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精品教学课件

(3)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A )处于宇宙的中心。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4)下列( B )的假说符合地心说理论。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
向公转
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
选择题
(5)下列( B )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
托勒密的地心本轮示意图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哪种解说? 托勒密的哪些观点不正确,你能说出反驳理由吗?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现代天文学创始人。他 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数学和观 测”这两件法宝,每天不辞劳苦, 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 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 “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 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托勒密,影响人类达1000余年 之久的“地心说”理论的集大成 者,著作《大综合论》概括了希 腊时代天文学的全部成就,是一 部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把宇 宙体系绘制成一幅合乎逻辑的数 学图解,对一些天文现象也做出 解释。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地心说
1. 地球是球体。 2.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而且静止不动。 3.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 绕着地球旋转。
公转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 还有什么困惑?
(4)下列( B )的假说符合地心说理论。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
向公转
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
选择题
(5)下列( B )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
托勒密的地心本轮示意图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哪种解说? 托勒密的哪些观点不正确,你能说出反驳理由吗?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现代天文学创始人。他 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数学和观 测”这两件法宝,每天不辞劳苦, 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 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 “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 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托勒密,影响人类达1000余年 之久的“地心说”理论的集大成 者,著作《大综合论》概括了希 腊时代天文学的全部成就,是一 部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把宇 宙体系绘制成一幅合乎逻辑的数 学图解,对一些天文现象也做出 解释。
探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地心说
1. 地球是球体。 2.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而且静止不动。 3.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 绕着地球旋转。
公转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 还有什么困惑?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22-教科版(共17张PPT)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 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阅读要求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地 球本身不自转
2、对托勒密的解释,你有什么质疑?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1、“日心说”的观点是什么?哥白尼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
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
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2、哥白尼的观点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地心说”
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
“地心说”观点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地心说”论据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模 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地球
太阳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托勒密——地心说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 静止不动的。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 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人4类.2认识人地类球认及识其地运球动及的其历运史动的历 教史 科版 (教 共科 8张版PPT()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人4类.2认识人地类球认及识其地运球动及的其历运史动的历 教史 科版 (教 共科 8张版PPT()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1.托勒密和哥白尼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证 据充分吗? 2.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3.根据以上资料,我们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些可以被排除 或保留,为什么? 4.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点和证据。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共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2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同学们! 从最初的古代中国的盖天说、
浑天说、宣夜说到“地心说” 再发展 到“日心说” ,经历了一个从错误到正
确的认识过程,从中我们也 体会得到 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天圆地方说
盖天说和浑天说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凡尔纳笔 下的地心 世界《地 心历险记》 小说让人 们对地心 的探究更 加好奇。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
家,经过长年的观察 和计算,取得可靠数 据,提出“日心说”, 临终出版了他的伟大 的著作《天体运动 论》。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1

地球(dìqiú)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dìqiú)及其运动的历
2021/11/10
第一页,共14页。
正圆
地球(dìqiú)的形状
2021/11/10
第二页,共14页。
2021/11/10
第三页,共14页。
观看 (guānkàn“)视昼夜交替(jiāotì)的解释”
频
2021/11/10
第四页,共14页。
2021/11/10
第五页,共14页。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 观点(guāndiǎn)是:
1、地球是球体。如果大 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 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 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 且静止不动。如果地球转动, 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 云彩等)一起转动,人们看 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 运动。
托勒密是古稀(gǔxī)腊 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 年。 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不辞劳苦,克服 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 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 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tiāntǐ)运行论》。
水星 木星(mùxīng)
火星
土星
2021/11/10
第十一页,共14页。
地球
美丽(měilì)的地球
2021/11/10
第十二页,共14页。
作业(zuòyè)
• 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shànɡ wǎnɡ)搜集,除“地心说”和 “日心”说之外关于地球运动 还有那些观点。
• 预习《证明地球在自转》。
2021/11/10
第十三页,共14页。
2021/11/10
第一页,共14页。
正圆
地球(dìqiú)的形状
2021/11/10
第二页,共14页。
2021/11/10
第三页,共14页。
观看 (guānkàn“)视昼夜交替(jiāotì)的解释”
频
2021/11/10
第四页,共14页。
2021/11/10
第五页,共14页。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 观点(guāndiǎn)是:
1、地球是球体。如果大 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 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 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 且静止不动。如果地球转动, 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 云彩等)一起转动,人们看 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 运动。
托勒密是古稀(gǔxī)腊 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 年。 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不辞劳苦,克服 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 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 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tiāntǐ)运行论》。
水星 木星(mùxīng)
火星
土星
2021/11/10
第十一页,共14页。
地球
美丽(měilì)的地球
2021/11/10
第十二页,共14页。
作业(zuòyè)
• 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shànɡ wǎnɡ)搜集,除“地心说”和 “日心”说之外关于地球运动 还有那些观点。
• 预习《证明地球在自转》。
2021/11/10
第十三页,共14页。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课件PPT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 在此处 您可以 添加文 字或者 删除文 本框此 处您可 以添加 文字此 处您可 以添加 文字或 者删除 文本框 在此处 您可以 添加文 字或者 删除文 本框
西方古代
亚里士多德
地球是球形,是 宇宙的中心。
克罗狄斯·托勒密, (约公元90年—168 年), “地心说”
的集大成者,生于埃 及,父母都是希腊人。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 理学家和光学家。
托勒密 地心体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 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 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 体。其次,地球不动的观 点符合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他的地心说也直到一千多 年后才被推翻。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关键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课件

第五页,共27页。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 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 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 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 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 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 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
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 哥白尼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形。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 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 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 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因为 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 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 西落。
第二页,共27页。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圆,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第三页,共27页。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第四页,共27页。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 天文学家。长期进 天文观测。他是世 界上第一个系统研 究日月星辰的构成 和运动方式并作出 成就的科学家。
交
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
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 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
替 的 认
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 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 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 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 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 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 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
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 哥白尼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形。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 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 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 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因为 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 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 西落。
第二页,共27页。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圆,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第三页,共27页。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第四页,共27页。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 天文学家。长期进 天文观测。他是世 界上第一个系统研 究日月星辰的构成 和运动方式并作出 成就的科学家。
交
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
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 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
替 的 认
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课件1

在这方面曾经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学说呢?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 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 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 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 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 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 时间长达1300余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已 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他指出,太阳位于宇宙 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 转。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一天才的思想未 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纪末,由于用托勒密地 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星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 果不符,人们才开始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
其它天体的运 动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 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 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 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
西落。
地心说
日心说
总结:
人类正确认识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 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上许 多著名学者的辛勤劳动——细致的观测和 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密不可分日心说”论据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 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 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 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
面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 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 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 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 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 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 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 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 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 时间长达1300余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已 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他指出,太阳位于宇宙 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 转。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一天才的思想未 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纪末,由于用托勒密地 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星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 果不符,人们才开始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
其它天体的运 动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 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 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 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
西落。
地心说
日心说
总结:
人类正确认识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 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上许 多著名学者的辛勤劳动——细致的观测和 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密不可分日心说”论据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 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 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 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
面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 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 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 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浑 天 说
现在我们知道古代人对地球的看法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科学的,地不 是又平又方,但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在 当时想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有不少的证据和自然现象可以说明 地球的形状并非是又平又方,你知道有 哪些证据或现象?
西班牙 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南美洲南端
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 大西洋
大地是个龟背 般隆起的空心山, 大陆四面环绕着 海水,有一个浑 圆的巨大天罩盖 在上面。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盖天说认为,日 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 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盖 天 说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东汉张衡认为: 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 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是以地球 为中心。
南美洲南端
西班牙
太平洋
5、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原来 的出发地。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路线图
麦哲伦1919-1922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中国宇航员杨利 伟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
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卫 星 上 拍 摄 到 的 地 球 照 片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内容回放
想一想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执教人: 王喜元
古 代 人 又 是 怎 么 认 识 地 球 的 形 状 呢
古代印度人认 为大地是由几 只巨象的背撑 着
世界的中
央是高耸的山 脉
巨象站在
一只大乌龟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甲上
乌龟则骑
在一只盤据的 眼镜蛇身上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高高的山撑着;星星则从 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 河流到各地
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
现在我们知道古代人对地球的看法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科学的,地不 是又平又方,但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在 当时想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有不少的证据和自然现象可以说明 地球的形状并非是又平又方,你知道有 哪些证据或现象?
西班牙 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南美洲南端
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 大西洋
大地是个龟背 般隆起的空心山, 大陆四面环绕着 海水,有一个浑 圆的巨大天罩盖 在上面。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盖天说认为,日 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 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盖 天 说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东汉张衡认为: 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 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是以地球 为中心。
南美洲南端
西班牙
太平洋
5、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原来 的出发地。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路线图
麦哲伦1919-1922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中国宇航员杨利 伟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
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卫 星 上 拍 摄 到 的 地 球 照 片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内容回放
想一想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执教人: 王喜元
古 代 人 又 是 怎 么 认 识 地 球 的 形 状 呢
古代印度人认 为大地是由几 只巨象的背撑 着
世界的中
央是高耸的山 脉
巨象站在
一只大乌龟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甲上
乌龟则骑
在一只盤据的 眼镜蛇身上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高高的山撑着;星星则从 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 河流到各地
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