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2
容易 0.57
理解
符号意识 数感
3
容易 0.63
掌握
数感 几何直观
1
数与运算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2 容易 0.54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 算方法
1 容易 0.5
掌握 运算能力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测量
方法及单位换算。
2 容易 0.56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
小学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模块
二级主题
知识点
三级主题
满分 难度 预测 分值 归类 难度
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数与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1. 口算2.脱式计算。 3.解方程)
26 容易 0.8
掌握 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
除法,分数,比, 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
4 容易 0.5
掌握
符号意识 数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体积与容积单位。
2
较容 易
0.55
掌握
量感
图形的认识与 测量
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较容 易
0.5
掌握
量感
数与运算
分量占单位“1”的 百分之几,求百分 率
1
较容 易0.5ຫໍສະໝຸດ 理解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数与运算 数与运算
使学生认识化简比 的依据是比的基本 性质。
借助直观图形,理 解分数乘法的含义 。
5 较难 0.3
量感 了解 推理意识
创新意识
数与运算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和几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
5
教易 0.75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
■
4
4
26
对外开放
走出去的内容
Ⅱ
■
■42.627源自政府与公民民主决策
Ⅰ
■
■
4
3.4
28
政府
政府树立权威的途径
Ⅰ
■
■
4
3.4
29
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民主集中制
Ⅰ
■
■
4
2.9
30
我国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Ⅱ
■
■
4
3.4
31
文化创新
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Ⅱ
■
■
4
2.6
32
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
1.文化创新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Ⅱ
■
■
4
2.6
31
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之路
Ⅱ
■
■
4
3
32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Ⅱ
■
■
4
2.6
33
唯物辩证法
发展、系统优化
Ⅱ
■
■
4
2.6
34
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作用
文化对经济、个人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功能
Ⅱ
■
■
4
3
35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与意义
Ⅱ
■
■
■
4
3.4
36
Ⅰ
■
■
20
13
商品价值论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Ⅰ
■
■
4
3.4
25
社会保障
五年级数学评价双向细目表

体 经历 验 3 1
1 1
探索 8
2 6 2
确定行、列合计吻合,
五年级数学期末评价双向细目表一
结果目标 88 试卷题型 分数合计 填空题 28 过程目标 12
了 解
14 10
理解 25 11
掌 握
49 5
经 历
3 1
体 验
1 1
探 索
8
难 中易
判断题
选择题 计算题
12
14 18
4
6
2 6
2
10 6 2 6
评价(命题)双向细目表
曙光小学 鲁冬霞
一、什么是评价(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编制考试题.
什么是双向:纵向为测试内 容,横向为测试目标水平. 什么是细目表:详细的目标 量表.
课标和教材是双向对应的关系。
正向
课 标 教材
反向
课标与教材双向关联表是为了解 读课标和梳理教材,是学期教学的 前期准备。 教学双向细目表是为了课堂教学 服务的,是解决课堂教学将教学什 么内容,达到什么水平的。 评价(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为了 检测结果的,是对课标要求,教材 体现,教学的内容及水平的命题考 核。
3、试卷题型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惯例、考试说明 确定。 4、确定大题,大题是重点题、综合性题的出处。 5、确定小题,便于题的安排和分值分配。
五年级数学期末评价双向细目表二
结果目标 教材章节内容 观察物体 因数与倍数 课时量 折合 分数 了解 理解 掌握 经历 过程目标 体验 探索
横向 维度目标及水平 纵 向 教 材 章 节 内 容
选择题
计算题 应用题
14
18 28
细化学习水平,进一步分配分值。
确定行、列合计吻合, 与难易度吻合。
三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数学
题序
知识考点
水平要求
分值
题型
预设难度
1
数的运算
掌握
10
计算题
0.95
2
数的运算
掌握
10
计算题
0.90.
3
数的运算
掌握
12
计算题
0.90
4
常见的量
识记
2
填空题
0.90
5
常见的量
掌握
1
填空题
0.90
6
常见的量
掌握
2
填空题
0.95
7
常见的量
运用
3
填空题
0.85
8
常见的量
掌握
5
填空题
0.95
9
常见的量
理解运用
5
填空题
0.90
10
数的运算、比较
掌握
6
填空题
0.90
11
空间与图形
运用
2
填空题
0.85
12
实践与应用
应用
2
填空题
0.85
13
数的运算
应用
2
选择题
0.90
14
不确定现象
掌握
2
选择题
0.90
15
常见的量
综合应用
2
选择题
0.85
16
常见的量
掌握
2
选择题
0.90
17
空间与图形
应用
2
选择题
0.80
18
图形的认识
掌握应用
8
选择填空
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初中物理命题双向细目表(人教版)一、测量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理解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理解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解匀速直线运动,掌握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掌握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尺和钟表测量平均速度。
4.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发生的,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乐音的三要素,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5.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掌握摄氏温度,会使用温度计,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的熔点,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了解查熔点表。
6.了解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应用,了解沸腾现象,掌握沸点,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了解沸腾过程中吸热,了解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
7.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掌握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掌握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了解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二、简单的运动三、声现象四、热现象五、光的反射六、光的折射七、质量和密度8.理解密度的概念,了解查密度表,掌握水的密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用量筒测体积。
八、力9.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10.掌握重力的概念,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会作力的图示。
11.理解合力的概念,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了解滚动摩擦,了解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2.知道惯性定律,了解惯性现象。
九、力和运动在物理中,力是指一种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时您知道如何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吗?
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
我参加过中考命题培训及实践,对制作双向细目表深有体会,通过一张试卷要体现内容太多太多,毕业、选拔、教学导向,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
教师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人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
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
说“近”的原因之一是:用细目表的规划下命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
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研究中考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
一位首次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说:“以后我可知道怎么教学啦”。
考题就是教学导向,可是能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太少,那么研究出题细目表,领会命题人意图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双(多)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在新课程命题,会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
命题者应该明确检测的目的,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期望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什么?
如何监测这些教学效果?怎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学习成果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 中考命题要执
行教育部中考命题指导意见、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虑
本地教学实际等等。
那么区域的统一检测,当然离不开以上的要素要求
摘录教育部中考命题意见:“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以前文中摘录的,应该是参加国家及命题培训的内容,需要找到原文件标注)
教育部评价标准(摘录):“根据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命题,严禁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注重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
就科学学科而言,要求试题体现综合性,在具体情景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找原文)
命题者在制作双(多)项细目表的的过程中,应需把握命题指导思想,学科
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
下表是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的细目表。
细目表中横向列出了本学期考查分的内容范围(共八章)和能力要求(大连中考考试说明中的学科能力),表格的后两列是试题的预估难度和实际难度,实际难度栏为命题者为做试题分析只用。
细目表的纵向列出了题型、试题的个数、每小题的分值。
中间的横纵交叉的部分列出在那个内容上考查的分值和对应的能力要求。
上面的物理命题细目表直接看出章节内容的覆盖面和所占的比例。
同时做了下表,做出了课标的要求和题号的对应关系。
二、怎样制作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编制步骤:列出《课程标准》要求
的教学目标——列出教学内容要点——列出能力层次
——列出试卷结构——填写双向表。
1)列出教学目标清单在检测内容范围内,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教科书
的教学课时数与分数的权重突出本次检测教学目标核心目标列出检测的终结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含:教学目标特征与试题类型
2).列出教学内容要点教学目标描述了希望学生能展现出来的表现种类
教学内容则指明了每一种表现所属的内容领域内容要点中包含多少细节数是主观而定的
3).列出能力层次结构。
如:数学主要有四层能力结构,即事实性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概念理解、运用规则、解决问题
如: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科细想方法的认识。
4).列出试卷的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
5)程序原则考试目标确定首项任务科学安排内容,规划制订考试蓝图
——细目表,细目表可以是双维或是多维
的。
命题细目表是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透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考试目标规定的内容,经过集体讨论制定,以确保分类合理、比例恰当
确定难度。
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 左右)较难题(0.55左右)难题(0.45-0.20),整卷的试题难度设置比例7:2:1,及容易题和较易题占70%,较难题占20%,难题占10%。
6)填写双向细目表
设计细目表的最后一步,就是准备一个含有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难度系数四个维度的命题细目表,体现出测试的整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