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
GPS定位原理介绍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14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原理简介一、填空题:1、GPS接收机基本观测值有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
2、GPS接收机按用途分,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型接收机和姿态测量型接收机。
其中测地型接收机,按载波频率又可分为单频接收机、双频接收机。
3、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GPS接收机主机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4、GPS定位是利用空间测距交会定点原理。
5、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由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星座由 24颗卫星组成。
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
工作卫星分布在 6 个近圆形的轨道面内,每个轨道上有 4 颗卫星。
GPS工作卫星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是20200km。
7、地面监控部分按功能可分为监测站、主控站和注入站三种。
8、GPS接收机接收的卫星信号有: 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卫星广播星历。
9、根据测距原理,GPS卫星定位方法有伪距定位法、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 G PS 差分定位。
对于待定点位,根据接收机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可分为实时定位和非实时定位。
10、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相对定位。
11、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普遍采用将相位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有三种,即单差法、双差法和三差法。
12、GPS差分定位系统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无线电通信链三部分组成。
13、GPS测量实施过程与常规测量一样包括方案设计、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1、伪距单点定位----利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测定的四颗以上GPS卫星伪距及从卫星导航电文中获得的卫星位置,采用距离交会法求定天线所在的三维坐标.2、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测线两端(该测线称为基线),固定不动,同步接收GPS卫星信号。
利用相同卫星的相位观测值进行解算,求定基线端点在WGS一84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或基线向量。
《GPS 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 -测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A标准答案一、 填空题1.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GPS 和 GLONASS 。
我国组建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 GALILEO 。
2.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
3.2000年5月初美国政府中止了已实施多年的SA 政策。
4.L1载波的波长约为19 厘米,L2载波的波长约为 24 厘米。
5.GPS定位误差按误差的来源分类,跟卫星有关的误差有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误差;跟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有接收机钟差、接收机的位置误差、接收机的测量噪声。
6.单站差分GPS按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差分。
7.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中的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题1.接收机的接收通道采用平方律通道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测码伪距;可以获得导航电文;重建的载波是全波长的。
错2.C/A码的一个码元对应的码元宽度为29.3米。
错3.导航电文的传输速率为50bit/s,以“帧”为单位向外发送,需要12.5分钟才能完整地播发一次。
对4.单点定位中的DOP值与卫星的数量和几何图形以及观测值的精度有关。
错5.通过GPS相对定位,可消除卫星钟差和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错6.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是相同的。
错7.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对流层延迟是相同的。
对8.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多路径误差是相同的。
错9. 常用的对流层延迟模型有霍普菲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改正模型和克罗布歇(Klobuchar)改正模型。
《GPS原理及其应用》习题

《GPS原理及其应用》习题集第一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天球;赤经;赤纬;黄道;春分点;岁差;章动;极移;世界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儒略日。
[2]简述卫星大地测量的发展历史,并指出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3]试说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4]为什么说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问世是测绘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5]简述GPS、GLONASS与NA VSAT三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作卫星星座的主要参数。
[6]简述(历元)平天球坐标系、(观测)平天球坐标系以及瞬时极(真)天球坐标系之间的差别。
[7]怎样进行岁差旋转与章动旋转?它们有什么作用?[8]为什么要进行极移旋转?怎样进行极移旋转?[9]简述协议地球坐标系的定义。
[10]试写出由大地坐标到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的变换过程。
[11]综述由(历元)平天球坐标系到协议地球坐标系的变换过程。
[12]简述恒星时、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定义。
[13]什么是GPS定位测量采用的时间系统?它与协调世界时UTC有什么区别?[14]试述描述GPS卫星正常轨道运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15]试画图并用文字说明开普勒轨道6参数。
[16]简述地球人造卫星轨道运动所受到的各种摄动力。
[17]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对卫星的轨道运动有什么影响?[18]日、月引力对卫星的轨道运动有什么影响?[19]简述太阳光压产生的摄动力加速度,并说明它对卫星轨道运动有何影响?[20]综述考虑摄动力影响的GPS卫星轨道参数。
[21]试写出计算GPS卫星瞬时位置的步骤。
第二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码;码元(比特);数码率;自相关系数;信号调制;信号解调;SA技术。
[2]试说明什么是随机噪声码?什么是伪随机噪声码?[3]C/A码和P码是怎样产生的?[4]试述C/A码和P码的特点。
[5]试述伪随机噪声码测距原理。
[6]试述导航电文的组成格式。
[7]名词解释:遥测字;交接字;数据龄期;时延差改正;传输参数。
[8]简述导航电文数据块Ⅱ的主要内容。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

第一篇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习题集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I、卫星星历:是描述卫星运行轨道的信息。
2、天线高:指天线的相位中心至观测点标志中心顶面的垂直距离。
3,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及地球赤道的交点。
4、开普勒第一定律: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该椭圆的一个焦点及地球的月心相重合。
这一定律说明,在中心引力场中,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是一个通过划球质心的静止平面。
5、同步环:由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结果所构成的闭合环称为同步环。
6、多路朽效应: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衫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预,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且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这种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预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7、周跳:在接收机跟踪GPS卫星进展观测的过程中,常常山于多种原因(例如接收机天线被阻挡、外界噪声信号的千扰等),可能使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9周数不正确但其缺乏1整周的小数局部仍然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成为整周变跳,简称周跳。
8、绝对定位: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地球质心的绝对位置。
9,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恒星时是地方时。
10、卫星的无摄运动:卫星在轨运动受到中心力和摄动力的影响。
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其对卫星的引力称为中心力(质量集中于球体的中心)。
中心力决定着卫星运动的4本规律和特征,此时卫星的运动称为无摄运动,山此所决定的卫星轨道可视为理想的轨道,又称卫星的无摄运动轨道。
11,精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细观测资料,应用及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
它可以向用户提供在用户观测时间的卫星星历,防止了预报星历外推的误差。
12、相对定位: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并同步观测一样的GPS 卫星,以确定4线端点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或4线向量的定位方法。
(完整word版)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二.填空题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GPS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 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
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 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L2 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与答案(共5套)

GPS原理与应用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 B 、氢原子钟 C 、铯原子钟 D 、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 72°,东至东经 135°,共跨有 5 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 B 、西8区 C 、东6区 D 、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 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 1980 年 1 月 6 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 B 、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 D 、协调世界时(UTC)4.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 、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 D 、天球坐标系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 1×10— 9s 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 B 、30 C 、40 D 、506. 1977 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 B 、 JYD1968.0 C 、 JYD1978.0 D 、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 B 、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 、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a=6378140、α =1/298.257 B 、a=6378245、α =1/298.3C、a=6378145、α =1/298.357 D 、a=6377245、α =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 小时58 分。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系统的全称是什么?A. 全球定位系统B. 全球广播系统C. 全球通信系统D. 全球导航系统答案:A2. GPS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多少?A. 1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40000公里答案:B3. GPS接收机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来确定位置?A. 2颗B. 3颗C. 4颗D. 5颗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GPS信号的接收?A. 大气层B. 建筑物C. 卫星的运行轨道D.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答案:D5. GPS系统最初是为哪个领域设计的?A. 民用B. 商业C. 军事D. 科研答案:C6. GPS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多少米?A. 1米B. 5米C. 10米D. 20米答案:B7. GPS接收机的DOP值代表什么?A.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B. 接收机的信号强度C. 定位的精度D. 接收机的使用寿命答案:C8. GPS系统使用的卫星信号频率主要分为哪两类?A. L1和L2B. L1和L5C. L2和L5D. L3和L4答案:A9. GPS接收机的SA技术指的是什么?A. 信号放大技术B. 信号衰减技术C. 选择性可用性D. 信号增强技术答案:C10. GPS系统可以用于哪些应用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GPS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农业管理E. 军事定位答案:ABCDE2. GPS接收机的误差来源包括哪些?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E. 多路径效应答案:ABCDE3. GPS系统的优势包括哪些?A. 全球覆盖B. 定位精度高C. 操作简便D. 应用广泛E. 成本低廉答案:ABCDE4. GPS接收机的DOP值包括哪些类型?A. GDOPB. PDOPC. HDOPD. VDOPE. TDOP答案:ABCDE5. GPS系统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数据?A. 经度B. 纬度C. 高度D. 时间E. 速度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
(完整版)GPS题库(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
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章动:北天极除了均匀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绕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
轨迹为一椭圆。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
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位置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后处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绝对定位:也称单点定位,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绝对坐标的一种方法。
相对定位:用至少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有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之分静态定位:接收机静置在固定测站上,观测数分钟至2小时或更长时间,以确定测站位置的卫星定位,是不考虑轨道的有无、决定点位置的定位应用。
动态定位:动态定位是以确定与各观测站相应的、运动中的、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或轨迹的卫星定位。
伪距: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侧距离。
由于卫星钟、接收机钟的误差以及信号经过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量侧距离的距离与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有一定的差值,因此称量侧距离的伪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P 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GPS一、单选题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 D )颗在轨卫星。
A. 21B. 12C. 18D. 242、UTC是指( C )。
A. 协议天球坐标系B. 协议地球坐标系C. 协调世界时D. 国际原子时3、AS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B. 标准定位服务C. 选择可用性D. 反电子欺骗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 A )影响。
A. 多路径效应B. 对流层折射C. 电离层折射D. 卫星中差5、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A )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收机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
A. 整周未知数B. 多路径效应C. 轨道误差D. 接收机钟差7、C/A码的周期是( A )。
A. 1msB. 7天C. 38星期D. 1ns9、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10、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A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11、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C、空间角度交会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12、根据GPS定位原理,至少需要接收到(B )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定位。
A、5B、4C、3D、213、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C )。
A、绝对定位B、相对定位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D、伪距实时差分14、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B、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C、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D、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15、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C)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B、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C、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D、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16、GPS测量中,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
该作业模式是(B)A、经典静态定位模式B快速静态定位C、准动态定位D、动态定位17、GPS卫星信号的基准频率是多少(B)A B MHzC MHzD 1023 MHz18、周跳产生的原因( C)A、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B、电离层电子活动剧烈C、多路径效应的影响D、卫星信噪比(SNR)太高19、组成闭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矢量的各个分量的和是(C)A、基线闭合差B、闭合差C、分量闭合差D、全长闭合差20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D)A. 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B. 测站设在大型蓄水的水库旁边C. 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D. 夜晚进行GPS观测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B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 C)空间角度交会 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D )、测地型和授时型等三种。
A)大地型B)军事型 C)民用型 D)导航型具有测量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 B)的功能。
A)三维坐标 B)导航定向 C)坐标增量 D)时间工作卫星,均匀分布在(C )个轨道上。
A)4个 B)5个 C)6个 D)7个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B )。
A) WGS-72系 B)WGS-84系 C) 西安80系 D)北京54系26.实时差分定位一般有分为:位置实时差分、伪距实时差分和( B)。
A) 时间实时差分 B)载波相位实时差分 C) 速度实时差分 D)坐标实时差分27.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 C)。
A)绝对定位 B)相对定位 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 D)伪距实时差分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包括边连式、边点混合连接式、网连式还有(A )A)三角锁连接B)边边式 C)立体连接式D)点点式29.广域差分主要是为了削弱这些误差源,它们分别是大气延时误差、卫星钟误差( A )。
A)星历误差B)接收机误差 C)电离层误差D)系统误差30.利用测距码进行测距的优点是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如AS)、易于捕获微弱的卫星信号还有( B )。
A)减少搜索时间B)可提高测距精度C)减少误差D)容易进行处理二、填空题1.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
我国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GALILEO)。
2.GPS卫星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按用途,可将GPS接收机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三种。
4.根据测距的原理,可将GPS定位的方法分为(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差分GPS定位)三种。
5.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和(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
6.广域差分可纠正的误差种类包括(星历误差)、(大气延时误差)和(卫星钟差误差)。
7.单站差分GPS按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
8.GPS测量中,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包括(利用双频观测)、(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和利用同步观测求差。
9.GPS测量中,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包括( 卫星星历误差)和(卫星钟的钟误差)和(相对论效应)。
10.多路径误差的大小取决于(间接波的强弱)和(用户接收天线抗御间接波的能力)。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12. 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导航型、测地型和授时型等三种。
13.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
14.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15.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6.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17. GLONASS系统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18.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两颗地球静止同步卫星)和(颗在轨道备份卫星)组成。
使用L波段的两种载波波长分别是( 19cm )和( 24cm )。
(只保留整数部分)20.( 基准 )和( 坐标系)两方面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坐标参考系统.21. 测距方法分为(双程测距 )和(单程测距)。
22.(C/A )码目前只被调制在L1上。
23. 回避法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扰)和(多路径效应)。
24. 卫星钟差消除方法(使用卫星钟差改正模型)25. GPS卫星位置采用( WGS-84 )大地坐标系。
26. 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和(后处理星历)。
27. 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29.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30.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学因素,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叫极移。
随时间而变化的极点叫瞬时极,某一时期瞬时极的平均位置叫平地级,简称平极。
31.动态定位是用GPS信号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位置。
按照接收机载体的运行速度,又将动态定位分成低动态、中等动态、高动态三种形式。
32.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 WGS-84坐标系统。
33.在进行GPS测量时,观测量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其中系统误差影响尤其显着。
34.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定位精度和作业效率较高。
35.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接收部分)。
网数据处理分(基线解算)(网平差)两个阶段。
37. 差分改正数的类型(距离改正数)(位置(坐标改正数)改正数)。
38、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为(地极移动—极移)。
39、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一样,应有其(尺度—时间单位)和(原点—历元)。
40、(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
41、卫星星历的数据来源有(广播星历)和(实测星历)两类。
42、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GPS测量规范)和(测量任务书)。
第二部分1.GPS定位系统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空间星座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2.坐标系统是由坐标原点位置、坐标轴指向和尺度所定义的。
在GPS定位中,坐标系原一般取__________(地球质心)3.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上都通过协议来确定某些全球性坐标系统的坐标轴指向,这种共同确认的坐标系称为__________。
(协议坐标系)4._____是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岁差)5.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与地球体固连在一起且与地球同步运动,地心为原点的坐标系,又称为地心_________。
(地固坐标系)6.为了研究卫星运动的规律,可以将卫星受到的作用力分为两类_______和______(地球质心引力、摄动力)7.C/A码的频率是______HZ,P码的频率是____HZ。
1.023G,10.23G8.载波上调制有____和_____(测距码,导航电文)等几种波。
9.重建载波一般可采用______和_______(码相关法,平方法)10.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