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古诗词鉴赏姓名:______班级:______1.阅读鉴赏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在诗中的本义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时的比喻义又是什么?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写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

词人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说明词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释】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试卷(教师用)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

1、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评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风格豪放苍凉。

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

①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雁云 ___、__边声 __、__长烟____、__落日__、___孤城__,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②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2、选出对《渔家傲》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四面边声连角起”写的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衡阳地方的大雁飞走了,周围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九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二十四)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价值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放下酒杯搁下筷子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茫茫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处何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内容分析】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停”“投”“拔”“顾”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

【主题思想】全诗抒发了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抑郁苦闷心情和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__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

__2.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__冰塞川__”“__雪满山__”(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3.名句赏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__运用吕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所期待。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都写到野步所见景色,但其特点不同:第一首诗是春景,第二首诗是的秋景。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

(1)生机盎然;萧瑟寒冷(2)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比较阅读能力。

第一首诗描写麦浪、草根、肥水、新蛙、蝴蝶、东风、野草花等景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一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l了红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的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了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故答案为:⑴生机盎然;萧瑟寒冷;⑵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1行路难(其一)……抒感慨(贬官)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顾”意思是:看。

“济”意思是:渡过。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4、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态度(积极乐观)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3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为赠(回赠);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王质烂柯)”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

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

专题训练古诗词鉴赏九年级全阶段(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2分)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3分)(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2分)2.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自始至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四)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分)2.“浊酒_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五)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衷,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 上) ·古诗文岳阳楼记1. 常识概要(1) 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选自《》。

(2)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 江西南昌的、湖北武汉的、湖南岳阳的。

2. 重点实词(1) 越.明年( )(2) 予观夫巴陵胜.状.( )(3)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4) 属.予作文以记之( )(5) 连月不开.( )(6) 薄.暮冥冥( )(7)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8)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9)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10) 微.斯人, 吾谁与归 ( ) (1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2)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13) 把.酒临风 ( )(14) 或.异二者之为 ()3. 一词多义(1) 极(2) 和(3) 观)((4)空(5) 通(6)以(7)或(8) 其(9) 则1.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译文: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3.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译文:4.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1. (2019 枣庄)而或长烟一空, , , 静影沉璧。

2.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4. (2019 怀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 ”。

5. 《岳阳楼记》一文中, 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1.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2. 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理解, 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3. 作者写迁客骚人悲与喜的两种心情,目的是什么?(时间:15 分钟满分:33 分)一、(2019 天水改编)阅读《岳阳楼记》, 完成第1~3题。

(11 分)①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浣溪沙①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古诗阅读。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1)弄(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解析】【分析】(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2)古诗中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古诗中景语皆情语,根据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点评】(1)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