(班级): 年级: 学科: 教师: 教学课题: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掌握欧姆定律的意义、以及学会用欧姆定律进行初步计算、掌握伏安法特性曲线教学重、难点:欧姆定律的计算 A V + -和电流I 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图中符合实际的是( )5、某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 段所示,当电压从3V 增加到6V 过程中,该元件的电阻 (填增加或减少)了 Ω。
三、随堂练习1.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 )A .5欧B .10欧C .20欧D .40欧3.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 )A .电流强度较大B .电流强度较小C .电压较大D .电压较小6.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伏特电压时,测得电阻值0.5欧姆,如果在其两端加10伏特电压时,其电阻值应为( )A .0.5欧B .5欧C .0.05欧D .20欧9.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安培,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伏特,那么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分别是( ) A .5欧,1.2安 B .5欧,2安C .7.5欧,0.8安D .12.5欧,0.8安11.如图45所示的电路,U=24伏特,电流表的示数为1.2安培,电压表的示数为12伏特,则R 1的电阻值为( )A .8欧B .6欧C .5欧D .10欧12.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 。
此式( )A .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 增大2倍B .当电流增大2培时,电阻R 减小2倍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D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 也为零1、某校一个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图甲电把图的实物连接完整。
(2)小超在做此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快速打到左端无刻度处,这是由于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无示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此探究实验过程中,为多次测量电流和电阻的目的,在实验操作中时还需________________,当E 、F 两点间的电阻由4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A 、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B 、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C 、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D 、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
(5) 通过实验,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表值填入表格中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阻/欧 电流/安 1 2 4 0.5 2 2 5 0.4 3 2 8 0.25 4 210(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达标测评题: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已经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1) 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指出,并在原图上纠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错误纠正后,请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端(填“左”或“右”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明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的三组数据如下表 请你将表中的空白处帮小明补上。
(5)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后作业1. 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电源电压是9伏特,灯泡L 1的电阻是20欧姆,求: (1) 电路中的总电阻(2) 灯泡L 2的电阻(3) 灯泡L 1和L 2两端的电压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2.5 2.0 1.5 电流I/A 0.3 0.27 0.23 电阻R/Ω 7.4 6.5 灯泡亮度 亮 较亮 暗 + -2.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培,电源电压是12伏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3.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1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9伏特,求:(1)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2)电路中的总电阻(3)电源电压4.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电路的总电阻为60欧姆,求:(1)电源电压(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5、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7.5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10欧姆,求:1)灯泡L2的电阻2)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3)干路电流6、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15欧姆,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6安培,求:1)干路电流2)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3)灯泡L1和L2的电阻7、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特,L1的电阻为20欧姆,L2的电阻为10欧姆,求:1)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2)干路电流五、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