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沉和浮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2、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5、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6、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7、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8、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9、“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10、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12、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5、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6、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7、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 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答: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8、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P14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9、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 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0、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P19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怎样让它从沉变浮起来,加一定量的盐;怎样让它从浮变沉,加一定量的水;★11、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7、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P36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8、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P36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9、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P39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10、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 P40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11、铜、铝、钢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12、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13、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14、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2、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3、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4、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5、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最精确——原子钟6、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7、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8、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9、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10、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1、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P57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3、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P62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水、温度、空气。

3、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4、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用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并呼出氧气。

6、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

7、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时,植物也在不断的改变来适应环境。

8、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9、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10、动物在环境改变时有哪些行为?迁徙、换毛、冬眠、洄游。

11、丹顶鹤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每年入秋后会从东北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1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消费者)结束。

1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来下潜或上浮。

15、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在一起叫做食物网。

16、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17、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里的生物和非生物。

18、制作生态瓶,必须装入自然水域中的水。

再放入植物,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19、生态瓶里面的动物和植物必须要平衡。

第二单元20、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21、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他在水面上自由方便的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2、独木舟的特点是装载量小,不稳定。

可采用增宽船体的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23、船在行驶中会受到水的阻力。

尖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小,圆、宽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大。

24、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25、浮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26、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因为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所以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7、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8、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

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第二单元:热衣服的作用: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不能产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空气进入。

热胀冷缩现象:液体的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图中,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液面升高,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其它液体也会热胀冷缩。

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变化更快,体积变化也比水的更明显。

金属一般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反而是热缩冷胀,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

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时间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水钟、日晷、沙漏等工具来计时。

同时,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如何利用时间进行生活和工作的安排。

复习建议:重点复习物体沉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掌握热胀冷缩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不同的时间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原理。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12.四季的田野
10.船的载重量与船只的底面积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底面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11.用弹珠模拟货物的缺点:弹珠会滚动容易沉船,测量的载重量不一定准确。

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

而用垫圈模拟货物测量的载重量更准确。

.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不偏沉、不滚动)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12.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

13.船可以通过船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14.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潜艇通过调节自身重力的大小来控制浮沉。

潜艇常用的动力有柴油动力和核动力。

15.要想使船保持动力,必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21.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蒸煮→舂捣→制浆→抄纸→晾纸→揭纸
22.一张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23.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

24.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25.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26.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依据人们居住的地域和所从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个污染问题时,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

为了达成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学会协调和放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教科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4.在实验中,设置两组进行对比,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项目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有光组24240无光组24240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记录(4)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包括:
1. 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如改变水分、土壤等条件,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如水分、温度等,来比较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但是,如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挖空成船或碗形,则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4. 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它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

当潜水艇需要上浮时,会将水排出船体,减轻重量;当需要下沉时,会向压载舱中注水,增加重量。

5. 植物的生长繁殖:植物的生长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是通过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扦插、分株、压条等方式进行。

6. 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阳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不同的植物对阳光的需求也不同。

7.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沙质土壤较为贫瘠,适合种植耐旱植物;粘质土壤则适合种植需要水分较多的植物。

8.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水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缺水的植物会枯萎甚至死亡;水分过多的地方则容易引发涝灾。

9.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和植物的发育阶段上。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10. 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在植物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根瘤菌可以帮助植物固定氮素;菌根可以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病原菌则会导致植物生病。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