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语文复习(3)

合集下载

2022年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月考复习(3)

2022年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月考复习(3)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学期月考复习试题-3(12月)一、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写出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狗·猫·鼠》一文既有对童年时一只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C.《琐记》中,鲁迅回忆了与衍太太有关的一些往事以及自己出国留学的原因,文中的衍太太对隔壁的孩子很好,文中饱含了作者对衍太太的感激之情。

D.《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了长妈妈的迷信、唠叨,表达了“我”对她的不满之情;对长妈妈为自己购买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2.【诵美文,歌赞家乡】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

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①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①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①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B.为避免青春期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做到:主动沟通交流,理性看待事情;提高个人修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冷静思考,正确表达意见。

C.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练习12:课内文言实词迁移训练(3)-【教考融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专练

练习12:课内文言实词迁移训练(3)-【教考融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专练

练习12:课内文言实词迁移训练(3)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

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

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

又娴于辞令,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

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

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

基不自安,请告归。

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

四年以疾致仕,赐临濠地若干顷。

1.与“裁决如流”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与“去其弊政”的“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B.为汉家除残去秽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3.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逝将去女,适彼乐国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D.等死,死国可乎4.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内立法度,务耕织C.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D.亡走赵,赵不内5.与“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即入见沛公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D.即谋单于,何以复加6.与“帝始微厌之”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与解析】1.与“裁决如流”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解析:选D 文中的“如”意为“如同,好像”,D项与之相同。

A项,动词,往,到……去。

语文素养试题(含答案)

语文素养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年上12级1—-—8班《语文素养》期末试卷(答案)班级学号姓名记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尽相同的一组是( A )A.差劲差遣差事差强人意B.角斗角色口角群雄角逐C.间隔间谍间隙亲密无间D.调查调遣调动南腔北调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安装防碍气概呕心沥血B.竣工即使欣赏再接再厉C.凑合粗犷幅射娇柔造作D.松松弦律青睐自暴自弃3.按检字要求,下面音序、部首与笔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D)A.典:音序”D”,部首”八”,笔画为3画B.殆:音序”T",部首”歹”,笔画为6画C.髓:音序”S”,部首”骨",笔画为12画D.融:音序”R”,部首”虫",笔画为10画4.下列汉字笔画错误的一项是( D )A.凸(5画)B.凹(5画)C.鼎(12画)D.沛(8画)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兜”字共有十一画,"延"字共有六画.B.用部首检字法查”函”字,应查"凵"部,再查六画。

C.用音序检字法查"丸”字,其音序字母为"W”。

D.”与”字的书写笔顺是:先写竖折弯勾.6 .一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2)“西部开发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决.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D.胜地减少抑制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A.学者散文大多沉稳,追求深刻与久远,而网络文学一般都披有清灵的外衣,渗透着机智和幽默,这两类作品亦庄亦谐,各有千秋.....B.一个人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不为所动,不改初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整理分类复习年级联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整理分类复习年级联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整理分类复习年级联考习题〔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补全词语1. 补全成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汹涌(____)(____)恍然(____)(____)蹑(____)蹑(____)波澜(____)(____)斑斑(____)(____)凝神(____)(____)(1).与“蹑(____)蹑(____)”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用喜欢的方法,写出任意一个词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意选择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

邯郸(_____)(_____)(_____)(_____)盗铃杞人(_____)(_____)守株(_____)(_____)无(_____)无(_____)(_____)(_____)有味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_____)思索(_____)流不息大显神(_____)相(_____)并论(_____)头丧气(_____)确无误活(_____)乱跳兴高(_____)烈4. 补全词语。

翩翩(____)(____)(____)(____)并论邯郸(____)(____)杞人(____)(____)(____)弓(____)影画(____)添(____)(____)(____)矛盾(____)辕(____)辙窃窃(____)(____)掩(____)盗(____)争(____)斗(____)人(____)人(____)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澜________阔凝________静________恍________ ________悟蹑________蹑________①这道题太难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________。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 知识清单3 懂一点语法常识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  知识清单3 懂一点语法常识

知识清单三懂一点语法常识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它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而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因此,我们特地编写了此内容,目的是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应知应会的语法常识,重点是句子常识,而且仅限于“一点”“常识”范围之内,其余的不作展开,不作深析。

一、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教育..要面向未;。

()(2)这件事教育..了我。

()(3)话说得很明白..。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 (5)他在.教室。

()(6)他在.教室看书。

()(7)他在.修自行车。

()(8)小李只是..哭,你问她,她什么都不说。

()(9)这件事,他和.我谈过。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11)山,好大的山啊.!()(12)啊.!好大的一幅画!()【答案】(1)名词(2)动词(3)形容词(4)动词(5)动词(6)介词(7)副词(8)副词(9)介词(10)连词(11)助词(12)叹词二、短语(按其结构分类)“所字短语”(所闻)等。

但是在所有短语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为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其他几种短语的结构关系均是这五种基本结构的演化。

[应用小练]2.根据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特点,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节约原料()(2)老师和学生()(3)阳光灿烂()(4)野生动物()(5)共同奋斗()(6)伟大而质朴()(7)喜欢清静()(8)学得好()(9)高兴极了()(10)守株待兔()(11)马上回;()(12)今天星期一()【答案】(1)动宾(2)并列(3)主谓(4)偏正(5)偏正(6)并列(7)动宾(8)补充(9)补充(10)连动(11)偏正(12)主谓三、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高12级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翻译

高12级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翻译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 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 夜踽踽独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忧何劳 相问生曰卿何愁忧或可效力不辞也女黯然 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 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 有定所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fú, 同“袱”】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 】之, 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 踽【jǔ】独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 解愁忧,何劳相问。”生曰:“卿何愁忧? 或可效力,不辞也。”女黯然曰:“父母 贪赂【 】,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 夕楚【 】辱之【 】,所弗堪也,将远 遁耳。”问:“何之【 】?”曰:“在 亡之人,乌有定所。”
陈抱尸收肠,且理且哭。哭极声嘶,顿欲 呕。觉鬲中结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 腔中。惊而视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犹跃, 热气腾蒸如烟然。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 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缯帛 急束之。以手抚尸,渐温。覆以衾裯。中夜启 视,有鼻息矣。天明,竟活。为言:“恍惚若 梦,但觉隐痛耳。”视破处,痂结如钱,寻愈。 异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 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 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 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
见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秽不可近。陈膝 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爱我乎?”陈告之 故。又大笑曰:“人尽夫也,活之何为?”陈 固哀之。乃曰:“异哉!人死而乞活于我。我 阎摩耶?”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之。市人渐 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 之!”陈红涨于面,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 遂强啖焉。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 停结胸间。乞人大笑曰:“佳人爱我哉!”遂 起,行已不顾。尾之,入于庙中。追而求之, 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 既悼夫亡之惨,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 愿即死。方欲展血敛尸,家人伫望,无敢近者。

【名师大讲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3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名师大讲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3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⑨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它们和别
例如: (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 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1) 例如: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鼓励私人办学, 结果私人大学一下子冒出上千所,由于其办学资质没有 统一规范,我们推荐学生留学马来西亚时,也就只能依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在疑问句 中,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只
(1)
例如:是我错,还是你错? ② 例如:站在她们的前头领导她们呢?还是站在她们的后 面指手画脚她们呢?还是站在她们的对面反对她们呢?
(2)
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②有疑而无问:(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含有 “如何、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要发 问,整个句子是一个陈述事情的语气)句末不能用
例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 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
解析:本句中“经济的发展”等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因此应将“发展”“扩大”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3)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
例如: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 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
解析:这是个疑问句,虽然感情强烈,但基本还是个疑问 句,引语中的叹号不妥,应改为问号。如要把强烈感情表达 出来,可以问号、叹号并用,问号在前,叹号在后,合起来
(3) 例如: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
解析:开头的“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是整个句子的 主语,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叹号却是一种句末点号。因 此“啊”后边的叹号属于误用,应改为逗号。全句的末尾

上海市小学至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上海市小学至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适用对象:小学生做事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学生对电脑、电视着迷,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学生。

被动学习、非主动获取知识、无时间观念的学生。

厌烦老师、家长的唠叨,极易情绪学习造成效率低下的学生。

一年级特色课程三年级特色课程级别轻松语文班课时级别快乐语文班课时第1级生母认读拼写1次课第1级形近字组词1次课第2级韵母认读拼写1次课第2级近义词反义词1次课第3级声韵母拼写规律1次课第3级文学体裁的认识1次课第4级声调认读1次课第4级多音字1次课第5级笔划书写1次课第5级表达方式的认识1次课第6级偏旁认读1次课第6级说明文1次课第7级部首认读1次课第7级记述文1次课第8级生字认读1次课第8级句子排序1次课第9级朗读1次课第9级同音字1次课第10级形近字认读1次课第10级修改病句1次课第11级形近字组词1次课第11级关联词1次课第12级量词用法1次课第12级修辞运用1次课第13级根据拼音写生字(连生字)1次课第13级古诗词鉴赏1次课第14级AAB式词语1次课第14级古诗词背默1次课第15级BAA式词语1次课第15级标点符号用法1次课第16级反义词1次课第16级形物类阅读理解1次课第17级初步认识简单修辞1次课第17级写景类阅读理解1次课第18连词成句1次第18写人类阅读理解1次第19级成语积累1次课第19级说明文阅读理解1次课第20级古诗词鉴赏1次课第20级作文讲解1次课二年级特色课程四年级特色课程级别快乐语文班课时级别轻松语文班课时第1级形近字组词1次课第1级基础知识之课内字词默写1次课第2级近义词1次课第2级基础知识之课内句子默写1次课第3级反义词1次课第3级基础知识之近反义词1次课第4级多音字1次课第4级基础知识之句式转换1次课第5级量词1次课第5级基础知识之修改病句1次课第6级词语释义1次课第6级基础知识之缩句和扩句1次课第7级成语积累1次课第7级基础知识之修辞手法1次课第8级句子排序1次课第8级基础知识之修辞手法1次课第9级同音字1次课第9级基础知识之标点符号1次课第10级修改病句1次课第10级基础知识之仿写句子1次课第11级关联词1次课第11级课内阅读1次课第12级修辞运用1次课第12级课内阅读1次课第13级古诗词鉴赏1次课第13级课内阅读1次课第14级古诗词背默1次课第14级课内阅读1次课第15级标点符号用法1次课第15级记事作文的写法1次课第16级简单短文阅读1次课第16级写人作文的写法1次课第17级陈述句专题1次课第17级写景作文的写法1次课第18祈使句专题1次第18想象作文的写法1次第19级感叹句专题1次课第19级状物作文的写法1次课第20级表达方式专题1次课第20级作文注意事项及押题1次课小学生转化为中学生的过渡期、定型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级语文复习(3)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共15分)一、单项语言技能考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A.彷.徨(páng)枘.凿(ruì)绰.刀(chāo)恪.(kè)尽职守B.风骚.(sāo)佝偻.(lǒu)秘诀.(jué)味同嚼.蜡(jiáo)C.拮据.(jù)恐吓.(hè)作.揖(yī)吹毛求疵.(cī)D.污蔑.(miè)嗔.怒(zhēn)襁.褓(qiáng)根深蒂.固(dì)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B. 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

C.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D.《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写成的。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的显示出来,这就是: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②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

③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④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

⑤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

A、①⑤②④③B、③⑤①②④C、①③⑤②④D、③⑤②④①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3分)A、“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这个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它的作用是用于提醒读者注意,引导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B、《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公输》的作者是墨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思想,其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D、《惠子相梁》选自《庄子秋水》,作者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不好功名,主张清静无为思想。

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才傲物。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文字之狱.。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伐无道.,诛暴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18题,共85分)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4分)(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9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十年春,齐帅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攻亲戚之所畔.()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翻译下面句子(4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8、文段中1中,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用具体的语言阐述何谓“得道”?(1分)。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有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比如文段2中的长勺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请用孟子的这一思想结合文段2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2分)(二)诗文默写(15分)9.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2),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3)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4)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5)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6),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7),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8)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9)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咏喇叭》)(10),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11)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风齐王纳谏》)(12)欲问行人去那边,。

王观《卜算子》(1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却整日沉迷酒色之中,最后,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收复了越国,正是体现了孟子的一句话“”(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1分)(一)议论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4—17题对此我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0、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分)11、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12、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论证的方法,一是;二是。

(3分)13、作为中学生的呢在学习中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请结合文段具体谈谈,不得少于30字。

(3分)(二)文学作品阅读(13分)三袋米的故事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

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

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

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

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

”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

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

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

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

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

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

”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

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

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

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

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

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

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

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15.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

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

(3分)答:我选()处:16.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3分)17.“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

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

(3分)四、作文:(40分)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拾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每时每刻都有感动存在。

(1)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12级语文复习三答案1---5:A C D A(C) B6.畔通“叛”,背叛间:参与7、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王)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报,一定要据以实情禀报。

8、所谓“得道”是指施行仁政,得人心。

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庄公已逐渐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只有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取信于民,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