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卜算子咏梅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PPT教学课件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PPT教学课件

卜算子·咏梅

(凄凉的境遇、愁苦之情)

喻陆游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 严酷的政治打击。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

岸性格。
格 陆游即便粉身碎骨也还要坚持四国理想、民族
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当权的投降派
课堂小结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 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课文朗读
卜算子·咏梅
[ 宋 ]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感谢聆听
卜算子·咏梅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下册
1、体会托物言志、融情入景的抒情方式。 2、理解词中所表达的词人高洁品格。 3、鉴赏本词意境之美,揣摩本词炼字之妙。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新课导入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走近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 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 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 至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卜算子·咏梅》|湘教版 (共1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卜算子·咏梅》|湘教版  (共16张PPT)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
无意苦争春,一任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也不理睬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消息向人报告。等到山花灿烂开满山野, 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落在地上,
丛中笑。
尘,只有香如故。
那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享受着胜利的喜 被车轮碾碎,却仍旧散发缕缕清香。 悦。
笑 藐视困难、乐观地笑
功成身退、谦逊地笑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两 首)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 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算 子 咏 梅
【 毛 泽 东 】
烂 漫 时 , 她 在 丛 中 笑。
俏 也 不 争 春 , 只 把 春 来 报 。 待 到
• 上阕主要写梅花的困难处境。 • 下阕主要是托梅寄志。
说一 说
通过比较学习,我们已对两首有了初步 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说一说 两首词 的相同点与 不同点。
共同之处:
•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 点。
• 2、都表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 的特点。
• 3、都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4、两位诗人都以梅花自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描写梅花的 困难处境以及它不与群芳争春,作者以梅 花自喻,表现了作者不会趋炎附势,只会 坚守节操。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初中语文精品:《卜算子-咏梅》微课讲稿

初中语文精品:《卜算子-咏梅》微课讲稿

《卜算子·咏梅》微课讲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2.学会从托物言志角度赏析诗歌,把握诗意,理解诗情。

二、教学过程1.片头5秒秒走进诗歌鉴赏的殿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卜算子·咏梅》2.导入从文题目看,这首诗写了什么?梅(出示图片),梅花让你想到的形象是?无畏严寒,高洁傲岸……(图片效果,可以配诗)“临寒独自开……”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呢?3.赏析步骤一:读清全诗。

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阕:“驿外断桥边”,梅花开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残破的环境里,孤独寂寞而且没有为谁而开放,它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已是黄昏独自愁”,是谁在黄昏独自愁苦,还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是梅花吧,作者用了人化的写法,把梅花写得像一个失意感伤又遭环境摧残的人,所以上阕写了梅花孤独开放的恶劣环境(PPT)下阕: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已经毫不在乎。

如果梅花是人的话,它应该就是一个不愿意为争名夺利而牺牲自己名节,纵使遭受冷枪暗箭也依然能够坦然处之的人。

它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仍旧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碾作”可见它并不是自愿化为尘土,他应该还是一个遭受不公待遇却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节操,能够“香如故”甚至能够“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

所以下阕写了:梅花坚贞而高洁的优秀品质(PPT)这个人是谁?是陆游,诗人写梅花其实就是写自己。

为什么要借梅花来写自己呢?这么含蓄。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因为酷爱,所以写有很多歌咏梅花的诗作,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人笔下的梅花形象,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

步骤二: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卜算子咏梅完整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完整ppt课件
名句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喻人,表达了诗人不畏打击、坚守高洁的情操。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借梅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志向;善用对比,如“无意苦争春”与“零落成泥碾作尘”的 对比,突显梅花的高洁;语言凝练,如“独自”、“苦”、“只有”等词语,表达深刻而含蓄。
人 物 形 象
梅花形象
语言特色
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含蓄蕴藉,言简意赅。
用典用事,精妙贴切。
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思 想 内 涵
主题思想
托物言志,借梅表 达了高洁的志向和 品质
坚贞不屈、不畏强 暴的精神
谦逊脱俗、孤高自 许的品格
尽管饱经摧残,但 仍坚持正义、不畏 邪恶的决心
情感表达
梅花傲骨、高洁的品质 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pபைடு நூலகம்t
卜添 加
课 件
算 子 咏
文 档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CONTENTS


背景介绍
诗词欣赏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思想内涵
总结评价
背 景 介 绍
作者介绍
陆游:字放翁,号东篱,南宋著名诗人 创作背景:当时作者被贬至浙江绍兴,恰逢梅花盛开,感慨万千 文学价值:这首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背景及目的
作者介绍:毛泽东,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创作背景:1961年12月,毛泽东主席作此词时正值第二次经济困难时期 目的:表达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文学价值:此词被广泛传诵,并被谱曲演唱
诗 词 欣 赏

七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

七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

欢笑
俏丽的梅花不与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的消息 向人报告。等到山花灿烂开满山野,那梅花早已 隐在花丛中露出微笑。
合作探究
1、请概括一下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 写梅花凌寒开放 下阕: 写梅花高洁品格
合作探究
2、在作者的笔下梅具有怎样的品 质呢?
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大公无私、默默奉献
合作探究
(两 首)
梅 花 欣 赏
竹 不 篱 受 茅 尘 舍 埃 自 半 甘 点 心 侵 。 ,
散 作 乾 坤 万 里 春 。
忽 然 一 夜 清 香 发 ,
破 蜡 红 梅 未 上 春 。
满 城 桃 李 望 东 君 ,
诗 概 括用 你一 对句 梅话 的或 认者 识一 。句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 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傲雪斗雪,不居功自傲,不屈不挠, 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 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 气。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 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 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 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 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 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知人论世 感受时代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
陆游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 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 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 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 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毛泽东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 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 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 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 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 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 决心和信心。

小学语文《卜算子咏梅》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卜算子咏梅》教学课件

文学赏析
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作者将梅花的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有机地融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词中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写出了梅花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品译文:风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一、作者介绍
二、课文导读
三、字词注释
四、拓展训练
一、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三、字词注释
字词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风雨送春归:出自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冰:冰雪。犹:还,依然,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七年级语文-课件-《沁园春·雪》《卜算子 咏梅》-陈爱萍-定稿

七年级语文-课件-《沁园春·雪》《卜算子 咏梅》-陈爱萍-定稿

全词小结
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兼抒情。热情赞
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
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鼓励人们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课堂检测: 1.《沁园春 雪》这首词写于( )年( )月, 其中 “沁园春”是( ),“雪” 是 ( )。 词的上一节又称( ),词的下一节又称( )。 2.这首词上阕描写( ), 下阕评论千秋历史,赞颂( )。 3.这首词的上阕总写雪景的句子是( ) 写到的景物有( )( )( )( ) ( )句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展开 想象写 景的句子是( ) 4.下阕评古论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提到的历史人物有( )( )( ) ( )( )。词中的“风流人物”是指( )
《毛泽东诗词二首》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学 习 目 标
1.朗读这首词,感悟诗歌内 容。
2.了解写景、议论、抒情 的表达方式。
3.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 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 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领袖风采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 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理论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 者。字润之,湖南湘潭 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 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 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 有《毛泽东选集》《毛 泽东军事文选》《毛泽
• 3.你觉得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 形象? • 美丽寂寞、坚贞不屈,同时孤芳 自赏。
4.作者通过咏梅表达怎样的感情? • 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 的志趣,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 坚贞不屈的品格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卜算子 咏梅 》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卜算子 咏梅  》课件PPT
梅花生长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桥边 (梅花开在人迹罕至、寂寥荒寒的郊外),凄风苦 雨(寒风冷雨)的黄昏。表现了梅花不畏困境的顽 强精神。
合作探究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
了词人的什么品格?
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 和不畏谗毁(排挤打击)、坚贞自守的傲骨(孤高气节)。
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
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作品。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陆游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 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 而情绪愤懑抑郁。
整体感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人笔下的梅花形象,其实是词人自己的化身,这首词明 写梅花,暗写抱负。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 自抒怀抱。
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 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表现自己虽屡遭不幸却不趋炎 附势、坚守节操的高洁品格。
凋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香气像从前一样。
【译文】梅花本不想和百花争春斗艳,任凭百花妒 忌。即使凋零了,化作泥,又碾作尘,梅花一如既往散 发出缕缕清香。
下片:写梅花坚贞而高洁的优秀品质。
合作探究
在上片中,梅花处在一个怎样的恶劣环境中?作 者为什么要写梅花的生长环境?
卜算子·咏梅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 的词低沉孤高。
天宜虎钟 若将踞山 有剩龙风 情勇盘雨 天追今起 亦穷胜苍 老寇昔黄 ,,,, 人不天百 间可翻万 正沽地雄 道名覆师 是学慨过 沧霸而大 桑王慷江 。。。。
七 诗 律 欣 人 赏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整装待发的长江北岸解放军
小结
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 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 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咏梅》两首之比较
• 不同之处:①词中的梅花形象不 • 共同之处:①都写 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 出了梅花不畏严寒 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 的特点;②都表现 征了屡遭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 东笔下的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 梅花不与群芳争春 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 的特点;③都赞颂 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革命者 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 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 ④两位作者都以梅 精神。②感情基调不一样。毛的词, 花自比。
正在渡江的解放军
雄师登陆
古诗欣赏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行踪灭。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马致远《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 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文学常识
1. 背景: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2.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词前的 两句话,是“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 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了:“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 陆游的原词不同。 3.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务观, 号放翁,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 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 愤懑抑郁。他的这首词就表现了这一情绪。毛泽东的这首 词,和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咏物词,也都是通过咏梅 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的感情却和陆游不同, 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
简析
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春夏秋冬循环 往复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但是词人的叙写却耐人寻味。在作者的 心中春天离开,时间是那么地短(“春归” “春到”)。联系时 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看,可以理解为这里的“春归” “春到”象 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在词人看来,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 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飞雪”也就 是严冬之时,“飞雪迎春到”也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 胜利充满信心。“已是悬崖百丈冰”,承“飞雪”,将严寒写得更 为具体,形象地表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梅 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的难能可贵。这样,“犹有花枝俏”一句 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开放,而且开放得特别俏 丽。以冰雪衬托梅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俏”字用得好,它既 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冰 的 玲 珑
下阕写梅花的品格。
“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 视。通常人们认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因为 各种花都在春天竞相开放。可是梅花却不是如此,它开放 于严寒冬天之中,等春天到来之时,它已经凋零了。这是 梅花的特性。所以,词人说,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 春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字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 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 但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山花烂漫”也 是衬托的手法。这里没有被梅花所固有的特性所拘泥,而 是词人根据梅花冬开春谢的特点加以引申。这一引申加上 烂漫春花的衬托,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