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古时琴江八景

合集下载

镜头下的石城很美的文案

镜头下的石城很美的文案

“徽州”是被越来越多人提到的地方,许多人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

地处偏僻山乡的地方,但很幸运的是,如今却还保留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这里的民风淳朴,许多的名胜古迹遍布全县,还有至今都保存完美的明清的古建筑,也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与风景。

秋天的像似火的风叶和粉墙黛瓦相映成趣,周围山雾缭绕,真是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犹如一幅天堂跌落人间的美丽画卷。

在人世间,那些最美妙最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都总是藏在大山之中在;那些最淳朴,最质朴的乡情,也总是存在于人迹罕见的地方。

有一个地方,叫做石城。

整个婺源最漂亮的秋天,它就藏在偏远深山中的石城。

石城并没有举着小旗的旅游团,也没有嘈杂和吵闹的人群,但是却绝不冷清。

石城是属于那些安安静静地扛着脚架,默默地背着长枪短炮,而目光总是停留在远方的摄影者得天下。

一丝丝像是淡淡雾在房屋前后如云朵般萦绕,淡淡的烟在墙壁屋顶的马头墙后缓缓升起,村落旁的参天的红枫犹如熊熊烈火在燃烧一样。

简直是美不胜收,如果、能在这么美的地方生活一天或者去亲眼看一看,真是不枉此生。

石城是所有游客想去的地方之一,来到石城,就好像在这里生活下来,这里都能给人一种很舒服很安逸的生活状态,来到这里,身体,心灵都可以不由自主的放空,整个人都好像在飘在空中一样。

千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石城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例如众峦拱翠、塔影江心、姑岭挂月、琴泉雅奏、楼盖丹砂、龙岩瀑布、乌嶂松云、石笋干霄,就是石城有名的“琴江八景”。

例如城西五里西华山上的龙岩瀑布,一股山泉飞流直下,好像是摔碎的万千白玉。

如若累了,可以直接用泉水洗把脸,坐在岩下歇凉;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清爽而甘甜。

听一听山泉的鸣声,看一看漫山遍野的青葱,你会觉得自己现在就置身于人间仙境当中!。

江西石城旅游景点

江西石城旅游景点

江西石城旅游景点江西省石城县位于江西省的西部,北和新余市接壤,东临萍乡市,南临九江市,西连吉安市和抚州市,地处江西省黄金旅游带中珠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也是江西省的最大的苗族聚居地,拥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石城旅游景点充满了浓浓的民族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石城旅游景点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历史文化景点,二是自然景观景点,三是民风民俗景点,四是其它特色景点。

一、历史文化景点石城县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景点比比皆是,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料馆、苗族文化园、乡村之家、九歌朋客乐馆、巴龙大桥等。

这些景点记录了石城历史上重大事件及其他回忆,开启了一段欣赏古老文化的旅程,使游客们更深刻地了解石城历史文化和苗族文化。

二、自然景观景点自然景观景点有拥龙山、龙潭街、太平山、青山湖、安远村、竹坪村等,其中拥龙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苗族的最美乐园,拥有景观如画的自然风光;龙潭街是苗族部落风情古街,有苗族文化的地址元素;太平山登高望远,可以俯瞰苗族的家园;青山湖波光粼粼,可以划船游玩;安远村、竹坪村都是苗族部落村,保留着苗族传统,可以感受苗族文化。

三、民风民俗景点石城历史悠久,素有“苗族一方花都”之称,因此,这里也拥有不少民风民俗景点,如古苗族村落、苗族英雄故里、石城八仙过海等,其中古苗族村落是保留着苗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古老村落,有着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苗族英雄故里是保留着苗族英雄故事的地方,通过古老的历史事件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苗族的文化;石城八仙过海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三八节,大家都会拜八仙,大唱八仙过海,充满着苗族文化特色。

四、其它特色景点石城还有不少其它特色景点,如石城火车站、春之晨曦花园、苗族文化研究馆、苗族文化传播中心等,其中石城火车站是通往江西省的重要的交通枢纽;春之晨曦花园是江西省内一个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景点,有湖光山色、花海、水上游乐设施等;苗族文化研究馆是一个收藏和展示石城苗族文化的景点;苗族文化传播中心是一个推广苗族文化的场所,由苗族智慧汇聚,充满着智慧流淌。

石城“三绝”

石城“三绝”

石城“三绝”作者:赵进一来源:《检察风云》2015年第20期在长江的重要支流、江西的母亲河赣江的源头,有一块总面积近1600平方公里的原生态生命绿洲。

她,就是“祖根中原地”的客家民系重要发祥地、客家文化的摇篮——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这里,青黛色的群山连绵起伏,峰峦萦绕;这里,山水奇特,景点林立,清新迷人。

映山红和莲花盛开的季节,我应几位在沪发展的江西籍老朋友之邀接连两次到石城观光。

在饱览了那儿美丽风光后,笔者不由得惊叹:没想到,在这偏远之地,竟“藏”着如此美丽又奇特的景色,却鲜有外人知晓,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朋友问:景色之美是无须说的了。

那么,这“奇”在何处呢?笔者笑笑,不紧不慢地说道:阴阳同处一山寨就是在“通天寨”内、被你们称为“生命之根”与“生命之门”,酷似男根女阴的那两座小山峰。

据我目测,“生命之根”有近百米之高吧,它就像一支破土而出的春笋,昂然兀立,直冲霄汉,看上去是那么的威武雄壮,方圆几十公里,到哪都能看到它;还有与“生命之根”仅咫尺之遥、深藏于幽谷之中的“生命之门”(也称“大地之母”),它同女性的阴具不仅形似,更具神韵。

两者离得那么近,阴阳同山,罕见哪!朋友说,我们在这儿土生土长,见怪不怪,经你这么一说,倒也觉得有些稀奇了。

笔者道,其实,这种景观在我国还有好几处呢。

就拿你们江西的“龙虎山”来说吧,那儿北有“金枪峰”,南有“仙女岩”,两者遥相呼应,简直是天造地设;再有四川盐源县的“公山”、“母山”;广东雷州的“阳具树”,四川宣汉的“羞女岩”;更有内蒙古的“神根峰”和“母门洞”。

据说,印度人视它们为人类生命的象征,还专程赶到那儿去朝拜。

就在朋友们啧啧称奇之时,笔者忽然想起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

此论认为天与人是一致的,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与自然(天)在本质上是相应的、相通的。

所以,我想,这些造型奇特又纯属天然的景观的产生不正暗合了“天人合一”这个道理吗?百年高山杜鹃红“八卦脑山”,位于高田镇新坪村金华山西侧。

江西石城县

江西石城县


通天寨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比 较集中。旅游区共有各种景点42处,其中自然 景观31处,人文景观有11处。自然景观有:石 笋干霄、济公石、鲤鱼石、鹰嘴石、狮子崖、 通天岩、阴阳石并列,净土岩、达摩岩、五仙 岩、梳脑石、仙人犁田、仙人脚印、船舷崖、 猫鹰石、钟石、鼓石、仙人下棋、双龟饮水、 将军口、黄蜂吊薮、倒挂灵芝、罗汉显肚、狗 爬石、狮山、龙山骆驼石、鸳鸯石、蛤蟆望天、 仙人划豆腐、竹篙岭温泉、南坑水库、人文古 迹有:石马寨、将军桥、主簿寨、万人坑、磨 剑石、马栏、张天窝、玉盂禅寺、长庚门、黄 家屋。





赣江源漂流号称“千里赣江第一漂”,为亚洲最刺激的漂流!位 于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赣江源漂流刺激、惊险、安全,野趣横生。漂流景区负氧离子含 量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单位,全国罕见,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 层峦叠嶂、林莽苍郁、风光旖旎,您既可领略到鬼斧神工的大自 然风光,让您有返璞归真之感;又可体验到原始漂流的狂野激情. 与浪共舞,尽显漂流本色!在这里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与纷 繁,寻找到了一份心灵的自由与狂野,在这里您将尽情体验赣江 漂流的刺激与快感! 赣江源漂流全长5公里,落差320米,共有河湾80几个,险滩56个, 水潭22个。漂流河段两岸绿影婆娑、层峦叠嶂、怪石嶙峋、飞瀑 流泉;河滩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深潭水色清碧,波光悠悠,倒 影如画。 赣江源仙人谷漂流途径“仙人谷”、“鲤鱼跃龙门”、“三叠 泉”、“金龙潭”、“七里荷塘”等40多个天然景点,令您叹为 观止、流连忘返。
客家服饰
石城特产:
石城白莲和烟草
《本草纲目》载:“茵陈除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 年。“并说菌陈生食或做饼、羹皆宜。菌陈生食即把茵陈切细加调料凉拌。茵陈饼是把 茵陈切碎,加入面粉中做或菜饼,或烙或烤或蒸,食之松脆芳香。茵陈羹是把茵陈切成 1厘米长小段,入滚水中加调料,淀粉做成汤羹。若把茵陈煎汁加米煮成粥,名茵陈粥: 味清香宜人。春食菌陈有疏肝养肝、清利湿热、预防与治疗黄疸性肝炎的功能。

婺源石城景点介绍

婺源石城景点介绍

婺源石城景点介绍
婺源石城是位于中国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石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石城地势崇山峻岭,绿树环绕,景色秀丽。

这里有壮观的瀑布、深邃的峡谷和奇特的石头。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水势汹涌,气势磅礴。

峡谷景观壮丽,两岸峭壁高耸,犹如天然的城墙。

石城中还有独特的石景,形状各异,有的像城楼,有的像人物,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此外,石城还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历史。

在这里可以看到明代的石碑、古老的庙宇和传统的民居建筑。

青石板铺成的古街道上,沿街的店铺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领略到婺源独特的民俗文化。

每年,石城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石城乡村音乐节、摄影展以及传统表演。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和参与。

总之,婺源石城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这里都能带给您一个难忘的旅行体验。

美丽的钟祥市石城公园作文

美丽的钟祥市石城公园作文

美丽的钟祥市石城公园作文巍巍武夷山下,悠悠琴江河畔,在这群山环抱,山水相依的地方,屹立着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江西石城,一个充满生机、演绎传奇的地方。

这是一片绿色的沃土。

走进石城,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活水浇灌出的青青沃野、万亩碧荷。

万亩白莲把石城打扮得分外妖娆。

漫步莲海,陶醉在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之中,你会领略到中国夏季最美的田园风光。

你可以在赏莲、采莲、品莲之余,探索赣江源头的神秘,体会客家文化的深奥,感觉绿色山城的美好。

石城不仅是中国白莲之乡,更是烟叶之乡,还是绿色无污染的脐橙之乡。

白莲和烟叶是石城的经济支柱产业,这里没有大型工矿企业。

因此,石城的山青、水秀、果鲜、草绿、花红。

一切都是最自然、最环保、最富有生机的!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石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众峦拱翠、塔影江心、姑岭挂月、琴泉雅奏、楼盖丹砂、龙岩瀑布、乌嶂松云、石笋干霄,就是石城有名的'琴江八景。

单说城西五里西华山上的龙岩瀑布吧:一股山泉飞流直下,犹如摔碎的万千白玉。

累了,用泉水洗把脸,坐在岩下歇歇凉;渴了,喝口山泉水,清爽而甘甜。

听听山泉的奏鸣,看看满山的青葱,你会觉得置身于人间仙境!来到石城,你还会感受到我们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夏日,你可以品尝鲜嫩的白莲;秋天,柑橘和脐橙带你走进酸酸甜甜的世界;冬天,满脸笑容的农家主妇给你端出亲手酿制的甘甜纯美的糯米酒!石城,一个山青水秀、魅力无穷的地方。

这里风景美、物产美、人情美。

三十万勤劳、淳朴的石城人民在这片沃土上耕耘,他们洒下汗水,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他们伸出双手,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四方宾客来石城旅游、投资、创业!。

石城县旅游知识读本(最新)

石城县旅游知识读本(最新)

目录一、概况………………………………二、资源篇…………………………………(一)探赣江源头1、美丽的赣江源头……………………2、独特的丹霞地貌……………………3、丰富的地热温泉……………………(二)游魅力莲乡1、百亩荷花园……………………………2、百里荷花带……………………………(三)品客家文化1、客家建筑文化…………………………宝福院塔………………………………古驿道闽粤通衢………………………后稷庙…………………………………古城墙…………………………………客家古民居……………………………客家宗祠………………………………永宁桥…………………………………杨村坊式亭……………………………2、石城灯彩文化…………………………3、客家民俗文化…………………………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习俗………………………………4、客家宗教文化…………………………(四)寻红色足迹1、石城红色旅游资源概况………………2、石城阻击战旧址………………………3、红军秋溪整编旧址……………………4、红石寨旧址……………………………5、红四军军部旧址………………………6、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7、红十三军军部旧址……………………8、太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9、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金库旧址…三、人物篇…………………………………1、北宋客家名相—陈恕…………………2、客家私人办学先驱——温革………3、南宋客家名将--陈敏………………4、北伐客家战将--赖世璜……………四、产品篇…………………………………(一)旅游产品1、赣江源漂流……………………………2、九寨温泉………………………………3、通天寨景区……………………………(二)文化产品1、石城龙砚…………………………………2、王润生毛笔………………………………3、横江重纸…………………………………(三)土特产品1、通心白莲…………………………………2、翻秋花生…………………………………五、传说故事篇……………………………六、精品线路推介…………………………七、旅游小常识……………………………八、知识小问答……………………………概况中国最美莲乡,赣江源头石城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江西赣州、抚州、福建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公元953年建县,因境内“环山多石,耸臷如城”而得名。

石城历史与传说

石城历史与传说

石城历史与传说1、赣江源头的传说千里赣江的源头,是在石城县境内的高桥岽。

那里古树参天,林海连绵,奇花异草,珍禽走兽,风光无限。

传说,当年观音菩萨路过高桥岽,被那里秀美的风光所吸引,一只调皮的小猴出其不意的从观音手中抢走了圣水瓶,不小心将圣水瓶摔倒在山顶的岩石上,圣水流过之处泉水汩涌不止,从而造就了清澈甘甜的赣江源头之水,也造就了碧波滔滔的千里赣江。

2、石城灯彩来历及传说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僻战乱,中原汉人大量迁入石城,中原文化也开始影响石城,舞龙、舞狮这一习俗也开始在石城出现。

据有关史料反映,唐朝初期,石城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总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灵。

遇上旱灾虫害时,这些中原汉人就运用中原舞龙求雨的形式,祈祷降雨除灾。

当时石城没有彩布和彩纸,他们就用稻草制作龙具,在田头地角舞动,以求降雨除灾、五谷丰登,这就是后人称的“秆龙灯”。

“秆龙灯”是石城最早的龙灯雏形,也是石城灯彩的先驱,直到现在仍被石城人称为灯王。

随着石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石城客家人在继承中原舞龙、舞狮艺术的基础上,不断结合石城的环境特点、生产、生活习俗,创造性地发展了许多灯具、灯舞、灯歌,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城灯彩。

《茶篮灯》:相传,在石城仙姑岭修道成仙的刘瑶英,见“通天寨”处有一种茶青年茶农,勤劳英俊,能唱善武,动了思凡之心。

一日他随王母娘娘去瑶池游玩之时,偷偷地将七棵茶叶小苗,带与凡间送给青年茶农,青年茶农将它种在通天寨的马栏里。

数年后,满山茶树郁郁葱葱,茶叶色味俱佳,用通天寨山泉泡饮,更是芳香醇清可口,成为江南名茶之一。

到了明代,正德皇帝巡游江南,听说石城通天寨所产的“马栏雨前茶”别具风味,芳香醇厚,下旨石城知县进贡饮品。

皇帝饮后,龙颜大悦,亲赠黄绫百叶宝伞一把给石城茶农,知县和通天山寨茶农一起敲锣打鼓鞭炮相迎,时值元宵佳节,茶农提着茶篮围着宝伞歌舞,热闹非凡,后经茶农创编成茶篮灯,舞灯唱歌,表达茶农的丰收喜悦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城古时琴江八景石城山川秀美,风景奇特,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昔日曾有名扬远播的琴江八景——贵峦拱翠、石笋干霄、乌嶂松云、姑岭挂月、龙岩瀑布、塔影江心、琴泉雅奏、楼盖丹砂。

历代文人雅士,挥毫泼墨,赞不绝口。

1、贵峦拱翠位于石城县城南约2.5公里处之贵人峰。

旧志载:“耸秀高位,如端人正笏而立,唐杨筠松(杨救贫)过此,爱而名之。

又传刘仙姑飞升时痊镜于此,”优美的风景加之美丽的传说,遂成一景。

清邑令孙绪煌曾作诗赞颂:“削刻孤峰列翠屏,官墙遥对秀亭亭。

当离自着文明象,拱此还端待从形。

一抹山岚归详治,千秋佳气入棂显。

伫看簪笏联翩集,人杰由来羡地灵。

”2、石笋干霄位于石城县城东南7公里,大畲村后石笋拔地而起,高数十丈,四壁如削,矗耸去霄,活象:“大地之阳”,成为天然奇景。

清代诗人黄炎触景生情,作诗颂之:“岩分石骨接巷烟,望入西南独挺然。

一指出空寒雾破,丹霞垂影断虹连。

长凭两洗淳村外,岂任风摇隔水边。

脱换金苍永露去,壬根赢得功摩天。

”3、乌嶂松天位于石城县城南西2.5公里西华山,又名乌石嶂。

壁立城西,峰高573米。

昔时古松参天,雾雾沉沉。

山顶原有道观,曰:“天中天。

”旧志载:“登眺时,佳气盈城,众山若螺,大江之流,净如从练。

每遏云起。

由麓及巅,笼照万象。

”今古树不存,然壮硝犹在。

如令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又添景致。

清代岁贡黄之佑曾作诗颂之:“经扫岗开风翠微,松花隐隐拂云衣。

无心带叶横嵋曲,有节牵虹破夕晖。

尧春浸容虹雪卧,暖淳只会絮晴飞。

懒憎拖得鞋跟湿,杖插泥令香满归。

”4、姑岭挂月位于石城县城东2.5公里仙姑岭,原名琉璃山,刘离山。

旧志载:“琉璃山,城东五华里,旧传奏末刘华家其上,有女瑶英呼异果仙去,故曰刘离。

”其岭到嶂如屏,正东西嶂相对,中成一坳,中秋黄昏后,一轮明日由此坳出,恰好明镜在架,前后夜俱左右偏离。

清代举人温成理曾作诗赞颂:“何缘一岫独仙名,八月清秋夜更清。

影子巧分嶂左右,魄浮光中望云盈。

有从舞罢鸾心冷,尚爱妆残镜里呈。

年去年来如有约,碧霄第系古今情。

”5、龙岩瀑布位于石城县城西2.5公里,西华山南麓五龙岩。

岩上一瀑布高数丈,终年不渴,下接以潭,潭小而深邃。

旧志载:“潭底有窍,潜通城西赤江滩。

”又载:“唐贞观中,土人见庞眉五老,笑语岩中,迹之乌有,惟五龙交戏潭中,土人惊恐走,疾风急雨随之,遂以得名。

”清代贡生陈益新曾作诗颂之:“野棠细翠缀岩石幽,绝壁霏霏走王虬。

云气倒垂帘影动,月痕低印水晶浮。

惊人晴雨飞还急,出壑潜龙吼示休。

日暮更香岚欲滴,清冷一片散寒邱。

”6、塔影江心位于石城县城北太级观前聂家潭。

旧志载:“潭水潆洄澄碧,与南郊之宝神福塔远隔五华里,塔影宛在潭底。

”昔时江潭阔大,波光浩渺,天光水色,地上风物,融于一潭,确成佳景。

清代举人温辅衮曾作诗赞颂:“数里迢遥故擅奇,神工巧夺影离离。

晶盘倒撑柱千尺,银汉轻摇玉一枝。

直拟槎浮波上下,不关锡挂印参差。

何年雁落秋江冷,却喜峰前晷未移。

”7、琴泉雅奏位于石城县城北约13公里丰山珍溪村。

池家坳水流径此处,昔时水击石滩有声如琴。

清乾隆“王志”载:“池家坳水,城北七十华里,石上里广昌分界水,出山涧,流东坑至联坊,历大琴,溪流湍急,滩石 ,绕上坑至琴溪,淙淙琴声,为邑八景之一,曰‘琴泉雅奏’注琴江小江。

”清代进士陈同威曾作诗颂之:“江回数里弄层湍,幻作丝桐入指难。

几度响泉洞远浦,一浪流水谱前湾。

听来月下鱼冷,声到松梢虎豹寒。

谁是结篱凭曲岸,挥弦迭迭赋晴阑。

”8、楼盖丹砂位于小松镇丈夫嶂仙桃岩。

旧志载:“楼盖山、城北三十里,即丈夫嶂。

旧传陈帮光家其下,巅簇五石,高丈余,俗呼五雷出洞。

顶有岩,曰仙桃岩。

石大小不一,类桃者颇多,方平磊。

中一石肖狮张口而笑,矫其舌,狮之顶一巨人履迹。

痕深数。

(岩)内有石几镛。

《广舆(图)》载:‘杨真人(文逸)炼丹处’。

又传宋进士许褒下第,读书于此,亦有读书岩。

登顶可见南丰军峰山,又名望军山。

”至今山岩犹在,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邑令孙绪煌曾作诗赞颂:“古峰相传号丈夫,仙家寄迹便仙都。

当年护洞云皆紫,此日留岩桃半朱。

李腊石,一座呈半球形的巨大石头山,像是一只从遥远的天际坠落人间的巨大的石乳,像是经过千年大火万度高温燃烧冶炼过似的,通体呈褐黑色。

千百年来,它像一个忠诚卫士,静静地镇守在石城县城的北大门。

sally81918的主页李猎石简介地点:坐落于石城县城北头端,旧名迎恩石,海拔398米。

古时曾有一姓李知县常在此射猎,后人将该山改名为李猎石。

李腊石山海拔398.9米。

该山从北端看为一块完整的巨石,山体四周围悬崖绝壁。

山体南端为连绵丘陵,与西华山风景区相连。

山体植被良好,空气清新。

李腊石山脚、山顶各有一座寺庙;山脚为中华庵,山顶为中华寺,香火旺盛。

沿山体南侧另有一条通往山顶的步行栈道,为沿山壁开凿,现已失修,但仍保留栈道痕迹。

相传:“该山有一石洞深不见底,洞内住有一神仙,并堆满金银珠宝,还有一条硕大无比的金牛。

为观察凡人的品质,神仙将一位忠诚老实的放牛娃带进洞内玩耍,并允许他自己拿了一块小银子回家中。

贪心的父亲第二天进入洞内,将珠宝装满了两布袋,又想将这条金牛拉走。

神仙发现后非常震怒,将贪心的父亲关在石洞内,金牛珠宝隐遁而去。

”该山从北面看为一块巨石,悬崖绝壁。

南面连绵丘陵,与西华山风景相接。

背靠楼盖丹砂,前托涓涓琴江。

山顶、山脚“中华寺”修造一新,人文景观自成一体。

该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溪声琴瑟、鸟语花香。

晨练者、旅游者、进香者川流不息。

拾级登顶,石城新貌尽收眼底,琴江风景尽览无遗。

是一个融休闲、锻炼、娱乐、文化、观光、拜佛为一体的天然公园。

编辑本段名字由来李腊石,原名“迎恩石”,是古代迎接朝廷圣旨的地方。

古时曾有一李姓知县常在该处狩猎,后将该山改名为“李猎石”,因在石城白话中,“猎”与“腊”音相近,后人也称之为“李腊石”。

粗粗地看,它是一块整体浑圆的石头山,其实不然,走近细看,它却是由一块块无棱无角的河卵石和细砂结成的,又像是现代人用混凝土浇铸而成的。

有人说它是从天而降的陨石,有人说它是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凝结而成的。

它不像有的石头山那样寸草不生,它满山长着芦箕、翠竹、松树……即使是在绝壁的缝隙处,只要有少许的泥土,也都长着不知名的野草,开着不知名的野花。

一年四季,哪怕是萧瑟的严冬,满山都郁郁葱葱,给这只巨大的石乳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传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给地主做长工的穷人路过李腊石,在电闪雷鸣之中,在李腊石的绝壁处,突然“吱呀”一声,开启了一道石门。

长工走近一看,里面是一间宽大的石屋,石屋里满是金银财宝,还有金牛金马。

一个老者微笑着对他说,这里的东西你尽管拿。

但长工只拿了一枚金币。

临走,老者对长工说,你什么时候需要钱用了,到这里来,念一遍我告诉你的咒语,石门就会为你打开。

第二天,长工就去向地主辞工,地主问缘由时,长工和盘托出昨日晚间的所遇之事,并把咒语也告诉了地主。

第二天晚上,仍然是那样的天气,地主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李腊石,他照着长工说的咒语念了一遍,石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看到满屋的金银财宝,地主顿时目瞪口呆,他全身所有的口袋都装满了金银,但还不满足,走过去牵一个金牛,但金牛只是“哞、哞……”地叫唤,就是不肯迈步,地主急了,伸手就打金牛,这时,石门突然“吱呀”一声地关上了。

地主永远地留在了里面,被镇在李腊石下旅游散记——“楼盖丹砂”游作者:石报旅/文温礼明/图发布时间:2008-04-15来源:赣江源报楼盖丹砂是旧时石城县“琴江八景”之一。

楼盖丹砂所在山场,今名丈夫嶂,海拔869.7米,是小松镇南部最高峰。

仙桃岩是楼盖丹砂第一景。

它缀在面南而立的丈夫嶂前胸。

岩前建一庵寺。

县志载:“楼盖山,城北三十里,即丈夫嶂。

顶有岩,曰仙桃岩。

石大小不一,类桃者颇多,方平磊磊”。

最底层一岩洞,粗看似雄狮张口笑,开口处一石门,门洞上方几绺葛藤垂挂如帘;洞深丈许,供小佛像;洞内不见流水但闻潺潺流水声;洞口一石,壮似狮子翘舌,上刻“清朝同治元年买田碑记列后”字样。

仙桃岩上方是真人炼丹洞。

相传宋代玉山知县杨文逸(人称杨真人),弃官隐居此地,炼丹修身。

洞右前有三株高洁的梧桐。

两棵苍老的皂荚树,几棵枝繁叶茂的木榈,恭恭敬敬地站着。

洞正前两棵桃树一已残秃。

石洞前额原有半片屋顶,现仅留痕迹,洞前方石墙亦只存基脚。

洞穴深遂曲折,两处出口,其一仅容单人趴着进出。

炼丹洞左上又一石洞,三块巨石相傍,名曰三仙洞。

洞内后上部巨石相叠,其下山泉涌出,清澈甘冽,泉流把麻沙石洗刷得干净泛白。

巨石相交处有一比桌面大的洞天,一棵巨柯直窜而出,躯干笔挺,皮肤略棕红,树梢活似一顶撑开的伞。

阳光透过树叶漏进洞内。

坚强的木柯千百年来,依然忠诚地庇护着三仙洞,叫人赞叹不已。

主峰顶巅三块巨石呈三角而立,中央几平方米曾立过航测砧标,早已毁弃。

顶西头有五六巨石或聚或离,故云“五雷出洞”。

“五雷出洞”与顶巅之间的斜坡上,两巨石半隐半露,如妇女乳房,俗称“韩婆晒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此处,一山观三县,北眺广昌,西望宁都,南观石城。

遥指东方,武夷北来南去,山脉绵亘,逶迤苍莽,是闽赣两省分界岭。

至此,楼盖丹砂终于向我们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从石城县城北望,距城15公里的丈夫嶂南头,山势陡直如楼盖(当地人惯叫“楼梯”的为“楼盖”)。

每当朝霞东起、旭日初升、夕阳西下之际,只见光彩点点,闪闪烁烁,那是累累山石遇光照的折射返光,宛若丹砂灿灿。

有如真人炼丹之传说,于是人们称之为楼盖丹砂,列为古时“琴江八景”之一。

双塔文/ 江南竖子我不是要板起脸孔说“风水”,不过是想借助双塔和传说来发现点什么。

——题记一也许是逃避现实的缘故吧,我曾以为江南没什么值得回忆的。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离乡已月余时,我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无时不刻不怀念着我的江南小镇。

于是自然而然的想起白乐天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倒觉得有些无可奈何。

虽说也有一条江,而且是赣江源头——琴江。

然而,我怎么也回忆不起琴江两岸的山花如何如何的烂漫,琴江河里的春水如何如何的碧蓝……比起山山水水,我对塔的印象似乎更为深刻些。

塔,在江南小镇似乎寻常,当然也不是极为普遍的。

一个县能有一座塔就不算差劲了。

江南的塔,一般是依山傍水而建,毕竟不会与古代风水学说相违背。

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塔甚至可以是一个城镇的标志,因为它目睹了周边世界的沧海桑田,就像一位谙知世事的老者,具有无可辩驳的权威。

琴江源远流长,冥冥之中便出现了“古时琴江八景”——“琴泉雅奏”、“乌松叠嶂”、“姑岭挂月”、“朱盖丹砂”、“龙岩瀑布”、“塔影江心”……其中,“塔影江心”中的“塔”即是位于县城东南200余米隔江相望的宝福塔。

二宝福塔也许是“八景”中出现得最晚的,它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相传是当时的宝福寺主持大师集资修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