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标识带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
手腕标识带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过程 中要加强观察 , 试验组予心电监护 , 透析 中
及透析后检测 2次血钾值 , 透析后 2 4 h常规复查血钾。发现
监测指标 异常或 者患者 主诉不适 ,立 即汇报 医师并配合 处 理。首次透析及不规律透析者 , 出现 心悸 、 烦燥 、 出汗时要注
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提 高患者疾病恢 复能力 , 打消 因饮食 限制 产生 的顾 虑 , 提高
患者战胜心率 、 血压 等变化 。记 录透 析过程 中患者 不适 症状 的出现及处理 方法。
心理护理干预 , 可以减少患者不适症状。相关知识缺乏 , 对疾 病认识有 限 、 透析过程 中不 良反应不耐受产生 紧张 、 焦虑、 恐 惧 心理护士要 以平 和心态介 绍血透相 关知识 及可 能出现 的
意调整透析液钾浓度 , 并予吸氧 、 降低血流量 、 减少 超滤量等 措施。加强饮食指导 , 提 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 针对不遵
医行为和发生低钾原 因采 取指导方法 ,改善 患者营养状况 ,
【 3 】 林 惠封. 实用血液净化护理[ M ]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o 5:3 9.
1 . 3 临床资料 : 选取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5年 9月在 特需 病房 住 院患者 , 随机对 6 0 0例 患者和 1 5 0名工作人员采 取问卷调
查方式 , 调查 手腕带使用 的满意度及相应 的理 由。问卷 内容 包括 : 针对患者 的问卷 : 手腕带 的材质是否满意 、 是否有必要 佩戴手腕带 、 佩戴手腕带造成什么不便 、 认为有必要佩戴手腕 带 的理 由是什么 ; 相关工作人员问卷调查 : 是否支持使用手腕 标识带 、 使用手腕标识带进行查对的好 处是什么 。
标识腕带在呼吸科特殊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6 4 ・
CHI NES E GENERAL NURS NG , a u r , ) 0 Vo . . C I Jn ay 1 1 8 No 1
而且 急 诊科 护 士 专科 培 训 要 求 、 内 轮 区培 训较 为频 繁 , 士 长 科 护 要 清 晰 本 科 室 的 每 一 层 次 护 士 的培 训 内 容 较 为 困 难 。 因此 , 科 护 士 长做 好全 科 护 士 的 培训 考 核 安 排 , 助 于护 士轮 区后 , 收 有 接 病 区 的 护 士 长 只需 按 计 划 跟 进 , 看 安 排 表 上 当 月 本 区 护 士 的 查 名 单 , 能 清 楚 每 位 护 士 本 月 的 培 训 内 容 , 其 是 对 于 新 护 士 就 尤 长 , 到 了指 导 作 用 , 而减 轻 其 工 作 的压 力 【 。 起 从 4 ]
梁国琴 , 建青 丁
关键 词 i 识 腕 带 ; 殊 病 人 ; 全 管理 标 特 安
中 图 分类 号 : l7 3 3 R 9 . 2 文 献标 识 码 : C
d i l . 9 9 jis . 6 4—4 4 . 0 0 0 . 4 o : O 3 6 /.sn 1 7 7 82 1. 3 0 7
的 床 号 和姓 名 以及 核 对 床 头 卡 来 确 认 病 人 的 身 份 , 由此 病 人 及
家 属 会 以护 士 不 礼 貌 、 素 质 而 投 诉 护 士 , 而 引 发 护 患 纠 纷 。 没 从 标 识 腕 带 的使 用 可有 效 地 杜 绝 类 似 现 象 发 生 ; 班 护 士 在 为 病 值 人佩戴 标识腕带 的过程 中, 动与病 人家属进行交流 、 通 , 主 沟 同 时 告知 标 识 腕 带 的用 途 及 注 意 事 项 , 病 人 家 属感 到倍 受 重 视 , 使 拉 近 了病 人 家属 与护 士 的距 离 , 进 了 彼 此 的 信 任 度 , 高 了 对 增 提 医疗 护 理 行 为 的依 从 性 及 满 意 度 。 3 3 有 效 地 规 避 了 风 险 只 要病 人佩 戴 了 标识 腕带 , 医 院 内 . 在
患者腕带标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患者腕带标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体会患者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过程。
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
而神经外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收治急诊、精神异常、无名氏等病人较多,无疑给护理人员查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保证护理人员及时、准确识别病人,保障医疗安全,我院自2010年以来为病人特制了一种准确识别的腕带标识,我科应用一年多以来,取得满意效果。
1 标识腕带的使用1.1腕带标识材料及规格我院所选用的腕带由无毒、防过敏的软塑料制成,属于一次性物品,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防水。
腕带制作工艺精细,应用过程中不会损伤病人,具有防止脱落的一次性钮扣。
腕带规格:分为成人及小儿规格,有粉红、蓝色等颜色。
成人长约22CM,带宽约2.5CM,小儿长约16CM,宽约1.8CM。
1.2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病人入院时,由接诊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手腕的粗细选择合适的型号及颜色(如成人用蓝色,小儿用粉红色)同病人及家属讲解佩戴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合作,并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等内容,经患者及家属核对后,佩戴于患者健侧手腕上。
松紧以可以容纳一小指为宜,防止腕带脱落或勒伤皮肤。
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取下。
1.3腕带的应用及管理科室建立腕带标识制度,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必须采用两种以上识别病人的方法,常规核对标识腕带,在病人手术、转科、输血、放射及超声等关键流程中将腕带标识作为识别病人的首要措施。
2 腕带标识的应用体会2.1完善了患者安全保障系统传统识别病人的方法是查对床头卡、呼叫病人姓名等,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多及床位调换频繁,床头卡难免有更换不及时现象,易给护理人员查对带来不便。
部分护理人员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部分危重病人,由于家属身心疲惫,易随身附和而误诊。
此外,病人可能存在听力障碍、方言不同、理解能力等因素而出现应答错误等。
标识腕带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带。患者出院时由护士拆除。
3 效 果
自开始实行标识腕带管理以来, 受到了医患双方的好 评, 使用了标识腕带的患者在接受治疗、 护理、 辅助检查、 手 术、 转科的过程中. 1 无 例发生差错事故, 并且享受优先检 查、 处置的权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
2 腕带标识的使用方法
通, 同时告知标识腕带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满足了患者对信
息的需求, 使患者感到被重视, 提高了急诊患者对医护人员
21 腕带标识的介绍 .
的信任度, 提高了对医疗护理行为的依从性。
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有数据显示, 美国每年约有 44 . 万例患者因医疗差错而死亡, .~98 与医
检查, 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问, 简化了就医流程, 提高了患者的
满意度 。 5 标识腕带的不足之处
临 床 医 药 实 践 杂 志 2 0 0 9年 3月 第 1 8卷 第 3期
・23 ・ 1
腕带标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 标识腕
别负担, 增加医疗护理安全, 将医疗差错降至最低。
的工作者口 。 ]传统的查对方法是通过呼唤姓名、 床号、 以及使 用床头卡来确认患者的身份。但是由于急诊患者流动性大;
危重 、 、 自主能力 的患者多 ; 昏迷 无 患者有时会疏忽不在意随
口误答; 或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回答; 也会因方言引起误解, 这
龄、 诊断。昏迷、 意识障碍、 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在就诊后即由
患者标识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 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 标识腕带, 将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标识带系在患者手腕上进 行 2 贴身标识, 4h 能够有效保证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
住院紫色手腕带的意思

住院紫色手腕带的意思住院紫色手腕带是一种身份标识,用于标识住院病人或特殊需求者的身份。
紫色手腕带可以让医务人员快速辨认出患者的特殊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紫色手腕带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保证住院患者的身份不会被冒用或错误识别。
首先,紫色手腕带是一种标识,用于标识住院病人或特殊需求者的身份。
这种颜色的手腕带通常由医院发放给住院病人,用以标识他们的身份和特殊状况。
在医院当中,有些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或需要特殊治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紫色手腕带就是为这些病人设计的,它可以让医务人员快速辨认出病人的特殊状况,从而为这些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紫色手腕带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住院患者需要持续接受治疗和监测,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实验室检查等。
如果病人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或错误识别,就会对病人的治疗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紫色手腕带的引入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只要病人戴上了紫色手腕带,医务人员就可以快速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和特殊状况,从而保证了病人的治疗安全。
另外,紫色手腕带还有其他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病人的过敏史。
在病人需要急救或紧急治疗的时候,了解病人的过敏情况非常关键。
紫色手腕带上通常会标注病人的过敏史,从而让医务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紫色手腕带还可以用来标识病人的疼痛程度。
在医院中,经常会有病人需要接受疼痛评估和管理。
紫色手腕带的使用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标识病人的疼痛程度,从而给予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使病人得到更好的舒缓和治疗。
总之,住院紫色手腕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辨认出病人的特殊状况,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另外,紫色手腕带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以保证住院患者的身份不会被冒用或错误识别。
因此,住院患者一定要戴好紫色手腕带,以确保自己的身份和治疗安全。
手腕识别标识在特殊病人中的应用

4 体 会
LiXio e g Xin n p n Z a ig( e o d P o a fn , a g Qig ig, h o J n S c n e —
p e’ o p t fY iha g Ciy H ub iPr i e。 ub i i S H s ialo c n t e ov nc H e
[] 护 理 管理 杂志 ,0 7 7 1) 4 J. 2 0 , ( 1 :5—4. 6 [] 沈 贵 荣 , 丽 芳 , 秀 珍 . 理 人 员 心 理 契 约 管 理 [ ] 中 国 护 理 管 8 董 倪 护 J. 理 ,0 7 7 6 :6 8 2 0 ,( ) 5 —5 . 作者简介 谢 春 梨 ( 3 ) 女 , 西 壮 族 自治 区 靖 西 人 , 护 士 长 , 17 ~ , 广 9 科 主 管护 师 , 科 , 事 护 理 管 理 及 外 科 护 理 工 作 , 作单 位 :4 0 5 广 西 壮 本 从 工 550 , 族 自治 区龙 潭 医 院 ; 薇 薇 、 雪 妹 、 吴 陈 石柳 春 工作 单位 : 4 0 5 广 西 壮 族 5 50 , 自治 区龙 潭 医 院 。 ( 收稿 日期 :0 9—0 2 ; 回 日期 :0 9—1 20 2— 6 修 20 0—1 ) 6 ( 文编辑 范秋霞) 本
4 1 规 范化 管 理 的体 现 病 人 标 识 腕 带 为 规 范 化 医 疗 管 理 提 . 供 了 先 进 可 靠 的 辅 助 工 具 , 效 地 防 止 因错 误 识 别 病 人 引 发 的 有
医疗 事 故 , 够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 是 医 院 现 代 化 、 能 也 正 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 向 。
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和体会

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和体会病人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
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
病人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病人标识手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病人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将标有病人重要资料的标识手腕带系在病人手腕上进行贴身标识,能够有效保证随时对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同时.特殊设计的病人标识手腕带能够防止被调换或拆除,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本院于2007年10月将标识手腕带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病人标识手腕带的应用1.1爱德医疗腕带手腕带材料由无毒、防过敏的医疗专用塑料制成,分为3层。
其中表面和底层为医用无毒PVC.中间层为抗拉伸的特殊塑料,腕带表层光滑,方便书写,同时可防止污垢残留,底层有花纹,使其在皮肤出汗时不会与皮肤粘连。
导致感觉不适。
标识腕带属于一次性使用物品,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
1.2腕带填写内容及佩戴流程M-T-腕带的使用很简单,本科目前使用的腕带有蓝色、黄色、红色、橙色四种颜色。
病人人院时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情况及本身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颜色,蓝色用于年龄小于70岁的—般病人。
黄色用于年龄大于70岁或有跌倒高危因素的病人,红色用于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橙色用于既有跌倒高危因素又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并正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过敏药物等。
由病人及家属核对.同时交待用途和注意事项。
将腕带佩戴于病人手腕匕。
佩戴时松紧适宜,以可容纳一小指为宜。
防止脱落和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从病人住院或接受治疗开始,标识手腕带的使用范围就涵盖了医院的各个相关部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宣传,住院期间不能自行剪下手腕带,在病人转科或出院以后,由该科的护士负责剪下。
1.3爱德病人标识手腕带的使用原则(1) 爱德腕带的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
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

腕带识别标识管理规定腕带识别管理规定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病人身份的标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或其他等2种方式核对病人身份,确保病人身份准确,诊疗操作无误。
二、急诊抢救病人、重症监护病房、介入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病人、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治疗,及有晕厥、低血糖、老年痴呆病史病人、年龄在70岁以上者均使用标识腕带。
三、入院时由当班接诊护士在腕带上用签字笔端正、清楚、准确地填写病人信息: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腕带书写要求正确、规范,腕带上患者的信息项目栏避免遗漏,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
信息与病人家属一起核对,告知应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核对无误后松紧适宜地佩带在病人左手腕部,如左手腕部是患处则佩带在右手腕部。
向病人及家属告知不能随意取下,交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直到出院时由当班护士取下后统一处理。
四、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并查对腕带内容,患者转科和交接班、手术治疗、留取各种标本、输血治疗、放射及超声等检查时需准确识别,除检查病历、床号和呼叫姓名外,需查对腕带标识。
五、加强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的观察如皮肤的完整性,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松紧度是否适宜等。
六、患者出院或转科时方能将腕带标识取下;如因转科或特殊治疗等其他原因,必须取下或更换部位时,应重新填写并由2名护士双人核对后再次佩戴腕带,以确保患者标识准确。
七、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患者核对: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接接患者之前:导管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进入手术间后:手术医生与导管护士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确认患者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造口患者重新返回社会的力量,使患者在出院后达到理想的心理、生理状态。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SCL 290评分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
表明造口访问者工作的进行,使造口患者由手术前的焦虑,抑郁,甚至拒绝手术转为接受、配合,术后更快的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健康状态。
但本次研究仅在我院普外科进行,受到患者学历、理解能力及是否自愿参加等的限制,取得的样本量较小,而且干预时间仅限在患者住院时进行,未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评估,使研究较为局限,旨在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造口访问者工作仅在不多的大城市大医院展开,这项工作的广泛推广仍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汪建平,汪宗芳,叶新梅,等.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康复[J ].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232625.
[2] 朱亚萍,郑美春,杨丽芳,等.心理干预对腹-会阴联合切
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11):62263.
[3] 喻德洪.结肠造口术与术后效能的提高[J ].中国实用外
科杂志,1997,17(5):6232625.
[4] 张利,郭爱敏.永久性结肠造口早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
其影响因素[J ].护理学杂志,2008,23(14):23225.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8:17227.
[6] 丁飚.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
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4(7B ):24225.
[7] Sant os V L,Sawaia B B.The pouch acting as a mediat or be 2
t w een "being a pers on with an ost omy"and "being a p r ofes 2si onal"analysis of a pedagogical strategy[J ].J Wound O st o 2my Continence Nurs,2001,28(4):2062220.
[8] Tseng H C,W ang H H,H su Y Y,et al .Fact ors related t o
stress in out patients with per manent col ost om ies[J ].Kaohsi 2ung J Med Sci,2004,20(2):70276.
[9] 文国英,管起招,刘陶文,等.同伴教育者对代谢综合征患
者生活习惯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9,24(23):602
62.
[10]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
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7(9):6482651.
(本文编辑 赵梅珍)
手腕标识带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
耿荣萍,卢彩霞
关键词:手腕标识带; 特殊患者; 护理差错;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0)04-0080-01 DO I :10.3870/hlxzz .2010.04.080作者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二科(上海,200438)耿荣萍(19822),女,本科,护师
收稿:2009-03-02;修回:2009-05-12
手腕标识带(下称手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
为加强患者
的安全管理,方便医护人员核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对需特别辨识患者使用手腕标识带,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手腕带的使用及管理
1.1 手腕带的材质 手腕带属于一次性物品,由无毒、防过敏的软塑料制成,表面光滑、质地柔、防水,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腕带长约25.5c m,宽约
2.9cm 。
1.2 适用对象及填写内容 我院目前将手腕带应用于手术、危重、意识障碍及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和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包括语言交流障碍、智力障碍、精神类疾病、年龄>65岁、婴幼儿及年龄<15岁的青少年等患者。
手腕带填写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科别、住院号、血型、过敏试验阳性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姓名。
1.3 手腕带的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护士应认真、完整地填写手腕带各项内容,需与另1名护士或医生核对,并以执行者/核对者的形式在手腕带规定位置签名;特殊人群由接诊护士负责佩戴在患者右侧手腕,住院期间全程使用,出院时由护士撤除;手术患者由准备手术的护士系在患者右侧手腕,手术室、监护室护士进行核对,术后24h 如无特殊情况可由护士撤除;使用过程中,保持手腕带的清洁,发现有污渍或血迹应立即更换。
佩戴时注意松紧适宜,以能容下一小指为宜,防止手腕带过松脱落或过紧发生勒伤。
2 结果
未发生1例因识别错误而致护理差错。
3 优点
3.1 完善了患者的安全保障系统 传统的护理查对制度仅靠口头称谓及床头卡进行核对,而患者有时会疏忽或不在意随口误答,有时是由于手术麻醉或术后未清醒不能作答,还有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或者听力障碍的患者不能有效应答等。
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患者手腕标识带的查对,提高了查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122]。
3.2 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腕标识带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减少了因识别患者错误而产生的护理差错事故。
3.3 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 手腕带填写的只是患者的基本信息,不存在隐私暴露的问题。
使用手腕带后,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论是接受各种诊疗护理活动,还是到其他科室去做检查都更加放心。
同时,年纪大及不认识字的患者走错病房楼层,患者在外发生意外,通过手腕带上的信息可以及时和患者所在的病区取得联系,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1] 张佳思.腕部标识带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 ].激光杂
志,2007,2(28):82283.[2] 程月娥,戴腊梅.自制一次性粘贴式身份腕带在全麻患
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8,23(22):61.
(本文编辑 颜巧元)
・
08・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Feb .2010 Vol 125 No 14(Surgery Editi on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