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1、图中a为极圈内一纬线圈,虚线为晨昏线,b点为极圈与晨昏线的交点。
1.当a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差值不断扩大时,则( )A.b点始终向西移动 B.a纬线圈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a纬线圈昼夜差值扩大的时间持续半年 D.当差值达最大时,b地方时为0点或12点2、图1、图2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2题。
1.当地球运行到图1中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A. A位置B. B位置C. C位置D. D位置2.当地球运动到图2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A. A位置B. B位置C. C位置D.D位置3、下面两表示意甲、乙、丙、丁四地不同节气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丁四地按照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乙、丙、甲、丁 D.甲、丙、丁、乙1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比乙地小B.68°34′为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C.乙地和丁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相等D.一年中甲、丙两地只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4、下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A.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5、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7、2013年,我国研发的钻机“地壳一号”前往东北平原执行“中生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任务。
2017-2018高一上学期地理答案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打印
1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模拟卷(1)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A B B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A A A A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C
B
D
D
C
B
C
D
【答案】31.(1)12月22日(1分) (2)23. 5°S(1分) 15:40(1分) (3)最小(1分) 正北(1分)
(4)14小时(2分) 短(1分) 大(1分) (5)36.5°(1分) 47°(1分) 【答案】32.(1)①(1分)
(2)低压(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3)反气旋(1分) B(1分) (4)东南风(1分) (5)如右图(1分)
(6)西南风(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答案】33.(1)冬季(1分)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1分) 少(1分)
(2)东北信风带(1分) 热带草原(1分)
(3)降温减湿(1分) 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鱼类饵料丰富(2分)
(4)受赤道低压影响;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暖流流过;高原山地抬升作用。
(2分,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34.(1)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跃(2分) (2)热带荒漠带(1分) 受(秘鲁)寒流影响(1分) (3)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1分)
(4)向斜(1分)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2分) (5)丙(1分)。
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4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推测该山脉山麓的气候类型是()A . 亚热带季风气候B . 温带大陆性气候C . 温带季风气候D . 热带沙漠气候(2)推测该山脉北坡分布有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A . 纬度高,气温低B .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C .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D . 海拔高,气温低2. (2分) (2015高一上·黄石期末)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 . 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B . 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 . 地球上有昼和夜的现象D . 地球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公转轨道不相交3. (2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A . wifi信号的中断B . 指南针指向异常C . 江西气候的形成D . 北极绚丽的极光4. (2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中) 古人造字,有的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
如下图“间”,“门里有日午间到”(此处“午间”即正午)。
古人造字时观测到如图所示房屋,则此房屋最可能()A . 坐西朝东B . 坐北朝南C . 坐南朝北D . 坐东北朝西南5. (4分)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1~2题:(1)以上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的是()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2)据图①②的信息,推断A在B的(),D在C的()A . 东北方;东南方B . 西北方;东南方C . 西北方;东北方D . 东北方;西南方6. (2分) (2013高一上·绥化期中)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A . 砾岩B . 板岩C . 玄武岩D . 石灰岩7. (2分) (2018高一下·新津开学考) 读下列锋面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图中属于冷气团的是A DB . 影响我国冬季天气的主要锋面是乙C . 甲锋过E时天气的变化是阴天刮风下雨降温D . 北方夏季暴雨形成与乙锋相似8. (2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月考) 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副热带高气压被热低压切断B . 副极地低压带被冷高压切断C . 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D . 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二、双项选择题 (共4题;共21分)9. (6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2015年6月1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济南泉群出现停喷危机,趵突泉出水量减少,黑虎泉的三个虎头均已直接停喷(图1).然而,在黑虎泉旁的取水点前,仍有近百名市民排起了长队接水,不少市民望“泉”兴叹,拿着空桶返回.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下题.(1)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A . 泉水属于图中的⑦环节B . 图中⑥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C . 由⑨⑧④三个环节构成的是海陆间循环D . 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2)济南泉群出现停喷危机的主要原因有()A . 市民泉边取水过多B . 降水较少,补给不足C . 水污染过于严重D . 周边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10. (6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如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剧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A . ①增强B . ②增强C . ③增强D . ④增强(2)晴天和阴天相比,昼夜温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晴天时()A . 白天大气反射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高B . 白天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C . 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温度较低D . 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温度较低11. (6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读“北半球某地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题.(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气压A地高于B地B . 气温A地高于B地C . A地空气受热下降D . B地空气受热上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图中①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推动B . 图中②的风向为西北风C . 若该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A处为市区D .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12. (3分) (2016高一上·广州期末)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数多,垂直带谱完整。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据此完成下题。
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A.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B. 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C. 宇宙环境安全D. 质量和体积大【答案】A【解析】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是温度适宜的重要条件。
故A正确。
其他三项与温度无关,故错误。
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已记录到24个太阳活动峰年,基本是11年左右一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 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干扰D. 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3. 在太阳活动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B.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C. 邮政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D.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畅通【答案】2. B 3. D【解析】2.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9题;共82分)1.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月考) 图中①为()A . 地月系B . 银河系C . 太阳系D . 河外星系2. (2分) (2019高一上·双流期中) 如下图,图中M与地球都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图中箭头显示了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的()A . 共面性B . 同向性C . 近圆性D . 随意性3. (4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读太阳系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 . 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 . 图中②③分别是火星和木星D . 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中显得很明亮(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4. (2分)(2019·浙江会考) 某国际天文研究团队最新发现,距离地球约8000光年的一颗恒星可能产生伽马射线暴。
专家认为被伽马射线暴扫过的星球生命会消失,幸运的是,该恒星潜在的伽马射线暴方向并没有对准地球。
这颗恒星位于()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河外星系5. (2分)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 . 区时早B . 地方时早C . 一定先看到日出D . 地方时晚6. (4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月考) 下图为某溪流连续两天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6题;共6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下图是亚洲的季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个月份()A . 1月B . 4月C . 7月D . 10月(2)此时我国东部地区()A . 高温多雨B . 炎热干燥C . 温和多雨D . 寒冷干燥(3)“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A . 暖锋过境前B . 冷锋过境后C . 准静止锋过境时D . 反气旋过境时2. (2分) (2016高三下·和平模拟)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该月份()A . 甲地盛行东北风B . 甲地盛行东南风C . 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 . 乙地的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3. (2分)(2017·南昌模拟) 读北半球年总辐射及有效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纬度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千卡/cm 2)105128148163172187有效总辐射(千卡/cm 2)4154749110082(1)依表格分析,太阳辐射被削弱最大的纬度为()A . 50B . 30C . 64D . 0(2)影响赤道地区有效太阳总辐射较小的因素是()A . 地形B . 气候C . 洋流D . 海陆分布4. (2分) (2013高一上·宁强月考) 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2015年9月4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分享一张卫星云图(如图),图中,左边的是已跨界的17号台风“奇罗”(KILO),右边则是位于东太平洋上的台风“伊纳休”,看起来恰巧就像小孩黑溜溜的大眼睛,加上底下的云系配置,极似鼻子和嘴巴,整张卫星云图看起来就好像拥有一双乌溜溜大眼睛的小孩在微笑.对于这张图,有网友直呼好萌,但也有人觉得“他笑得令人发寒”.完成下题.(1)从天气系统来看,台风属于()A . 冷锋B . 暖锋C . 气旋D . 反气旋(2)有人觉得“他笑得令人发寒”,主要是因为台风过境时天气表现为()A . 高温晴朗B . 低温晴朗C . 阴雨连绵D . 狂风暴雨6. (2分)在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右图)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乙甲丙丁B . 甲乙丙丁C . 丙丁甲乙D . 丙丁乙甲7. (2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如图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某种削弱作用,下列现象不属于这种作用造成的是()A . 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B . 日落后天空仍然明亮C . 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房内仍有亮光D . 冬天晴朗的早晨能见到白霜8. (2分)(2016·太原模拟)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54分)1. (6分) (2014高一下·晋江月考) 如图是“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A . 北半球温带地区B .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 . 南半球温带地区D .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拨不超过()A . 1000米B . 2000米C . 3000米D . 4000米(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 . 信风影响B . 季风影响C . 西风影响D . 西风和副高的交替影响2. (4分) (2014高一上·滨海期末) 穿衣指数是根据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下题.(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与下列自然地理环境分异规律相似的是()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 非地带性现象(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A . 整体性B . 联系性C . 开放性D . 差异性3. (4分) (2018高三上·临川模拟) 心滩是由河床中部的沉积物构成的微地貌。
临河河段为黄河流经内蒙古的上游河段,多心滩发育。
下图为2013年黄河临河段受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后形成的局部河段河道平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经临河段时()A . 河道变宽B . 结冰期缩短C . 含沙量增加D . 流速趋缓(2)影响图示时段心滩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 泥沙堆积B . 水位高低C . 植被覆盖D . 地形坡度4. (2分) (2016高一下·吉林期末)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4分) (2013高一上·高阳月考) 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下题.(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 . 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 . 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C . 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 . 褶皱﹣断裂﹣侵蚀﹣沉积(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 . ②处构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 . 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 . 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6. (2分)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A . 盛行西风的影响B . 暖流的影响C . 信风的影响D . 夏季风的影响7. (4分)(2019·通州模拟) 下图中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部分名校 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解析)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科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为太阳活动的第二十五个高峰年。
2023年12月1日,太阳向外抛射的大量带电粒子流使北京的怀柔、门头沟区出现了罕见的极光现象。
下图示意太阳大气的外部圈层结构,④为日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发此次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主要来自()A.④层B.④层C.④层D.④层2.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最可能是()A.2026年B.2030年C.2036年D.2038年3.太阳活动剧烈可能导致()④地表高压输电系统受干扰④地球大气平流层天气异常④地表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④卫星导航系统精确度下降A.④④B.④④C.④④D.④④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燃放的孔明灯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A.狭管效应B.温室效应C.热力环流D.雨岛效应5.孔明灯刚点燃升空时,灯内部与两侧的气压和气温状况最接近于()A.A B.B C.C D.D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
近年来,布哈河流域大规模推广节水农业。
如图为青海湖流域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布哈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陆地大循环B.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D.陆地内循环7.青海湖盐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原,气温高,蒸发旺盛B.入湖河水含盐量高C.湖泊封闭,盐分几乎无法排泄D.附近盐湖咸水流入8.下列关于近年来图中甲地貌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形态变化较大B.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C.面积有所增加D.地势起伏度变大河口堆积物质的数量和粒径受流域河流径流量的影响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据此完成第1题。
1.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A.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B.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C. 宇宙环境安全D.质量和体积大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已记录到24个太阳活动峰年,基本是11年左右一次。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干扰D.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3.在太阳活动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B.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C.邮政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畅通图1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据图完成4--5题。
图14.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A.自北向南流B.自南向北流C.自东向西流D.自西向东流5.形成该河床东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 堆积作用D.变质作用图2中B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据图完成6~7题。
图26.图中所示的节气可能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此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A. 60°E, 23°26′NB. 60°W, 23°26′SC. 90°E, 23°26′ND. 90°W, 23°26′S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图3)。据图完成8~9题。图38.“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9.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重庆中新网2017年11月27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近日接连喷发(图4)。
火山喷发后,中国迅速协调中外航空公司协助近两万名滞留中国游客自巴厘岛返回内地和香港。
据此完成10~11题。
10.火山喷发的熔岩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 地壳B.软流层C. 下地幔D. 地核11. 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2.大气的能量源泉是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 地球内部13.以下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大气水平运动 ②大气垂直运动 ③地面冷热不均 ④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 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其产生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
结合图5“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霜冻A.昼夜温差小B.夜间晴朗C. 夜间多云D. 弱风15.发生霜冻时主要涉及图5中哪些环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图5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地面削弱作用读下列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7~18题。
① ② ③④图6 17.造成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图5 图4A.①B.②C.③D.④18.夏季,在天气系统①控制下的我国江南地区天气状况为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寒冷干燥图7为某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完成第19~20题。
19.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甲气压带的影响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B.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C. 终年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D. 终年受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少雨21. 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A.地势高低起伏大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受寒、暖流交替控制22.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气候是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C.非洲热带沙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23.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实现了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图8示意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6题。
24.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A.①④⑦⑧ B. ③④⑤⑥C.②③⑤⑦ D.②⑤⑦⑨25.甲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C.寒暖流交汇D.底部海水上升26.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A.① B.⑦C.⑧ D.⑨图8读图9,完成27~28题。
27.图9中的地貌名称为 A. 冲积扇 B. 沙丘 C. 风蚀柱 D. 河口三角洲28.该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是A. 地壳运动B. 风力堆积C. 流水沉积D. 海浪侵蚀图10是游客近期拍到的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据考证,3.8亿年前,这一带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
据此完成29~30题。
29. 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是A. 侵入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 30.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 .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 .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C .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个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只选1项且选对的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17《财富》全球论坛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举行。
会议开幕当天,天气晴朗,到处盛开的鲜花把广州装扮得格外美丽,相当惊艳。
结合广州气候资料图,完成第31~32题。
31.会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C.广州昼长夜短D.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32.有关广州的叙述正确的是A.峰会开幕当天,广州受反气旋影响B.峰会开幕当天,广州受暖锋影响C.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暖D.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如春图9 图 143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大气运动方向的是(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图12A B C D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图13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14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比较两幅示意图,完成第34题。
图13 图143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A.补充地下水B.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C.解决城市洪灾D.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表”,完成第35题。
35.对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近年来,北京供水结构中,跨流域调水的供水量增长最快B.近年来,北京生活用水比重略有下降,但始终占最大比重C.近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北京生产用水结构变化明显D.目前,北京供水结构合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25分)三、综合题(共3题,25分)36.(6分)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15,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地为受热的地区,箭头④代表的含义是 。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丙丁乙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丙代表的是 岩,如若丙岩石已经裸露于地表,则丁为 岩,箭头③代表的是 作用,箭头④代表的是 作用。
37. (10分)读图16和图17,完成下列问题。
图16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 图17 昆明准静止锋剖面示意图(1)图16中,按气压状况分,A 天气系统称为 ;按气流状况分,B 天气系统称为 。
(2)A 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是 。
(2分) (3)此时C 地吹 风(风向),该风的性质 ,在其影响下,一般会出现 天气。
图15(4)在冬季,由A吹出的气流到达云贵高原之后,常常遇到地形的阻挡,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往往形成锋面,并且该锋面受地形阻挡而徘徊在此处,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如图17所示)。
图17中的(①或②)是从A吹出的气流,此时贵阳以天气为主,昆明以天气为主。
38.(9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18和图19完成下列各题。
图18 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图19 印度洋夏季洋流分布示意图(1)(3分)读图18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该洋流(虚线所示)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2)(1分)在图19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_____海区可能是图18表示的海域。
(3)(2分)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海水的流动方向为,原因是该季节北印度洋盛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在答题卡中。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36.(6分)(1)甲(1分)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或冷却下沉,只答“下沉”不得分)(1分)(2)岩浆岩(1分)沉积岩(1分)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其余答案不给分)(1分)变质(1分)37. (10分)(1)高气压(1分)气旋(1分)(2)冬季高纬度大陆气温迅速下降(1分),空气收缩下沉(1分),形成高气压(3)西北风(或偏北风)(1分)寒冷干燥(1分)晴朗寒冷(1分)(4) (1分)阴雨(1分)晴朗(1分)38. (9分)(1)南半球(1分)气温北高南低(1分)增温增湿(1分)(2)④(1分)(3)自西向东(顺时针)流动(1分)西南(1分)(4)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1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1分)后偏转(1分)成为西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