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38例原因分析

・
3 结 果
1 4・ 7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2期 1
20 0 8年 4月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o I 1 1 3 No 2 . Ap . 0 8 r20
AC A A T CADE AE ME C NAE Z MI DI I UNYI
原 因。
定要给予适 当的外 固定保 护。手术 中选择钢板长
度时应遵循 A O原则 , 钢板长度应达骨折直径 的 4 6  ̄ 倍 。钢板选择过短 , 易造成断钉或内固定松动 , 形成
假关节而骨不愈合 。粉碎性骨折选用髓 内钉固定时 主要是恢复肢体 的力线 、 长度 , 维持断端连接 , 不宜 断骨折 9 骨折部位、 例。 骨折类型与内固定方法见表 扩髓。 扩髓及插人髓 内钉会破坏皮质内层血供 , 血供 1。 损害和髓 内钉 的存在影响 了内骨痂形成删 影响骨折 , 造成骨折术后不愈合 的原 因 :内侧 骨缺 损 1 7 的愈合 , 发生萎缩性骨不连 。提示 : 手术选择内固定 例 , 4. 因内固定物选择不 当 8 , 2%; 占 4 %; 7 例 占 1 手 时应遵循 A O内固定原 则 , 尽量保护断端血供 , 为骨 术 固定不规范 5例 ,占 1. 3 %;因内固定 不可靠 2 2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2期 1
20 0 8年 4月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o131 . No2 .
AC A AC T ADE AE ME C N UNYI MI DI I AE Z
Ap . 0 8 r20
扩髓换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26例

著, X线片示断端骨痂极少或完全无骨痂形成, 骨折断端萎
缩光圆, 髓腔封闭, 两断端骨质硬化并可见明显间隙者, 诊断
为骨折不愈合。
1 3 治疗方法 2 . 6例全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取 出原髓内
钉, 重新扩髓至有阻力后 , 闭合更换比原来粗 1 m 交锁 ~2 m
钢丝捆扎, 予小切1取出钢丝, 3 同时处理断端局部硬化骨 , 将
复位, 导致内固定所承受的应力较大, 最终致螺丝钉折断。 ) e
情况制定计划 , 一定避免过早活动以防止增加螺丝钉的剪 力;) d 骨折愈合后要及时取出内固定物, 防止出现疲劳断钉。
4 3 F钉所具有的角度椎弓根螺丝钉, . A 球面的钉一 杆固定
螺帽, 可以伸缩的撑开杆和将两侧合成一体的连杆, 都使该 系统能够简便 、 牢固、 合理的进行脊柱胸腰椎骨折的固定。 随
过度疲劳;) c 医生要指导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 , 根据患者的
生素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断钉 5例, 均发生于钉一 杆结合部 , 分析原因为:) a 钉一 杆结合部为应力集中区, 当受到反复的剪力作用时易发 生疲劳而折断;) 5例断钉中有 3例椎体前中柱均被破 b在 坏, 属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在活动时使 A F系统承 受较大的负荷, 导致在钉一杆结合处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 C术 中因椎体损伤严重, ) 局部植骨融合不够 , 未能完全解剖
~
全部病例均为创伤性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且原为交锁钉
固定, 曾予交锁钉动力化 1 4例, 无断钉、 弯钉病例。
10mn 术后第 1 2 i。 天即行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 并作股
12 骨不连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临床及 X线片所见做出诊 . 断 凡肢体活动时骨折断端有异常假关节活动, ¨: 疼痛不显
股骨干骨折手术后失败的原因探讨

细 2例 , 感染 骨髓 炎 2例 , 骨折 端 有 间隙 及骨 缺 损 6例 , 螺丝
医护论坛
29 4第6第 期 0年 月 1 8 0 卷
股骨干骨 折手术 后失败 的原 因探 讨
陈 守行
( 黑龙 江省 鸡西 矿 业 总医 院 医疗集 团 正 阳医 院 , 黑龙 江鸡 西
18 7 ) 5 17
【 摘要】 目的 : 对股骨干骨折手术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骨膜剥离不超 0 m。 . c 断端的解剖复位其间隙不 5
[ 词】 骨 干骨折 ; 术失败 ; 因探 讨 关键 股 手 原 【 图分类 号】 2 41 中 R 7. 【 文献标 识 码】C
股 骨干 骨 折 在 煤 矿创 伤 中, 一 种 常 见 的损 伤 , 因强 是 多 大的直 接暴力所 致 , 为单侧 闭合性 骨折 。 首次 诊治方 法不 多 如 当 ,将 造 成手 术 失败 ,鸡 西 矿业 总 医 院 医疗 集 团 正 阳 医 院 1 8 ~ 0 7年 收 治 3 9 72 o 0例股 骨 干 骨折 内 固定 术后 .因内 固定 器材 弯 曲 、 断 、 染 等导 致 骨不 连接 患 者 . 对 手术 后 失败 折 感 现 原 因进行 分析 探讨 。
响 骨愈合 和 导致 手术 失 败 的主要 原 因闭 。 32股 骨干 骨折 手 术后 的 治疗 . 取 出原 固定 物 . 除硬 化 骨端 , 畅髓腔 。 切 通 采用 加 压钢板 或 梅 花形 髓 内针 , 畸 型 骨 折 不愈 合 、 正 畸形 后 骨 端 参开 复位 “ 形 髓 内针 固定 ,7例 V” 1 采 用 B vv加 压 钢 板 , 采 用 普 通 钢板 .术后 多数 患 者 行 ab 5例
髂骨植骨术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30例

可 吸 收线缝 合 复 位 张力 带 固定 治疗 髌 骨粉 碎性 骨折
李 怀玮 , 李启 旺 , 阿 海
( 西宁市 第一人 民 医院 , 西宁 800 ) 100
目前 , 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 , 都面临着骨折 复位 、 固定 困难 和能否早期功 能锻炼等 问题 。20 0 9年 1月 一 0 0 2 1
术 中注意事项 : 一定 要仔 细保 护 韧带 与 骨折 块 的连 ① 接 , 是韧 带缝合 复位 的基 础。② 在缝 合韧 带复位 时 , 这 一定
要尽量使韧带准确对位 。复位时可缘缝合太靠前时 , 于近关节 可 面处行荷包缝合 。③ 当骨折块有压缩时 , 应先将 骨折 块撑起 后再缝合复位。④当髌前腱膜未完 全断裂时 , 应尽量横行 切 开分离 , 氏针 张力 带应尽量采 取纵 向固定 , 克 这样 才能在 锻 炼时产生轴 向加压 。⑤当骨折块较多时 , 可采用多 组张力 也
临床资料 : 组 4 本 3例 , 3 男 l例 , 1 ; 龄 2 6 女 2例 年 4— 2 岁, 平均 4 1岁 ; 均为新鲜粉碎性骨折 。其 中摔 伤 2 7例 , 交通
伤1 ; 6例 开放骨折 2例 , 闭合骨折 4 例 ; 1 开放性骨折行 急诊
手术 , 其余手术 时间为伤后 2~ , 6d 平均 3 5d . 。
例 , , 4例 , 良率 9 .% 。 良8 可 优 07 讨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 是临床 常见 的一类髌 骨骨 折 , 目
年 9月 , 我院对 4 3例髌骨粉碎 性骨折 患者 行可 吸收线缝 合
复位张力带 固定治疗 , 取得 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
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我们采取 可吸收 线缝合 复位 张力带 固
吃中草药治愈骨不连的案例

吃中草药治愈骨不连的案例
骨不连是指骨折后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表现为骨折端无法正常愈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中医在治疗骨不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身体内的平衡和增强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促进骨折愈合。
下面是一些使用中草药治愈骨不连的案例:
案例一: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因右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前来就诊。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医生给予其益气养血、滋养肝肾、强筋壮骨的中药,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骨折处明显愈合。
案例二: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因左胫腓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前来就诊。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医生给予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骨折处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案例显示了中草药在治疗骨不连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在治疗骨不连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中草药、手术、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此外,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0-15 发表评论分享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王飞达股骨干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够有效地防止短缩、移位等并发症,轴向固定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及负重,兼具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无菌性骨不连是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症之一,随着高能量损伤、多发伤的增多,加之髓内钉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适应证的扩大,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最近一些学者的研究报道中,骨不连的发生率可达6.3%~12.5%。
骨不连发生后患者面临着步态异常、无法正常负重行走、不能尽快的回到工作岗位等问题,承受疾病痛苦和社会心理的双重压力,是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因此,本文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诊断、分型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骨不连的诊断与分型目前采用的骨不连诊断标准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制定:即骨折后9个月仍未愈合,并且已连续3个月没有任何愈合迹象。
骨不连患者体格检查时往往存在骨折间隙压痛,伴或不伴患肢轴向叩击痛,活动或负重后骨折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X线检查示骨折端有间隙,髄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等征象。
Judet,Webe和Cech等将长骨无菌性骨不连分为肥大型骨不连、萎缩型骨不连及营养不良型骨不连(注:营养不良型骨不连虽在分型上属于肥大型骨不连的一种亚型,但该型骨折端为非肥大型,周围缺少骨痂,一般将其单独列出)。
其中肥大型骨不连骨折断端周围有丰富而肥大的骨痂,但骨折线明显,说明骨折端血供丰富但存在力学不稳定。
有报道称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肥大型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是旋转不稳定,可能与髓内钉选择过细、远端锁钉断裂失效等因素有关。
而萎缩型骨不连和营养不良型骨不连骨折断端都缺乏骨痂,骨折线明显,说明骨折端血供较差。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探究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30例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患者实施更换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实施加压钢板治疗治疗,10例患者实施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对比不同二次手术方式患者治疗后的骨不连的愈合率。
结果:实施不同手术治疗骨不连的效果不同,相比于加压钢板治疗与自体髂骨植骨,实施更换髓内钉治疗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愈合率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更换髓内钉应用于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关键字】带锁髓内钉;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效果长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经过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治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出现骨不连的情况[1]。
目前临床上对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主要实施更换髓内钉、加压钢板治疗与自体髂骨植骨等不同二次手术方式治疗[2]。
本研究中,分析了更换髓内钉、加压钢板治疗与自体髂骨植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此次研究选取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6.52±5.41)岁。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对10例患者实施更换髓内钉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在髓内钉内部穿入球头导丝,然后继续插入一根平滑导丝以充填断钉内部形成崁顿,然后将球头导丝向后牵拉以拔除,重新进行扩髓,插入更大直径的髓内钉。
对10例患者实施加压钢板治疗,具体方法为保留原有髓内钉,切开皮肤分开筋膜与髂胫束,纵行切开骨膜向两侧剥离,显露未愈合的骨折端。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动力化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动力化后骨不连原因分析赵伟超;陶忠生;吕振木;王延杰;刘少华;刘龙刚;王秋生【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动力化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例股骨干髓内钉固定动力化后骨不连的临床资料,对股骨干骨折部位、动力化适应证、动力化时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导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动力化后骨不连的原因.结果Ⅰ期使用动力性固定致使骨折断端不稳导致骨不连5例;静-动力型固定转换不合理17例;动力化后过早负重行走导致髓钉断裂2例;髓内钉适应证选择或操作不当,动力化后骨折断端更加不稳定,导致骨不愈合3例.结论尽管很少有客观的证据来支持动力化的疗效,但相对于其他的侵入性大的手术来说,这种手术的风险和费用相对较小,所以,对于力线好、没有缺损的股骨干峡部以外的横断及短斜形骨折,动力化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对患者的负重进行相应的限制.【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32)003【总页数】4页(P291-293,299)【关键词】骨折;骨不连;股骨;交锁髓内钉【作者】赵伟超;陶忠生;吕振木;王延杰;刘少华;刘龙刚;王秋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手足外科, 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带锁髓内钉的固定轴线接近长骨的中心轴,所受弯曲应力几乎为零,进而从生物力学方面为骨折提供了稳定性,髓内固定的同时允许应力沿骨皮质向下传导通过骨折断端,骨折端均匀地承受了轴向压力,避免了剪力及扭力等有害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应力遮挡,通过髓腔内髓内针相互多点接触内夹板作用及锁钉的锁固作用,既能保持肢体的长度,又能防止短缩,控制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和治疗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次手术采用ao加压钢板内固定8例,ao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9例,ao单管单臂架外固定3例。
结果术后随访7~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9个月。
依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效果,获优16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0%。
结论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关键在于手术操作仔细、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后正确功能锻炼等。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
随着外科内固定技术的逐步发展,股骨干骨折已经不再是治疗的难点[1]。
然而由于各级医疗机构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外科医生治疗理念落后和手术技巧不熟练,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出现率仍较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资料以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9岁。
左侧股骨干骨折18例,右侧股骨干骨折12例。
坠落伤8例,车祸伤16例,跌摔伤2例。
部位:中段20例,上段6例,下段4例。
粉碎性骨折20例,螺旋形
骨折3例,开放骨折5例,斜形骨折2例。
骨折ao分型:a型5例,b型12例,c型13例。
固定方法:进口ao加压钢板内固定5例,国产加压钢板内固定13例,髓内钉固定9例,外固定架固定3例。
x线片检查见骨折线,无连续骨痂;其中螺钉退出、钢板松动8例,钢板断裂6例,髓内钉断钉5例。
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以骨折端为中心,作股前外侧入路,暴露骨折部位,常规取出原内固定物,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清除骨折端硬化增生的骨质和纤维组织,逐级打通闭锁髓腔(先长骨干骨折段逆行扩髓,后短骨干骨折段顺行扩髓),手法牵引复位。
进行植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将髂骨剪成骨粒和骨条,植骨量以压实填充骨缺损部位为准,植骨完成后,采用ao加压钢板内固定8例,ao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9例,ao单管单臂架外固定3例。
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
术后卧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 d,常规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3 d于床上主动活动膝关节及髋关节,7 d后进行肢体功能锻炼,2个月后逐步进行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2结果
术后随访7~12个月,平均95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9个月。
依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2]:优:局部无异常活动和压痛,骨折线消失,皮质骨与骨痂融合,负重活动正常;良:局部无异常活动和压痛,可见骨折线,有多量骨
痂跨越骨折断端,部分负重活动;差:局部无反常活动,有轻度压痛,骨折线明显,仅有少量骨痂跨越骨折断端,不能进行负重活动。
本组获优16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0%。
3讨论
31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如下[3,4]:①操作不当:手术医生操作粗暴,没有严格遵循内固定原则,不够细致细心,骨膜剥离范围过大,影响断端血供,软组织损伤重,致骨折端及硬化骨坏死。
没有对骨折伤口进行彻底清创,致使污染物及坏死组织存留在骨折端伤口内,导致骨折部位长期持续炎性反应,金属固定物长时间处在炎性环境发生电解反应,造成破坏的骨折端吸收产生间隙,本组有6例患者由此类原因造成。
②内固定材料选材不当:如粗细不适合、内固定物长短、钢板未预弯,螺丝钉过少、过短等,本组9例骨折不连由此原因所致。
③复位不正确或粉碎性骨折随意遗弃骨碎块,使骨折端出现间隙及缺损,对骨缺损者未进行植骨,造成成骨细胞不能成骨桥接等。
本组粉碎性骨折20例,其中9例存在骨缺损而原来的手术未进行植骨。
④术后功能锻炼不当:负重活动过早,被动活动中使用暴力,本资料中有6例骨折手术3~4个月后x线片见骨愈合良好,但经不恰当功能锻炼后部分患者出现骨折处成角畸形;钢板断裂;螺丝钉退出;髓内钉弯曲等。
32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处理对于原手术髓内钉选择不者,
改用直径合适的交锁髓内钉,或选择ao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对于严重骨缺损、股骨干下段骨折、软组织和皮肤状况差者,采用ao 单管单臂架外固定;中段骨折原手术钢板选用不合适者,改用ao
交锁髓内钉或选择合适钢板。
术中应注意:务必做到骨折解剖复位;剥离骨膜2 mm左右,维持好骨折局部和软组织血运;内固定务必牢固可靠;钢板预弯塑形可以减少骨折端应力阻挡;不必强求顺行扩髓,可以先对长骨干骨折段逆行扩髓,后短骨干骨折段顺行扩髓,这种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容易把扩髓方向控制到股骨干中心,减少髓内针入口的损伤;应用与髓腔匹配的较大直径的髓内钉,可以增加髓腔与髓内钉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强髓内钉强度,由此降低了断钉率,加强内固定的稳固性[5]。
术中植骨材料尽量采用自体髂骨,因自体具有原始成骨细胞,具备骨诱导和骨传导等特性。
术后早期积极合理地活动邻近关节,根据x线片表现,逐渐增加负重,康复锻炼由部分提高至完全负重,达不到骨性愈合者,锻炼避免完全负重,否则内固定物可能断裂,不应该操之过切。
骨缺损严重者,则应该严格制动。
参考文献
[1]debrauwer s, hendrix k, verdonk r anterograde femoral nailing with a reamed interlocking titanium alloy nail acta orthop belg,2000,66:484.
[2]johner r, raccaud o, dournow j standard radiological
study of the knee rev med suisse romande,1994,114(4):335341.
[3]王建军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43例原因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7):615616.
[4]王鹏建,梁戈,张世华,等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4):949951.
[5]张建国,林枫松,张铁良带锁髓内钉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中华骨科杂志,2005,25(3):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