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测中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测中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测中应用分析唐子奇(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地质勘测中应用GPS-RTK技术,是地质勘测的重要革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地质勘测中应用GPS-RTK技术具备一定潜力,本文主要分析了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测中应用,并且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质勘测应用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地质勘测工作,并且不断提高扶持政策,以便于能够迅速发展地质勘测行业。

快速发展地质勘测市场,需要更新、更高的地质勘测要求。

GPS-RTK技术应用在野外地质找矿中能够满足放样、普查矿区、工程测图等的需求,从而提高野外作业效率。

一、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种测距和定时空间交会定点导航细听,能够为全球用户合理提供高精度、实时、连续的三维速度、三维位置以及时间等信息,可以作为空、陆、海三军的导航设备,还能够为特殊用户在卫星定位、应急通讯、核爆炸检测以及收集情报等方面应用。

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因为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不能进行正常解算,导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定位可靠性和精度。

相比较常规定位系统来说,GPS测量技术具备定位精度高、提供三维坐标;操作方便简单;测站间不进行通讯,缩短观测时间等。

相比较常规测量技术,GPS-RTK技术可以提高一倍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多台流动站在一个参考站上作业,不需要依据基准站进行指挥流动站,可以单人独立作业[1]。

地质勘测过程中经常具备复杂的工程,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随着不断发展测绘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地质勘测技术,特别是广泛应用手持GPS,为进行地质勘测工作带来一定便利。

依据SPP技术来应用手持GPS,也就是单点定位技术,最根本的优势实际上是一台接收机就可以独立处理待求点绝对值坐标,并且速度快、方便进行观察,能够更加简单的处理数据。

关于GPS-RTK在地质勘探技术中应用

关于GPS-RTK在地质勘探技术中应用

关于GPS-RTK在地质勘探技术中应用摘要:GPS-RTK技术应用于地质找矿行业是地质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地质勘测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优越性及其对地质勘测的巨大推进作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关键词:GPS;RTK;定位;地质勘探1、GPS技术发展现状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位速度和时间信息,为海、陆、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向特殊用户进行授时,还可以用于情报收集、核爆检测、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的。

但是当在轨卫星数小于其自身要求及对空通视受遮挡的条件下,便不能保证正常解算,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随着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不断完善,利用(GLONASS)来改善GPS性能的双星系统(GLONASS+GPS)已由美国Ashtech公司研制成功,这种全天候、全地域、高精度的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接收设备,使上述不足得以有效解决。

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来讲,GPS测量更具有以下无可比拟的优点:(1)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

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

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动态相对定位测量流动站出发时观测1-2min,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仅需几秒。

(2)定位精度高,提供三维坐标。

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100-500km可达10,1000km以上可达10,误差分布均匀,不但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而且具有较大的精度储备。

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浅谈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GPS-RTK技术及其定位模式,重点对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勘探网及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点布设、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和物化探测量等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对GPS-RTK 技术应用中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讯和作业半径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标签:GPS-RTK 动态定位测量精度应用1 RTK原理与优点RTK测量是根据GPS的相对定位理论,将一台接收机设置在已知点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设置为移动站,放在待测点上,同步采集相同卫星的信号。

基准站在接收GPS信号并进行载波相位测量的同时,通过数据链将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和测站坐标信息按照一定数据格式一起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然后利用GPS控制器内置的随机实时数据处理软件与本机采集的GPS观测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给出待测点的坐标、高程及实测精度,并将实测精度与预设精度指标进行比较,一旦实测精度符合要求,手簿将提示测量人员记录该点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RTK技术优点:(1)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测量覆盖率4--5km半径的区域,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要求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

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的坐标和高程。

(2)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3)全天候作业: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和对空通视”。

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技术作业受限因素少,几乎可以全天候作业。

(4)RTK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RTK可胜任多种外业测绘。

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常规测量仪器人为操作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GP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GP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G S 收 机的 一般 定 位精 度 为 30 50 采 用差 分技 术 后 , 以获 取 米到 厘 米级 的精 度 , 意味 着在 地球 表 面每 一 平 方米或 每 一平 P接 0 — 0m, 可 这
方 毫米 内可 以确 定 1 个唯 一的地 址 。本 文 结合 工作 经验论 述 了 G S在 地质 勘探 中的应 用 。 P 关 键词 : P 地 质找 矿 ; 质勘 探 ; 质填 图应 用 GS 地 地
义的高程系统 称为正高系统 。但 是从 中国表示 黄海平均海水 面的青岛水准 原点 0 ,用精 密 起 水 准测量测 定某一 地面点 P的正 高 H _ , P 时 除 F 必 须测定沿 水准路 线的重力值 外 , 还必须 测 定 P点沿铅垂 线至大地水准 面之间 的平 均重力
m '
即: 一 g
1 P 在地 质勘探 的作 用 S G 地质找矿测量是地质找矿 的手段 。其测量 对象有地 质工程测量 、 物化探 网点测量 、 质填 地 图测量 、 地形测量 、 测量等等 。传 统 的测量 控制 方法是 “ 先控制后碎部 , 先整体后局部 ” 。这种测 量方法有 3 个难 以逾 越的障碍 : 费用大 , ① 时间 长; ②施测 条件要求高 , 如对通视 条件有很 高要 求; ③用罗盘 仪配合测定物化探 测网点 困难 大 , 遇水 系 、 植被 等障碍物时工 作量及工作难 度更 大。 为了解决上述 3 个难题 , 尝试用 G S P 单点绝 对定位测 量的方法测定点位 。这样绕开 了控制 测 量一 环 , 既解决 了时间 费用 的矛盾 , 又降低 了 对施测条件 的要求 , 了劳动强 度。 减轻 地质矿产 部从 2 世 纪 8 年代 中期起 ,已陆续从 国外 引 0 O 进 这项 技术 ,在中 国大陆 和部分海域进行 了地 质 找矿任 务。 使用 结果表明 , 在测定 平面控制部 分能够达 到 G S 收机所标称的 P接

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地质测绘中有广泛的应用,其精确的定位能力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以下将从地质测量、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资源勘探等方面介绍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在地质测量方面,GPS技术能够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实现地球表面点的精确定位,提高地质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传统的地质测量方法往往需要借助地基设施和地标物,而GPS技术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无需依赖于地面设施。

利用GPS技术,地质测量人员能够实现在无人区、山区或沼泽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测量,提高了地质测量的可及性和准确性。

在地质工程方面,GPS技术可用于地基沉降监测、隧道监测、岩溶地质监测等。

通过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在隧道工程中,GPS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开挖的变形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在岩溶地质监测中,GPS技术通过对地表沉降进行测量,可以掌握岩溶地区的变形情况,预防地下水突发涌出等灾害。

地质灾害监测是GPS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因此及时有效地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是非常重要的。

GPS技术能够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监测,提供地震预警和地震活动的研究数据。

GPS还可以用于滑坡监测,通过对地表运动的监测,预测和预防滑坡灾害。

通过GPS的分布式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的监测范围和精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地质资源勘探方面,GPS技术可用于矿山勘探、油气田勘探等重要领域。

采用GPS技术进行地质资源勘探能够提高勘探的定位精度,精确掌握资源储量和分布信息。

在矿山勘探中,GPS技术可用于在矿区范围内进行地质剖面测绘和石油勘探,提高了地质资源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解析

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解析

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解析摘要:加强对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解析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解析进行了研究,在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gps技术;水深地质测绘; 相关应用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gps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地质测绘工作中,并且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还逐渐成为地质测绘工作中的重要测量手段。

接下来我们就对gps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做简单的介绍。

1 gps技术在野外施测工作中的具体应用1.1gps可以用于选点,并且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不要求各个测站点间必须通视,它具有比较灵活的图形结构; 所以,很容易进行选点工作。

gps更适合在山林地区进行地质的勘探工作。

但是gps技术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使后续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在野外的选点工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1.1选点时,尽可能的远离大面积的水域,因为大面积的水域会产生多路径相应,不利于勘测工作的准确性。

1.1.2 在选点时还要注意,勘测点的周围高度角在十五度以上的范围之内不能存在障碍物,如果存在障碍物,会使信号被遮挡或者是被吸收,不利于勘测工作的进行。

1.1.3 选点时,要尽量使勘测点远离高压线、通讯线及无线电发射源等高磁场的设备。

这样就可以减少电磁场对测量信号的干扰了。

1.1.4 测点最好是选在交通便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测点能够很好的接收保存,而且扩展也比较容易,对今后的长期观测有很大的好处。

1.2 可以应用于观测在采用gps 技术进行静态的地质测量工作中,必须使观测的整个过程中接收机天线的位置是相对静止的。

此外,要同时开启多台gps 接收机器。

另外,要在每一次测量的开始之前还有测量工作结束以后都要对观测的卫星信号、还有当时的天气情况、经纬度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记载。

与此同时,如果各个机器的位置存在差异,还要分别对它们的位高进行记录。

地质勘察测绘领域GPS-RTK技术的运用分析

地质勘察测绘领域GPS-RTK技术的运用分析

地质勘察测绘领域GPS-RTK技术的运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大批的先进器材及设备被地质勘查测绘广泛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

特别是GPS-RTK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勘查的精度与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我国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幅员辽阔,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地质结构,因此地质勘查测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地质勘察测绘;GPS-RTK技术;运用引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对各种控制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也渴求日甚,而科学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为解决这些需求提供了条件。

GPS-RTK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该技术通过差分法筛选出流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将GPS-RTK技术的应用到地质勘察测绘及地形图绘制中,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准度与工作效率。

1GPS-RTK技术的概念GPS技术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地面上的测量人员通过接收高空轨道卫星发出的信号,帮助工作人员建立三维坐标,并对地面上的测量控制点实行准确定位。

RTK技术主要是指在短时间内建立三维坐标,由于RTK技术测量的数据比较准确,能够有效保证测量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GPS技术与RTK技术相结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三维系统,有效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质量。

在地质勘探测量中,地质测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地质勘探工程的发展,由于GPS-RTK技术具有成本较低、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已经被地质测绘人员广泛应用到实际测绘中。

2地质勘察测绘领域GPS-RTK技术的运用分析2.1明确GPS-RTK技术的基本要求为了提升地质测量技术使用的便捷灵活性,实现GPS-RTK技术的高效运用,满足地质测量的最终需求,在地质工程测量中GPS-RTK技术的使用应明确以下标准:第一,提高观测卫星图的强度。

地质测量中高强度的卫星图与卫星的数量呈正比,在坐标测算中,卫星数量越多,测量出的数据精确度越高。

GPS-RTK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测绘中的应用

GPS-RTK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测绘中的应用

GPS—RTK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测绘中的应用高继光摘㊀要:GPS-RTK测绘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趋成熟ꎬ对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㊁地质勘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ꎮRTK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测绘技术ꎬ与其他测绘技术相比ꎬ它具有效率高㊁精度高㊁自动化程度高㊁测量误差小㊁测量结果统一的特点ꎬ而且由于GPS-RTK测绘受时间㊁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较小ꎬ因而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地质勘查测绘技术ꎮ文章重点分析了GPS-RTK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测绘中的应用ꎮ关键词:地质勘查ꎻ测绘技术ꎻGPS-RTKꎻ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一㊁GPS-RTK测绘技术概述全时载波相位差制图技术RTK实质上是一种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差值的制图方法ꎮ将基准站采集到的载波相位传送给接收机ꎬ接收机自动处理分相的坐标计算结果ꎬ从而实现精确且相对较小的测量误差ꎮ这是一种新的GPS测绘方法ꎬ与以往的GPS测绘方法相比ꎬ它能够在现场条件下实时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ꎬ无需事后对静态㊁快速㊁静态和动态测量进行求解ꎮ二㊁实例分析(一)调查范围选择该地区为地质勘探项目区ꎬ总面积约1万1千米ꎮ这里交通方便ꎬ山脚中心有矿山ꎮ矿床平均高程为188米ꎬ矿床类型为V型谷型ꎬ矿体具有一定的侵蚀构造特征ꎬ斜坡特征比较复杂ꎬ坡度约为25ʎꎮ(二)测绘点选择将GPS定位点通过doo1ꎬdoo2ꎬxtl-1三个控制点埋入矿区ꎮWGS84highcountrysurvey以doo2为基台ꎬ以大地坐标为每个控制点ꎮ利用doo1㊁doo2计算方法求解xtl-1点的变换参数和矿井加密方案ꎬ得到14个点从X01到x014的坐标ꎮ(三)地质测绘依据地质工作者采用的测量原理ꎬ确定沟槽开挖终点ꎬ绘制沟槽图ꎮ测绘过程中的一㊁二㊁三次测量ꎬ均严格按照测绘程序进行ꎬ勘察设计坐标确定图上的控制点为二控制点ꎮ同时ꎬ成立指挥部ꎬ指挥和控制具体测绘工作ꎮ三㊁应用体会(一)GPS-RTK勘察测绘技术的优势1.效率问题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ꎬGPS-RTK勘察测绘技术在观测效率上有了明显提升ꎮ对测绘区域的调查完成后(一般为测量区域半径2km范围)ꎬ能以较少的控制点实现全区域观测ꎬ而传统测绘方法对控制点的需求量较多ꎬ且需要进行大量的测绘ꎬ观察站的不断移动需要将测量仪器进行同步转移ꎮ而GPS-RTK勘察测绘技术仅需要个位数控制点ꎬ同时ꎬ在一般电磁环境下运行速度较快ꎬ且不需频繁搬运观测设备ꎬ劳动强度相对较低ꎬ在工作量相对较小的前提下ꎬ能够节约测绘的总体成本ꎬ提高了勘察测绘的效率ꎮ2.精度问题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ꎬGPS-RTK勘察测绘技术在测量精度上同样能够保证测绘精度到厘米级标准ꎬ同等条件下ꎬ即基本作业环境相同的情况下ꎬ只要在控制点的观测范围内ꎬ平精度和高程观测结果均可达到厘米级标准ꎮ但与传统勘察测绘技术相比ꎬGPS-RTK测绘不需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反复解算ꎬ在设备支持下可自动化地得到厘米级观测结果ꎮ3.操作条件GPS-RTK勘察测绘技术较传统测绘技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ꎬ对天气条件㊁能见度情况㊁光线情况㊁季节因素等条件的要求较低ꎬ且能适应大部分传统测绘技术无法作业的野外环境ꎮ只要保证载波相位分差数据的有效收发ꎬ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精度定位与测绘作业ꎮ4.使用方便GPS-RTK勘察测绘技术使用方便ꎬ不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铺垫ꎬ只要简单地设置观测点和总基站ꎬ单次测量得到的结果就与其他勘察测绘方法得到的观测结果基本吻合ꎮ且GPS-RTK勘察测绘技术所应用的设备能够快速㊁有效地与计算机设备㊁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沟通ꎬ设置㊁操作和使用极为方便ꎮ5.其他优势GPS-RTK勘察测绘技术能够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测绘人员的接收机ꎬ接受自动处理相位分差进行坐标计算ꎬ从而实现准确㊁误差相对较小的测绘ꎮ这一过程相对封闭ꎬ自动化程度较高ꎬ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各种绘图ꎬ对辅助测量作业的需求较低ꎬ同时ꎬ能够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ꎬ工作的精度较高㊁自动化程度较高㊁集成化特征较明显ꎮ(二)GPS-RTK勘察测绘技术存在的不足1.卫星状况限制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ꎬ人为测绘的作业量减少ꎬ测绘精度和测绘效率明显提升的同时ꎬGPS-RTK勘察测绘技术对卫星信号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ꎮ很多地区卫星信号不稳定或尚未实现GPS信号覆盖ꎬ在这些区域GPS-RTK勘察测绘技术的应用较为困难ꎬ即使能够勉强应用ꎬ在卫星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ꎬ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将无法保证ꎮ2.天空环境限制虽然GPS-RTK勘察测绘技术基本不受天气情况㊁季节的限制ꎬ但对天空条件的要求较高 当电离层干扰较强或共享卫星数量较低时ꎬ测绘初始化的时间较长ꎬ且观测精度较低ꎬ准确性也无法保证ꎮ就一天中的各时间段而言ꎬ正午时由于阳关直射电离层干扰较强ꎬ而11:00之前与15:00之后电离层干扰较弱ꎬ因此ꎬ在这2个时间段内更适合应用GPS-RTK勘察测绘技术进行观测ꎮ3.数据传输限制GPS-RTK勘察测绘技术的关键在于从不同的观测点进行观测ꎬ并对载波相位差分进行采集和自动解算ꎬ而数据采集的过程是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实现的ꎬ即使用短距离无线电通讯的方式进行信息从观测点到基站的传输ꎮ如果有高大建筑或磁场干扰ꎬ信号传递容易出现偏差ꎬ导致数据丢失或数据无法准确传输ꎮ通常采用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是短波形式的ꎬ这类电磁波随距离的增加会呈现明显的衰减趋势ꎬ因此ꎬGPS-RTK技术暂时无法应用于作业半径过长的区域勘察测绘ꎬ一般作业的可行性半径为2kmꎮ参考文献:[1]付敏.浅析GPS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ꎬ2014(18).[2]王鹏.基于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ꎬ2014(22).作者简介:高继光ꎬ男ꎬ研究方向:测绘工程相关ꎮ4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众多新技术在工程测绘工作中广泛应用,以满足实践中的需求。

GPS测量技术作为一项综合型流程作业,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文章将重点介绍GPS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地质勘探;应用
前言
随着地质勘探业的迅速发展,勘探的范围愈来愈大,规模不断增加,传统的测量方法远远不能适应勘探生产的需要,GPS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质勘探测量工作注入新的科技活力,大大地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GPS定位是根据测量中的距离交会定点原理实现的,GPS用户设备由GPS 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GPS接收机可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对信号进行交换、放大和处理,再通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经基线解算、网平差,求出GPS接收机中心(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1 手持GPS测量
由于地质勘探钻孔放样的需求精度不是很高,按照现行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的要求:布设勘探工程点(钻孔)的精度,可按图根精度的三倍为限差之规定,因此在煤田地质钻孔放样中,除水文孔、构造孔等特殊要求的钻孔以外,完全可以采用手持GPS进行钻孔放样。

手持GPS标称精度一般在3m之内,有的型号经参数校正后可达亚米级。

手持GPS接收机在进入测区之前应进行参数设置,包括中央子午线、东偏移量(500000m)和七参数设置。

所谓七参数就是XA80或BJ54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转换参数,即3个平移因子(ΔX ,ΔY,ΔZ),3个旋转因子(X旋转,Y旋转,Z旋转),一个比例因子K。

通行的做法是:在工作区内找3个以上的已知点,利用已知点的BJ54 或XA80坐标与所测WGS84坐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求解七参数。

但对手持GPS接收机,根据不同型号,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少,但一定含有3个平移因子(ΔX,ΔY,ΔZ)等参数。

实践中,可以在已知点上不断调整各项参数,使测量结果(X、Y、Z)趋近于已知值,然后到另一已知点再进行微调,最后再到更远已知点进行检测,直至误差值符合限制要求为止。

如安徽淮北地区使用麦哲伦500手持GPS接收机,设置相关参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某地手持GPS接收机相关参数设置值
表1中ΔA为XA80 或BJ54坐标系的参考椭球长半轴与WGS84坐标系的椭球长半轴之差,ΔF为其扁率之差。

2 静态GPS测量
静态GPS测量是GPS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测量方法,但观测时间长,一般用于等级较高的控制测量中,如勘探区控制网的设布。

静态GPS测量是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接收接收卫星信号,接收机相对位置固定,分别设在不同的测站上,测量时间由十几分钟至1h,测量时应与若干已知点联测,内业采用专用软件处理。

静态测量前,应拟定测量方案,收集已知高级控制点资料。

点位应选在开阔地区,以减少对卫星的遮挡,避开大面积水域、高层建筑、大功率发射电台和高压线等。

3 动态GPS测量(RTK—GPS测量)
动态GPS测量需要至少2台接收机同时工作,其中指定一台为基准站,其余接收机为移动站。

基准站可以架设在已知点上,也可另选点架站,基准站设置成功后,由移动站在至少3个已知控制点上采集信号,然后打开随机软件(下面以Trimble5800随机解算软件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 为例)进行解算,解算后其“水平残差”、“垂直残差”等指标符合要求后,保存转换参数和文件,下次再次使用时打开该文件即可,不需重新采集已知控制点,只需改动仪器高度设置。

RTK-GPS测量方法是钻孔的布设与定测使用频率较高的测量方法。

3.1 布设钻孔
打开相关文件,从主菜单中选择“键入”,输入钻孔设计坐标(可以批量输入),在“测量”菜单下选择“点放样”,根据手簿提示选择行进方向和距离,完成现场钻孔放样工作。

如果放样的点都在一条勘探线上可选择“线放样”进行逐点布孔。

3.2 钻孔的定测
完成基准站和移动设置后,在主菜单中选择“测量”,在该菜单下选择“碎部测量”,在手簿提示“RTK已固定”的情况下开始测量,保存钻孔孔号。

由于钻孔定测时,钻机往往正在施工,受塔衣及铁制钻具的影响不能将移动站直接置于钻孔时,此时可以采用“二点法”或“ 三点法”测量。

“二点法”测量时可以用钢尺直接从钻孔中心量取等距的2点P1、P2,即
图1 两点法复测钻孔示意图
PP1=PP2= R,如图1所示,RTK测定P1、P2两点坐标后,可以很方便地计算钻孔中心的坐标:
当P点位于P1、P2连线的东侧时,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在地面高差不大时,高程可以直接取两点的平均数,当P1、P2和P三点在同一直线时,X=(x1+x2)/2,Y=(y1+y2)/2为二点法测量的特例。

4 GPS 测量技术在重庆市某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4.1 在大地控制中的应用
上文已经介绍了GPS 测量技术的诸多优点,其在对大地控制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用GPS 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测量方式,通过建立GPS 网络系统将卫星定位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工程项目测绘当中。

GPS 网包括全球性的与区域性的,这两种网路系统应用于不同的测量需求,全球性的GPS 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空间科学与地球动力学的发展,而GPS 区域网能够在城市建设、网络工程以及近距离的大地控制中发挥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南方测绘的GPS 接收机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蓝牙静态GPS、RTK S82 等,这些一体化的设计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实际上,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率先研发出很多有关GPS 技术的应用领域,我国也应该根据国情的需求扩大GP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4.2 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水下地形测绘对我国的港口建设及海洋资源的开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水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GPS 测量技术准确的取得。

首先,绘制水下地形图要通过三维坐标系确定水深、水的流速等,可以通过超声原理或者借助潮位仪进行水深的测量和矫正,从而准确的得出水深。

其次,GPS 测量系统中用于平面的测量的经纬仪、三应答器等都能够为水下地形的测绘提供相应的帮助,但是,这些设备的使用条件较为苛刻,可以通过分差GPS 定位系统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水下测量的准确度要求,还能够扩大水下测量的尺度。

最后,GPS 测量技术能够通过分差接收机等仪器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实现完整的水下测绘图制备,与此同时,用基台矫正的方法将测量误差减到最小。

4.3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但是由于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是不容忽视的。

GPS 测量技术能够通过模拟现实的技术实现科技的创新,也就是说,虚拟出实际的操作环境,尤其是那些测量条件复杂的地域,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对可能发生操作危险的地段进行测量,计算机网络能够将三维的测量图准确、清晰的反应出来,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电脑就能够完成测绘工作,危险系数为零。

与此同时,GPS 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矿井测量工程中的应用也极为重要,可以有效的保障的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工程测绘的科学性、准确性、安全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工程实践证明,GPS 定位测量技术的优势主要有测量精度较高、操作简便且节省时间以及应用范围广几方面。

属于多功能的定位靠行系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顾效烈,鲍峰.等.测量学[M].3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党亚民.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M].测绘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