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下册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复习课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复习课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正当防卫必须注意的事项
•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 • 只有在具备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分析是否 防卫过当。 • 不法行为无权行使正当防卫。如打架、“挑衅 防卫”;不法侵害处在预备阶段或已结束对其 实施的都不是正当防卫。 • 新刑法规定的无限制防卫原则适应正在进行行 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 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案例1、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
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 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 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 去,黄某应声倒下。田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已 死亡。
[问题]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为什么?
并打伤了小明的父亲,使其花去了医疗费680元。小明和家人
都很气愤,但又不知道怎么办,请你帮帮忙,好吗?
派出所的违法
同级或上级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法院
控告举报
王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人民检察院
民 警 公安机关
主管单位或上级单位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民事起诉状
原告:小明父亲(名字),男,1956年出生,
民事诉讼状范例
原告人:×××,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职业, 住址。
被告人:×××,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职业, 住址。
1.请求事项 (略)
2.事实与理由(略)
据上所述,要求……,请予判决。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盖章) ×年×月×日
★分析说明题:
一天,中学生小张在书店买了一本书,回家后发 现该书存在缺页、破损现象,于是回到书店要求退货, 书店不仅没有给予退货,而且在争执过程中还打伤了 小张。请问: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原来是二锅头兑的 那个白开水;群英荟萃,原来是萝卜开会。”请问: 饭店老板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 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还享有哪些权利? 安全保障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 如果这些权利被侵害,消费者该怎么办?
1、消费者应具备什么权利(维权)意识?
装,后来经人鉴定是假冒产品,我该怎么办?
3、请你就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
友情提示。
参考答案: • 1.宣传标语: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② “增强消费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 • 2.应理直气壮地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如发生消 费争议,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要求调换或退货;如果协 商不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有关部门申诉;如果 调解、申诉也不成,可向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司法部门 提起法律诉讼。 • 3.①消费者依法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 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等;②消费 者购物时应做到:一是尽量到信誉好的大型商场、超市购 物;二是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打折销售的劣质商品;三是确 认商品标识是否完整(价格、产地、主要成分、生产日期、 有效期限、产品等级、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 等);四是索要信誉卡和购物发票。③当合法权益受损时, 要通过正当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维 护 消 费 权
1.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 的基本法律 2. 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 (六项权利) 1.消费者应具备维权意识 (两个意识)
二、维护消费 者权益的途径
2.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寻求 解决的途径(五种途径)
1、如果你不慎购买、使用了这些“问题食 品”,你打算( )
D
A.不去理会,自认倒霉 B.威胁经营者,
2、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哪些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节爱惜消费者的权益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节爱惜消费者的权益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节爱惜消费者的权益学案新人教版课题第八课第二节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课型预习展示课时间学习目标做一名合格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权益的途径。

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难点维护权益的途径重点维护权益的途径预习指导堂学习内容(资源)一.案例导入(1)几个星期前,我们年轻的两位老师喝牛奶后肚子痛,拉肚子。

(2)新买的电话卡,每月都不明不白地被扣10元套餐费---------以上例子中,消费者的什么权利被侵害消费者应该怎么办?二.自主学习:结合购物经历自学93---97页内容找到下列问题1、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的行为有哪些?2、经营者为了招揽顾客,通常使用那些“手段”?3、面对促销活动,消费者应该怎么做?4、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是什么?三.完成填空:把关键词语做好标识(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即增强自己的力和能力。

(2).练就一双“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还需掌握有的知识。

(3).法律赋予我们消费者权利,我们自身也需要良好的意识和意识。

(4).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应该勇敢地拿起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受到(6).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有与;请求究四.学点探究(一)炼就一双“慧眼”阅读教材93-----94页内容1. 归纳: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的行为因素有哪些?讨论:经营者为了招揽消费者,通常会使用哪些“手段”?思考:结合93页事例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办?2..练就一双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那么如何才能练就“慧眼”,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结合教材93页内容解释说明)3.(1)你会识别真假广告吗?你知道商家打折的动机是什么?(2)分析商家打折的动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课件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课件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2)请结合正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对该女子进行法律制裁的现实意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追求,对该女子进 行法律制裁有利于引导人们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②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 值目标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对该女子进行法律制裁有利于维护 小区保安和劝架群众的合法权利;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对该女子进行 法律制裁有利于维护制度的正义性和法律的权威;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对该女子进行法律制裁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等等。
(1)确保“疫考”下的艺考公正有何重大意义? 有利于为考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促进其自身发展进步;有利于选拔 和培育出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夯实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人才之基;有利于促 进社会稳定和进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2)中国传媒大学要求,考生录制视频只能用普通智能手机,禁止使用专业设 备、在演播室等专业场所拍摄,视频作品不允许进行任何后期制作。有人认为这 不公平,不利于考生提交最好的作品、展示最好的状态。对此,你怎么看?
9.2020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 知》C。这( )
①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维护公共利益 ④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2020·湖北荆门)2020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施行。 如图漫画说明( C )
A. 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是不讲诚信的行为,但并不违法 B.获得劳动报酬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C.国家用正义的制度保障公平 D.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集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标要求: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

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并仔细观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_18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_18

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内容有三部分:一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不以家境、身体、只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二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三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的第二课《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二框题《公平正义的守护》。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他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主要是对中学生进行法治理念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同时,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明确国家通过崇尚法治精神,保证公民追求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主要讲公平、正义的含义及重要性,本课共设置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平、正义,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

本框题是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会出现各种复杂交错的矛盾。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初中阶段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

面对出现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等非正义行为,只靠教师的严肃批评教育和正确的价值引导与说教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来真正内化积德扬善,伸张正义的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导学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班级:姓名:组号:【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4、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并完成】1.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等权力。

4.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到国家保护,有障。

规定的公民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公民、的权利。

5.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的人。

6.我国通过建立以为核心、以和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7.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 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是什么?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3.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P65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6.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7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P48. 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情景表明了什么?P59.小寒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没能实现?三、【随堂巩固练习】(一). 选择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人民”包括()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②社会主义劳动者③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⑥全体海外华侨和华人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①归国华侨方先生②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张女士③现定居在我国,已加入我国国籍的美国人杰克④在广东经商的台胞王小姐⑤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某省副省长刘某某⑥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张某某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⑤⑥3.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障才能充分实现,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法律保障D.家庭、学校、社会保障4.2021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 《物权法》规定:”公民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和破坏。

2014-2015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全一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这册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六个单元之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不纳入课时计划,供学生自学。

本册教科书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轨迹(传记、回忆录)、心灵之声(散文诗)、关爱自然(科学文艺)、民风民俗(记叙文)、古代生活(古诗文)、古代生活(古诗文)。

其中一、二单元属人与自我板块,三、六单元属人与自然板块,四、五单元属人与社会板块。

这六个单元阅读部分的组元,都是按照不同的内容专题兼顾文体组成的。

综合性学习部分,原则上与阅读部分照应,它们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足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

实际上,每一个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语文实践系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阅读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实践系统。

教学目标与措施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表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看过《小鬼当家》吧?一定还对小主人公麦考利机智勇敢的表现记忆犹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欣赏《小鬼当家法律篇》。

我们要随着身边的“小鬼”──李华一起来学习公民在经济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消费者权益,即“上帝”的权利。

(设计意图:设计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教学说明:教师需充满激情,以感染学生的情绪,精神饱满地进入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1、重要的“上帝”情景一:快乐的“上帝”设置情景:李华在超市买东西,明确李华在超市里的身份是消费者,即“上帝”。

活动一:分析讨论: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因此“上帝”的权利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说明: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不要太书面化。

)2、“上帝”的权利情景二:倒霉的“上帝”请学生欣赏诗歌《倒霉的上帝》,并对照课本分小组讨论: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吗?(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品中的情景,结合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掌握“上帝”的九大基本权利。

)(教学说明:在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附录一:《倒霉的上帝》倒霉的上帝,经常要碰壁。

入门遭白眼,冷落是惯例。

问话不搭理,多问挨训斥。

进餐像讨饭,购物似行乞。

花钱买罪受,生一肚子气。

更会遭横祸,竟然犯嫌疑。

搜身兼审讯,翻兜又脱衣。

无端受侮辱,真令人发指。

说是敬神明,纯属哄骗你。

附录二: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种类:1、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2、欺行霸市,强买强卖3、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4、在服务领域,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日益严重活动二:你说我说:请根据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说一说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到“上帝”权利的存在。

)附录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1、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2、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3、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情景三:歌曲《天亮了》欣赏歌曲《天亮了》,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认识到经营者义务和消费者权益的一致性。

(教学说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面说明消费者权利的存在,而不是仅仅看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情况。

)附录三:歌曲《天亮了》创作背景1999年秋天,在风景如画的贵州麻岭风景区,阳光明媚,游人如织。

然而,却发生了一起与这里的景色极不和谐的悲剧。

由一架卷扬机改制的缆车未经安全部门的许可被私自投入运营,原本只能容纳9人,最终却挤进了27人。

严重超载仅仅是滑向深渊的第一步。

驾驶者是一名刚来两天,仅仅学会起步和刹车的年轻人。

由于严重超载,缆车一开动便迅速下滑,司机猛踩刹车板,钢绳崩断。

随着一声巨响,缆车在数秒内从相当于20层楼的高处跌入山谷。

在转瞬即至的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他们的双手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

结果,大部分游客遇难,两位年轻的父母也都失去了生命,而这个小孩,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著名歌手韩红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歌──《天亮了》。

附录四:上帝”享有的九大基本权利。

保护消费者3、文明的“上帝”情景四:我是“上帝”我怕谁请学生欣赏图片《我是“上帝”我怕谁》,思考:“上帝”是这样的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上帝”?)活动三:自由论坛:消费者都有哪些不文明行为?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假如你是经营者,你希望消费者怎么做?附录五:消费者不文明行为当戒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市场的日益繁荣,消费者的地位和自身素质逐步提高。

但也有一些消费者不珍惜自己的形象。

做出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举动。

(1)损坏购物环境。

商场为消费者营造了较高水准的购物环境,商场甚至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但有的消费者在商场内乱扔废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有的消费者甚至在商场为顾客准备的休息椅、凳上睡大觉。

(2)顺手牵羊。

在超市和开架售货的商场,有的消费者钻商家管理的空子,顺手牵羊,造成经营者货物损失。

(3)索赔漫天要价。

一位消费者因购买的饮料中有一小块发酵物,竟狮子大开口,索赔10万元。

这种已超出正常范畴的索赔,属于敲诈。

(4)钻“承诺”空子。

某消费者在一家大商场买了一架高级摄像机,用于结婚摄像。

婚礼完毕,他根据商场“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将用过的摄像机又退回去。

(5)秽语中伤服务员。

商场购物时,对服务员故意刁难,稍有不顺,就口出秽语,甚至骂人,损害服务员的人格,有的甚至动手打人。

附录六:怎样做文明的“上帝”P92 A、到商场购物时,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B、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C、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D、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活动四:即兴表演:请学生即兴表演一段微型小品,展现经营者和消费者良好的关系。

表演结束,教师展示一幅对联:“经营者诚信为本规范经营消费者依法维权文明消费”,横批为“携手共进”。

(设计意图:认识到法律保障“上帝”的合法权益,作为“上帝”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做文明的“上帝”。

)(教学说明:换位思考,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课堂总结:(播放轻音乐《致爱丽丝》。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希望今后的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学法、用法,不仅做一名维护自身权益的“上帝”,而且做一个现代社会中文明的“上帝”。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我国消费者的权利;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通过课下调查探究,课堂情景设置,如汇报、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结合个人生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及课下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勇于依法维权。

教学重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及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方法:调查法、互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生产者和销售者抛开职业道德,违背经济原则,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交易,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自己牟取暴利。

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出示课题:维护消费者的权益)2005年3·15的主题是健康·维权。

围绕这个主题,课前,我们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做了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天天315新闻调查。

讲授新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衣、食、住、行是四大投诉热点。

我们全班同学自愿组成四个小组,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开展了深入认真的调查,获得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材料,同时,也查询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依据。

下面就请各组选派的记者代表和律师代表给我们进行报道和分析。

首先,有请第一组──调查服装行业的记者和律师代表。

(三)学生活动记者:大家好,我是记者×××律师:我是律师×××记者: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名牌服装。

请看大屏幕:这是Levi’s牛仔衣,这是耐克运动鞋,这是李宁牌T恤,这是KS牌太阳帽。

(见图)这些名牌服装“不看不知道,一看全假冒”。

服装商们从它们身上牟取暴利。

(见图)记者与律师的对话:呃,×××律师,这些经营者的行为属于怎样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法律如何制裁经营者呢?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知名商品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对于这种侵权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同学们,你们或者你们的父母是如何选购称心衣服的?(回答略)老师,你爱逛街买衣服吗?你是怎样选购称心衣服的呢?师:逛街是女性的共同爱好。

为了不上当受骗,一般我选择去大商场。

比如:城乡贸易中心、翠微大厦、华懋商场、崇光百货。

看中一样衣服也不急着买,往往要摸面料、试手感、看商标,有时让朋友们参考参考。

如果价格合适,款式得体,最后敲定买下。

记者:谢谢老师。

下面有请第二组──调查食品行业的记者和律师代表。

(第二组两个记者代表和一个律师代表,先作自我介绍。

)记者1:水果可以说是“人见人爱,人爱人吃”。

生活中,人们买水果总喜欢选色鲜个大的,但吃的时候却似乎没有香浓鲜美的口味。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请看大屏幕──从南方贩运来的香蕉,大都七八成熟。

小贩们廉价批购后,在还没有成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再用三四十度的炉火熏烤后藏置,一两天时间香蕉全变成了个大、色黄、惹人喜爱的“上品”了。

结果1.5元1公斤进的货,催熟后要卖到4元左右1公斤。

再说西瓜吧。

七八成熟的西瓜,摘下后用针管向瓜内注射红色自来水,切开瓜瓤鲜红,还增加了重量。

草莓用催熟剂或其它激素类药品使用后,生长期变短,颜色新鲜了,果味却变淡了。

西红柿半熟后放在麦草里捂一段时间,颜色红,该有的甜味却没有了。

这些水果真是中看不中吃呀!(附图)食品:鲜美水果中看不中吃记者2:下面我来揭开“黑作坊生产肮脏学生食品”的黑幕。

黑作坊在武汉。

这些黑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三无”学生食品,批发到武汉汉正街,从而流向各地。

(见图)记者与工商执法人员查了数家作坊之后,眉目逐渐清晰。

原来这些较隐蔽的地下作坊,竟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主要负责人李志高,湖南平江县人,成员单位共有二十四五家,分布于武汉三镇,摊主主要是湖南人和四川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