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 5.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6分)不经意间,江南的秋浓了。
这里的秋天是金色的,东山上的银杏好像丰使骄娇柔的江南美女,她(ping)娉婷地站在融融的秋色里,让整个秋都闪(shuo)烁着明亮与娇艳;这里的秋天是红色的,天平山的枫叶红艳艳的一片,偶尔在秋风中摆一摆舞姿,便会扇动起红色的浪花,层层叠叠地涵涌在山坡上;这里的秋是清亮的,太湖上的波,映着高天上的流云,云便在水底了,可望而不可及即,即便是涟游起伏,也不能模糊了云的影子;这里的秋天是朦胧的,如若是清晨,绿纱的雾气游荡在一幢幢乡村别(shu)墅间,飘浮在(you) 悠闲散步的农人的脑袋上,还有那沙沙作响的金色的稻田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⑧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吴江初三期末语文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tiǎo)漫不经心(màn)B. 惊悚(sǒng)恣意妄为(zì)C. 沉湎(miǎn)鸡鸣狗吠(fèi)D. 窃窃私语(qiè)恍若隔世(hu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举办一场语文知识竞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C. 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他辛勤努力的结果。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韵味。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óu)纵情任性(zòng)B. 恬淡寡欲(tián)聊胜于无(liáo)C. 惊心动魄(pò)漫不经心(màn)D. 遥不可及(jí)雕梁画栋(diāo)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小说、诗歌和散文。
B. 我喜欢旅游,因为它能让我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
C. 我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D.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非常开心。
5. 下列词语中,与下列词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突如其来(qí)→ 突然出现B. 水落石出(shí)→ 事情真相大白C. 破釜沉舟(fǔ)→ 做事毫不犹豫D. 风和日丽(rì)→ 天气晴朗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叫作“角马”的动物。
每年,它们都会在干旱的季节进行一次壮观的迁徙。
这是一场生命的征程,也是一场生死考验。
角马们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开始了长达数千公里的迁徙之旅。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它们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猛兽的威胁以及同伴的离别。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共三部分,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城苏州,因大运河的fán( )盛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
船游古运河,沿途经过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古城门,穿yuè( )齐门桥、平门桥、惠济桥、万年桥等20多座风格j i ǒng( )异的桥梁。
座座古桥如长虹卧波,横跨水面,令人 A (浮想联翩想入非非);夜晚华灯初上时,再到山塘街走一段路,访一回古,喝一杯茶,聆听苏州评弹, B (品味品位)苏式生活,好不惬意。
在这里,既可以体会苏州2500年的历史文化yùn( )味,也能感受到新苏州时尚脉搏的跳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fán ( )盛②穿yuè( ) ③风格j iǒng ( )异④yùn ( )味(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A B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分)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②,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③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④回路转不见君,。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⑦,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⑧,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3. 名著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字词书写(共1题;共1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不经意间,江南的秋浓了。
这里的秋天是金色的,东山上的银杏好像丰饶骄柔的江南美女,她()娉.婷地站在融融的秋色里,让整个秋都闪()烁.着明亮与娇艳;这里的秋天是红色的,天平山的枫叶红艳艳的一片,偶尔在秋风中摆一摆舞姿,便会扇动起红色的浪花,层层叠叠地涵涌在山坡上;这里的秋是清亮的,太湖上的波,映着高天上的流云,云便在水底了,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是涟游起伏,也不能模糊了云的影子;这里的秋天是朦胧的,如若是清晨,绿纱的雾气游荡在一幢幢乡村别()墅.间,飘浮在() 悠.闲散步的农人的脑袋上,还有那沙沙作响的金色的稻田上。
(1)给加点字注音娉.婷()闪烁.()别墅.()悠.闲()(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________》)(2)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5)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6)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山水之乐,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8)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
(________)《岳阳楼记》)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1分)3.名著阅读。
制作学习卡片,是做读书笔记的好方法。
以下是某位学生阅读《水游传》时做的人物学习卡片,请把卡片上信息补充完整。
《水游传》人物学习卡片1人物主要事件:战林冲、杀________、败周谨,斗索超、战鲁达、斗呼延灼、征方腊人物主要性格:优点:武艺高强、重义守信、精明能干、做事谨慎。
江苏省吴江市2021-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

江苏省吴江市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语文第一局部(22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繁yǎn( ) ②婆suō( ) ③如愿以cháng( ) ④有例可yuán ( ) 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犹其是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
②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署光。
③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也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别浪费光阴了,请您快点宣判吧。
3①老骥伏枥,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②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某公园草坪内竖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芳草萋萋,足下小心〞八个字,你觉得这那么公益广告写的好不好?为什么?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评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名著?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的问题。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卷吴江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窃窃私语潜移默化B. 豁然开朗胸有成竹负荆请罪C. 源远流长恰如其分惊心动魄D. 青出于蓝风驰电掣漫不经心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一代宗师”。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耻下问”中的“耻”是“以……为耻”的意思。
B. “念念不忘”中的“念念”是“反复”的意思。
C. “不可救药”中的“救”是“挽救”的意思。
D. “心旷神怡”中的“旷”是“开朗”的意思。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这本书。
B. 这本书我很喜欢。
C. 我喜欢的这本书。
D. 这本书是我喜欢的。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胸怀壮志知难而进B. 鸿图大志胸无点墨鸿鹄之志C. 比翼双飞气吞山河鸿毛小事D. 奋发有为胸有成竹气冲斗牛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之情。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受到评价。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崛起,实现其信条的真谛:真理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我有一个梦想。
当我们将这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家,当我们的孩子将生活在其先辈为之奋斗和牺牲的伟大理想中,那时,上帝所有的孩子都将真正获得自由。
吴江初三期末语文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mò)震撼(zhèn)暂时(zhàn shí)B. 融化(róng huà)翱翔(áo xiáng)混淆(hùn xiáo)C. 沉重(chén zhòng)雕刻(diāo kè)灵敏(líng mǐn)D. 轻盈(qīng yíng)潜伏(qián fú)纷繁(fēn fán)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斐然,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一马当先,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 她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B.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C. 他从小就喜欢文学,尤其喜欢读小说。
D. 我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长知识。
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______的《滕王阁序》。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怅(wǒng)②(ruì)智③轻(yíng)④(wǎn)约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言简意赅一筹莫展融汇贯通豁然开朗物竟天择急不暇择怡然自乐明眸善睐鞭僻入里樯倾辑摧浮光掠影肃然起敬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②烈士墓年,。
(《龟虽寿》)③,都户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④,月如勾。
(《相见欢》)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其西南诸峰,。
(欧阳修《醉翁亭记》)⑦,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⑧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推销商品,说服人们购买。
请阅读下面两则广告,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能起到怎样的广告效果。
(4分)①你恍如躺在洁白的云朵里。
(鸭绒被广告)[答]②大维制衣,百衣百顺。
(衣服广告)[答] 5.有甲乙两位中学生,每天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400字以上的日记。
甲非常爱写日记,乙非常怕写日记。
但他们看了刘墉《攀上心中的巅峰》中的一段文字:“你应该每天写日记。
时间多,写几百字;功课忙,写三五十字。
既练习长篇的严谨,也锻炼小品的精简”,却都觉得刘墉的话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请依据这一段文字,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分)[答]甲乙第二部分(46分)阅读《醉翁亭记》中的文字,完成6——10题。
(12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24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城苏州,因大运河的fán 盛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
船游古运河,沿途经过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古城门,穿yuè齐门桥、平门桥、惠济桥、万年桥等20多座风格j iǒng 异的桥梁。
座座古桥如长虹卧波,横跨水面,令人 A (浮想联翩想入非非);夜晚华灯初上时,再到山塘街走一段路,访一回古,喝一杯茶,聆听苏州评弹, B (品味品位)苏式生活,好不惬意。
在这里,既可以体会苏州2500年的历史文化yùn 味,也能感受到新苏州时尚脉搏的跳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fán盛②穿yuè③风格j iǒng异④yùn味(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A:;B:。
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②,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③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④回路转不见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⑦,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⑧,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3.(3分)名著阅读。
(1)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
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八戒又道:“爪子烫得痛!”马比寻常又快,只因地热难停,十分难进。
行者道:“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莫走,等我扇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西游记》第五十九回)(1)①划线句中的“那厮”是谁?②“那厮”又是如何“哄”行者的?(2)《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的人对哪两门..学科有精深的造诣?4.(3分)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九月四日在杭州举行,此次峰会的会标也让人印象深刻。
请你说说此会标的含义。
二、第二部分(46分)5.(8分)阅读李白的《塞下曲》一诗,完成5﹣7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边塞气候的什么特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哪句诗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2.“笛中闻折柳”中的“折柳”在诗中有哪两层含义?3.请说说“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和“宵”所表达的作用。
6.(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
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洵:确实。
1.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A.阡陌交通..自乐..,鸡犬相闻B.黄发垂髻,并怡然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一组?A.悉.如外人悉.为两段(《以虫治虫》)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便舍.船,从口入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D.其中往来种.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甫.行数里(刚,刚刚)B.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比,比较)C.而妇人汲井且浣.衣(洗)D.自恨.不如远甚也(痛恨)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②余顾而慕之。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7.(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说说“浅阅读”吕宏①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各类厚薄不一的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
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
这就足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追求的阅读形式。
当前,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③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休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
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和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④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⑤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
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关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
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⑥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
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心论点。
2.(1)第③段加点的“其”指代什么?(2)第④段加点的“临时抱佛脚”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8.(18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牵手雷抒雁①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②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
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
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③可是,她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
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坐在他躺着的床边,看着他瘦削失形的脸,听氧气从炮筒一样的钢瓶里出来,咕咕嘟嘟穿过水的过滤,从细细的、蓝色的管子里,经过鼻腔慢慢流进那两片已被癌细胞吞噬殆尽的肺叶里,样子有些木然。
很久都是相对无言。
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④他不回答。
只是无力的拉着她的手。
她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的速度。
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夫妻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
到了胸前,她感觉到他的手指还在动。
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⑤一切都明白了,她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
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
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⑥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
⑦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这样大胆而放肆地,把她纤细的手拉到自己的唇边。
那时,他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
她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唇边。
⑧习惯是从第一次养成的。
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
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他拉过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
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加上轻轻一吻,就如同魔术师神奇地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
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他们有时奇怪地问对方,什么叫爱情,难道就是这两双手相牵,加上轻轻的一吻?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短暂的离别也罢,突然的重逢也罢,甚至化解任何一个家庭都绝不可少的为生活而起的争执,都是这一个程式化了的动作。
⑨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⑩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走到尽头了。
曾经有过的青春、爱情,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
⑪她的手在他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
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
时间到了!⑫她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慢慢抓起他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
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会在自己身上。
⑬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共同面对这同一世界。
1.【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手,请分别说一说手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甲】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
(雷抒雁《最后的牵手》)【乙】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姜孟之《一双手》)2.本文第⑤段写到“一切都明白了”,请说说“她”明白了什么?3.本文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4.请简要分析本文精巧的构思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