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基础复习 更新版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TCP IP协议集复习(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2分,共20题)判断并改错题(15分,判断改错,每题3分,共5题)简答题(共15分,共3题)解答题(共20分,共2题)其中基础题80% ——难题10% 英文题目:10分左右,用中文回答第一章网络基础什么是互联网(组成、服务)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
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以万计的网络、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
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网络中所有的通信遵循的规则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语义(做什么):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语法(怎么做):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时序(什么时候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网络协议的三要素:1.语法(format):用来规定信息格式2.语义(action):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该怎么做3.时序(order):说明时间的先后顺序网络边缘---C/S网络核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数据报)数据交换分为两类:1.基于电路的交换(Circuit Switching):(面向连接)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2.基于存储转发的交换:(基于标记)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电路交换:(打电话)在发端与收端之间建立电路连接,并保持到通信结束的一种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对报文进行分组)通过标有地址的分组进行路由选择传送数据,使信道仅在传送分组期间占用的交换方式。
1>分组交换机(packet switches)将用户(the source)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break into/segment v.)成若干个数据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packets)。
TCPIP协议复习题

TCPIP协议复习题TCP/IP协议复习题1. 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互联网传输的通信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包括两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2. 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什么?TCP/IP协议采用四层分层结构,分别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 请简要介绍TCP/IP协议的各个层次及其功能。
- 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连接的控制和数据帧的封装与解封装。
- 互联网层:负责数据的分组、寻址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数据流控制。
-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包括各种应用协议如HTTP、FTP 等。
4. 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TCP和UDP是传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保证数据按照顺序到达目的地。
TCP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使用滑动窗口和确认机制实现可靠传输。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数据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送。
UDP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也不需要建立连接,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音视频传输。
5. TCP如何保证可靠传输?TCP使用以下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 三次握手: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认双方都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 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发送方将每个字节进行编号,并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发送确认消息,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会重新发送数据。
- 滑动窗口: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有一个窗口,用于控制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滑动窗口的大小可以动态调整,根据网络条件进行流量控制。
- 超时重传:如果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消息,会视为数据丢失,进行超时重传。
6.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IP协议是互联网层的协议,其主要功能包括:- 寻址: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IP地址可以确定数据的目的地。
TCPIP基础82个知识点

1.不同厂商、不同型号、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能够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2.TCP/IP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TCP/IP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是网络互联的基础。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增长。
各大厂商为了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络架构体系和标准,如IBM公司的SNA,Novell IPX/SPX协议,Apple公司的AppleTalk协议,DEC公司的DECnet,以及广泛流行的TCP/IP协议。
同时,各大厂商针对自己的协议生产出了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各个厂商的共同努力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种类的迅速增长。
但由于多种协议的并存,也使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厂商之间的网络设备大部分不能兼容,很难进行通信。
5.为了解决网络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帮助各个厂商生产出可兼容的网络设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层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6.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的标准接口;使各个厂商能够设计出互操作的网络设备,促进标准化工作;防止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上进行分隔,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升级;把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为小的简单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7.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tcpip最新复习要点

1、Internet是以ARPANET 网络为雏形建立的2、现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族,其版本为V43、tcp/ip一般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层4、常用的http工作在tcp./ip的应用层层5、ip地址属于tcp/ip中网际层的概念6、传输层常用的两个协议是TCP和UDP7、网络接口卡工作再tcp/ip的网络接口层8、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7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1997年6月3日组建的Internet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职责10、rfc是指请求评价文档第二章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2、物理层常用的传输介绍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四种3、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光波传输和无线电传输四种4、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数据编码技术有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三种5、根据通信双方是否可以同时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通信方式6、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表示成适当的信号形式,以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7、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三种数据编码技术:即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8、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式不归零,差分不归零,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等第三章1、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Ip地址共分为 5 大类3、一个ip地址用4个字节表示,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格式是点分十进制4、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部分(包括子网号部分)为192.168.5.120/295、以太网是利用Arp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6、在转发一个ip数据包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丢弃,然后向源主机发送ICMP报文7、路由器选择算法工作在网际层,它负责确定对所受到的ip数据包应通过哪条传输线转发8、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它们建立与维护方式不同9、tcp/ip协议簇专门设计了用于地址解析的协议,其中ARP可以把一个ip地址映射成对应的物理地址,而对于无法保存ip地址的主机,RARP提供了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逆向地址映射第四章1、传输层主要提供了TCP和UDP两个常用协议2、端口号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3、常用协议HTTP的端口号为804、Tcp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TCP IP课程复习题+部分答案(修改版)

2015年TCP/IP网络编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要对IP协议直接访问,必须使用()套接字①数据流②数据报③原始④没有办法2、下列套接字函数可产生套接字的是()①send ②accept ③connect ④close3、使用数据报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层协议是()①FTP ②POP3 ③PPP ④SNMP4、要建立数据报套接字,在socket函数中需要使用的参数是()。
① SOCK_DGRAM②SOCK_STREAM ③ SOCK_RAM ④SOCK_PACKET5、下面的属于IPv4地址结构的是()。
① sockaddr_in ②sockaddr ③ addr ④in_addr6、初始化信号量应该使用的函数名是()。
① pthread_cond_init ②pthread_create ③ sem_init ④pthread_mutex_init7、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①IGMP ②HTTP ③ARP ④ICMP8、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①CSMA ②SMTP③TCP ④ICMP9、在Linux下,下列哪个函数用来关闭一个套接字()①closesocket,②WSACleanup ③close④exit10、在数据流式套接字中()套接字函数将产生网络报文① socket ②bind ③ sendto ④connect11、下列套接字函数中,不能用于数据流通信的是()①socket ②bind ③ send ④recvfrom12、下列套接字函数中,需要地址结构作为参数的是()①socket ②recvfrom ③ send ④close13、 listen函数的作用是()①接受连接请求②设置等待连接状态③连接套接字到目的地④指定本地地址14、 winsock中提供的用于消息机制的函数是()①WSAStartup ② WSAEventSelect ③WSACleanup ④WSAAsynSelect15、将长整形数值从网络顺序转换为本机顺序的函数( )①ntohl ② htons ③ htonl ④ ntohs16、下列哪个函数在linux系统下网络程序不能使用( )①closesocket ② select ③close ④ printf17、套接字函数在完成其任务之前不返回,我们称之为()①消息机制②事件机制③阻塞方式④非阻塞方式18、属于网络层的协议()① CSMA/CD ② ICMP ③ FTP ④ UDP19、属于链路层的协议()① CDMA ② ICMP ③ PPP ④ UDP20、下列应用中使用TCP传输的是()①实时视频② IP电话③网页传输④ DNS21、下列应用中使用UDP传输的是()①文件传输② IP电话③网页传输④电子邮件22、 IP协议具有如下哪个特点()①保证传输可靠性②无连接的数据报③建立虚电路④进行拥塞控制23、下列哪个特点是TCP协议没有的()①保证传输可靠性②流量控制③建立虚电路④进行拥塞控制24 在网络通信中,客户机要访问服务器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的()①地理位置②程序名称③所在国家④端口和主机地址25、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客户程序()①socket ②send ③accept ④ connect26、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服务器程序()①socket ②sendto ③accept ④ connect27、下列哪个套接字函数不能用于服务器程序()①listen ②send ③accept ④ connect28、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在网络系统的()上①端系统②核心系统③路由器④网线29、下列设施属于网络核心系统的是()①路由器②智能手机③Web服务器④ PC30、根据规定,网络字节序是()①Big endian ② Little endian ③和Intel x86一致④说不清31、浏览器是一种()①HTTP客户端②HTTP服务器③文件服务器④邮件客户端32、已知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形式,下列哪个函数能够得到其整数形式()①gethostbyname ②inet_ntoa ③inet_addr ④gethostbyaddr二、判断题1.服务器必须先于客户端启动。
tcpIP复习资料

tcpIP复习资料第⼀章:1.TCP/IP为什么要分层,分层的作⽤是什么?答:⽹络协议通常分不同的层次开发,每⼀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个协议族,⽐如tcp/ip,是⼀组不同层次上的多核协议的组合。
TCP/IPD的分层如下:链路层,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络接⼝卡,其作⽤是把物理链路转换成可靠的数据链路⽹络层,处理分组在⽹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
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应⽤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程序细节。
第⼆章:1.什么是MTU?什么事路径MTU?答:MTU是链路层的特性,即最⼤传输单元,不同类型的⽹络对数据帧的长度有不同的上限。
路径MTU指的是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最⼩的MTU。
2、MTU与路径MTU(最⼤传输单元MTU)如果IP层有⼀个数据报要传,⽽且数据的长度⽐链路层的MTU还⼤,那么IP 层就需要进⾏分⽚-fragmentation-把数据报分成若⼲⽚,这样每⼀⽚都⼩于MTU 路径mtu:当在同⼀个⽹络上的两台主机互相进⾏通信时,该⽹络的MTU是⾮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要通过多个⽹络,那么每个⽹络的链路层就可能有不同的MTU。
重要的不是两台主机所在⽹络的MTU的值,重要的是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的最⼩MTU。
它被称作路径MTU。
两台主机之间的路径MTU不⼀定是个常数。
它取决于当时所选择的路由。
⽽选路不⼀定是对称的(从A到B的路由可能与从B到A的路由不同),因此路径MTU在两个⽅向上不⼀定是⼀致的。
3.ppp(点对点协议)?帧格式在串⾏链路上封装IP数据报的⽅法。
P P P既⽀持数据为8位和⽆奇偶检验的异步模式,还⽀持⾯向⽐特的同步链接。
建⽴、配置及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它允许通信双⽅进⾏协商,以确定不同的选项。
针对不同⽹络层协议的⽹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体系。
《TCPIP》复习大纲

《TCP/IP协议》复习大纲一、选择题1.DNS资源记录中,邮件交换器记录是指( MX)2.DNS资源记录中,别名资源记录是指( CNAME)3.DNS资源记录中,IP地址资源记录是指( A)4.DNS资源记录中,名字服务器资源记录是指(NS)5.DNS服务器使用UDP或TCP的(C)号数值端口进行通信。
A.110B.80C.53D.216.DNS服务器和客户端属于TCP/IP模型应用层,DNS使用(C)来进行通讯。
A.TCPB.UDPC.TCP和UDPD.两者都不用7.DHCP支持哪种类型的地址分配(D)A.自动分配B.动态分配C.手工分配D.以上皆是8.TFTP传输的数据使用固定长度的分组报文,其长度为(512)字节。
9.所有的TCP/IP应用层协议及服务都是基于(c)结构的。
A.B/SB.P2PC.C/SD.中间件10.下列关于TCP工作原理,错误的是(a )A.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乱序,这种情况下应用层收到的数据也是乱序的。
B.TCP能提供流量控制C.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D.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E.TCP中保持可靠性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超时重发11.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建立,TCP通常采用(A)A.三次握手法B.窗口控制机制C.自动重发机制D.端口机制12.为了完美释放,TCP通常采用(四次握手法)13.关于TCP和UDP,下列哪种说法错误(B)A.TCP和UDP的端口是完全独立的B.TCP和UDP的端口是完全相同,没有本质区别C.在利用TCP发送数据前,需要与对方建立一条TCP链接D.在利用UDP发送数据前,不需要与对方建立链接14.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特定的端口号来识别应用程序的,这些特定的端口号有IANA统一管理。
请问IANA管理的熟知端口号范围是什么(0~1023)15.在TCP/IP协议栈中,下面哪一个能够唯一地确定一个TCP连接(D)A.源IP地址和源端口地址B.源IP地址和目的端口地址C.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D.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16.在TCP协议中,建立连接需要经过(3次握手)阶段,终止连接需要经过(4次握手)阶段。
TCPIP协议分析复习资料

TCPIP协议分析复习资料Pfq k 考试题型:20分单选共10题,10分多选共5题,20分填空(概念及代码)20分综合共2题30分简答题(写代码,问答)共6题重点章节:2.5进程间的通信1、进程之间的同步通信(⽣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信)?解:进程之间相互通信的机制使⽤以下三种机制:计数信号量(semaphore)、端⼝和消息传递。
为了防⽌进程之间相互⼲扰,所有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的协议软件必须使⽤信号量来实现互斥操作。
所有应受保护的代码段提供—个信号量其初始值均为1即:S = screate(1) ; 在访问⼀个长度为N 的队列时,需要两个信号量来调度⽣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信号量初始化如下:S1 = screate(N); S2 = screate(0);⽣产者执⾏:消费者执⾏:Wait(s1); Wait(s2);…insert item in next availabe slot … …extract oldest item from queue … Signal(s2); Signal(s1);信号量保证了当队列全满时⽣产者进程被阻塞,⽽当队列全空时,消费者进程被阻塞。
除此之外⽣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正常运⾏。
2、数据报在协议软件之间的传送流程?(向上或向下)协议软件内部和上层操作系统应⽤程序的数据传输是如何完成的?解:lP 协议与传输协议之间的数据报传递:由⼀个独⽴的进程来处理传⼊的TCP 报⽂段。
由于IP 和TCP 作为各⾃独⽴的进程执⾏,因⽽IP 和TCP 必须利⽤进程间的通信机制来通信。
IP 调⽤Psend 将报⽂段存放在端⼝内,⽽TCP 调⽤preceive 来读取端⼝中的报⽂段。
UDP 模块不作为独⽴进程存在。
它是由⼀些常规过程组成,IP 进程通过调⽤来处理传⼊的UDP 数据报。
向⾼层协议传递分组:系统应⽤了队列以及消息传送原语,以实现进程之间通信的同步。
当⼀个携带IP 数据报的分组到达后,中断过程必须将该分组置⼊队列中,并调⽤send 函数通知IP 进程已有⼀个数据报到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
传输层
协议
协议号
TCP
6
UDP
17
EIGRP
88
OSPF
89
ESP
50
AH
51
VRRP
112
补充
应用层协议举例介绍 主机到主机层协议介绍 网络层协议简介 数据链路层协议简介
DNS介绍
FTP介绍 DHCP介绍
DNS:Domain Name System 或者 Domain Name Service简称 DNS域名服务的功能: 将字符串形式的服务器地址解析为IP地址; 例如: 我们上网时在IE里输入, 系统要通过DNS转换成202.108.36.196
TCP 21/20 TCP 23 TCP 25 TCP 80 TCP 179 TCP 9100
TCP/UDP 53 UDP520 UDP 67server/68client /546 UDP 69 UDP 2049 UDP 110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sh tcp 22
UDP 服务端161、客户端162
DNS什么时候用TCP,什么时候用UDP?
当我们向DNS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那么DNS服务器给我们的反馈报文可能会 比较大,这个时候就用到TCP,同样的当辅助服务器向主服务器执行传送时也使 用TCP。 上面是具体让你知道在哪里用TCP,比较正式的说法如下: DNS在区域传输的时候用TCP,其他时候用UDP。 区域传输:即主DNS服务器与辅助DNS服务器通信时,加载和同步数据信息的传 输过程叫做区域传输。
ASCII EBCDIC JPEG Operating System/ Application Access Scheduling
会话层
例子
传输层
• 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 端口号区分进程
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
TCP UDP SPX IP IPX 802.3 / 802.2 HDLC EIA/TIA-232 V.35
网络层
•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数据链路层 •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 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
物理层Βιβλιοθήκη 应用层概述文件传输 - TFTP * - FTP * - NFS E-Mail - SMTP 远程登陆 - Telnet * - rlogin * 网络管理 - SNMP * 名称管理 - DNS*
常用端口(IPsec、认证)
TCP FTP 数据20 控制 21 SSH 22 TELNET 23 SMTP 25 UDP DNS 53 TFTP 69 SNMP 161 ISAKMP 500
DNS 53 HTTP 80 POP3 110 HTTPS 443 Tacacs+ 49
Radius 1645 1646 1812 1813
* 路由器使用
应用层
主机到主机层 Internet层
网络接入层
主机到主机层概述
应用层 主机到主机层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面向连接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有序的、流量控制的传输服务
Internet层
‒
FTP 协议有两种工作方式:PORT(主动)方式和 PASV(被动)方式。 PORT 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 FTP 端口(默认 21)发送连接 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客户端在命令 链路上用 PORT 命令告诉服务器:“我打开了 XXX 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 服务器从 20 端口向客户端的 XXX 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 数据。 PASV 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 FTP 端口(默认 21)发送连接 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客户端在命令 链路上用 PASV 命令和服务端协商被动模式,协商完成后服务端选择临时端口号并 告知客户端: “我打开了 XXX 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 XXX 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使用 21 端口进行用户验证及管理; 差别在于传送数据的方式不同,PORT 模式的 FTP 服务器数据端口固定在 20,而 PASV 模式服务器则在 1025-65535 之间随机打开用于数据传输。 主动模式是从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起数据连接; 被动模式是从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起数据连接。
补充
dns过程 域名解析过程如下 <1> 客户机向本地的域名服务器219.141.140.10发送解析请求。 <2> 当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存。如果有查询的DNS信 息记录,则直接返回查询的结果。如果没有该记录,本地域名服务器就把解析 请求发给根域名服务器。 <3> 根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根据完全正式域名FQDN,判断该域名属于com域, 查询所有的com域DNS服务器的信息,并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4> 本地域名服务器219.141.140.10收到回应后,先保存返回的结果,再选择一 台com域的域名服务器,向其提交解析域名的请求。 <5> com域名服务器接收到该查询请求后,判断该域名属于域,通过 查询本地的记录,列出管理google域的域名服务器信息,然后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本 地的域名服务器219.141.140.10。 <6> 本地域名服务器219.141.140.10收到回应后,先缓存返回的结果,再向 域的服务器发出请求解析域名的数据包。 <7> 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查询DNS记录中的www主机的信息,并 将结果返回给本地服务器219.141.140.10。 <8> 本地域名服务器将返回的查询结果保存到缓存,并且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2. Passive模式在建立控制通道的时候和Standard模式类似,但建立连接后发送的 不是Port命令,而是Pasv命令。FTP服务器收到Pasv命令后,随机打开一个临时端口 (也叫自由端口,端口号大于1023小于65535)并且通知客户端在这个端口上传送数 据的请求,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此端口,然后FTP服务器将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 传送,这个时候FTP server不再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和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3. 很多防火墙在设置的时候都是不允许接受外部发起的连接的,所以许多位于防 火墙后或内网的FTP服务器不支持PASV模式,因为客户端无法穿过防火墙打开FTP服 务器的高端端口;而许多内网的客户端不能用PORT模式登陆FTP服务器,因为从服务 器的TCP 20无法和内部网络的客户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造成无法工作
非面向连接
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无序的、无流量控制的传输服务
网络接入层
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 通过端口号区分上层应用
FTP 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HTTP BGP LPD 行式打印机守护进程 DNS RIP DHCP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NFS 网络文件传输协议 POP3 邮局协议版本3
补充
FTP
FTP的工作方式 FTP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方式叫做Standard (也就是 PORT方式,主动方式),另 一种是 Passive (也就是PASV,被动方式)。 Standard模式 FTP的客户端发送 PORT 命令到FTP服务器。Passive模式FTP的客户端发送 PASV命令到 FTP Server。 1. Port模式FTP 客户端首先和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建立连接,通过这个通道 发送命令,客户端需要接收数据的时候在这个通道上发送PORT命令。 PORT命令包含 了客户端用什么端口接收数据。在传送数据的时候,服务器端通过自己的TCP 20端口 连接至客户端的指定端口发送数据。 FTP server必须和客户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用来 传送数据。
补充
broadcast
DHCP协议采用CLIENT-SERVER方式进行交互,其报文格式共有8种,具体含义 如下: 1:DHCPDISCOVER(0x01),此为Client开始DHCP过程的第一个报文 2:DHCPOFFER(0x02),此为Server对DHCPDISCOVER报文的响应 3:DHCPREQUEST(0x03),此报文是Slient开始DHCP过程中对server的 DHCPOFFER报文的回应,或者是client续延IP地址租期时发出的报文 4:DHCPDECLINE(0x04),当Client发现Server分配给它的IP地址无法使用, 如IP地址冲突时,将发出此报文,通知Server禁止使用IP地址 5:DHCPACK(0x05),Server对Client的DHCPREQUEST报文的确认响应报 文,Client收到此报文后,才真正获得了IP地址和相关的配置信息。 6:DHCPNAK(0x06),Server对Client的DHCPREQUEST报文的拒绝响应报 文,Client收到此报文后,一般会重新开始新的DHCP过程。 7:DHCPRELEASE(0x07),Client主动释放server分配给它的IP地址的报文, 当Server收到此报文后,就可以回收这个IP地址,能够分配给其他的Client。 8:DHCPINFORM(0x08),Client已经获得了IP地址,发送此报文,只是为了 从DHCP SERVER处获取其他的一些网络配置信息,如route ip,DNS Ip等,这种 报文的应用非常少见。
DNS解析过程及原理 1、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操作系统会先检查自己本地的hosts文件是否有 这个网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就先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2、如果hosts里没有这个域名的映射,则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 射关系,如果有,直接返回,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hosts与本地DNS解析器缓存都没有相应的网址映射关系,首先会找TCP/IP参数 中设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在此我们叫它本地DNS服务器,此服务器收到查询时,如果要 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则返回解析结果给客户机,完成域名解析,此 解析具有权威性。 4、如果要查询的域名,不由本地DNS服务器区域解析,但该服务器已缓存了此网址映射 关系,则调用这个IP地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不具有权威性。 5、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本地区域文件与缓存解析都失效,则根据本地DNS服务器的设置 (是否设置转发器)进行查询,如果未用转发模式,本地DNS就把请求发至13台根DNS, 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判断这个域名(.com)是谁来授权管理,并会返回一个负责该顶 级域名服务器的一个IP。本地DNS服务器收到IP信息后,将会联系负责.com域的这台服务 器。这台负责.com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它就会找一个管理.com 域的下一级DNS服务器地址()给本地DNS服务器。当本地DNS服务器收到这个地 址后,就会找域服务器,重复上面的动作,进行查询,直至找到主 机。 6、如果用的是转发模式,此DNS服务器就会把请求转发至上一级DNS服务器,由上一级 服务器进行解析,上一级服务器如果不能解析,或找根DNS或把转请求转至上上级,以此 循环。不管是本地DNS服务器或者是转发,还是根提示,最后都是把结果返回给本地DNS 服务器,由此DNS服务器再返回给客户机。 从客户端到本地DNS服务器是属于递归查询,而DNS服务器之间就是的交互查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