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GPS测量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报告导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份关于GPS测量实习的报告,共计1200字以上。

一、实习目的本次GPS测量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GPS测量原理与技术,掌握GP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提高实地测量能力。

二、实习内容1.学习GPS测量原理与技术2.实地采集GPS数据在实地采集GPS数据时,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较为空旷的地点,以保证信号接收的良好。

然后,我们使用专业的GPS接收器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坐标、高程、时间等信息。

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建筑物、树木、山体等遮挡物对信号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在采集到GPS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相关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消除测量误差,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比如计算测量误差、绘制测量图等,以评估测量的精度。

4.结果总结与报告撰写最后,我们对实习结果进行总结,包括测量的准确性、精度、影响因素等。

同时,我们还撰写了一份实习报告,详细描述了实习的目的、内容与结果,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GPS测量实习,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了GPS测量的原理与技术,对卫星定位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锻炼了实地测量的能力,学会了如何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数据采集。

3.掌握了GPS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评估测量精度。

4.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队友的密切配合,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1.实地数据采集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信号质量不稳定,建议选择更加开阔的地方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2.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建议在实习前提前学习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GPS测量实习项目技术总结报告书

GPS测量实习项目技术总结报告书

GPS测量实习项目技术总结报告书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成熟和普及,GPS测量已成为现代测绘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GPS 测量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1.2 实习目的掌握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学习GPS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培养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1.3 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实习地点:[具体地点]二、实习内容与方法2.1 实习内容GPS静态测量GPS动态测量GPS数据处理与分析2.2 实习方法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了解GPS测量的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测量操作。

数据处理:使用专业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习过程3.1 理论学习G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校正方法。

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3.2 实践操作3.2.1 GPS静态测量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设备检查、点位选择、时间同步等。

测量过程:设置基准站和流动站,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时间、点位信息、设备状态等。

3.2.2 GPS动态测量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设备检查、路线规划、时间同步等。

测量过程:沿预定路线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时间、路线信息、设备状态等。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专业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数据精度,评估测量结果。

编写数据处理报告,总结测量经验。

四、实习成果4.1 数据采集成果静态测量数据:[具体数据和点位信息]动态测量数据:[具体数据和路线信息]4.2 数据处理成果数据处理报告:[报告内容摘要]精度分析:[精度评估结果]4.3 技术总结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体会。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GPS测量技术的改进建议。

五、问题与建议5.1 遇到的问题设备操作不熟悉导致的测量误差。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问题。

GPS标准实习报告5篇

GPS标准实习报告5篇

GPS标准实习报告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YZ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日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

我选择在XYZ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是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在GPS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YZ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标准化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学习和熟悉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调研和分析国内外GPS标准和规范。

3.参与制定GPS标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

4.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收集并整理GPS标准的资料和文档。

5.参与GPS标准化工作的会议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参与制定GPS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建议公司在GPS标准化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GPS标准的制定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二)小结报告:GPS测量实习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XX测绘院一、实习目标及内容本次GPS测量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GPS测量原理、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1. 学习GPS测量原理和基本知识;2. 实地进行GPS测量操作,包括收集数据、设置基准点、测量控制点等;3. 学习GPS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后处理以获取精确的测量结果;4. 分析和总结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gps测量实训报告总结

gps测量实训报告总结

gps测量实训报告总结一、实训背景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钟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GPS测量实训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掌握GPS测量中的基本技能。

二、实训过程1. GPS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的学习在实训的第一步,我们学习了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GPS卫星、接收机、控制网络等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讲解和模拟实验,学生了解了GPS定位和导航的基本原理,包括伪距测量、时钟同步、卫星轨道和时频传输等方面。

2. GPS测量仪器的使用在实训的第二步,我们学习了GPS测量仪器的使用,包括卫星接收机、高精度定位仪、数据处理软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学生了解了各种GPS测量仪器的特点和功能,熟悉了GPS测量的基本流程。

3. GPS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在实训的第三部分,我们学习了GPS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测距、差分、模糊度解算等。

通过实验和模拟操作,学生了解了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GPS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

4. 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在实际测量中,我们以固定基线测量为例,进行了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了GPS测量的实用技能,包括观测方法、数据记录、样品分析等。

在数据处理中,我们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了GPS测量数据的处理、计算、校正和分析,熟悉了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三、实训效果通过GPS测量实训,我们学生掌握了GPS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包括GPS测量仪器的使用、GPS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和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实际操作等。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加强了对GPS测量数据处理的专业技能和实用技能。

四、实训体会经过此次实训,我们学生感觉到GPS测量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可以用于海洋、航空、航海、灾害预警和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GPS测量技术的使用需要严格的精度要求、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深入了解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便正确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gps的应用实训报告

gps的应用实训报告

gps的应用实训报告1. 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勘测、航空航海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参与的GPS应用实训项目,并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 实训目的和背景GPS应用实训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使用GPS技术进行定位的方法和步骤。

在现代社会中,GPS定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相关技能,以应对各种导航和定位需求。

3. 实训内容和方法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GPS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同时也了解了GPS接收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我们通过在实地进行定位实践,学习了如何使用GPS接收器获取位置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导航、地图绘制等场景中。

4. 实训过程与结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GPS的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卫星定位系统、信号传输等。

随后,我们使用实验室提供的GPS设备进行了实地操作,通过接收并解析卫星信号,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

在导航应用中,我们使用GPS设备指引我们到达目的地。

通过设定目标点和距离限制,GPS定位技术能够准确显示我们的当前位置和行进路线,为我们提供准确的导航指示。

在地图绘制应用中,我们使用GPS设备在实地测绘中获取坐标数据,并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图生成。

通过将多个测量点的坐标连接起来,我们得到了一个详细的地图,显示了实地的地形和景物分布。

通过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GPS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还进一步了解了其在导航和地图绘制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对GPS技术的精度和适用范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实训经验和收获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和困难。

比如,在信号弱的区域,GPS设备的定位精度可能受到影响,我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接收信号的位置。

此外,对于GPS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我们需要细心和耐心,小心处理设备以避免意外损坏。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相互帮助,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训结果。

GPS实习总结4篇

GPS实习总结4篇

GPS实习总结GPS实习总结4篇GPS实习总结1为期两周的GPS实习结束了,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熟悉GPS的定位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能独立完成从选点到提交内业数据成果的所有技术要领。

这次实训的场地覆盖黄河水院整个校区,实训内容有:测区勘探、实地选点、GPS控制网布设、星历预报、制定观测计划、GPS接收机检验、静态外业观测及记录、数据传输及处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按定位方式,GPS 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

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正是如此,它根据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

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

GPS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

C/A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1微秒,相当于300m;P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266.4天,码间距0.1微秒,相当于30m。

而Y码是在P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

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

gps测量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报告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了一项关于GPS测量的实习项目,通过实地实践和数据处理,我对GPS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首先,我们在实习开始前接受了相关的GPS测量培训,学习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随后,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践,利用GPS设备对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和测量。

在实地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差和问题,并学会了如何进行误差校正和数据处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得到了精确的测量结果,并将其用于地图绘制和空间分析。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的GPS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GPS测量在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GPS测量不仅可以用于地图绘制和导航定位,还可以应用于地质勘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空间数据支持。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在复杂地形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的来说,本次GPS测量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地理信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实习机构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同学们的合作和支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实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gps实习报告4篇

gps实习报告4篇

gps实习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gps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

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

学会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1.1实习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仪器调度表(略)第三组组长:第三组组员:1.2实习任务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

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

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固定误差(mm)平均边长(km)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

1.3测量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XX)。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4测区概况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

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实习报告书题目: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实习学院:测绘工程学院专业:测绘工程班级:D测绘131姓名:戴峻学号: 2013132911 2015年12 月30 日实习报告评阅书学生姓名:戴峻学号: 2013132911 班级:D测绘131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实习教学时间:2015年12 月 1 日-2015年12月15 日指导教师评语:实习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6年1月5 日目录1、实习目的 (4)2、实习成员 (4)3、实习地点 (5)4、实习原理 (5)5、实习内容 (6)5.1G P S静态测量 (6)5.1.1仪器设备 (6)5.1.2布网方案 (6)5.1.3选点原则 (8)5.1.4外业观测 (9)5.1.5内业处理 (10)5.1.6注意事项 (23)5.2g o a n d s t o p测量 (24)5.2.1仪器设备 (24)5.2.2作业过程 (24)5.2.3内业处理 (25)5.2.4注意事项 (27)5.3G P S R T K动态测量 (28)5.3.1仪器设备 (28)5.3.2R T K技术原理 (28)5.3.3外业采集 (29)5.3.4内业处理 (31)5.3.5注意事项 (35)6、实习体会 (36)附表一:G P S观测手簿记录表 (42)附表二:点之记 (43)1、实习目的G P S课程实习的意义是对《G P S原理及应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对G P S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G P S静态数据采集、静态数据处理、G P S-R T K外业测量。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 P 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 P 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 P 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 P 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近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了解G P 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实习成员我们专业一共有14个人,所以分为三个小组。

组织人:李微晓第一小组成员:刘欣、戴峻、周聪、于健锋、吴开明组长:刘欣第二小组成员:丁德军、钱小培、于伟鹏、刘先锋组长:丁德军第三小组成员:孙超、韩海洋、邵印明、徐辉、丁倩组长:孙超3、实习地点地点: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4、实习原理G P S定位的原理是G P 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 P S 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 P S卫星,测出测站点(G P 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 P 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 P 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5、实习内容这次实习的内容包括G P S静态测量,走走停停测量,G P S R T K测量。

5.1G P S静态测量5.1.1仪器设备仪器:装有Ashtech solution软件的电脑,三个Astech接收机,三个三脚架,三个卷尺,三个手簿,数据传输线三根,连接天线三根,电池每小组四块。

5.1.2 布网方案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

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因为这次实习分为三个小组,所以我们决定在校园内找9个点,如下图分三组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采用边连接的方式。

第一时段:CH01(第一组)-CH06(第二组)-CH02(第三组)第二时段:CH05(第一组)-CH06(第二组)-CH02(第三组)第三时段:CH05(第一组)-CH03(第二组)-CH02(第三组)第四时段:CH05(第一组)-CH03(第二组)-CH04(第三组)第五时段:CH05(第一组)-CH09(第二组)-CH04(第三组)第六时段:CH05(第一组)-CH09(第二组)-CH08(第三组)第七时段:CH05(第一组)-CH07(第二组)-CH08(第三组)第八时段:CH05(第一组)-CH07(第二组)-CH06(第三组)5.1.3 选点原则1、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2、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溢保证GPS信号接收;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5、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以免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

6、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书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当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5.1.4 外业观测采用同步观测的相对定位方法,从而保证了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

观测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时段长度规定为45分钟。

按照静态定位的测量原理,测量时观测的最少卫星数位四个。

外业观测时需要对GPS接收机进行以下设置:(1)调度安排,确定每台接收机观测的测站,开机时间,搬站情况。

(2)观测组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记录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

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取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

(4)仪器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对照指示灯工作状况说明,判断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开机;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6)观测院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收到震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7)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对讲机;雷雨天气过境应关机停测,卸下天下以防雷击。

(8)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

5.1.5内业处理1、将GPS静态采集的数据导入电脑中,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1)导数据的端口设置,应该选择COM1接口(2)从手簿里的文件中找到测得的静态数据,导入电脑中的指定文件夹中2、从电脑中打开Ashtech solution 2.5,然后开始处理静态数据。

(1)选择“Creat a new proect”新建工程,设置工程名并以自己的姓名学号(2)导入静态数据如图(3)数据初次处理如图通过粗平可以发现红色的那条边超限,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改正处理(4)检查红色那条边的卫星,看看是哪个卫星的信号不好或者出现周跳,并将其删除(5)通过逐个检查卫星,会发现15号卫星信号最差,应该将其删除。

(6) 选择控制点,并且进行同步环和异步环分析(7)最后进行无约束平差(8)处理完以上数据并且通过后,到出处理结果如图Site Positions戴峻2013132911Horizontal Coordinate System: World Geodetic Sys. 1984 Date: 12/15/15Height System: Ellips. Ht. Project file: 戴峻2013132911.sprDesired Horizontal Accuracy: 0.020m + 1ppmDesired Vertical Accuracy: 0.040m + 2ppmConfidence Level: 95% Err.Linear Units of Measure: Mete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te 95% Fix PositionID Site Descriptor Position Error Status Status1 CH01 Lat. 34?38?48.31214?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07.48923?E 0.002Elv. 22.430 0.0042 CH05 Lat. 34?38?52.70346?N 0.000ProcessedLon. 119?12?09.98341?E 0.000 Elv. 22.200 0.0003 CH02 Lat. 34?38?52.97832?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07.03468?E 0.002 Elv. 22.195 0.0024 CH04 Lat. 34?38?57.70763?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10.52681?E 0.002 Elv. 22.118 0.0025 CH08 Lat. 34?38?52.35250?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13.91446?E 0.002 Elv. 22.236 0.0046 CH06 Lat. 34?38?46.11718?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09.50835?E 0.002 Elv. 22.145 0.0047 CH03 Lat. 34?38?57.92843?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07.58153?E 0.002 Elv. 22.134 0.0028 CH09 Lat. 34?38?57.38959?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14.52392?E 0.002 Elv. 22.184 0.0029 CH07 Lat. 34?38?46.10366?N 0.002 ProcessedLon. 119?12?12.78622?E 0.002 Elv. 22.153 0.006Site ElevationID Site Descriptor Factor1 CH01 0.999996482 CH05 0.999996523 CH02 0.999996524 CH04 0.999996535 CH08 0.999996516 CH06 0.999996527 CH03 0.999996538 CH09 0.999996529 CH07 0.99999652 坐标转换如下:点号X Y HCH01 3847741.422780 977153.575292 19.391418CH02 3847884.829251 977134.525155 19.182419CH03 3848038.314359 977140.562197 19.137419CH04 3848035.388924 977216.027705 19.121419CH05 3847880.233253 977210.169654 19.163419CH06 3847676.351717 977208.576712 19.106418CH07 3847680.269012 977292.192722 19.140418CH08 3847874.599879 977310.982041 19.224419CH09 3848030.852003 977318.473730 19.1874195.1.6 注意事项1、基站仪器架设:对中、整平基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