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试题(1)

合集下载

三峡中考题

三峡中考题

《三峡》中考题及答案一、2013襄阳(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虽乘奔.御风(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乙文写景采用的是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2分)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2 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 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 :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 “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 ”甲翁曰:“甚善 !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三峡中考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三峡中考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篇章(piān)端庄(duān)谐和(xié)B. 崖壁(yá)竹筏(fá)漂泊(bó)C. 呕心沥血(ǒu)恍若(huǎng)贞洁(jié)D. 纷至沓来(tà)轻盈(yíng)倾盆大雨(qīng)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美轮美奂红颜薄命B. 美中不足妙手偶得鸡鸣狗盗C. 风和日丽铁杵成针狐假虎威D. 狼烟四起眼疾手快唇亡齿寒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那个运动员的技艺精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个产品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名,女生有10名。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

D. 为了提高成绩,我每天都要努力学习。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们想去看电影吗?”他问。

B. 小明说:“老师,我明白了。

”C. 这本书是《三国演义》。

D. 他喜欢听音乐、看书、打球。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月光下的小河月光洒在小河上,河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闪光的银带。

河岸两旁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时,一位渔夫驾着小船从河的对岸缓缓驶来。

他手持渔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月光照耀着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渔夫的船渐渐靠近了河岸。

他放下船桨,拿起渔网,开始在河里捕鱼。

忽然,他网到了一条大鱼。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将鱼放在船舱里。

这时,月光下的小河变得更加宁静。

只有渔夫的笑声和船桨划水的声音。

河岸上的树木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渔夫的丰收欢呼。

不久,渔夫又捕到了几条鱼。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习题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中考链接,看看考试会怎么考《三峡》《三峡》中考试题集锦(二)(2010-01-06 09:55:30)2006山西(非实验区)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 ~10 题。

(10分)[甲]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⑵窥欲忘反反()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⑵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中考试题
2004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8分)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或王命急宣
B、属予作文以记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