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练习题及答案【推荐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练习卷(含答案)

信:①诚实,不欺骗;②消息;③随便,放任;④不怀疑,认为可靠;⑤的确。
1.取之,信然。()
2.小明信誓旦旦地对妈妈说,他以后要努力学习。()
3.朋友都很信任我。()
4.小孩子在画板上信手涂鸦。()
5. 叔叔一去之后杳无音信。()
【答案】①.⑤②.①③.④④.③⑤.②
这道题考查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去阅读名著,并注意把握文中人物的思想和品质,做好积累。除答案外还有:王羲之、骆宾王、于谦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这篇短文通过讲述王戎七岁时看到果实累累的李子树没有摘,他认为是苦李子,他与其他争相摘李子的小孩不一样,王戎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可知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却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其他人一尝,果然是这样。
D. 取之,信然信然:的确如此
4.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信:①诚实,不欺骗;②消息;③随便,放任;④不怀疑,认为可靠;⑤的确。
1.取之,信然。()
2.小明信誓旦旦地对妈妈说,他以后要努力学习。()
3.朋友都很信任我。()
4.小孩子在画板上信手涂鸦。()
5. 叔叔一去之后杳无音信。()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尝.与诸小儿游。
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尝试B.曾经C.品尝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B.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C.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对“诸儿竞走取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
B.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
C.孩子们走过去摘李子。
4.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你明白的道理是()A.遇到问题要多动脑思考。
B.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C.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5.辨字组词。
戎( )诸( )竞( )唯( )戒( )堵( )竟( )维( )6.穿针引线。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 )李树上的李子是苦的,( )王戎不上去摘。
(2)( )李树上的李子是苦的,王戎( )不会上去摘。
(3)( )李树上的李子是苦的,王戎( )不会上去摘。
(4)王戎( )不上去摘李子,( )李树上的李子是苦的。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诸:①众;许多。
②姓。
③“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1)有了计划,就要付诸.实施。
(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尝:①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②经历;体验。
③曾经。
(3)爷爷经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真是倍尝.艰苦呀。
( )(4)樱桃刚红,妈妈就摘了一些让我们尝.鲜。
( )(5)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8.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①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____ _的人。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字填空。
[唯维] ()一()护()有思()[竞竟] ()赛()然()争毕()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竞.技(jìn jìng)诸.多(zhū zū)戎.马一生(róng lóng)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诸.儿竞走取之() A.众多 B.姓 C.其他(2)尝.与诸小儿游() A.经常 B.曾经 C.尝试(3)取之,信然..()A.承认了 B.相信如此 C.的确如此(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A.压弯树枝 B.折取树枝 C.曲折的树枝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的“笔记小说”。
()(2)王戎是东汉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3)成语“道旁苦李”就是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中提炼出的。
()5.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
A.小儿 B.王戎 C.李子(2)翻译画“”的句子。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用“/”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
②说说王戎为什么这么说。
(4)课文用“|”分为三部分,其中第部分是详写,写出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的孩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参考答案1.唯维唯维竞竟竞竟2. jìng zhū róng3.(1)A (2)B (3)C (4)A4.(1)√(2)×(3)√5.(1)C B C(2)看到路边李树上有很多李子把树都压弯了,许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练同步练习(附答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马()位()赛()有二、比一比,再组词。
戎()诸()竞()唯()猪()者()竟()难()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尝.与诸.小儿游。
尝:诸: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唯:3.取之,信然..。
信然: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答案一、戎诸竞二、唯戎马诸位竞赛唯有猪八戒作者竟然难过三、1.尝:曾经。
诸:众多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唯:只有。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3.信然:确实这样。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一、选择正确的答案: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
A.zhēB.zhé shé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答案一、1.C 2.C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A B C四上语文背诵与积累全册汇总一、古诗背诵1.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雪梅》宋·卢鉞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时练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马()位()赛()有二、比一比,再组词。
戎()诸()竞()唯()猪()者()竟()难()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尝.与诸.小儿游。
尝:诸: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唯:3.取之,信然..。
信然: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答案一、戎诸竞唯二、戎马诸位竞赛唯有猪八戒作者竟然难过三、1.尝:曾经。
诸:众多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唯:只有。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3.信然:确实这样。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一、选择正确的答案: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
A.zhēB.zhéC.shé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王戎与诸小儿相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选)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动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答案一、1.C 2.C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ABC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bào zi wéi yǒu zhū duō pǐn chánɡ()()()()qiú ráo tú dì qǔ xí fu jìnɡ xiānɡ()()()()二、字词综合练习。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时练)(附答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将加点字错误的读音用“\”划掉。
戎.装(jièróng)诸.位(zhùzhū)竞.争(jìng jìn)尝.试(cháng cáng)2.辨字组词。
戎( )诸( )竞( )唯( )戒( )堵( )竟( )维( )3.诸儿竞.走取之。
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竞技B.竟然C.争着4.取之,信然..。
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诚实,不欺骗B.的确如此C.随便,放任5.树在道边而多子.。
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李子B.小孩C.儿子6.尝.与诸小儿游。
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尝试B.曾经C.品尝7.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依据应该是()A.路边的李树结出的李子都是苦的。
B.道路上车马来往,飞扬的尘土让李树上的李子由甜变苦了。
C.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如果不是苦的,早就被路过的人摘光了。
8.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本文《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________________》,主要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________,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________________,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________,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________。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9.本文选自《_________》。
1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跑过去)B.唯.戎不动(只有)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11.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这则文言文?()A.桃李满门B.艳如桃李C.桃李无言D.道旁苦李12.根据小古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字填空。
[唯维] ()一()护()有思()[竞竟] ()赛()然()争毕()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竞.技(jìn jìng)诸.多(zhū zū)戎.马一生(róng lóng)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诸.儿竞走取之() A.众多 B.姓 C.其他(2)尝.与诸小儿游() A.经常 B.曾经 C.尝试(3)取之,信然..()A.承认了 B.相信如此 C.的确如此(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A.压弯树枝 B.折取树枝 C.曲折的树枝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的“笔记小说”。
()(2)王戎是东汉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3)成语“道旁苦李”就是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中提炼出的。
()5.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
A.小儿 B.王戎 C.李子(2)翻译画“”的句子。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用“/”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
②说说王戎为什么这么说。
(4)课文用“|”分为三部分,其中第部分是详写,写出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的孩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参考答案1.唯维唯维竞竟竞竟2. jìng zhū róng3.(1)A (2)B (3)C (4)A4.(1)√(2)×(3)√5.(1)C B C(2)看到路边李树上有很多李子把树都压弯了,许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习题2套(附答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注音。
戎()诸()竞()二、比一比,组词语。
戎()诸()竞()唯()戒()储()竟()维()三、选一选。
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2.人问之——“之”是指()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A.之间B.它,指李子。
C.的。
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的人。
【答案】一、rónɡzhūjìnɡ二、戎装戒备诸侯储蓄竞赛竟然唯一维护三、1.A 2.C 3.B四、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第二课时一、写出近义词。
戎装——()竞赛——()唯有——()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诸儿竞走取之( )⑵人问之( )⑶取之,信然(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A.信服B.征服C.服从【答案】一、武装比赛只有二、1.(1)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过去折枝获取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
()马()位()赛()有
二、比一比,再组词。
戎()诸()竞()唯()猪()者()竟()难()
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尝.与诸.小儿游。
尝:诸:
2.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唯:
3.取之,信然
..。
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答案
一、戎诸竞
二、唯戎马诸位竞赛唯有猪八戒作者竟然难过
三、1.尝:曾经。
诸:众多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唯:只有。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3.信然:确实这样。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
A.zhē
B.zhé shé
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答案
一、1.C 2.C
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