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题--硝酸盐

合集下载

2020年江苏省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2020年江苏省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南京工业大学杯”xx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Ca :40 Ti :48Cr :52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La :1391.本试卷共26题,用2小时完成,全卷共150分; 2.可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5题,共60分)1.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食用松花蛋时蘸些食醋可以去除氨的气味B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C .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D .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2.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在推广使用的Pt -Rh -CuO -Cr 2O 3-Al 2O 3(氧化铝为载体)是较理想的高效催化剂,用其制成的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净化器,能将80%以上有害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尾气中通常含烃类、CO 、NO 与SO 2等B .此方法的缺点是由于CO 2的增多,会大大地提高空气的酸度C .用CuO 做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CO+CuO =CO 2+Cu ,2NO+2Cu =N 2+2CuOD .汽油中的防震剂Pb(C 2H 5)4大大降低有害气体转化速率的现象叫作催化剂中毒3.俄罗斯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用含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

前者的一种核素为X 28811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物理变化B .核素X 288115的中子数为173C .113号元素最高正价应为+3D .115号与113号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115∶1134.xx 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硝酸盐

硝酸盐

硝酸盐概述硝酸盐是硝酸衍生的化合物的统称,一般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

硝酸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硝酸根离子NO3-和对应的正离子,如硝酸铵中的NH4+离子。

常见的硝酸盐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铅、硝酸铈等。

硝酸盐几乎全部易溶于水,只有硝酸脲微溶于水,碱式硝酸铋难溶于水,所以溶液中硝酸根不能被其他绝大多数阳离子沉淀。

结构结构硝酸根离子具有以下共振式:硝酸根离子,其中氮氧键介于单双键之间。

化学性质固体的硝酸盐加热时能分解放出氧,其中最活泼的金属的硝酸盐仅放出一部分氧而变成亚硝酸盐,其余大部分金属的硝酸盐,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氧和二氧化氮。

硝酸盐在高温或酸性水溶液中是强氧化剂,但在碱性或中性的水溶液几乎没有氧化作用。

硝酸根和金属离子可以按多种方式配位,包括单齿、双齿、叁齿或端梢、桥式等。

生产方法硝酸盐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来源是固氮菌固氮形成,或在闪电的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直接化合成氮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硝酸,在与地面的矿物反应生成硝酸盐。

硝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反应是最简单的制备硝酸盐的方法。

某些含水的硝酸盐如Be(NO3)2,Mg(NO3)2和Cu(NO3)2加热水解,因此得不到相应的无水硝酸盐。

无水硝酸盐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得:在液态N2O4中反应:Ni(CO)4 + N2O4→ Ni(NO3)2 + 2NO + 4CO在纯HNO3-N2O5或液态N2O5中反应:TiCl4 + 4N2O5→ Ti(NO3)4 + 2N2O4 + 2Cl2与卤素的硝酸盐在低温反应。

如硝酸氯ClNO3:TiCl4 + 4ClNO3 (-80℃)→ Ti(NO3)4 + 2Cl2某些金属还可形成通式为MOx(NO3)y 的碱式硝酸盐,如BiO(NO3)2。

大多数硝酸盐为离子型晶体,易溶于水。

某些无水盐具有挥发性。

硝酸盐可以发生分解反应,产物可以是:亚硝酸盐和氧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硝酸盐);金属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氧气(镁和铜之间的硝酸盐);金属单质和氮氧化物和氧气(铜后金属硝酸盐)。

26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4页可编辑

26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4页可编辑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考试时间:二小时半一、(8分)单质和硝酸混合(1)反应生成相应硝酸盐的单质是、。

(2)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单质是、。

(3)呈钝态的单质是、。

(4)不发生反应的单质是、。

二、(6分)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硫造成的。

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样品的pH值。

测试时间(小时)0 1 2 4 8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请说明在测定的时间里,雨水样品pH变小的原因。

三、(8分)为降低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把氧化钙或碳酸钙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这种方法叫做“钙基固硫”)。

请写出钙基固硫的反应方程式。

请从反应热角度讨论用氧化钙或碳酸钙的区别。

四、(1分)以无机物态存在于土壤中的磷,多半是和钙、铝、铁结合的难溶磷酸盐。

磷酸钙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增大,使磷的肥效增强;加入土壤中的磷酸钙久后则转变为磷酸铝、磷酸铁,导致磷的肥效降低。

请解释并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铝在酸性条件下其溶解量(和在近中性条件下的相比)(填入增大、持平或减小。

不同),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

因为:(2)磷酸铁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

因为:(3)作为磷肥,磷酸铁的肥效不高,但在水田中,其肥效往往明显增高。

因为:。

五、(4分)已知四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液氮中的溶解度(克溶质/100克溶剂)为:写出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溶液和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向六、(10分)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NH4+和H3O+(常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

(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二个反应NH4Cl+KNH2=KCl+2NH22NH4I+PbNH=PhI2+3NH3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二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

(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为金属):M+NH3→MO+NH4Cl→M(NH2)2→七、(12分)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克/100克水及在不同的二氧化碳压力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原子量;Ca,40.0;O,16.0;C,12.0;H,1.01)请用计算说明,当持续把二氧化碳(压强为0.982巴,下同)通入饱和石灰水,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否完全“消失”?在多次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请解释。

2020届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硝酸盐的综合练习题【选择精练】

2020届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硝酸盐的综合练习题【选择精练】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2.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B.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C. 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属硅酸盐产品D. 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3.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有m1g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

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容器剩有铜粉m2g,则m1−m2为()A. 5.76B. 2.88C. 1.92D. 04.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液氨作致冷剂B.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 葡萄酿酒D. 过氧化氢溶液作消毒水5.某种盐与浓硫酸及铜共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盐与烧碱混合共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生成.有关该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盐的名称为硝酸铵B. 该盐的水溶液pH<7C. 该盐的化学式为NH4HCO3D. 该盐可做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用6.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是由于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C. 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代谢,最终的代谢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D. 常温下可用钢瓶运输储存液氯7.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 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 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8.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的是()A. 固体硝酸铜受热分解B. Na2O2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 木炭和浓硫酸共热D. 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9.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B. “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C.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从氧化铝中获得铝D. 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能形成酸雨,其PH小于5.610.X、Y、M、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的电子层数之和为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6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6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616.00572.61 74.921.上述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着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填“升高”,“降低”,“不变”)。

2.该类硝酸盐受热分解后,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小值为。

3.将Fe(NO3)2与AgNO3的混合物加热后,放出的NO2和O2气体通过排水法收集时得不到任何气体,则混合物中Fe(NO3)2与Ag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4.将5.6g Fe投入浓硝酸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20g 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褐色的Fe2O3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水中,还有 mL气体(标准状况)不能溶解。

5.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则残留固体的成分可能是,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剩余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6.某学生将试管中的硝酸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

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

(1)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2)另一同学建议可将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剩余的气体干燥后再作检验,请你对此也进行评论(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3)你还有什么方法检验O2的生成。

第i题(18分)220K时在全氟代戊烷溶剂中,Br2和O2反应得到固体A,A在NaOH水溶液中歧化为NaBr和NaBrO3。

用过量KI和稀硫酸处理A生成I2,1mol A所产生的I2需5mol Na2S2O3才能与其完全反应。

(以下化学式均指最简式)1.确定A的化学式,写出A在NaOH溶液中歧化的化学方程式;2.A在全氟代戊烷中与F2反应得到无色晶体B,B含有61.1%的Br,确定B的化学式;3.将B微热,每摩尔B放出1mol O2和1/3 mol Br2,并留下C,C是一种黄色液体,确定C的化学式;4.如果C跟水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3︰5,生成溴酸、氢氟酸、溴单质和氧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有9g水被消耗时,计算被还原C的物质的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 硝酸硝酸盐习题详解试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 硝酸硝酸盐习题详解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第五节 硝酸硝酸盐一、选择题1.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假设硝酸被复原的产物为2N O ,反结束后锌没有剩余,那么该反中被复原的硝酸与未被复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 .15∶ C .23∶ D .25∶ 解答:此题考查锌与稀硝酸反产物的判断。

解:设2molZn 参与反,因Zn 无剩余,那么最终生成了()322molZn NO ,显然生成的()322molZn NO 中含有34molNO -,这3NO -没有参与氧化复原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2(Zn)(HNO )4n n ⨯=⨯,那么被复原的3(HNO )1mol n =,所以被复原的硝酸与未被复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14=∶。

此题答案为选项A 。

2.在以下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复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复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解答:此题考查氧化复原反知识。

解:氧化复原反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被氧化,化合价降低是被复原。

①大气固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②硝酸银分解,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复原;③室制取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变,既不被氧化又不被复原。

此题答案为选项A 。

3.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反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答:此题考查硝酸的性质。

解:铜片与浓、稀3HNO 反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Cu 4HNO +〔浓〕32Cu(NO )−−→+222NO 2H O ↑+,33Cu 8HNO +〔稀〕3223Cu(NO )2NO 4H O −−→+↑+。

因浓度越大反速率越大,所以选项A 错;又因2NO 为红棕色,NO 为无色,所以选项C 错;因两种酸都过量,铜完全溶解,所以转移电子数相,选项D 错;由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同质量的铜消耗浓3HNO 多,应选项B 正确。

高二化学10硝酸及硝酸盐

高二化学10硝酸及硝酸盐

硝酸 硝酸盐一、选择题1. 制备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下列反应中消耗硝酸少而又不污染环境的是( )A. 铜跟浓硝酸反应B. 铜跟稀硝酸反应C. 氧化铜跟硝酸反应D. 氢氧化铜跟硝酸反应2.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 把硝酸盛放在棕色瓶中,并放置在冷暗处B. 把硝酸银盛在棕色试剂瓶中C. 把氢氧化钠溶液盛在玻璃瓶中D. 把氢氟酸盛在玻璃瓶中3. (1999年上海)1.92g 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的气体为1.12L (标准状况下)。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12.0B. mol 11.0C. mol 09.0D. mol 08.04. 下列物质和浓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OH CuB. Cu5. A. 溶有2NO B. 溶有6. 是( )7. A. 都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B. C. 在稀的某盐溶液中加入浓D. 8. 13g 锌与含有31.5g A. 34NO NH 或O N 2 9. 加热23)(NO Cu 固体0.02mol 至完全分解,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并制成10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L mol /2.0 B. L mol /4.0 C. L mol /4 D. L mol /210. 某溶液中除含有较多的+H 外,还存在大量+2Ba 和-I ,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A. -Cl B. -23CO C. -3NO D. -24SO11. 将1.92gCu 和一定量的浓HNO 3反应,随着Cu 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 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 (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 3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B .0.05molC .1.05molD .0.11mol1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全国地区中学化学竞赛试题亚硝酸及盐(7页25题)

-全国地区中学化学竞赛试题亚硝酸及盐(7页25题)

亚硝酸及盐A组1.2001年1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某盐的含量比国家允许标准高800多倍,该盐可能是A NaClB NaNO2C NaNO3D BaSO42.据医学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腌菜发酵时A 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B 蛋白质被分解转化为亚硝酸胺类C 纤维素被水解为葡萄糖D Na+和Cl-离子的浓度大大增加3.把装满NO2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NO2除与水发生3NO2+H2O=2HNO3+NO↑反应外,尚有下列两个副反应:①2NO2+H2O=HNO3+HNO2;②NO2+NO+H2O=2HNO2。

那么待反应完毕后,水位在量筒内上升的高度应是A 高于量筒的2/3处B 为量筒的1/3处C 为量筒的2/3处D 低于量筒的1/3处4.已知3NO2+H2O=2HNO3+NO,NO2+NO+H2O=2HNO2,将20mL NO与30mL NO2的混和气体缓慢地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设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后,最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是A 20mLB 30mLC 3.33mLD 0mL5.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3NO2+2NaOH=2NaNO3+NO↑+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2mol NO2和1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

现有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是A 2LB 3LC 7/3LD 10/3L6.根据硝酸尾气处理原理:NO2+NO+2NaOH=2NaNO2+H2O,下列气体不可能完全被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的是(N表示物质的量)A N(NO2)︰N(O2)=4︰1B N(NO2)︰N(NO)=4︰1C N(NO)︰N(O2)=4︰1D N(NO2)︰N(NO)=1︰47.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有0.75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________mol.(2)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误食会使人中毒,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鉴别NaNO2和NaCl,现有物质:①自来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3)某厂废液中含2%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①NaCl ②NH4Cl ③H2O2④浓H2SO4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8.硝酸工业尾气中的氨的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常见的治理方法中有以下两种(已简化):①NaOH 吸收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硝酸盐A组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其主要成分中作氧化剂的是A 硝酸钾B 木炭C 硫黄D 氧气2.Cu(NO3)2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将所得气体充满一干燥烧瓶(标准状况),再将烧瓶倒置于水中,过较长时间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假设烧瓶中的溶质不扩散到外面)A 1/28mol/LB 1/14mol/LC 0mol/LD 1/22.4mol/L3.某常见二价金属的硝酸盐R(NO3)2 受热分解后,将所得气体充满一干燥烧瓶(标准状况),再将烧瓶倒置于水中,过较长时间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假设烧瓶中的溶质不扩散到外面)A 1/28mol/LB 1/14mol/LC 0mol/LD 0.8mol/L4.AgNO3与NaHCO3的混合物5.08g,在500℃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冷却,再加足量稀硝酸,然后把溶液蒸干,得无水盐5.1g,原混合物中AgNO3的质量是A 1.84gB 1.68gC 1.7gD 3.4g5.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

(如图)回答下面问题:(1)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

(2)液体X可能是;气体Y可能是。

(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理由是。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①对X的判断②对Y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6.把Cu(NO3)2固体受热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充满一只烧瓶,把烧瓶倒置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

假设烧瓶内溶质不扩散到外面的水中,最终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7.含氮废水进入水体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可以用金属镁将水体中的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Mg+2NO3-+6H2O=5Mg(OH)2↓+N2↑+2OH-。

环境专家认为要消除氮的污染,用金属铝比镁更经济,其反应的原理和金属镁相同。

(1)写出铝和含氮废水中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现在要除去含NO3-0.3mol的废水(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存在)中的氮,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g。

(3)已知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无水MgCl2通过电解制得的。

从0.95t含0.5%(质量分数)MgCl2的海水中提取的镁,可以处理m3废水(NO3-浓度为0.2mol/m3)8.将6.225g Cu(NO3)2、KNO3、NH4Cl、KOH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把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得到pH=2的溶液1L,余下112mL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标准状况)。

将加热后的残余固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并有0.8g不溶性固体生成。

求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

9.加热硝酸铜结晶水合物和硝酸银的混和物110.2g,使其完全分解,得到固体残留渣48.4g。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为1.68L(标准状况)。

求原混和物中硝酸铜结晶水合物的分子式。

10.强热NH4NO3与Fe(NO3)2·6H2O的晶体混和物36.8g,待其完全分解后将生成的气体干燥,得干燥气体0.3mol。

又已知混和晶体经强热后生成的残渣重8.0g,求干燥后气体的成分和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

(已知NH4NO3按下式分解:NH4NO3=N2↑+1/2O2↑+2H2O)11.近年来,工业上用Mg(NO3)2替代浓硫酸作为制取浓硝酸的脱水剂(以下数据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65%HNO3(质量为M1)中加72%Mg(NO3)2溶液(质量为M2)后蒸馏,分别得到97.5%HNO3和60%Mg(NO3)2溶液(不含HNO3),(1)若蒸馏过程中HNO3、Mg(NO3)2、H2O均无损耗,求蒸馏前的投料比M1︰M2的值。

(2)蒸馏过程中,若水的损耗占总质量的5%,即有(M1+M2)×5%的水流失,则投料时的比值M1︰M2应该(增大、减小或不变)。

B组12.硝酸盐热分解很有规律,例如硝酸铜热分解可得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

当把硝酸铜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收集在一个大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带火星的木条与在空气中时现象一样C 带火星的木条马上熄灭D 无法判断13.浓硫酸加硝酸盐通过加热可以制备硫酸盐或硫酸氢盐,但浓硝酸加硫酸盐即使加热也不能制备相应的硝酸盐,这是因为A 硫酸是离子化合物B 硫酸氧化能力不如硝酸C 硫酸盐比硝酸盐稳定得多D 硝酸比硫酸易挥发14.某金属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在加热的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15.有一未知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充分分解得到此金属的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已知所得的气体产物中NO2和O2之比大于4︰1,则金属元素在变化中价态将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断16.已知Zn(NO3)2受热后分解成ZnO、NO2和O2,现将Zn和Zn(NO3)2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后称其质量与原混合物相同,则原混合物中Zn 和Z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5B 5︰2C 27︰4D 21︰817.检验NO3-的方法是:在试液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摇匀,将试管倾斜成45 左右,沿管壁缓慢加入硫酸,静置片刻,在两液体的界面上有棕色环产生,这种棕色环的主要成份是A Fe(SO4)3B Fe(NO)SO4C Fe(NO2)SO4D Fe(OH)SO418.某混合物可能由NaNO3,AgNO3,Cu(NO)3三种无水盐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此混合盐充分加热,得到m mL气体(标准状况)。

将此气体反复水洗,最后剩下了m/6 mL气体(标准状况),该混合物中三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①Ag+︰Na+︰Cu2+=1︰0︰0 ②Ag+︰Na+︰Cu2+=0︰1︰1③Ag+︰Na+︰Cu2+=1︰1︰1 ④Ag+︰Na+︰Cu2+=n︰1︰1(n≠1)A 只有①B 只有①②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19.Fe(NO3)2加热分解反应为Fe(NO3)2-Fe2O3+NO2↑+O2↑(未配平),将Fe(NO3)2与AgNO3的混合物加热后,放出的气体通过排水法收集时得不到气体,由此可知混合物中Fe(NO3)2与AgNO3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1C 1︰2D 无法计算20.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仑美奂。

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幕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

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起着溶解NH4NO3,发生吸热现象以启动反应的作用B 每还原1mol NO3-需氧化1mol Zn和1mol NH4+C 成烟物质是两性氧化物小颗粒D 成烟物质是小锌粒,它由NH4NO3反应放热而蒸出21.四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①NaHCO3,②NH4HCO3,③Zn(NO3)2,④KNO3各取1mol,在高温下(100℃以上)加热完全分解,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2.硝酸盐在国计民生各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含氮量最高的无机肥是_____,用作感光材料的是_____,在喜庆节日放焰火中发绿色光的是_____,发红色光的是____。

23.某学生根据高中课本中硝酸铅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硝酸铅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管中的硝酸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

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

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如有必要,可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24.将两种无水硝酸盐的混合物4.95g灼烧,生成气态产物。

当在1atm加热到1273K 时,其体积为626L,同时生成1.38g固体。

后者易溶于水,其溶液呈弱碱性。

本实验所用的是一些什么盐?25.某固体盐可能由KNO3、AgNO3、Cu(NO3)2三种无水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少量的该混合物加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m mL气体,将此气体反复通过水洗最后残留m/6气体(标准状况)。

试推断该固体盐的可能组成,若为混合物,须写明各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26.将焰色为黄色的盐A加热到300℃时熔化,继续加热转变为另一种含氧酸盐并放出气体B。

碳在气体B中可迅速燃烧。

加热盐C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B,同时还生成40g 某二价金属的氧化物(该金属的质量分数是80%),并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论盐A或者盐C同浓硫酸一起加热都能蒸馏出一种液体,该液体能溶解铜。

试确定原A盐和C盐的组成和质量。

27.假定某硝酸盐在热分解之后,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无其他气体)。

NO2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1℃和21℃。

(1)上述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着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填“升高”,“降低”,“不变”)。

(2)该类硝酸盐受热分解后,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小值为。

(3)将Fe(NO3)2与AgNO3的混合物加热后,放出的NO2和O2气体通过排水法收集时得不到任何气体,则混合物中Fe(NO3)2与Ag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4)将5.6g Fe投入浓硝酸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20g 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褐色的Fe2O3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水中,还有mL气体(标准状况)不能溶解。

(5)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则残留固体的成分可能是,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剩余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6)某学生将试管中的硝酸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

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

①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②另一同学建议可将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剩余的气体干燥后再作检验,请你对此也进行评论(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③你还有什么方法检验O2的生成。

C组28.在自然界中很少发现固态的硝酸盐矿石,但在智利的沙漠区内却有大量的硝酸钠矿石,这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