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初中思想品德总复习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思想品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素质和能力。

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水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帮助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思想品德复习,制定双向细目表如下:前向细目表:I. 社会责任感1. 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明确国家政策,支持正当的国家行为,爱国爱民,捍卫国家尊严和权益。

2. 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问题,关注环境污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3. 社会公德意识: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尊重排队秩序,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4. 社会关爱意识:关心弱势群体,积极支持慈善事业,为乡邻社区作出贡献。

5. 实践团队协作精神:尊重集体利益,讲究集体荣誉,带头组织团队活动,注重沟通和协商。

II. 道德品质1. 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骗,对言论和行为负责。

2. 勤奋踏实:持之以恒地学习、工作,不懒惰敷衍,不浪费时间。

3. 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4. 爱心关怀:关心他人利益、身体、情感,不自私自利。

5. 宽容谦虚:容纳他人不足,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不自大自傲。

III. 创新能力1.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探索新的思想和方法: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观念,寻求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

3. 技能创新:具有一定技能水平,能够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技能。

4. 突破困境:在遇到难题或困境时,能够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或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新突破。

5. 提出新观点: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能够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

IV. 身心健康1. 安全意识:自我保护、预防意识、遵守安全卫生规定、不冒险等。

2. 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合理饮食、注重个人卫生。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说明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说明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说明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1、何为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应采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重中之重),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见下表),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其它较常见的双向细目表还有:⑴ . 反映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⑵.反映考查内容与考查目标、题型分数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⑶.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⑷.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分别展示相关表格,不需要展开讲解)3、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4、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和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对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的解释(解释时,一定要参考“201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根据表格讲解):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罗列考查内容,首先应落实主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考查几种类型的主观性试题,每种类型的试题共考查几道题,每道题共考查多少个知识点(历史学科应当为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然后再确定客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共考查多少道试题(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具体占多少道试题(历史学科应当为单项选择题),其目的在于保证一种均衡,兼顾考试内容的覆盖面(查缺补漏),同时也能避免试题的重复。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泉州市教科所纪荣海一、双向细目表的定义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种表格工具。

一般包括两个维度:内容维度,要求列出考试内容细目;认知能力层次维度,要求列出认知能力层次细目,并确定每一细目应占的比重。

更细致的双向细目表还包括难度和题型。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目的是为了恰当地把内容范围和目标层次的考核要求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命题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中国考试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例1: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例2: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题型、难度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二、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意义1.有利于在命题前全面把握测量目标。

2.有利于在命题前明确考试内容。

3.有利于提高命题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4.有利于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依据1.《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考试大纲》测量目标和行为目标。

3.教材。

4.学生。

四、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步骤1.列出考试测量的行为目标。

(表格最终呈现的是测量目标)2.列出具体的考试内容。

(表格最终呈现的不一定是具体内容)3.确定每一考试内容与测量行为目标的对应关系。

4.编制以考试内容和测量目标为两维的表格。

5.确定题量(赋分)和题型,预估难度值。

五、双向细目表的编制(一)考试类型1.标准参照考试、常模参照考试。

2.阶段性考试、终结性考试。

附: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的比较(二)单元考试例1: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2: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3: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4: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三)模块考试例1:泉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年第一学段水平测试语文必修模块1双向细目表能力层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

双向细目表编制

双向细目表编制

双向细目表编制步骤:
列出《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列出教学内容要点——列出能力层次——列出试卷结构——填写双向表。

1).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在检测内容范围内,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教科书的教学课时数与分数的权重
突出本次检测教学目标核心目标
列出检测的终结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含:教学目标特征与试题类型
2).列出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目标描述了希望学生能展现出来的表现种类
教学内容则指明了每一种表现所属的内容领域
内容要点中包含多少细节数是主观而定的
3).列出能力层次结构。

如:数学主要有四层能力结构,即事实性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概念理解、运用规则、解决问题
如: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科细想方法的认识。

4).列出试卷的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
5).程序原则
考试目标确定首项任务
科学安排内容,规划制订考试蓝图——细目表,细目表可以是双维或是多维的。

命题细目表是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透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考试目标规定的内容,经过集体讨论制定,以确保分类合理、比例恰当。

确定难度。

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左右)、较难题(0.55左右)、难题(0.45-0.20),整卷的试题难度设置比例8:1:1,及容易题和较易题占80%,较难题占10%,难题占10%。

6)填写双向细目表
设计细目表的最后一步,就是准备一个含有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难度系数四个维度的命题细目表,体现出测试的整体规划。

(参考)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参考)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2012-06-21 12:26:5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双向细目表【网络整理】双向细目表2011-12-26 06:04:09| 分类:教育驿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新课程命题,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包括题型、题号、分值、内容标准、科学探究、能力要求、预估难度、题目来源等)。

二、试题形成的理论上的要求与过程:制定细目表——审阅与答辩——提出修正意见、修改细目表——首命题——调整——形成试题。

由此可以看出,细目表是命制试题的计划书,决定了整套试题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三、命题细目表与教学的关系: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我们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

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老师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

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

说“近”的原因之一是:要用在细目表的规划下制作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

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练些什么?怎么考(练)?总不会将数学卷子出上作文,高中单元测试考初中的内容,或者是将没学的内容放到单元测试卷中。

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四、命题细目表的实践——经历命题过程:想做细目表必须实践,而实践必须是对教师的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研究、改进教学。

试题卷形成过程:明确意图(依据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实际、引导教学为主)——老师命题——再研意图(提出改进意见稿,大动结构,更换试题)——修改(教师)——交流再修改(共同修改)——定稿(这样命一套题教师能受到很大的锻炼,但是比教研员自己命题流程长、耗时多、耗精力大。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编制双向细目表

编制双向细目表

编制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包括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的双向表格。

编制双向细目表就是规划测验范围和内容比重,是根据各种语文知识、能力和态度的重要程度分配题目和分数。

(1)按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进行纵向设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测验内容可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等几个方面。

具体的测验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和教材来确定,一般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测验的重点。

测验的几个方面确定后,还要给每个方面定出所应占的分数比例。

(2)按照三维目标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在学力水平测验中,通常只能测查出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领域学习水平分类学说,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可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识记”指记忆所学的语文知识、规则和概念的能力。

如书写汉字的笔顺、看拼音写汉字、默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

“理解”指把握材料意义的能力,要求被试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某一事实,或者解释某一现象,如解释字词、理解句子的含义、复述故事等。

“应用”指将学习过的知识用到新的和具体的情景中去的一种能力,如造句、变换句式、选词填空等。

“分析”指将材料分解成部分以了解每部分的含义,找出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的能力,如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段落的意思等。

“综合”指把各个不同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如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等。

“评价”是指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能力。

它包括评价材料的前后一致性,评价证据是否合理、充分等。

一般的学业成绩测验,各级认识目标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可能以如下的比例分配为宜:识记15%、理解25%、应用30%、分析15%、综合10%、评价5%。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地区差异,这六个水平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附: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范围序号能级题型取材分值难度区分度A B C D E积累与运用共20分汉语拼音1容易读错字字音辩析客观课本 12固定轻声词、多音字辩析客观课本 2汉字3 音同形近字辩析客观课本 24音同(近)形异字辩析客观课本 2词语5在语境中辨别意思细微差别的词语客观课本 2 6在语境中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客观课本 2 7在语境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客观课本 2 8在语境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客观课本 2 古9 体味诗句的内容客观课标 1诗文积累附录10体味诗句的含义客观课标附录1 11体味诗句的情感客观课标附录1 12在语境中运用古诗句客观生活 3阅读共40分说明性文章13提取信息并做出判断客观报刊114提取信息并做出判断客观 115提取信息并进行甄别客观 116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客观 117提取信息并做出判断客观 118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主观 219 词语运用主观 320在语境中选择并运用词语主观 321抓住要点、提炼概括主观 622揣摩表达顺序、提炼观点主观 423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联系生活常识)主观 624推想关键词的含义客观 1叙事性作品25推理词语的隐含意客观课外126了解事件梗概、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客观 127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主观 228尝试多角度阅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主观 5判断习作40分小练笔29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主观课外10习作30提供范围习作主观课外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教学园地
2014-07-10 2253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期中考试将至,现将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做一简单介绍。

一、双向细目表的概念
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考试命题的一个编制提纲,是保证测验题目具有代表性的手段之一,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是为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范围内精确使用的命题蓝本。

二、双向细目表的内容
双向细目表一般有五个要素:考查内容、目标说明、能力层级、考点赋分以及难易度预测。

三、双向细目表的样式
适用年级:科目:制表人:
知识点目标说明能力要求试题来源难度预测题型安排分值1
2
3
4
5
6
7
8
9
10。

适用年级:科目:制表人:
题号题型分值考查知识及能力点认知度难易度备注1
2
3
4
四、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⑴确定本学科要考查的内容要点和能力要求。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学科要考查的内容要点和能力要求。

⑵根据学科考查的内容要点和能力要求设计《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纵向列出考试内容的各项要点,横向列出能力层级和难易度预测以及赋分情况。

⑶确定每个要考查的内容要点在全卷的总体比例。

包括各部分题目数量,以及各部分分数所占的比例。

确定考查内容的比例与赋分要注意两点:一是保证基础;二是有一定的区分度。

http///s/blog_79652c050100u3uy.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