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卜算子·咏梅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题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题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宋·陆游)》古诗词赏析、译文及考题分析【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卜算子·咏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在词的上阕中,作者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下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托物言志,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主题】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写法】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部编八下语文古诗《卜算子咏梅》知识点+图文解读指导+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八下语文古诗《卜算子咏梅》知识点+图文解读指导+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电子教材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课文知识点卜算子•咏梅一、注释1.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2.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3.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4.更: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5.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6.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7.碾(n 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8.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故:指花开时。

9.零落:凋谢。

二、译文驿站之外的残破的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过问。

黄昏日落,暮色降临,梅花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的了,又遭受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宠斗艳,任凭百花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践踏成泥土,被碾作灰尘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三、问题归纳1.在上片中,梅花处在一个怎样的恶劣环境中?如此环境中,梅花还是开了,可见梅花有什么精神?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桥边(梅花开在人迹罕至、寂寥荒寒的郊外),凄风苦雨(寒风冷雨)的黄昏。

不畏困境的顽强精神。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了词人的什么品格?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排挤打击)、坚贞自守的傲骨(孤高气节)。

四、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

古诗赏析:卜算子·咏梅

古诗赏析:卜算子·咏梅

八年17、18班享卜算子·咏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南宋爱国诗人。

)一、“坚贞之花”导入新课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具有不畏严寒,独步春早的精神,诗人词人常借它傲雪凌霜的特质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突出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表现了梅花倔强的风骨和不屈的精神。

二、学会赏析(1)上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zhuo)风和雨。

(着,遭受)赏析: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

驿站来来往往的行人、官员皆无人过问,它孤独寂寞地开着。

黄昏时分,行人稀少,更兼孤寂愁苦,偏偏还要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

重点点拨:上阕为什么要写梅花无人过问的孤寂和被风吹雨打的凄苦呢?这是因为诗人是借助梅花的处境来隐喻自己的遭遇。

自己遭受这样的打击和不幸,孤独顽强有傲气地开着。

(2)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直译:(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春早)梅花无意去和百花争春斗艳,任凭着百花嫉妒。

凋谢飘落在泥地上,被碾作成尘埃了,梅花的清香仍旧不改。

赏析:“无意”“不争”却遭受百花嫉妒排挤。

这是为什么呢?读到此处,必须联系时代背景,金人入侵,宋朝失去半壁江山,在临安府(浙江绍兴)建立南宋朝廷,“主和派”持与金人议和求苟安的观点,“主战派”持出兵收复北方中原故土的观点。

诗人是坚定的主战派,大家还记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整个朝廷官僚政客偏向主和派,因此诗人不仅无人理睬,还遭受排斥,政治上受到打击,仕途不畅、境遇堪忧,但是尽管如此,“香如故”三个字凸显诗人的不畏馋毁、坚贞自守,凸显了诗人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的顽强意志。

二、主旨归纳:托物言志。

借写梅花的精神,表达了诗人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品格,凸显了诗人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的顽强意志。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卜算子·咏梅》译文、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卜算子·咏梅》译文、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卜算子·咏梅》欣赏卜算子·咏梅(宋词)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

《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寂寞:冷清。

无主:无人过问著(zhuó):接触,挨上。

更著:又遭受。

无意:不想。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一任:任凭。

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群芳:群花;百花。

零落:凋谢碾:轧碎。

作尘:变成灰土。

【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

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赏析】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已经毫不在乎。

就算它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仍旧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深度解析: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赏析+常考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深度解析: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赏析+常考题)

⼋年级语⽂下册古诗词深度解析:⼘算⼦·咏梅(原⽂+译⽂+赏析+常考题)重要通知:中考君将在2021中考期间持续为⼤家播报中考时间及科⽬安排、中考真题、中考查分时间及⼊⼝、各地中考分数线等重要信息,敬请关注!⼘算⼦·咏梅(宋·陆游)【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着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译⽂】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过问。

暮⾊降临,梅花⽆依⽆靠,已经够愁苦了,却⼜遭到了风⾬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思去争艳⽃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化作尘⼟了,梅花依然和往常⼀样散发出缕缕清⾹。

【赏析】《⼘算⼦·咏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那时陆游正处在⼈⽣的低⾕,他的主战派⼠⽓低落,因⽽⼗分悲观,整⾸词⼗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种冷漠的⽓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上⽚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是荒凉的驿亭外⾯,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的⼈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在词的上阕中,作者着⼒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之苦的情形。

从艺术⼿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诗⼈、词⼈们那套惯⽤的⽐喻⼿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是⽤环境、时光和⾃然现象来烘托。

下阕写梅花的灵魂及⽣死观。

托物⾔志,表现出陆游性格孤⾼,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守的傲⾻。

【主题】此词以梅花⾃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表达了青春⽆悔的信念以及对⾃⼰爱国情操及⾼洁⼈格的⾃许。

【写法】纵观全词,诗⼈以物喻⼈,托物⾔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的梅花,⽐喻⾃⼰虽终⽣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怜”。

2023年《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

2023年《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

2023年《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2023年《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1(564字)【甲】赠从弟(其二)东汉末·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乙】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用谷中风烘托山上松的挺拔,乙词用风雨烘托梅花处境悲凉。

B、甲诗中“瑟瑟”“惨凄”,营造凄清的氛围,表明诗人悲凉的心境。

C、乙词上片写梅花的生存状况,下片写梅花的品格精神,托梅寄志。

D、甲诗乙词均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崇高。

5、两首诗歌分别歌咏“松柏”和“梅花”,其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阅读答案:4、(3分)B5、(3分)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明词人虽然在仕途上屡遭排斥,怀才不遇,但仍孤高傲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

2023年《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2(559字)《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的品质。

(3分)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8.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9.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 卜算子·咏梅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返回目录
苦苦,极力。 任凭。
凋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情感:以“春”“群芳”隐喻当时的官场,表现了词 人不愿同流合污,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 碎骨而此志不移的精神。
【赏析】写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 嫉妒。但它与众不同的是,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辗成为尘埃,仍是香气 不改,精神犹在。
卜算子·咏梅
返回目录
【针对训练】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寂__寞__、__凄__清__、__苦__闷__的氛围。(2分)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梅花的香味,依旧不变,前半句为后半句铺垫 蓄势,表明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卜算子·咏梅
返回目录
【主旨】陆游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排斥,怀才不遇。全词以内心独白 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卜算子·咏梅
返回目录
【名句默写】 (1)_____驿__外__断__桥__边_______,寂寞开无主。 (2)____已__是__黄__昏__独__自__愁____,更着风和雨。 (3)无意苦争春,_____一__任__群__芳__妒_______。 (4)___零__落__成__泥__碾__作__尘___,只有香如故。 (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歌颂梅花纵然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 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_零__落__成__泥__碾__作__尘__,_只__有__香__如__故___。
卜算子·咏梅
返回目录
3. 整首词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全词借饱受摧残、香气犹在的 梅花,抒发自己虽屡遭排斥仍坚持正义、孤高傲世(或:忠贞不渝、矢志不渝、 独立不倚等)的情怀。 4. 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答案】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2019-2020】古诗鉴赏《卜算子·咏梅》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

【2019-2020】古诗鉴赏《卜算子·咏梅》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

【2019-2020】古诗鉴赏《卜算子·咏梅》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古诗鉴赏《卜算子·咏梅》阅读附答案
古诗鉴赏(4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

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野,但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此词可以看做是他身世的缩影。

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1分)
答:
(2)词的下阕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注释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12.(1)(1分)断桥、黄昏、风雨
(2)(3分)以梅自喻,表达了作者虽历经艰辛,渐渐失去了斗志,但即使如此也不会趋炎附势,仍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3 页
2020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③犹:还。
④俏:俊俏: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
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⑤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花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时候)
⑥待:等待
译文
暴风骤雨送走了残花败柳的暮春,转眼又是漫天风雪的冬天,朝
气蓬勃的春天即将来临。
虽然已经是悬崖森立,风雪肆虐,冰天雪地的隆冬,但梅花却在
第 2 页 共 3 页

俏丽的开放。
在冰雪中俏丽开放的梅花,不是为了独占春光,只是预示着春天
的到来。
等到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时候,它却已悄然凋谢,看到百花争
艳,隐藏在花丛中的她欣慰地笑了。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
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篇。以“妻梅子鹤”的感
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
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
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
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
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
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
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悬
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
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
“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
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
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
第 3 页 共 3 页

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
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
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
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
永不屈服。
下片,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
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
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
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
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
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
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