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ppt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ppt

毛泽东
【赏析】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 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也各异其趣。毛泽东这首 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 梅之词,全篇重一个“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 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 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 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 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毛泽东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 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 诗人塑造成型,变得更加丰满高大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 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 人之一。
谢谢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ppt
演讲人
卜算子 咏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 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 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卜算子咏梅完整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完整ppt课件
名句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喻人,表达了诗人不畏打击、坚守高洁的情操。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借梅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志向;善用对比,如“无意苦争春”与“零落成泥碾作尘”的 对比,突显梅花的高洁;语言凝练,如“独自”、“苦”、“只有”等词语,表达深刻而含蓄。
人 物 形 象
梅花形象
语言特色
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含蓄蕴藉,言简意赅。
用典用事,精妙贴切。
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思 想 内 涵
主题思想
托物言志,借梅表 达了高洁的志向和 品质
坚贞不屈、不畏强 暴的精神
谦逊脱俗、孤高自 许的品格
尽管饱经摧残,但 仍坚持正义、不畏 邪恶的决心
情感表达
梅花傲骨、高洁的品质 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pபைடு நூலகம்t
卜添 加
课 件
算 子 咏
文 档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CONTENTS


背景介绍
诗词欣赏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思想内涵
总结评价
背 景 介 绍
作者介绍
陆游:字放翁,号东篱,南宋著名诗人 创作背景:当时作者被贬至浙江绍兴,恰逢梅花盛开,感慨万千 文学价值:这首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背景及目的
作者介绍:毛泽东,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创作背景:1961年12月,毛泽东主席作此词时正值第二次经济困难时期 目的:表达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文学价值:此词被广泛传诵,并被谱曲演唱
诗 词 欣 赏

卜算子-咏梅-陆游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陆游ppt课件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现代艺术、文 学、影视等领域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在当今社会仍具 有深远的影响力,其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对现代人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词,人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陆游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 贬官和流放,但他始终坚持自 己的信仰和理想。
陆游的文学成就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和书法家,与黄庭坚、杨万里、 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既有豪放派的磅礴大气,又有婉
约派的细腻柔情。
陆游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 深远,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
这种时代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陆游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巨变,对于 国家的沦陷和百姓的苦难深感痛心。
陆游的个人遭遇与心境
陆游在南宋官场受到排挤和打压,多次被贬谪和流放。
他的个人遭遇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
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同时也充满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卜算子-咏梅-陆游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陆游简介 • 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 • 《卜算子-咏梅》的诗词解析 • 《卜算子-咏梅》的影响与评价 • 《卜算子-咏梅》的现代解读
01
CATALOGUE
陆游简介
陆游的生平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于 偏安一隅的南宋。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 南宋的偏安,这使得他从小就 立下了收复失地的志向。
《卜算子-咏梅》对现代人的启示
启示人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 想。

《卜算子咏梅》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ppt课件
诗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展现了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 。
精神内涵的传承
《卜算子·咏梅》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如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等品 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06 结语
CHAPTER
总结全文
总结了《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 特色。
的象征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寓意着 高洁、坚强、独立等品质,深受
人们的喜爱。
作者介绍
01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 人,他的诗歌充满了革命激情和 浪漫主义色彩。
02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创作的 一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和乐观精神。
03 梅花形象与文化内涵
CHAPTER
梅花形象
梅花形态
梅花为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 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 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 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 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 ,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 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 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04 诗词艺术特色
CHAPTER
语言特色
简洁明快
该诗语言简练,不拖沓,用词精准, 表达了梅花的清雅脱俗。
形象生动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 更加形象生动,如“凌寒独自开”描 绘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
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
梅花象征着坚强、纯洁和高雅,通过梅花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 魅力。
词句解释
总结词:逐句解释
详细描述:对《卜算子咏梅》中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释,包括关键词和整体含 义。

《卜算子·咏梅》两首 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两首 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两 首)
卜 《卜算子·咏梅山花》两首悬 崖
·
算 子 咏 梅
【 毛 泽 东 】
烂 漫 时 , 她 在 丛 中 笑。
俏 也 不 争 春 , 只 把 春 来 报 。 待 到
百 丈 冰 , 犹 有 花 枝 俏 。
风 雨 送 春 归 , 飞 雪 迎 春 到 。 已 是
《卜算子·咏梅》 两首
•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落在地上,
• 尘,只有香如故。
被车轮碾碎,却仍旧散发缕缕清香。
香如故 坚贞不屈
《卜算子·咏梅》两首
• 陆游的《卜算子·咏 梅》:表现了作者低沉 孤傲、消沉无奈的思想 感情。
说一 说
通过比较学习,我们已对两首有了初步 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说一说 两首词 的相同点与 不同点。
《卜算子·咏梅》两首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时代背景
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 势复杂,内忧外患。
金朝攻打宋朝,民不 聊生,报国无门。
梅花形象 傲雪俊俏、积极乐观 寂寞坚贞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 饱受排挤的主战派
咏梅诗诵读
雪梅 卢梅坡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
远离驿站那残破的断桥边,梅花寂寞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地开放,无人观赏。黄昏已令她忧愁
愁,更著风和雨。
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骤雨。
美丽寂寞

孤芳自赏
低沉忧郁
《卜算子·咏 • 梅无意》苦争两春首,一任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也不理睬
丛中笑。
那梅花早已隐在花丛中露出微笑。

卜算子·咏梅完美版ppt课件

卜算子·咏梅完美版ppt课件

这首词主要表明了咏梅的高洁情操,体现出咏梅
坚强不屈的精神,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
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不会趋炎附势,
坚贞。
16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一任群芳妒。 苦:尽力,竭力。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零落成泥辗作尘一,任: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小人。
只有香如故。
妒(dù):嫉妒。零落:凋谢。
碾(niǎn):轧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13Βιβλιοθήκη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 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已是黄昏时分, 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 到了风雨的摧残。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陆游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对比鉴赏PPT课件

陆游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对比鉴赏PPT课件

毛词背景:
次词写于1961年12 月,当时正值三年自 然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 獗,新中国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即使如此, 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 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 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和信心。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202写1 梅花为了表现什么?4
模仿秀: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2021
7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 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 同 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2021
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1
2
卜算子 咏梅
学习目标:
➢:了解梅花的特点。 ➢: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2021
3
感受时代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
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 的南宋时代,一贯主 张收复失地,是坚定 的主战派,屡遭主和 派的打击,因而情绪 愤懑抑郁。通过咏梅 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 情。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不 同
(1)梅花的 形象不同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 陆 游:低沉孤高。
不同 202毛1 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8 。

《卜算子·咏梅》PPT

《卜算子·咏梅》PPT

7
梅花生长的环境,对写梅花 有什么作用?
生长环境如此恶劣,而梅花却开得 美丽,衬托出梅花傲寒俊俏、不畏 困难、积极乐观的形象。
精选版课件ppt
8
下阕里“不争”“只”“笑”又表现了 梅花什么样的形象?
“不争春、只”——别无所求,表现梅花的谦 逊、无私。
“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欣慰的 笑;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表现了梅花乐观向上,不居功自傲的高风 亮节。
精选版课件ppt
11
• 全词大意:
• 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 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 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 狂风骤雨。
• (梅)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
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
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她仍
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
香。
精选版课件ppt
12
比较学习,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 容说一说 两首词的相同点与不同 点。
精选版课件ppt
13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 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精选版课件ppt
16
•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 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 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________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 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版课件ppt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衬托(反衬)。“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 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 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 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 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 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 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 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 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 ,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文本研读
1、陆游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 点?
寂寞、愁苦
文本研读
2、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 象?
意象
断桥 野梅 黄昏 风雨
感受 烘托愁
荒凉 破败

孤独 寂寞 难
惆怅 萧瑟
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 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 身、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 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 。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 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 、“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 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 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而“ 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 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下阕的群芳则指: 当权的投降派
词的下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
一无 任意
只零 有落
矢志 不渝
香成
群苦
如泥
芳争
故碾
妒 春 孤傲

高洁


托物言志



词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 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 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 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 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 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 ,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 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 强意志。
阅 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注解:此词作于1961年,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 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 斗志,便酝酿写下这首词。
比较阅读:
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 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 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 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 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 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 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 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何鉴赏咏物诗
•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石灰吟 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板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诗(词)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 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 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 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 的描写中。
处 境
凄凉 惨淡
研读思考:陆游笔下的梅花是 如此的寂寞、愁苦,有何用意? (提示:再读文本,看意象品意境)
为什么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寂寞愁苦呢? 背景知识补充: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 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 觌(dí)一群小人所排挤;陆游一生主张坚决 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 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大家都孤立他,感 到悲凉寂寞,因此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 的低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 遇,可以看出这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 的梅花是寂寞,愁苦,高洁的词人化身。
• 常用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以物喻人 、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 喻、对比等。
• 4、还要善于将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感悟他 们在描摹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不同感情。
咏物诗的整体解读
• 读标题 • 读作者 • 读注释 • 读意象 • 读表情词语
卜 者以
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

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 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
心 思
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 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 也正是作者一生性格孤高,

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 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
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
骨的真实写照。
卜算子·咏梅
比 较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
难的决心和信心。
名篇补充: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陆游词背景:
毛泽东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 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 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 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 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 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 思想感情。
次词写于1961年12 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 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 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 验。即使如此,作者仍 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 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梅花的

形象不同

点 (2)感情基
调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自己(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知人论世 感受时代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
·
作 者 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介 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
人。一生力主抗金,志在恢复 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 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 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 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
壮志难酬 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
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 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 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