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精品PPT课件
考试双向细目表-说课ppt

明试年工题作计举划例
学生得分率的设计意图: 1.上学期期末同类试题本校区得分率为66%, 得分率较低。其中错误用词的问题相对突 出,说明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需要提升。 2.《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语文》和 《学业标准与评价:语文》中分别有对此 的解读。
明试年工题作计举划例
明试年工题作计举划例
明试年工题作计举划例
7.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后,央广网的平台上推出了下面这样一则新 闻。但是粗心的编辑有两个地方的词语出现了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帮助他修正。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收视数据再次证明了它播一季火一季的“流行 体质”。
“四朝元老”陈更迎战两期擂主孙晓婧,一个是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专业博士生,研究机器人;一个来自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日常“望星空”。 从主持人到观众,都形容这场决赛为“神仙打架”。乍一看,两位工科博士生的所 学所专都与诗词相去不远,但她们爱诗、读诗、用诗的模样,恰是诗词“活”在今 天、“浸”入生活的上佳例证。
工作背完成景情分况 析
认真阅读《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
5 南:语文》和《学业标准与评价:
语文》两本书,明确了三个问题:
明年背工景作计分划 析
(1)“修辞、语法知识、标点符号等内容, 一方面放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生学业 标准‘积累’里面,另一方面将其与‘阅读、‘写 作’等相结合’”,因为课标里也提到“随文学 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 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 会它们在课文中国的表达效果”,“写作部分 也强调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 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 审美情趣 文化修养
高中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

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 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 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发现杠杆右端仍下沉, 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为止。
时间t/min 温度t/℃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98 90 83 80 80 80 80 75 71 72 65
(1)实验中有一组错误数据,请指出是哪一组? (2)请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在坐 标纸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不是晶体? 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 。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2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图12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的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
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Ω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
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
块划分为小知识块,这是制定双向细目表 的依据。把小知识块再划分为知识点,以 便命题时作为抽样之用,使命题能够保持 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2)考查的能力及各能力领域的权重 ①理解能力 ②推理能力 ③应用能力 ④实验探究能力及权重
(3)试卷的题型与题量 首先以答题方式为分类标准确定大题型,然
后确定每一部分知识在大题型中的分布及占多 少个题目,从而确定试卷总题数。 (4)物理方法 (5)情境领域 (6)难度预估
如何命制试题ppt课件

5、审题修正完善:请同伴或专家审题,需要全 面做试题,对试题的科学性、测试功能、难度、 区分度等作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命题者修正 完善。
20
命题的一般程序
6、制作标准答案和评分要点:标准答案科学、 正确,评分要点准确合理。
7、正式施测:将修正过的试题进行正式施测。
1、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测量与评 价(教学目标是编制测验试题的主要依据)
依据: 人的认知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规律。 分类方法:
将认知目标可分类为:知道、领会、应用、分 析、综合、评价。
4
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优点:便于客观地评价,可操作性强,在我国 教育测量与评价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17
双向细目表
单元
考查 内容
考查目标
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分数合计
易
中
难
合计
18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步骤:
(1)确立知识要点: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 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 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 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检测重点。②定比例。即确定每 一章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6
SOLO分类理论
优点: 弥补布鲁姆目标分类难以涉及的对学生思维层 次测量与评价的不足。
不足: 对一些分类或层次没有明显区别的试题就不能 进行很好的测试,对非开放性的试题缺少评价 价值。
7
3、现代认知心理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对个体学习的信息加工 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 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28
3、试题难度的控制
(2)控制点 单个还是多个知识点,回答问题时使用原理的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18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
作者:梁文利
评论数/浏览数:64 / 1849
发表日期:2011-08-13 19:06:50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作者:梁文利评论数/浏览数: 64 / 1849发表日期: 2019-08-13 19:06:50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9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命题计划:按照201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
(编写前将下表填好,以利选题)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所选试题为近年的高考原题的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2024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双向细目表

流的 力
作用 2.直流电动
√
机工作原理和
能量转化
电磁 1.电磁感应 √ 感应 现象
2.交流发电
√
机工作原理和
能量转化
8
9
的电阻关系
电能 1.电功的概
和电 念
电 功 2.电功的单
功 和 电
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 的公式解决有
功
关问题
率
4.读电能表
的示数
电功 1.电功率的
率 概念
2.电功率的 单位及单位换
算
3.用电器的
额定电压和额
√ √
√
√
√
√
√ √ √
√ √
√
√
7
定功率
4.运用电功
√
率的公式解决
有关问题
内 知识 分项细目
2.原子和原子 核的组成
√ √ √
√
√
内 知识 分项细目
容点
电路 1.常见的导
体和绝缘体
简
2.电路的组
单
成及各部分的
电
基本作用
现 象
3.通路、断 路、短路及短
路的危害
4.常见电路
元件符号
5.识别串、
并联电路
6.连接简单 的串、并联电
路
水平要求
考试次数
A B C D 12345678
√
√
√
√ √ √
6
2功的原理 3.机械效率 4.用机械效 率的公式解决 有关问题
5.测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 机械 1.动能、重 能 力势能、弹性 势能
2.动能、势 能的相互转化 声 声音 1.声音是由 现 的产 物体的振动产 象 生和 生的 传播 2.声音传播 需要介质 3.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 度
高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讲稿)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一、试卷的编制程序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
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
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
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
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
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ppt课件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12
从“考教对立”走向“考教和谐 ”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1
如何认识考试
•魔鬼? •法宝?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2
被动“应考”——“主动研考”
Hale Waihona Puke •重要环节•重要手段
•重要技能
①评价功能 ②反馈功能 ③激励功能 ④强化功能 ⑤导向功能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3
好试卷的共性标准
• 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对任
• 双向细目表的初步制定 双向细目表是考查目标、考查内容、难度、题型和认知水平目标 等要素间的关联表,是科学规范命制试题的基础和保证。利用双 向细目表命制试题,可以有效克服教师命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 目性,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考查或考查遗漏的现象,避免出现试 卷难度太大或太小,避免题型设置的不合理现象等。一般而言, 一套完整的双向细目表可以包含有各个相关的细目表。如有反映 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有反映测验内容 与测验目标关系的细目表;有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 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等。
何学生的多次测定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 结果。
• 效度。效度指考试的准确性,反映的是考试内容与
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的吻合程度。效度高的试卷,能 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真实度。
• 难度。平均得分/满分。
• 区分度。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
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
• 要通过水平考试的指挥棒,有利于促进教师在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新课程理念,有利于 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 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与发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Ω。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
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
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 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连人电路中。 (2)假设小明正确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接的是大量程,接 着他进行了实验操作,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将电流表从 大量程改为小量程了。则他进行了怎样的实验操作?观察到了什 么实验现象?
(3)试卷的题型与题量 首先以答题方式为分类标准确定大题型,然
后确定每一部分知识在大题型中的分布及占多 少个题目,从而确定试卷总题数。 (4)物理方法 (5)情境领域 (6)难度预估
3.双向细目表的种类 (1)课标第一、二级主题细目表 (2)知识结构细目表 (3)课标第三级主题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编制完成后,不得随意更改。如 果在编制试题时发现细目表中有不尽合理的地 方,需经命、审人员集体研究后再行更改,命 题人员个人无权更改细目表的内容。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 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发现杠杆右端仍下沉, 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分别 为F1 =6N、l1 =20cm、F2=4N和 l2=30cm,并由此得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该同学能否得出探究 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 。
1.某固态物质加热后变为液体,停止加热让它冷却, 记录时间和温度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 min
0
2
4
6
81
1 0
1 2
1 4
1 6
2 8
0
温度t/ 9 9 8 8 8 8 8 7 7 7 6
℃
80300005125
(1)实验中有一组错误数据,请指出是哪一组? (2)请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在坐 标纸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不是晶体? 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 。
(1)知识覆盖率及各部分知识的权重 确定各部分知识权重的依据: ①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数 ②各部分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应把力、热、电、光、声这五个大知识
块划分为小知识块,这是制定双向细目表 的依据。把小知识块再划分为知识点,以 便命题时作为抽样之用,使命题能够保持 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2)考查的能力及各能力领域的权重 ①理解能力 ②推理能力 ③应用能力 ④实验探究能力及权重
符合全卷难度要求。
***
3.调整难度值分布 全卷各题难度构成难度分布曲线,
4.对试题进一步加工 精细加工文字、符号、图表、答题说明,
核实分值、页码、页眉页脚等
**
5.制定评分细则 多种解法和不同角度答题的评分细则
6.试做试卷 统计试卷阅读量和答题量(思考时间和 写字时间),预测学生平均答卷时间
*
什么?要得到正确的探究结论应该怎样做?
(2)人眼必须在______的那一侧才能
看到点燃蜡烛的像(选填“像”或“物”)。
(3)实验中会看到两个蜡烛的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 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 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那种实验 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 谢!
1.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 放入装有凉开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 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 解释这个现象。
2.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体积为 1.72×10-4m3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厚玻
璃代替平面镜。图8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印
记,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
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所找到的蜡烛像
的位置。
(1)此同学根据自己的测量记录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的结论。你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是
6.试题难度 预估得分率是否适当
7.同时考虑答案及得分点 得分点不合适应修改试题或重新命制试题
三、组成试卷
1.核实各项预设指标,发现问题修改试
题或用备用题置换
2.预估和调整试题难度
(小题、题型、全卷)
(1)以两次实测难度为依据
(2)以当地教研、教学和学情为依据
符和7︰2︰1比例或6︰2︰2比例,也
二、命制试题
1.知识点 (1)主要知识考点 (2)辅助知识考点 (3)知识的综合性 (4)知识的领域
2.能力点
(1)识记能力 (2)理解能力 (3)逻辑推理能力 (4)分析与综合能力 (5)实验基本技能 (6)科学探究能力 (7)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3.物理方法
(1)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科学研究方法
(1)瓶中酒精的密度是多少? (2)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 待测电阻约为15Ω。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2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图12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的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
①与特殊到一般探寻规律 ②用图像处理变量关系 ③控制变量
4.情境领域
(1)日常生活 (2)大自然 (3)物理实验 (4)工、农业生产 (5)新技术
5.设问方式
(1)试题信息呈现方式 (文字、图像、表格、图片)
(2)设问方式与答题方式 (陈述、计算、选择、画图)
(3)试题开放程度 ①条件开放 ②过程开放 ③结论开放
初中物理中考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 的编制方法
2009.3.27
一、编制双向细目表
1.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依据 (1)中考方案 (2)学科课程标准 (3)中考考试说明 (4)命题框架 命题框架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
明的要求,对内容标准、行为目标和表 现水平的描述,是对考试各项内容的抽 样。
2.双向细目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