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朱元璋一生 人生苦短万岁无有百岁难
历史趣谈朱元璋的野心 从乞丐到和尚一步一步成为天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朱元璋的野心从乞丐到和尚一步一步成为天子
导语:368年1月23日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这样一首诗,纯以白话,不用典故,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
在六
368年1月23日
雪压竹枝低,
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
依旧与天齐。
这样一首诗,纯以白话,不用典故,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
在六百多年前的今天,这位布衣皇帝,向世人描绘出了他胸中的山河与气度,建立了大明王朝。
1368年的1月23日,旧历是明朝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年号为洪武,他当时定都南京,从这一天起,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
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
1352年24岁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部的红巾军,靠着打仗勇猛和他所部的军纪严明很快出人头地,部队发展壮大了,他也自立为王。
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来投奔他。
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元朝的一些苛政,命请将屯田。
后来又接受了朱开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1367年,朱元璋决意北伐,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1368年正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
生活常识分享。
朱元璋在五十四岁时痛哭不止,冷酷无情的朱元璋也有真情!

朱元璋在五十四岁时痛哭不止,冷酷无情的朱元璋也有真情!本文导读: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人严厉,冷酷无情。
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他便开始对朝中官僚和功臣贵勋们大开杀戮。
贫苦人家出身的他尤其痛恨那些贪官污吏,甚至搞出了明朝洪武年间特有的土地庙前剥皮充草的惩戒办法。
但就是这样一位自底层一步步爬上来,在经历了无数刀光剑影,心早已变得如铁石般坚硬的老人,却在五十四岁时号啕大哭,因为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他的皇后—明孝慈马皇后去世。
马皇后的去世不光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还极大地影响到了明朝洪武时期的朝政。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即马皇后_图为什么冷酷无情的朱元璋会对马皇后的离世如此悲伤?马皇后的离世又为何会影响到洪武年间的朝政呢?要想探究其中根源,便不得不先从朱元璋凄惨的身世说起。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朱元璋也是如此。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蒙古统治下,汉人平民不能起名,只能用数字代替,重八,即家中排行第八),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出身于贫民家庭。
朱元璋十五岁时,濠州发生了蝗灾和瘟疫,饥饿让百姓走投无路。
地方的贪官污吏们非但不赈济,反而屡次前来欺压,强取豪夺,使得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家中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
晚年的朱元璋在回忆起那时凄惨的光景时,仍不无心酸的说道:“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西风鹤唳,俄淅沥而飞霜。
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其悲惨境遇可想而知。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图黑暗的时代让朱元璋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在父母死后,朱元璋为了活下去,先去了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受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去参加了义军,投靠了郭子兴。
朱元璋为人处世极好,不争功不贪图赏赐,因此颇受郭子兴赏识。
郭子兴曾有个好友姓马,马公死后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了郭子兴。
虽然是养女,但郭子兴对她视同己出,很是疼爱。
明朝那些事儿用诙谐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用诙谐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明朝那些事儿:用诙谐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存在了近300年,期间发生了许多奇闻轶事和历史事件。
今天,我们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明朝那些事儿,带你回到古代,感受历史的魅力。
一、嬴政变身明朝开国皇帝我们先来讲一讲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小县令,家境贫寒,自己也很勤劳,终于成为当地的一个小地主。
但他却不喜欢自己当地主的生活,决定去当兵,后来被领导以逃兵罪杀了。
朱元璋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但他却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
他17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一名义军领袖,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
最后,他击败了当时的蒙古政权,建立了明朝。
二、肚子里有东西的皇帝有一位明朝的皇帝叫朱翊钧,他是明朝的第15位皇帝。
他身体很弱,但却很喜欢吃,每天吃的东西都很多。
他有一次吃火锅,竟然把带骨头的肉吃下去了,于是就生病了。
医生开了药,但朱翊钧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后来,他的医生听到了他的小儿子在说:“我爸爸的肚子里有东西!”医生听过后,知道是朱翊钧吃了带骨头的肉,于是用钳子将骨头取出后,朱翊钧的病才得到了治愈。
三、海瑞与铜臭味海瑞是明朝的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有一天和客人在家吃饭,却发现菜里有一股铜臭味。
他就跑到厨房看看,原来是厨师把铜币放在砂锅里煮了,而这个砂锅又是拿来炖姜饭的。
海瑞非常生气,把厨师狠狠地批评了一番,结果这个厨师竟然拿着砂锅跑了!海瑞得知后,不但没有起诉他,还给他找了一份新工作。
不久后,这个厨师又回到了海瑞家里工作。
四、郑成功和荷兰人郑成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父亲是明朝官员郑芝龙,母亲是露西亚,曾在东南亚地区做买卖。
他小时候在海边玩,经常看到荷兰人在海上抢劫中国的商船。
他长大后,考虑到明朝各地的海盗问题,决定组建自己的海军,打击这些海盗。
他获得了许多的支持,最后击败了荷兰人,夺回了台湾。
五、洪承畴和卖国贼洪承畴是一个很有名的反清义士,他反对清朝入侵中国,却被清朝拘捕。
强大的帝王――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强大的帝王――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时间:2019-08-29 12:57:04 | 作者:2409004951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让我对朱元璋的理解加深了许多。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生于一三二八年,这一年正是元朝统治时期。
蒙古人当朝,十分残暴。
朱元璋一家是汉人农民,常常因为税收过高,连饭也吃不饱。
朱元璋那时的心愿就只是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能填饱肚子,仅此而已。
十七岁时,家人相继因饿死离世,带给朱元璋的只有悲痛,心中复仇的火焰也已开始燃烧。
为了解决温饱,朱元璋只有去当和尚要饭。
做了一年的和尚,他觉得一直做和尚也不能活下去,于是二十二岁时,他开始四处游走、闯荡,结识了汤和、常遇春、徐达等名将。
朱元璋领导着他们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
最后推翻了残暴的元朝政权,天下现在已经是朱元璋的了,是明朝的了。
朱元璋于一三六八年登基,此后他做了许多好事,比如整治贪官、发展经济、打击元朝和其他地方的残余部队、统一全国。
他也做了几件错事,比如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要求后人善待宗亲,乱杀功臣。
一三九八年,朱元璋病逝。
朱元璋成为皇帝,因为他有过人的眼光和判断力,让他选择同伴及确立人生路线时不会看错;他的果断,让他在危险的情况下能及时决断并果敢的执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冷静,能让他在纷乱的局面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解决的办法。
这几样优秀品质,让朱元璋从尸骨中爬出来,走向人生的巅峰。
朱元璋有许多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他的冷静。
我们有时在经历让人感到喜悦和悲伤的事情时,往往就会失去理智,这时,我们应该冷静。
考试进步了很多名次,超越了你的目标,觉得满足了,可以不继续努力,那当然是错误的。
你应该做的是冷静判断自己这次还有哪一项没有发挥好,然后认真补上那一项的缺陷。
并再找一个目标,追赶,超越。
还有他的果断。
比如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犹豫,看准哪个点就写下来,不要让思路跑偏;打乒乓球的时候,要扣杀就不要等待,等待是绝对打不上的。
历史趣谈明朝皇帝为什么都短命?明朝皇帝短命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皇帝为什么都短命?明朝皇帝短命原因
导语:明朝皇帝最长寿的朱元璋活到七十一岁,这在中国皇帝中应该不算短命还算长寿的,须知后来的清朝皇帝活过七十的也只有乾隆一人。
但为什么后来
明朝皇帝最长寿的朱元璋活到七十一岁,这在中国皇帝中应该不算短命还算长寿的,须知后来的清朝皇帝活过七十的也只有乾隆一人。
但为什么后来明朝皇帝平均寿命比清朝差那么多呢?
首先是国事繁多,积劳成疾。
可以说,在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专制达到了顶峰,所以明朝的皇帝,只要不是昏庸的,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做皇帝的时候,每天批奏折都要批到凌晨2、3点,然后差不多早上5点钟,就要开始准备上早朝。
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人很容易劳累过度而减短寿命。
当然,这也是这也是朱元璋自己弄的,过度的君主集权,让皇帝要看的事情太多了。
当然,可能有的人会说了,你看明宪宗朱见深,他都不怎么理朝政,不还是四十一岁就死了吗?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溺于女色,好色纵欲吗?其实说明朝皇帝纵欲短命,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最可以证明的例子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好色皇帝,他的风流史和他的创业史差不多精彩了。
而且最好的证明是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也是明朝之最,所以纵欲的传统是朱元璋开始的,但他却并没有因此早死,所以说宫闱之事是很难判断的,历史学家又有什么理由说明朝皇帝比其他朝代的皇帝更好色呢?你看清朝的乾隆皇帝活到了八十九岁,但是他节欲了吗?
所以说这个纵欲早死的原因,根本就是历史学家因为找不皇帝为什么早死的原因,而不负责任的一种推脱之词。
而且明朝最为出名的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皇后,没有嫔妃,竟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朱元璋称帝31年为何称洪武三十五年 刘伯温的妙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称帝31年为何称洪武三十五年刘伯温的
妙算
导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元璋,在西宫病逝升天。
他这一死,给朱姓后代和历史学家都留下了大量谜团,至今不解。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元璋,在西宫病逝升天。
他这一死,给朱姓后代和历史学家都留下了大量谜团,至今不解。
民间传言和正史上的记载都说,朱元璋1328年9月18晚上出生时,就有异象发生。
而他的死,民间传说也应验了天意。
本来朱元璋应该当35年皇帝的,结果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
但是,常读明史的人会发现,史书上还有“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如《灵谷禅林志》中有“洪武三十五年、永乐四年,道士刘渊然在此(南京紫金山上珠湖洞)埋石告天·····”的文字。
有人会说,这是朱棣篡权后,抹去建文帝朱允炆四年朝政、续用洪武纪年而造成的“时间差”。
事实上,从因果关系来看,里面并不这么简单。
朱元璋少当了五年皇帝,这么重大的历史“差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据说朱元璋会的御用大师、会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早就料到了。
今天就来扯这方面的闲篇。
朱元璋是中国帝王中少有的称职皇帝之一,一生都为天下着想,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朱元璋在死前一年,即1397年12月份得了一场大病,那时朱皇帝正好七十岁,这么大年纪生了这么大的病,一般来讲就是要死了的征兆。
当时朝中大臣都为他的龙体担忧,他自己也以为活不长了,或许在病床上朱元璋梦里已看到了早他而去的马皇后秀英在孝陵内给他托梦,
生活常识分享。
我所理解的朱元璋

龙源期刊网 我所理解的朱元璋作者:罗宇桐来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19年第31期“写吧……写吧……”当年明月听见有人这样说,于是他写了。
“读吧……读吧……”我听见当年明月这样说,所以我就读了。
这一读,我便读到了六百多年前历史的沉疴,看见了未愈的血色。
明朝上下四百年,皇帝能臣数不胜数,谋士将星云集,各路英雄横空出世,可我独独对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念念不忘。
朱元璋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身边,我看着他从少年到迟暮,他受到的每一次打击与挫折,他在战场上率兵冲锋的骁勇,他与政敌的勾心斗角都仿佛在我眼前浮现。
朱元璋的一生这样真实地铺开在我面前,像一幅画卷,我细细地去品味,去看。
我看见朱重八幼年家庭巨大的变故,家人相继饿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的遭遇使他心生满腔仇恨。
他被迫出家进入寺庙,为了活命必须去乞讨。
少年的朱重八就已经要面对性命与尊严的艰难抉择。
他放弃了自尊只是为了生存,可师兄的凌虐与白眼更助长了他内心仇恨的火焰。
朱重八从来都不是善类,终于,在被盖上谋反的帽子后,他毅然决然地化身为“诛元璋”,成为压弯奄奄一息的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夺取天下,他能屈能伸,干净利落地背叛,在虚情假意间尔虞我诈。
朱元璋就像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危险的信号。
他理性得近乎冷漠,与陈友谅决战当日,血染红了偌大的鄱阳湖。
夺得天下后,他身为九五之尊,受着文武百官的顶礼膜拜,可为了站稳在这权力的巅峰,他仍旧手起刀落——他信任过的、背叛过的、对他好的、对他坏的,一颗颗人头落地。
由于幼年的经历,朱元璋痛恨欺瞒他的人,更加痛恨在其位不谋其职、鱼肉百姓的官员。
面对建国不久就发生的轰动全国的胡惟庸案件,以及后来的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处决所有被牵涉的官员大臣。
不听话的,杀。
背叛他的,杀。
欺骗他的,杀。
知道太多的,杀。
口出妄言的,杀。
他要让这天下人懂得一个道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帝王的宝座,是用鲜血与性命堆起的。
历史趣谈史上有关朱元璋身世的几个“谜团” 朱元璋出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有关朱元璋身世的几个“谜团”朱元璋出生
导语: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创者,一生的经历曲折复杂,充满传奇色彩,存在着许多谜团。
例如,他究竟出生在何处?他原本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贫苦农民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创者,一生的经历曲折复杂,充满传奇色彩,存在着许多谜团。
例如,他究竟出生在何处?他原本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小行童,何以会成为威震四方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为什么能在渡江之后越战越强,逐一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统治?他创建明朝以后,为什么要大力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他究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恢复和发展惨遭战争破坏的经济?他的是非功过交织于一身,究竟应当怎样评价?他死后,又究竟葬在了什么地方?所有这些,都是争论颇多,人们极想了解的问题。
最新考证:“钟离东乡”出生地即今凤阳小溪河镇金桥村
记者:朱元璋的准确出生地由于历史行政区划的变迁而逐渐模糊,进而在近30年演变为一场此起彼伏的争论。
据了解,您对朱元璋研究会的刘思祥、陈怀仁等人的最新考证表示认同,并将考虑据此修改您的《洪武皇帝大传》等著作中的有关记述?
陈梧桐:是的,尽管有关争论从表象上已演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依托之争,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严谨准确的学术考证来解决问题。
朱元璋祖籍在今江苏沛县与安徽宿州符离集一带,后来他的先祖南迁至句容通德乡朱家巷。
五世祖朱仲八、高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都是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到宋末元初,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却被官府定为淘金户。
句容不产金,朱家每年都得花钱到外地买金子向官府缴纳,把家产都赔光了。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不堪忍受的朱初一带着全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朱元璋一生人生苦短万岁无有百岁难
导语:朱元璋一生勤奋:勤学不辍,勤政不怠。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朱元璋的事儿。
朱元璋出身穷苦,读书少。
但是,他能于戎马倥偬之中,日理万机之
朱元璋一生勤奋:勤学不辍,勤政不怠。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朱元璋的事儿。
朱元璋出身穷苦,读书少。
但是,他能于戎马倥偬之中,日理万机之暇,勤学不怠。
从渡江之始到建国之初的十几年间,经常与宋濂诸人朝夕相处,讲经论道,不但能懂得经义,还能写通俗的白话文,而且能作诗,能欣赏批评文学的优劣。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应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对推动古文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能写散文,喜欢研究音韵,时常作诗,甚至作赋。
和儒臣欢宴大本堂,自作“时雪赋”。
亲撰凤陽皇陵碑。
也会作骈体文,徐达初封信国公时,朱元璋亲制诰文:“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又说:“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
”
通晓历史,尤悉汉书宋史。
吴元年十一月和侍臣讨论治国方略:“汉高祖以追逐狡兔比武臣,发迹指示比文臣,譬喻虽切,语意毕竟太偏。
我以为建立基业,犹之盖大房子。
剪伐斩削,要用武官,藻绘粉饰,非文臣不可。
”
诸子百家均有涉猎。
常跟宋濂读春秋左传,从陈南宾读洪范九畴。
讨厌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派刘三吾删减编辑孟子节文。
崇敬佛教。
即位后,曾召东南戒德名僧,在蒋山大开法会,和群臣顶礼膜拜。
对应对称意的召入禁中,赐以金缕袈裟,坐而论讲。
并重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