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口诀3. 乘法计算4. 乘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乘法计算。

2. 教学难点:乘法计算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口诀教授学生乘法口诀,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运用。

(3)乘法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4)乘法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背诵乘法口诀。

3. 收集生活中的乘法应用实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深入浅出的讲解、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乘法计算的基础,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对于提高乘法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对乘法口诀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乘法口诀的重要性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为后续学习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乘法口诀的教授方法1. 分阶段教学:将乘法口诀分为几个阶段,逐步教授给学生。

例如,先教授1-5的乘法口诀,再教授6-9的乘法口诀。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4、练习一(1)》说课稿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4、练习一(1)》说课稿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4、练习一(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4、练习一(1)》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整数的认识,包括0、1、2、3、4、5、6、7、8、9、10等数字的读写能力,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整数认识,对于数字的读写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困难,如对数字的辨识能力不强,运算速度慢等。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各异,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0-10的数字,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读写能力,以及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字的辨识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数字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字0-10的读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出示各种情境下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讲解解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一组复杂的加减法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P.1~3的例1及“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算一算:6×10、3×32、5×11、20×5、4×21、30×3指名回答后问:你是怎么算的?2.看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你是怎么列式的?是不是等于120瓶呢,口说无凭,拿出理由和算法?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

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 怎样算?看谁的想法多?学生回答后板书。

谁来说说,这种(特指新的方法)方法是怎样思考的?小结: 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

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

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刚才的题目我们解决好了,(这个问号就可以消去了)但是做题目还没完整,还要怎么样?(学生口答)2.探索尝试,类推算法谈话引出问题:如果搬来30盒,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你是怎样算的?列出算式:12×30=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12×3=36,12×30=360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结合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会了么?说说看!(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面添写1个0。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

2. 熟练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

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步骤。

详细补充和说明: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1)将两个两位数分别拆分成十位和个位。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内容:p.1-1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1~3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们都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那我们来坐下下面的几题!如:98÷2 94÷3 94÷4 98÷5这样的计算孩子们你们是怎做的啊?说说你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学习例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有600只鸡共三排)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结果是多少?⑴学生独立思考⑵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三、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⑶交流算法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练习:李师傅4小时共加工85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四、总结鼓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五、课堂作业(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4-9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 24÷2 40÷420÷4 24÷4 40÷5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 52÷5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二、新课1.例题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指名回答要求用竖式计算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讲解: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除不尽除数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例题2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讲解书写格式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三、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四、课后作业(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11和P12的1~3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563÷4 303÷5 426÷6 912÷3259÷6 856÷8 700÷5 214÷7二、学习新课看书本图(书架)1.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2.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3、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讲解:应用两部连除应该要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是求出什么第二部得出我们需要的答案三、课堂作业补充题1、学校把买来的840本图书分给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2、拓展题3、填上合适的数4、油厂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两步练除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第二单元:年、月、日教学内容:p.17-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嫉妒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年、月、日教学内容:P17--18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一张大的2013年的年历卡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13年的年历卡黄、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出示2013年的年历卡)这是一张2013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活动后组织全般交流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1、初步认识年、月、日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2、认识大月和小月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3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记住大月和小月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讲解:老师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老师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4、计算全年的天数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三、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怎样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谈话: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很多年、月、日的知识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想办法解决好吗?(2)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内容:P19--2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教学过程:1、探究活动一小明的弟弟出生的日期是2012年但是到2013年时发现小明却没有生日的那一天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小明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问: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12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问:那么公历年份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三、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二、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P24~2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应用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1、提高典型的感知对象引出平移现象2、教师用纸片在方格纸上做歪歪斜斜的运动问:是这样平移的吗?2、提供更多更贴进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引出旋转现象多媒体依次出示动态的风车、小火车、升国旗、方向盘、钟摆等的运动状态观察剩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给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引导讨论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3、在活动中加强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⑴想想做做1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物体的运动状态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哪些是旋转说明理由4、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做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做是旋转现象二、将图形进行平移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工程师将我们的"小纸片"进行平移1、移一移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房子纸片按要求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平移2、教学例题出示下图:问:在方格纸上的"音乐厅"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研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音乐厅"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学生独立分析例题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情况完成填空后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互相评价4、教学"试一试"问:如果在方格纸上把"音乐厅"向上平移3格平移后的图形将在什么位置?你能将平移后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怎样画比较好?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再将这些点平移最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一个学生当场在投影仪上做示范再让学生选择"试一试"中的图形进行平移也可以由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来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平移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评价如果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正确、合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5、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画一画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数的构成,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小数的简单比较和计算。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感。

但学生对于小数的概念和构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小数的读写方法存在困惑,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达到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数的构成。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3.让学生能够进行小数的简单比较和计算。

4.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数的构成,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小数的简单比较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分享,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小数的演示动画,小数的计算游戏等。

2.学习材料:小数的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小黑板,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小数实例,如超市商品的价格,体温计的读数等,引导学生关注小数,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呈现(10分钟)利用小黑板,呈现一些小数,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构成,如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选一个小数,读写给其他组听,其他组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第一单元 10乘两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10乘两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10乘两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交流能力,增强记忆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适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教师放一张黑板报,要求学生算出下面的算式。

10×5、10×15让学生发言报答,以锻炼学生口算的能力。

2.提出如下的问题:当我们碰到这种乘法题目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计算呢?3.由此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Step2. 学习1.教师提供一组例题:10×27让学生通过把27折成20和7相加,再乘以10,最后再加上原来的27,便可算出答案。

即:(10×20)+(10×7)+27=200+70+27=2972.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0×31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出答案,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3.教师提出整十数的乘法口诀:十位数相乘,个位补零。

示例:30×40=(3×4)0=12004.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出以下算式的答案:20×40、60×90、70×50、80×20Step3. 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2.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可以使用做笔记等方式,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为稳固。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本节课的教学课件,包括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等环节。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需求。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找出规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笔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纠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题目,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估算意识的培养,注重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学习例1:1、今年是鸡年,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养鸡场。

(光盘演示例1)把你看到的,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注意适当地引导组织语句。

)(图上只能看到:整齐地排列着3排鸡笼,还有3排鸡蛋。

)问:利用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吗?补充信息:一共有600只鸡,现在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平均每层有多少只?)2、会解答吗?说给同桌听交流:600÷3是什么意思?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到200的?(注意发现学生合理的算法,尽管要注意算法多样化的问题,但也不要太刻意。

其中书上的第2种算法可能对后面的计算更有启发,要引导学生多说。

如果有说第3种算法的,那可以及时地把p.2的第1题拿出来让学生做掉,做完后,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从中发现了什么?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百除以一位数,这样就相当于是在做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只是在后面别忘了加两个“0”,这样算可以使计算更快。

)二、学习例2:1、说常识:(1)、养鸡场养的鸡主要有2种,一种是肉鸡,我们吃它的肉;还有一种是蛋鸡,我们吃它的蛋。

那图里的这些鸡是什么鸡?(蛋鸡)(2)、鸡生蛋,也有它自身的规律,你大胆猜一下,这600只鸡一天可能会生多少个蛋?指出:事实上鸡不可能每天都生蛋,所以不会等于甚至超过600个;也不能都偷懒,那样养鸡的人就亏大了。

所以可能生400多或者500多都是合理的。

2、继续出示:这些鸡2天共生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读信息后,一起列出算式,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

板书:986÷2第一步:估计现在根据这个算式,你再来估计一下600鸡平均每天下多少蛋?并说明理由。

2、估计只是解决了一个大概是几百多的问题,那第二步就是算了。

板书竖式(略)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你认为该怎么算?(先算百位上的9除以2)老师有意把后面部分遮去,就让学生算9除以2部分,算到商4,问:4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继续把后面的遮起来说,在不遮的说。

后者在说的时候就要强调:9个百除以2,得到的是4个百,所以4要写在百位上。

)你会接着算吗?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或是同桌的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说说道理。

3、我们平时做作业可没人帮着检查,所以我们该怎么办?指出: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怎么验算呢?请大家写出验算的竖式。

小结:观察黑板上的除法竖式,你觉得和我们上学期学的有不同的地方吗?(特别长)怎么会特别长的啊?(这学期学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分三步除:百位、十位、个位。

)而且在算之前,先要估计得数可能是几百多,算之后还要验算自己的得数是否正确。

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

三、练习:1、完成书上的p.2第2题。

做之前问:这4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提醒学生:这些“□”是提醒大家注意写数的时候要写对位置,不能不按规矩,该在什么位置就只能写在什么位置,你能做到吗?请大家认真完成再交流。

2、讨论第5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读完了问:你能解答吗?试试看。

把你的想法与你座位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结论一样吗?全班交流。

(注意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四、布置作业:p.2第3、4题。

课后小记:这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很好!在课堂上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1、在开始观察养鸡场的图的时候,有学生说:每排有13只鸡。

马上有学生指出:不对。

最左和最右画得很淡,意思就是还有很多,类似与“……”。

我觉得学生能细心的观察图,这点很好,而且语言表达准确、到位,课堂上这方面需要及时地注意。

2、在说例1的口算方法的时候,第1种方法没人说,主要说了这3种(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0”。

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百,所以除得的是2个百,要在2的后面加2个“0”(2)受上面的启发,有学生提出:看成60÷3=20,这是把600看成了60个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个十,在20的后面加1个0即200。

我觉得这种说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学的首位不够除的时候就会用的。

(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结果。

3、介绍一些鸡的常识学生很感兴趣。

我平时很注重让学生多了解各方面的常识,这样慢慢积累之后,就可以对以后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的结果养成一种初步估计结果是否合理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利用常识先有一个大致的合理范围,再根据数据来估,就很自然了。

在估的时候,有学生说是400多的,也有提到500的。

我分别让学生说理由。

前者理由有2个。

1、先把986看成是1000,得数是500,毕竟986比1000少,所以得数比500少,所以只能是400多。

2、看9除以2商。

我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就只看了9除以2呢?后面的除就显得非常的容易。

4、练习没有时间按计划全部完成。

第二课时(首位不够除)教学内容:p.3、4。

教学目标: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理解并掌握该方法。

2、把2种方法加以比较,从而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把握,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再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们来估计一下这几题的商应该是几百多,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如:984÷2 984÷3 984÷4 984÷5问:是不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都会是几百多呢?说一说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百位够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种情况,也就是百位不够除该怎么办?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除)二、出示例题:1、光盘演示例题。

问:把你看到的信息读一读,说一说。

要求“卖了多少千克鸡蛋?”要怎么列式?为什么?板书:312÷42、估算:它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及时肯定一些好的估算法。

特别是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百位上的3不够除,要看前两位即要用31个十去除以4,得到的是几个十。

3、竖式计算:写完后问:这第一步计算就有挑战,你说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老师随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

强调:7要写在十位上多问几个学生:为什么这个7要写在十位上?接下去的你会算了吗?请大家继续算,写在书上。

4、验算。

学生自己验算,完成一开始的横式。

指出: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过程。

小结:这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但它的得数就是一个两位数。

请大家和同桌简单交流一下,同样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还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就是两位数了?三、练习: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第3页的第1题。

完成后请同桌互相交流:算对了吗?写得规范吗?全班交流: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想提醒大家?四、作业:p.4第2题。

课后小记:学生在估算这个环节,反应不错,理由说得较清晰到位。

在说“7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的时候,学生自己也能说出理由:31个十除以4得到的是7个十,所以7要写在十位上。

也有学生就说写在“1”的上面。

我补充了一句: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位数的除法,那时计算比较熟练之后,就会更加的简化,比如这道题是除到“1”,那商就写在“1”的上面;再除到“2”,商就写到“2”的上面;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注意两种说法,在一开始(984÷2)让学生估算得数是几百多的时候,出现了2种声音。

1、9除以2等于4(由于是估算得数是几百多,所以余数可以不说出来。

)2、9除以2商4。

仔细比较这2种算法,我觉得第2种更规范。

练习一教学内容:p.4的部分练习和p.5教材简析:这部分主要是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的:1、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进一步理清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继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2、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如p.4第4题)3、通过计算,渗透连除和除乘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相关学习做准备。

教学过程:1、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228÷3 712÷6 231÷5944÷8 543÷2 197÷4具体操作:先指名一道一道地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

再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题,时间到后,在检查是否正确的前提下,比比谁做得更多。

在讲评板演题的时候,注意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指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2种可能,或是三位数或是二位数。

2、练习:800÷2÷2 900÷3÷3 600÷3÷2800÷4 900÷9 600÷6 先请学生观察这组题目,你觉得上下两题有什么特点?你猜它们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猜得是否正确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计算。

交流:猜对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上下两题的规律?(这个语言要求不必太高,主要还是在于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适当引导,使他们初步感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3、(p.4第4题)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都是396毫米,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说出各图形的名称,并分别求出它们的边长。

(图略)读题后问: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分别列式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

问:看来你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样长的周长,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短。

或者说:同样的数,除的除数大,商就小;除的除数小,商就大。

)4、(p.5第5题)小明从家出发,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9分(图略)(1)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2)如果照这样的速度直接从家到少年宫,只要7分。

小明直接从家去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要求学生对照图理解文字内容,并正确解答。

5、布置作业:p.5第1题,p.4第5、6题课后小记:今天这课练习课,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有几个地方的处理可能与教师用书上有点点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