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建设与放射质控

合集下载

PACS对医学影像质量的控制与影响

PACS对医学影像质量的控制与影响

PACS对医学影像质量的控制与影响杨晓慧;郑国芳;郭兴华【摘要】目的探讨PACS建设对影像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3个效率指标(每日病人量、每个病人检查与撤告时间、病人最大预约天数),9个质量指标(基础质量中的人员素质选计算机使用程度为指标、设备水平选数字化程度为指标、环节质量选病人基本信息一致性、检查部位一致性、报告单基本项目与格式、报告复签率为指标、终末质量选报告合格率、住院病人随访率、诊断符合率为指标),4个管理指标(数据存贮成本、胶片打印成本、资料检索速度、分类统计便捷性),比较传统医学影像工作模式与PACS联机工作模式之差异.结果结合本院实际设计合理的PACS 可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上控制影像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终末质量.结论 PACS可从技术层面控制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0(025)011【总页数】3页(P82-83,88)【关键词】HIS;PACS;质量控制;资源共享【作者】杨晓慧;郑国芳;郭兴华【作者单位】运城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山西,运城,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4;R814.42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ictures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医学网络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量的80%,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都实施了全院或是放射科PACS的建设,充分享受到了信息化的巨大成果[1]。

PACS系统打破了传统医疗模式和时空限制,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阅读、存储、管理和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并实现了医疗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PACS 系统方便了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提高了影像诊断的水平与效率, 降低了诊断成本, 全面提高并保证了医疗质量, 开创了医学影像诊断与管理的新纪元[2]。

HC3i-PACS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精)

HC3i-PACS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精)

HC3i-PACS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一、背景HC3i-PACS系统是一种医学影像管理和存储系统,用于将影像数据为中心的影像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管理、存储和交换。

因为影像诊断与治疗对临床决策和治疗效果影响极大,因此,HC3i-PACS系统质量保证与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二、质量保证1. 质量保证的原则在 HC3i-PACS 系统中,质量保证的原则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引进和推广最好的技术和方法,促进系统和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性能,从而保证系统和服务的卓越品质。

2. 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和服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引进和推广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提升系统和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性能;•进行严格的系统和服务测试,评估系统和服务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系统和服务的质量;•经常进行用户调查和反馈,针对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系统和服务。

三、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的原则在 HC3i-PACS 系统中,质量控制的原则是持续监测、评估、纠正和改进系统和服务的质量,保证系统和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性能,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2.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保证系统和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性能;•通过完善的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系统和服务中的问题,从而保证系统和服务的质量;•建立完整的工作流程,规范操作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计,控制和改进系统和服务的质量;•尊重并积极吸收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系统和服务的质量;四、总结HC3i-PACS系统作为一种医学影像管理和存储系统,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引进和推广最好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规范操作和管理,控制和改进系统和服务的质量,我们能够保证 HC3i-PACS 系统和服务的质量,最终提升影像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

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

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在医疗行业中,PACS系统(影像存储和通信系统)的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

在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硬件设备的选型、网络环境的搭建、系统软件的配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以确保PACS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的效益。

首先,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医院影像科室的实际工作需求,包括影像存储、影像传输、影像诊断和报告等方面的需求。

在规划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PACS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实施方案,包括硬件设备的选型、网络环境的规划、系统软件的配置和人员培训计划等。

其次,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在系统集成阶段,需要将选型的硬件设备进行整合,并搭建起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以确保PACS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测试阶段,需要对PACS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医院影像科室的实际工作需求。

接着,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需要进行系统上线和运行。

在系统上线阶段,需要对PACS系统进行全面的上线准备工作,包括数据迁移、系统配置和用户培训等。

在系统运行阶段,需要对PACS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

最后,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和持续优化。

在效果评估阶段,需要对PACS系统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

在持续优化阶段,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PACS系统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以确保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医院影像科室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PACS系统项目实施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医院影像科室的实际需求,并进行系统的规划、集成、测试、上线、运行、评估和优化等工作,以确保PACS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的效益,为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及PACS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及PACS

MTF的应用简介 ①成像系统的MTF ②不同成像系统的MTF的比较 ③数字成像系统后处理参数的作用比较
噪声评价法
噪声等价量子数评价法
MTF: X线管焦点的MTF:描述X线管焦点面光源 使人体组织成像时,人体组织影像再现率 的函数关系。域值范围:0≤MTF≤1。 在同一个空间频率值时,MTF值大的焦点, 成像性能好;焦点尺寸越小,成像性能就 越好。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
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是结合现 代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形成的理念、 精神、质量标准、价值及行为准则,
是一种质量文化。
在这里质量管理一词是广义的, 不是单纯的质量控制。
1979年和198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有关 放射界人士召开了放射诊断及核医学的质 量保证程序认定会议,确定了照片影像质 量管理体制。
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 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ISO的功能是为人们制订国际标准达 成一致意见提供一种机制。
ISO针对医学设备全部质量保证制定 了《医用器械质量管理方针》。
1987年,欧共体(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EC)制定了放 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for Diagnostic Radiographic Images)。
QA、QC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的程序
质量管理活动的程序
正常
不正常
(一)正常管理程序: 计划( Plan ) 实施( Do ) 检查( Check ) 总结( Action ) 简称PDCA循环程序。
PDCA循环程序图 P:1.目标方针2.制定计划3.确定管理点
D:落实措施,执行计划 C:1.发现问题2.检查工作,调查效果 A:1.遗留问题纳入下一级2. 总结经验,修订标准

pacs系统实施方案

pacs系统实施方案

pacs系统实施方案PACS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是一种集成了影像获取、传输、存储、显示和诊断的系统,对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PACS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需求分析1. 医院影像科室的现状:目前医院影像科室存在影像管理混乱、影像存储空间不足、影像传输速度慢等问题,急需引入PACS系统进行改善。

2. 医院对PACS系统的需求:医院需要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PACS系统,能够满足影像科室的日常工作需求,提高影像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实施方案1. 系统选型: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PACS系统供应商,进行系统评估和比较,最终确定最适合医院的PACS系统。

2. 系统部署:在选定PACS系统后,进行系统部署工作,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网络环境的优化、系统软件的配置等,确保PACS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数据迁移:将医院现有的影像数据迁移至新的PACS系统中,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进行数据清理和整理工作,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4. 系统集成:将PACS系统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HIS、LIS等)进行集成,实现影像和病历的无缝对接,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5. 培训和推广:对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PACS系统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PACS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能,同时开展推广活动,提高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PACS系统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实施效果评估1. 系统性能评估:对PACS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影像传输速度、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工作效率评估:对影像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估,比较PACS系统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变化,评估PACS系统对工作效率的提升程度。

3. 医疗服务质量评估:通过对医院影像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比较PACS系统实施前后的影像诊断准确性、诊断时间等指标,评估PACS系统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

医院数字化建设中PACS系统的建设

医院数字化建设中PACS系统的建设

3网络通信技术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业务量相对较大,信息的存储和传输难度较大,也是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化和推进,推进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各医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PACS 系统,并不断完善,为医院诊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探讨医院信息系统、PACS 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PACS 系统建设的对策。

PACS 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图像数据存储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医疗改革的新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

1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据调查,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相对较晚,但目前,发展已呈现出增长的变化。

许多大型医院已经建立或逐步建立了数字信息系统,如PACS 信息系统、OA 系统等。

然而,很多基层医院或中层医院,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系统不是很全面和完善,一些医院还采用传统类型的医疗模式。

在成像部门,大部分的数据收集是基于纸质报告或照片模型,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2 PACS系统2.1 PACS系统概述PACS 信息系统由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软件、信息存储设备等功能组成。

它主要由计算机技术、放射性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医学图像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组成,对图像进行处理和采集,管理相对复杂的存储和运输信息系统。

PACS 系统又称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其工作主要包括图像咨询、数字图像采集、网络图像存储等,并针对相应的医学图像管理。

2.2 PACS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PACS 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放射学影像信息系统,负责适当存储的信息和数据。

(2)中央存储和归档系统,其工作是所有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系统。

(3)电影阅读诊断系统,医生通常通过系统及时了解图像。

医院影像管理系统pacs建设方案分析

医院影像管理系统pacs建设方案分析

医院影像管理系统pacs建设方案分析2023-12-03•建设背景与需求分析•建设方案总体规划•数据库与服务器建设方案•网络与安全建设方案•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案•实施效果与未来展望目录CONTENTS01建设背景与需求分析纸质化管理方式落后影像数据存储和管理混乱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受影响医院影像管理现状建设需求与目标实现影像数字化管理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为医院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建设意义与价值02建设方案总体规划制定明确的医院影像管理系统(PACS)建设目标,包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医疗流程等。

明确建设目标对医院当前影像设备的分布、使用频率、数据量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了解PACS系统的需求和瓶颈。

需求分析设计PACS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系统组成、模块划分、数据流控制等。

总体架构设计建设总体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架构等。

技术选型技术实现技术风险评估根据选定的技术方案,制定详细的技术实现计划,包括技术细节、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等。

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030201技术方案设计制定详细的PACS系统实施计划,包括实施时间、实施步骤、实施人员等。

实施计划设计PACS系统的实施流程,包括系统安装、配置、调试、测试等环节。

实施流程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风险控制实施方案制定03数据库与服务器建设方案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包括患者信息、影像信息、医生信息等。

数据库类型选择选择关系型数据库(RDBMS)或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特点来确定。

数据库性能优化为了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选择通用服务器或专用服务器,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特点来确定。

谈我院放射科PACS系统的建设

谈我院放射科PACS系统的建设
( .o p tr it e t o pt iz o i , iz o 5 5 0 ;. d l- o t U i ri ,h n s a 4 0 1 ,hn ) 1C m u e, ui C nr H s i li L u h u C t L u h u 4 0 72Mide s uh nv st C a g h 1 0 1C ia L e e a n y e y
谈我 院放 射科 P S系统的建设 AC
刘剑锋 , 秀锋 曾 屹 杨 .
(. 州市 柳 铁 中心 医 院计 算 机 中心 , 西 1 柳 广

401) 10 1
柳 州 55 0 ;. 4 07 2中南 大 学 成教 学 院 , 南 长 沙 湖
摘 要 :建 设 一 套 合 适 的 P ACS系统 能极 大 地 提 高 放 射 科 乃 至 医 院 的 综 合 实 力 。本 文 介 绍 我 院放 射 科 P S 系统 的 架 构 和 配 置特 点 , 点 讨 论 建 设 和 应 用过 程 中 的 AC 重 体会 。 ’ 关键 词 :放 射 科 ;ACS 建 设 P :

合理使 用抗生 素是 医院各项工作 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也反映了医院基 础医疗质量 , 能否合理使用抗生素 , 医院领导重视是关键[ 4 1 。抗生素是一把 双 刃剑 , 一旦被滥用 , 给人体带来伤害 , 会 成为威胁人类 的” 隐形杀理 原则 , 科学合理地 使用抗生素。充分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 ,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使临床用药逐步实 现安全 、 有效 、 地服务于医务人员 , 经济 并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 创造社会效益 , 树立医院 良好公共形象[ 5 1 。
Dic s i n Co s r c i n o ACS S s e s ia d oo y De a t e t s u s n t u to fP o y t m i Ho p t l n Ra i l g p r m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CS建设与放射质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松华质量是影像科业务活动的生命❑没有质量的影像会导致误诊、漏诊❑质量包括技术和诊断两方面诊断精准、技术先行影像数字化以后,质量控制很困难❑电子化软读片,胶片不重要了,评审胶片还是评审图像?图像存在电脑里,而且图像很多,评阅困难❑数字图像与胶片拍摄的图像有很大不同,标准如何改变?❑既然图像全在PACS中,如何把质控工作与PACS结合?或者在PACS建设的同时,融入质控内容?利用PACS/RIS建设来融入质控工作要求❑图像或胶片的质量检查能否在PACS/RIS上做?❑随访工作能否利用PACS/RIS快速进行?❑科室管理文档、操作常规、规章制度、日常检查记录等等,可否联网记录、查看,实现无纸化?行!为什么我来讲?❑作为放射科主任,质量和管理都是我关心的事,PACS建设与科室管理运行关系极大,如何进行质管理值得苦思冥想❑本人担任了上海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主管质控。

还是影像技术学会的委员,对技术非常感兴趣,对PACS也非常感兴趣❑我参与了最近8年的上海市放射质控中心工作,任专家组长,参与了第二版“上海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标准和督查计分表”的制定❑参与了上海市“医联工程”的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起草、完善、制定了“上海市PACS质量控制标准”,并推广实施了这个标准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一、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一、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DR所摄,自动条件,一般没有问题❑摄片位置,仍然一样需要重视❑人文标识,仍然一样需要重视❑有无伪影,仍然一样需要重视不需要改变?一、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一、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但是:❑自动条件拍摄时,四肢拍摄照样条件有很大问题!❑胶片有密度值,但DR有曝光指数,有曝光量可测量❑胸片拍摄,DR多用高KV,显示细节也应该不同,应该能显示心脏后方肺纹理,而不是脊柱显示4个。

膝关节摄片也是应该对骨小梁细节要求更高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二、数字化影像评审,如何评?❑评审患者拿到的胶片,不可能了❑评电脑里的图像,可以反映拍摄或扫描的技术质量,但是CT这么多图像,很难评❑扫描的病变,显示很好,患者拿到的片子没有显示病变怎么办?如结石、小的空洞、小点状钙化二、数字化影像评审,如何评?❑还是评患者拿到的胶片比较合理,但是不可能先评审,再发报告,影响流程速度不行❑可否将患者拿到的胶片,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电脑里(PACS),技师长事后再逐一评审?❑事实上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胶片的电子化问题,实际上胶片本来就是数字化了的图像的载体胶片电子化?实现胶片“电子化”的基本途径有二:•CT\X\MRI等设备产生的图像,在设备上排版打印(本来就这样的), 从设备上送出去的,其实就是电子化的一整幅图像(胶片)。

我们可以让这张“胶片”既送到打印机打印出来胶片,也同时送到电脑里存起来,这样就可以在PACS中出现一张“电子化的胶片”•设备产生的大量图像全部送到PACS数据库中,在PACS中具备象CT、MRI设备的打印软件相似的“排版软件”,实现PACS中的排版或打印,然后将“电子化的胶片”的排版信息,存到电脑数据库中胶片质量电子化盲法评审实现胶片电子化以后,就可以在技师长、主管技师有空的时候,对电脑内存储的电子化胶片进行评审现在可以不用患者的片子也能评审给患者的片子了,甚至患者还没有拿到片子,我照样可以评片结果与奖金挂钩!胶片电子化以后,好处还很多1. 自助打印胶片成为可能2. 病房报告和片子集中、按需打印。

PACS打印的胶片,上面有号码、中文姓名、张数、日期。

非常方便病房医生、患者整理、分类保存3. 实现关键图自动标注,病房医生只看到拍摄在胶片上的图像,放射科的所有研究项目产生的图像,包括研究生进行重建分析的图像,临床医生或其他人员都是看不到的,可以保护我们放射科研究人员的劳动果实4. 大量非关键图像定时清除,关键图像长久保存,节约空间5. 如果患者打官司或要求重新打印胶片,不用找医生再拍,窗口人员就可以打印一模一样的胶片处理自助取报告和片子的好处1.不会搞错,不会找不到报告和片子,节约登记发报告人力,减少医患矛盾,减少差错2. 报告审核完成后,大显示屏即刻显示,患者看到大屏幕上出现自己名字后,立即可取片子和报告,所以,与大显示屏的联合,可以缩短取报告的等候时间3.如果患者不来取片,我们就不需要打印出来,也是一种节约如果今后需要再打印时,直接在登记室一键完成打印,胶片和原来的一摸一样。

如果患者开始不要,后来又后悔而再付费要片子,现在都可以在登记室全部解决4. 付费与否,联网控制,不付钱电脑控制不会打印,省去手工标记是否要片,经常出错5. 24小时无论何时都可以取片子和报告,窗口人员下班了也可以取,患者可选择有空的时候来自己刷卡打印自己的片子和报告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随访内容:做过影像学检查的出院病例和病理证实病例。

–主诉–体征–化验信息–超声–内镜–手术记录–病理表现与诊断–出院诊断看看我们怎么做?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1)利用PACS/RIS信息联网,自动完成随访报告单病例随访单病例随访随访结果统计•随访例数•报告书写者及审核者定位、定性准确率•总计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三、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2)利用PACS/RIS中保存的初诊和最终报告内容,进行初诊报告和最终报告的比较可以看到下级医生的初诊报告,上级医生如何改写了,可以看看下级医生是否认真书写报告下级医生如果经常看看自己写的诊断报告如何被修改了,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诊断报告的多次修改,都保留痕迹,可以前后对照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四、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四、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科室的管理规定、操作常规、岗位职责,在PACS系统中可以联网查询到•需要建设数据库,把以上内容存入,由主任或管理员维护和更新,所有员工可以查询到1. 日常质控在PACS 网上抽查、评阅2. 网上进行记录3. 科室内任意电脑随时随地进行(但是有权限控制)四、PACS/RIS 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四、PACS/RIS 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1. PACS 网上看到科室管理规定2. PACS 网上学习各种设备操作常规3. PACS 网上查到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四、PACS/RIS 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四、PACS/RIS 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我试着讲一些我的体会1)数字化影像与胶片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2)数字化影像质量的盲法评审;3)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诊断的随访和质量考核;4)PACS/RIS网络建设中融入质量控制日常督查文档;5)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6)利用PACS/RIS建设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PACS建设的目的,靠谁实现?要让PACS为我们服务,不是给我们带来麻烦!首先服务好我们放射科的所有人员:登记人员、技术人员、报告医生、科室管理人员、教学、科研我们被服务好了,我们再去服务病人所以我们要设计好工作流程,让PACS工程师来做好我们的要求质控中心为大家提出了基本的和共性的要求!PACS建设为了什么?提高服务水平,各方面都有需要!患者而言,检查更快,诊断更准确放射科医生而言,阅片、报告书写更加方便、快速临床医生而言,更快拿到结果窗口服务人员,少点环节,少点麻烦管理人员,数据准确,患者满意PACS建设现在正是时候PACS各项功能,逐渐明晰!上海质控中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新的质控手册又有进一步完善PACS的硬件不断降价,性价比很高了服务器、专业显示屏、电脑,都在降价业务量不断增长,没有PACS的确不行了有无PACS,工作效率不一样五、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1)上海在2006年开始建设“医联工程”,目前28家三级医院影像信息联网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第一批4家试点医院之一3)上海放射质控中心从一开始就跟进,着手PACS/RIS功能标准的制定4)软件公司也在努力改进功能配置,适应临床需求五、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一些共识1)我们只管功能,不管PACS/RIS供应商的工程师如何实现该项功能2)给每个功能项以一定分数,满足功能就得分数3)PACS/RIS是整体,不分PACS与RIS,RIS的管理和流程功能也非常重要4)国内本地PACS/RIS公司,RIS相对较好,国外好多公司,只管PACS,我们放射科遭殃五、PACS/RIS建设本身的质量控制标准上海一些特殊情况1)上海各大医院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覆盖面广,申康所属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PACS的全覆盖2)在2008年初步的标准试查过程中,不断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