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员存在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内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和意义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检查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一种管理活动。

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尽管企业内审在理论上被视为监督与强化内控体系的利器,但实践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角度对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一:人员素质不高1.1 内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专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

他们可能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无法独立完成审计工作。

1.2 内审人员缺乏全面思考能力除了专业素养之外,内审工作需要综合思考能力较强,能够在多个角度全面评估企业运营情况。

然而目前还有许多内审人员只会机械地审核表格和文件,难以从战略角度进行审计。

对策一: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外部专业人才针对内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企业应当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可以通过开展内外部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知识分享等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同时,可以考虑引进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丰富的外部专业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对策二:建立多元化的审核机制为了改善内审人员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审核机制。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不同背景和经验的内审人员组成小组,互相之间进行学习和相互督促,提高整个团队的审核水平。

三、问题二: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2.1 内审重视文件审核而忽视实地调研当前一些企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他们过于注重文档审查等形式主义行为,而忽略了真实情况的实地调研。

这种粗略式、懒政式的操作方式会导致真正存在风险问题的地方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2 内审结果呈现简单化、机械化倾向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内审部门在处理问题时存在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

他们将复杂的风险问题破解成一些简单的流程和标准,忽略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

对策一:加强实地调研和风险评估针对内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实地调研,并以风险评估为核心进行工作。

内部审核员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核员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核员存在的问题【摘要】内审员的自身素质、审核方法以及审核能力决定着审核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内审员;审核;问题;方法内部审核员也是经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从事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资格的人员。

合格的内审员可监督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协助外部审核的顺利通过,对企业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内部审核员,应该遵守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有效地开展审核活动,确保审核结论的有效性。

然而,由于内部审核员(简称内审员)个人素质、能力等参差不齐,有些内审员常常陷入某些误区,给审核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 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疏于准备,仓促上阵多数企业的内审员为兼职人员,日常很少关注体系运行过程,对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只是一知半解。

由于不是主责工作,因此,审核前也不准备审核检查表,甚至某些内审员对受审核方的工艺流程、过程、适用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均不了解,就匆匆进入现场开展审核活动。

问题二,点到为止,浮于表面由于某些内审员自身的能力有限,进行现场审核时常常出现:1)无法深入,只能”点到为止”;2)审核方法单调、呆板,只会机械地提问,或埋头查看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不仔细,不能综合运用面谈、查阅资料、现场观察、重复验证等方法进行调查和追溯。

只能发现文件未编号、记录未签字等小问题,不能发现受审核方深层次的问题。

问题三,偏离目标,延误时间某些内审员不能紧紧抓住受审核方的关键过程和活动,也不能控制现场审核的节奏与进度,跟着感觉走,凭经验审核。

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细节过多地纠缠,查不到问题不罢休,浪费了宝贵时间,致使不能按计划规定时间完成检查表中全部内容的审核,只好延长审核时间或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问题四,固执己见,引发争议在审核过程中,某些内审员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对受审核方提出要求。

例如,要求所有的规定都要实现文件化、所有工作都必须有记录;还有的内审员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随意对受审核方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否决。

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内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

本文旨在就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进行讨论。

首先,内审任务比较繁琐,而且有时审批流程不够清晰,审批者之间也存在较大缝隙,造成了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

要优化审批效率,可以将内审任务拆分,让每个审批者有明确的职责,确保彼此之间合作协调有效;也可以通过IT系统进行内审任务自动化,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

其次,与内审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复杂,单独一个人来负责内审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可以建立内审小组,由专业的人员来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以保证内审的有效性;另外,可以制定审计准则,指导内部审计员正确地执行审计程序,进一步完善内审工作。

此外,由于沟通方式不够灵活,所以审批流程落后,审批时间过长。

因此,可以借助移动端技术进行审批流程的实时更新、数据的动态填报;另外,如公司有足够的资源,也可以考虑专门聘请专业的审计顾问来协助审计工作,从而缩短审计时间。

最后,可以考虑以本公司的特色为基础,定期对内审工作进行评估,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保证内审工作的质量。

此外,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内审培训,使审计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保持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内审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通过相应的建议,可以实现内审工作更加高效、有效。

内部审核反思总结范文

内部审核反思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了不断提高我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年度内审计划,我们于近期开展了内部审核工作。

通过本次内审,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找到了许多改进的方向。

现将内审反思总结如下:二、内审发现的主要问题1. 管理体系文件更新不及时。

部分体系文件存在与实际工作不符的情况,未能及时更新。

2. 员工对体系文件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

部分员工对体系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3. 部分岗位人员职责不清。

部分岗位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工作交叉或缺失。

4. 内部沟通不畅。

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影响工作效率。

5.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部分仪器设备存在使用年限较长、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问题。

6. 质量问题处理不及时。

部分质量问题在发现后未能及时处理,导致问题扩大。

三、问题原因分析1. 管理层对体系文件更新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体系文件更新滞后,与实际工作脱节。

2. 员工质量意识不强。

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执行不够重视,导致问题频发。

3. 职责划分不明确。

管理层在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上存在不足,导致工作出现交叉或缺失。

4. 内部沟通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5. 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

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维护保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备问题频发。

6. 质量问题处理机制不健全。

缺乏及时有效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导致问题扩大。

四、整改措施及计划1. 加强体系文件管理。

建立体系文件更新机制,确保文件与实际工作相符。

2.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加强体系文件培训,提高员工对体系文件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3. 明确岗位职责。

对岗位职责进行梳理,确保职责划分清晰,避免工作交叉或缺失。

4. 完善内部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5.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建立质量问题处理机制。

明确质量问题处理流程,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五、总结本次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暴露了我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优秀范文5篇)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优秀范文5篇)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时间:2014-07-01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国外在综合欧亚主要国家、美国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法规和准则的基础上,2002年的亚洲内部审计研讨会从公司治理的广义角度,做出了完善的公司治理设计:保持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现状;保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审计。

可见也已经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我国自1983年利用行政手段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这20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内部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尤其在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与其相反,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

面对新世纪,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将何去何从;将怎样去面对现代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在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同时,内部审计发展的未来动向如何,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2006年1月11日,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中国内部审计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做了很多工作。

但中国内部审计也还存在着不足,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等同起来。

他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以真实性为基础,加强自身建设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共性。

同样,二者区别也很明显。

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要以事前内部审计舞台大、领域宽,无论是理论方法还是具体操作实践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的技术与方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服务职能,对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手段,而内部审核是其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本文将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内部审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足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常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和经验,很多内部审核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审核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核心要点,审核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受到了质疑。

企业内部审核过程中存在的流于形式、应付巡检、不注重实效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有些企业仅仅将内部审核当做是为了应付外部审核的准备措施,而忽略了内部审核的本质意义,导致审核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与业务部门的脱节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常见问题之一。

由于业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不畅,导致内部审核无法全面了解和评估业务部门的实际运作情况,影响了内部审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时,应加强对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审核能力和素质,确保内部审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将内部审核作为促进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程序。

定期组织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增强其测试的专业素质和审核能力。

建立审核的专家库,由专门的审核人员负责内部审核,提高内部审核的质量和效果。

企业应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内部审核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内部审核能真正反映企业的整体运作情况。

注重内部审核与实际业务的结合,建立内部审核成果应用的机制,促进内部审核的有效实施和改进。

5内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经验做法

5内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经验做法

5内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经验做法As an internal auditor, I often encounter various challenges in my work. One common problem is resistance from the staff being audited. When employees feel that they are being scrutinized, they may become defensive and uncooperativ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onduct a thorough audit.作为内审人员,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各种挑战。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被审计员工的抵制。

当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了审查,他们可能会变得防御和不合作,这使得难以进行彻底的审计。

To address this issue, I have fou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mmunicate the purpose of the audit clearly and transparently to the employees. Explaining that the audit is not about finding fault, but rather about improving processes and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can help alleviate some of the resistance.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发现重要的是要向员工清楚透明地传达审计的目的。

解释审计不是为了找错,而是为了改进流程,确保合规性,可以帮助缓解一些抵制。

Another challenge I often encounter is the lack of resources and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Without sufficient resourc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conduct a thorough audit and produce meaningful results. Additionall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management, it can be challenging to implement any necessary changes identified during the audit process.我经常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管理层缺乏资源和支持。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

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和改进建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而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审核的效果。

本文将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浅析。

内部审核的问题之一是对审核目标的理解不清。

内部审核的目标应该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符合。

有些企业在内部审核过程中,只注重审核流程是否完备、文件是否齐全等表面问题,而忽视了实际的质量管理情况。

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审核目标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内部审核的目标清晰明确,能够真正反映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

内部审核的问题之二是审核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些企业在选派审核人员时,往往只注重其职位和工作年限,忽视了其专业能力和素质。

这导致了部分审核人员对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入,审核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和错误。

企业应该注重对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质,提升内部审核的质量。

内部审核的问题之三是对审核结果的重视不够。

有些企业在内部审核后,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没有及时纠正和改进,甚至对审核结果不予重视。

这导致了内部审核变成了形式主义,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企业应该明确内部审核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强对审核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确保内部审核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对内部审核目标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审核人员对内部审核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注重对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质。

加强对审核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建立内部审核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奖励内部审核的优秀成果。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对内部审核目标的理解、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重视审核结果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内部审核的效果和价值,进一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核员存在的问题
【摘要】内审员的自身素质、审核方法以及审核能力决定着审核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内审员;审核;问题;方法
内部审核员也是经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从事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资格的人员。

合格的内审员可监督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协助外部审核的顺利通过,对企业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内部审核员,应该遵守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有效地开展审核活动,确保审核结论的有效性。

然而,由于内部审核员(简称内审员)个人素质、能力等参差不齐,有些内审员常常陷入某些误区,给审核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 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疏于准备,仓促上阵
多数企业的内审员为兼职人员,日常很少关注体系运行过程,对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只是一知半解。

由于不是主责工作,因此,审核前也不准备审核检查表,甚至某些内审员对受审核方的工艺流程、过程、适用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均不了解,就匆匆进入现场开展审核活动。

问题二,点到为止,浮于表面
由于某些内审员自身的能力有限,进行现场审核时常常出现:1)无法深入,只能“点到为止”;2)审核方法单调、呆板,只会机械
地提问,或埋头查看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不仔细,不能综合运用面谈、查阅资料、现场观察、重复验证等方法进行调查和追溯。

只能发现文件未编号、记录未签字等小问题,不能发现受审核方深层次的问题。

问题三,偏离目标,延误时间
某些内审员不能紧紧抓住受审核方的关键过程和活动,也不能控制现场审核的节奏与进度,跟着感觉走,凭经验审核。

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细节过多地纠缠,查不到问题不罢休,浪费了宝贵时间,致使不能按计划规定时间完成检查表中全部内容的审核,只好延长审核时间或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问题四,固执己见,引发争议
在审核过程中,某些内审员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对受审核方提出要求。

例如,要求所有的规定都要实现文件化、所有工作都必须有记录;还有的内审员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随意对受审核方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否决。

问题五,因人而宜,有失公正
某些内审员因与受审核人平日个人关系密切,或因受审核方是部门领导等原因,便在审核中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

这些人员参加审核组,很难保证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 问题的危害
内审员存在的种种问题,必然给企业的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2.1 降低审核的效率
审核员自身对标准理解不够或有偏差,加之审核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审核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纠缠和因固执引起的争议上,将大大降低审核的效率,影响审核任务的顺利完成。

2.2 失去审核的意义
现场审核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审核有失公正。

将使获得的各种信息出现偏差,证据不充分、不全面、不真实、不客观,致使对管理体系作出的整体评价失真,影响审核的有效性。

情况严重时,将导致审核活动失效。

3 如何避免问题
解决审核员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不断提高审核水平和审核技巧、改进审核技术的过程,也是确保审核结论公正性、有效性的关键问题。

作为内审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1 注意知识更新
内审员要善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但要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指南、审核程序和技术、现代管理理论、最新科学技术等,还要注意学习和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专业范围,熟悉专业范围内的产品和过程,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只有熟练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审核实践中对质量体系作出准确评价。

3.2 提高专业技能
内审员要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是,提高基本技能,包括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控制局势能力、应变能力等;二是,提高从事具体审核工作的能力,包括审核准备工作能力、实施现场审核能力、整体评价能力、编写审核报告能力、跟踪与监督能力等,以适应审核工作的需要。

3.3 加强素质修养
内审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的素质修养,明确自己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注意时刻修正自己的角色行为,不能偏离角色,才能胜任审核工作。

当然,不可能要求内审员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只要其自觉做到持之以恒地不断改进,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内审员。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z].
[责任编辑:周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