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卜算子

合集下载

宋词: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原文译文赏析

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晋元帝时,祖狄自请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立誓 说,不靖中原而复渡者,有如此江。事见《晋书·祖狄传》。这里借用来抒发作者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爱国抱负而感到愁苦的 心情。
【赏析】
辽阔中原的沦陷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历史巨变,如地裂天崩一般震荡着整个赵宋王朝。然而,面对惊人笳鼓、半壁江 山,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代表的大官僚地主贵族集团,依然流连于灯火楼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为了苟且偷安,他 们不惜卖国求荣,俯首听命于金人;对内则煎迫百姓,构陷忠良。社会的急剧变化,也震撼了文坛,许多作家,目睹凄惨苍凉 的景象,忧虑动荡危难的局面,为拯救国家,收复中原,献策献计,也写下了不少慷慨激昂之作。但是,“诸君尚守和戎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最后,他们都只能洒下那“爱君忧国孤臣泪”而徒怀一颗“临水登山节士心”了。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张元干到江西南昌向东湖先生徐师川请教诗词句法参加江西诗派洪刍洪炎苏坚潘子真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人的诗社活动饮酒赋诗作乐受到江西诗派影响
【 导语】这首词在形式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上下片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景色清丽寓幽怀独抱;意象阔大衬悲壮 情怀。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又一次展示了张元干“长于悲愤”的词风。下面是无忧考分享的宋词: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 云》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下片抒情,深沉、壮烈。
宇宙的辽阔,星月的永恒,常会引出人们的千古思绪:“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句意谓: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 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 此处作者思古抚今,大有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歇拍二句是:“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 冷。”句意谓: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 清寒冷。张元干在《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中也有“谁伴我,醉中舞”之句,与此同一机杼。“起舞闻鸡”,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 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全词就在这一腔 愁苦难遣之情中使抒情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但那韵外之味却袅袅绵延不绝。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作品原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作品注释: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

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⑵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

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⑶“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

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

引申为幽静、优雅。

⑷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

….“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

胡评似未谛。

⑸省(xǐng):理解,明白。

“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⑹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

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

’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

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

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

《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⑺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

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接,恐非。

作品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卜算子:万树《词律》引毛先舒的话说,驿宾王的诗喜欢用数目字,被人称作“卜算子”。

②驿外:驿站外。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无主:无人过问⑤著(zhuo):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⑥苦:尽力,竭力⑦一任:任凭⑧零落:凋谢⑨碾:轧碎。

译文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译文二】在驿站外的断桥旁边,她寂寞地开放无人呵护。

已是日落黄昏还独自忧愁,又受着骤来风雨的欺侮。

无意去苦苦争占春光,任凭百花讥嘲嫉妒。

纵然片片凋落碾作尘土,沁人的清香却依然如故。

【评点】本篇为咏梅抒怀的名作。

上片写梅花无人爱惜、受风雨欺凌的遭际。

“驿外断桥边”点出梅花的生长地,梅花是那么清幽脱俗,出于众花之上,可现在竟独自在这郊野的驿站外开放,“断桥”边本就是人迹罕至,自然梅花也就无人欣赏,备受冷落了。

这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寂寥地盛开,又寂寥地凋零。

“寂寞开无主”点出这是一株无主的.梅,所以既不会得到应有的照料,也不会有人过来看它。

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株梅花身上,将梅的孤独冷落写得如泣如诉,令人动情。

此时已经是日落黄昏,这株孑然一身、默默开放的梅花,愈加凄凉无助,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呼应上句的“寂寞”。

生长在驿外断桥、夕阳西下,本已寂寥愁苦不堪,更不要说再有凄风冷雨的摧残了。

“更著”二字力重千钧,将前三句梅花的困苦处境打得粉碎。

至此词人已经将感情渲染到高潮,面对这看似无法承受的愁苦,梅花仍然“开”!足见其倔强、顽强的秉性。

高考复习:宋词专题之卜算子

高考复习:宋词专题之卜算子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高考复习宋词专题之卜算子【一知堂】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正体格律对照例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变体一格律对照例词:《卜算子·见也如何暮》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一、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谢逸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

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1.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描写了烟雨空漾、水光潋滟的美丽景色。

B.以并州剪刀剪来吴江水,突出眼前水色之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

C.乌巾、细葛的穿着,伏于几案的动作,刻画了清贫自得的农夫形象。

D.陶渊明是柴桑人,这里以不见陶渊明,寄托了孤独之感、向往之情。

2.“心共孤云远”句中的“远”字用得好,请对此作赏析。

二、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徐俯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

绿树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迭迭山,遮不断、愁来路。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天生百种愁”,词一开篇,便让胸中的百斛愁情喷薄而出,风格自别于花间派的套路。

B、“挂在斜阳树”,“斜阳树”为词人注目之处,愁人之眼观树便满树愁情,“挂”之说便在情理之中了。

C、“绿树阴阴自得春”,绿荫芳草,欣欣向荣,自有一片春意盎然的自在天地。

D、“凌波步”,言女子步履轻盈的姿态,“不见”魂牵梦萦之人才是愁的根源所在,词人于无意间否定了开篇的“天生”之说。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之仪。

其古诗全文如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前言】《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翻译】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orG。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卜算子(李之仪)

卜算子(李之仪)

卜算子(李之仪)《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

出自其作品集《姑溪词》,后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是向对方表示恋情的一首佳作,富有民歌的艺术特色。

作品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简介:李之仪,(1035-1117),字端叔,沧州无棣(属山东庆云)人。

北宋神宗朝进士。

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

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被贬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他的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创作背景:公元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动人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她洗尽铅华,嫁给了李之仪。

不久后,就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尧光。

注释译文:(1)、休:停止。

(2)、已:完结,停止。

(3)、思:想念,思念。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宋词《卜算子·咏梅》鉴赏《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

宋词《卜算子·咏梅》鉴赏《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

宋词《卜算子·咏梅》鉴赏《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卜算子·咏梅》是由陆游所创作,这首咏梅词属于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注释①驿yi 去声):驿站。

(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②寂寞:冷清。

无主:没有人过问。

③更著:又加上。

④无意:不想。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⑤一任:任凭,不在乎。

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⑥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⑦碾(nian 上声):轧碎。

⑧作尘:变成灰土。

⑨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卜算子·咏梅》译文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

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

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

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卜算子·咏梅》讲解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

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

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

“驿”是驿站。

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

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

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

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

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

“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满子-秋怨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爱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

属(zhǔ)
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sha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