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名词

合集下载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1)低山,海拔500—1000 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 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

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海拔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200 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 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 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17 分。

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 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 米的海底。

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 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 度7 分平均宽度约75 公里,深约60 米,下界深度约为130 米。

)。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

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 米的狭长形凹地。

宽约几-几十公里。

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

4、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5、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自然产物2、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分3、一般不孤立存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矿物的四种形成方式:凝华(硫磺)、结晶(石英)、凝固(蛋白石)、重结晶(石棉)结晶习性:一向延伸、二向延伸、三向延伸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如:(Mg, Fe)2[SiO4]同质多象: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形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自色、他色、假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界限0.03毫米)}、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韧性……)、其它性质(比重、磁性、电性、发光性……)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计: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滑石方萤磷; 长英黄刚金。

指甲为 2 — 2 . 5,小刀约 5 — 5 . 5七种主要造岩矿物(属于广义硅酸盐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类矿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含氧盐类矿物(自己看书p55)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岩浆:指在地球深部自然形成的部分或全部呈液态的炽热熔体。

(P37)2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由石英(硬度为7)、长石(硬度为6)和少量云母(硬度为2---4)等暗色矿物组成。

3喷出岩:又称“火山岩”,指又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

4岩浆作用:指上地幔高温高压熔融体向地表或近地表附近侵入/喷出,矿物冷凝结晶,熔融体液态到固态的全过程。

5 火山作用:又称“岩浆喷出作用”,指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过程。

(P40)6 斑状结构:岩浆中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质,而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则为斑状结构。

(P46)7 气孔构造:指喷出岩或浅成脉状岩体边缘常见朵状、浑圆状、倒水滴状、管状或不规则状的空洞。

(P47)8 杏仁构造:指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填充时,其填充物宛如杏仁。

(P47)9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化学分解和合成,致使岩体崩解、剥落、破碎而形成松散的碎屑物质的作用。

10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外动力地质营力如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和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12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岩石风化后形成的产物绝大多数被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动力地质营力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作用。

13沉积作用:是指由于搬运营力的减弱(如水流或风力速度降低、冰川融化等)及其他因素影响,被搬运物质在适宜场所沉积下来而形成松散沉积物的作用。

14成岩作用:是指沉积后的松散沉积物被埋葬于地下深处环境,再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固结成坚硬沉积岩的过程。

15层理:是指由岩石的成分、碎屑(或沉积物颗粒)、颜色等在垂向上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是由不同时期沉积作用的性质变化造成的。

16 吹扬:(吹蚀)是风以自身的动力将地表砂粒和尘土扬起吹走。

17风棱石:卵石或砾石可以被磨蚀成多个磨光面和清晰边棱,这种石块称为风棱石。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作者: ————————————————————————————————日期:ﻩ名词解释绪论-1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

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

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

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等特点。

5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绪论-21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3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3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

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1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

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1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

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

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

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等特点。

5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绪论-21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3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3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

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1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

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结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也IL'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

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

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地温梯度:在恒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地温级度:是温度每升高,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l o C o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

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地质学: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2.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做地温梯度。

3.重力异常:实际上各地测量的重力值不等于理论值这种现象叫做重力异常。

实测值大于理论值叫做正异常,反之负异常。

4.克拉克值:某种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重量百分比叫做克拉克值。

5.地质作用:把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岩石圈:地球圈层构造的表层由固体的岩石组成,又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及部分上地幔)。

7.软流圈:地震波波速突然降低的地带。

8.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9.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并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10.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 co2 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称为风化作用(物理分化化学分化生物化学分化)。

11.风化壳: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称为风化壳。

12.条痕: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条痕板)上划擦后留下的矿物粉末和颜色称条痕。

13.解理:矿物晶体受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

14.岩层: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15.鲍文反应序列: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序列,被称为鲍文反应序列。

16.地层:某一地质时代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17.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地理与地质领域热门词汇大全

地理与地质领域热门词汇大全

地理与地质领域热门词汇大全地理与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内外部结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领域特定的术语和概念。

下面是地理与地质领域中一些热门的词汇的大全。

一、地理学术语1. 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指的是大陆之间的相对运动。

该理论首先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提出,后来发展成现代板块构造理论。

2. 高地(Plateau):指地面相对平整且海拔较高的地区。

常见的高地有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3. 冰川(Glacier):是地球表面的冰体。

冰川主要由积雪堆积而成,具有塑性,能够慢慢流动。

4. 半干旱(Semi-arid):是指气候条件介于干旱和湿润之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5. 洪水(Flood):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超出正常水位,涌过河岸并泛滥到周围地区的现象。

6. 落石(Rockfall):是指岩层或悬崖上的岩石松动或崩落,滚落到山坡或山谷中的现象。

7.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是指地下的岩浆推动地壳而喷发出来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伴随着火山灰、熔岩流等现象。

8. 地震(Earthquake):是指地壳发生的震动。

地震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引起的,能够造成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等破坏性后果。

二、地质学术语1. 地壳(Earth's crust):指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包含陆地和海洋底部的地壳。

2. 石油(Petroleum):是指地下深处由有机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形成的一种能源。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3. 煤炭(Coal):是指由植物的化石残骸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和地质作用形成的一种燃料。

4. 火山岩(Volcanic rock):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等。

5.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是指原始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年代Relative Time 相对年代/ Absolute Time 绝对年代isotopic age 同位素年龄law of superposition 地层层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生物层序律fossil 化石index fossil 标准化石chronologic scale 地质年代表eon宙/ era代/ period纪/ epoch世eonothem宇/arethem界/ system系/ series统Archaeozoic era(erathem) 太古代(界)Proterozoic era(erathem) 元古代(界)Palaeozoic era(erathem) 古生代(界)Mesozoic era(erathem) 中生代(界)Cenozoic era(erathem) 新生代(界)Sinian period(system) 震旦纪(系)Cambrian period(system) 寒武纪(系)Ordovician period(system) 奥陶纪(系)Silurian period(system) 志留纪(系)Devonian period(system) 泥盆纪(系)Carboniferous period(system) 石炭纪(系)Permian period(system) 二叠纪(系)Triassic period(system) 三叠纪(系)Jurassic period(system) 侏罗纪(系)Cretaceous period(system) 白垩纪(系)Tertiary period(system) 第三纪(系)Quaternary period(system) 第四纪(系)矿物element 元素isotope 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 放射性同位素stable isotope 稳定同位素clarke number 克拉克值mineral 矿物crystal 晶体crystalline 结晶质amorphous substance 非晶质crystal form 晶形classification 分类chemical bond 化学键polymorphism 同质多像isomorphism 类质同像aggregate 集合体degree of rounding 磨圆度degree of grains 粒度transparency 透明度luster 光泽streak 条痕color 颜色hardness 硬度cleavage 解理fracture 断口;断裂silicate minerals 硅酸盐矿物silicon oxygen tetrahedron 硅氧四面体岩石与成岩作用1.岩浆作用与火成岩petrology 岩石学igneous rock 火成岩structure 构造texture 结构mineral composition 矿物组成magmatism 岩浆作用magma 岩浆Extrusion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pyroclastic rocks 火山碎屑岩lava 熔岩ash 火山灰bomb 火山弹columnar joint 柱状节理pahoehoe lava 波状熔岩block lava 块状熔岩komatiite 科马提岩crater 火山口caldera 破火山口circum pacific volcanic belt 环太平洋火山带intrusion 侵入作用country rock 围岩assimilation 同化混染作用xenolith 捕虏体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结晶分异作用continuous reaction 连续反应系列discontinuous reaction 不连续反应系dike岩脉/sheet岩床/rockbasin岩盆laccolith岩盖/stock岩株/batholith岩基cryptocrystalline texture 隐晶质结构phanerocrystalline texture 显晶质结构porphyritic texture斑状结构porphyaceous texture似斑状结构massive structure 块状构造flowed structure 流动构造fumarolic structure 气孔构造layered structure 层状构造intrusive(invade)rock 侵入岩effusive rock 喷出岩plutonic rock 深成岩pypabyssal rock 浅成岩acid rock 酸性岩intermediate rock中性岩basic rock基性岩ultrabasic rock超基性岩granite 花岗岩porphyry 斑岩porphyrite 玢岩rhyolite 流纹岩syenite 正长岩trachyte 粗面岩diorite 闪长岩andesite 安山岩gabbro 辉长岩basalt 玄武岩aplite 细晶岩pegmatite 伟晶岩lamprophyre 煌斑岩diabase 辉绿岩dunite 橄榄岩pumice 浮岩2.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fossil 化石sedimentary rock 沉积岩atmosphere 大气圈biosphere 生物圈hydrosphere 水圈transportation 搬运作用sedimentation 沉积作用(广义)deposition 沉积作用(狭义)clastic deposits 碎屑沉积物chemical sediments 化学沉积物biogenic sediment 生物沉积物compaction 压固作用cementation 胶结作用recrystallization 重结晶作用detrital texture 碎屑结构sorting 分选性roundness 圆度sedimentary structure 沉积构造bedding 层理cross bedding 交错层理stratification plane 层面ripple/wave/swash mark 波痕mudcrack/desiccation crack 泥裂stylolites 缝合线concretion/nodule 结核casts/ Molds 印模agate 玛瑙clastic 碎屑sediment(deposit) 沉积物、沉积层boulder 漂石、顽石cobble 卵石gravel 砾石sand 砂silt 粉土clay 粘土sandy clay 砂质粘土clayey sand 粘质砂土sandy loam 壤土、亚黏土regolith(topsoil) 浮土(表土)loess 黄土laterite 红土peat 泥炭ooze 软泥(海泥)clay rock 黏土岩chemical rock 化学岩biolith 生物岩conglomerate 砾岩sandstone 砂岩siltstone 粉砂岩mudstone 泥岩shale 页岩saline rock 岩盐limestone 石灰岩dolomite 白云岩marl 泥灰岩volcanic breccia 火山角砾岩volcanic agglomerate 火山块集岩tuffite 凝灰岩warmkalk 竹叶状灰岩oolitic limestone 鲕粒灰岩Mudstone 泥晶灰岩3.变质作用与变质岩Metamorphism 变质作用metamorphic rock 变质岩geostatic pressure 静压力coesite 柯石英crystalloblastic texture 变晶结构blast 变晶palimpsest texture 变余结构slaty structure 板状构造phyllitic structure 千枚状构造schistose structure 片状构造schistosity 片理gneissose structure 片麻状构造palimpsest structure 变余构造contact-metasomatic metamorphism接触热变质作用contact-metasomatic metamorphism接触交代变质作用regional metamorphism区域变质作用burial metamorphism埋藏变质作用migmatization混合岩化作用slate 板岩phyllite 千枚岩schist 片岩gneiss 片麻岩quartzite 石英岩marble 大理岩mylonite 糜棱岩migmatite 混合岩cataclasite 碎裂岩地质构造Fault 断层normal fault 正断层reversed fault 逆断层paralled fault 平移断层gouge 断层泥stria 擦痕joint 节理primary joint 原生节理secondary 次生节理tension joint 张节理unloading joint 卸荷节理schistosity 片理bedding 层理foliation 板理(叶理)ripple mark 波痕mud crack 泥痕rain print 雨痕orientation of bedrock 岩层产状strike 走向dip 倾向angle of dip(dip angle)倾角fold 褶皱anticline 背斜syncline 向斜monocline(homocline) 单斜dome 穹隆soft stratum 软弱岩层zone of fracture(broken zone)破碎带affected zone 影响带platy structure 板状构造cleavage 解理fracture(rupture)断裂fissure(crack fracture)裂隙crustal movement 地壳运动contour map 等高线图,构造图old shoreline 古岸线pinchout 地层尖灭truncation of beds 地层截断sand trend 砂层趋势strata / beds 岩层,地层symme trical anticline 对称背斜plunging asymme trical anticline不对称倾伏背斜plunging syncline 倾伏向斜thrust fault 逆掩断层lateral fault 平移断层rotational fault 旋转断层upthrust fault 仰冲断层conformity 整合unconformity 不整合disconformity 假整合angular unconformity 角度不整合salt dome 盐丘dome with deep salt core具有盐核的穹隆vitrinite 镜质体geological profile 地质剖面outcrops 露头unweathered outcrops未经风化的露头cuttings 岩屑core 岩心板块学说与地球内部构造Hypocenter 震源Epicenter 震中Tsunami 海啸tectonic earthquake 构造地震volcanic earthquake 火山地震seismograph 地震仪longitudinal wave 纵波transversal wave 横波epicentral distance 震中距isoseismal line 等震线magnitude 震级aerolite 石陨石aerosiderite 铁陨石pallasite 石铁陨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莫霍面gutenberg discontinuity 古登堡面crus 地壳mantle 地幔core 地核match asthenosphere 软流圈lithosphere 岩石圈oceanic crust 大洋地壳continental crust 大陆地壳continental drift 大陆漂移pangaea联合古陆Laurasia (old) land劳亚古陆gondwana land冈瓦纳古陆Tethys古地中海mantle convection hypothesis地幔对流说ocean floor spreading 海底扩张plate tectonics 板块构造mid oceanic ridge 洋脊rift 裂谷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活动大陆边缘stable continental margin稳定大陆边缘volcanic arc 火山弧Trench 海沟benioff zone 毕鸟夫带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碰撞造山带guyot 海底平顶山island chain 岛链mantle plume 地幔柱hot spot 热点magnetic inclination 磁倾角magnetic declination 磁偏角geomagnetic reversal 地磁逆转transform fault 转换断层wilson cycle 威尔逊旋回plate margin 板块边缘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 物理风化chemical weathering 化学风化spheroidal weathering 球状风化differential weathering 差异风化soil 土壤weathering crust 风化壳1.有关河流地质作用sheet flow 片流torrent 洪流deluvium 坡积物proluvial fan 冲积扇gully 冲沟valley 河谷river bed 河床base level of erosion 侵蚀基准面head erosion 溯源侵蚀crescent lake 牛轭湖capture 袭夺turbulence 紊流aggradation 加积作用delta 三角洲terrace 阶地erosion plain 准平原2.有关冰川地质作用snow line 雪线continental glacier 大陆冰川mountain glacier 山岳冰川piedmont glacier 山麓冰川glacial valley 冰蚀谷kar 冰斗roche moutonnee 羊背石glacial scratches 冰川擦痕glacial till 冰碛物tillite 冰碛岩glacial erratic boulder 冰川漂砾varve 季候泥3.有关地下水地质作用Aquifer 含水层aquiclude 隔水层water table 潜水层hypogene spring 上升泉gravity spring 下降泉groundwater 潜水confined water 承压水pore water 孔隙水crack water/ fissure water 裂隙水cavern water 溶洞水geothermal field 地热田stalactite 钟乳石sinter 泉华4.有关海洋地质作用Benthos 底栖生物Haloplankton 浮游生物Wave 波浪tidal current 潮流turbidity current 浊流lagoon 泻湖offshore外滨foreshore前滨backshore后滨5.有关湖泊、沼泽地质作用tectonic lake 构造湖paternoster lakes 串珠湖barrier lake 堰塞湖salt lake 盐湖peat 泥炭fen 沼泽6.有关风地质作用Corrosion 磨蚀Ventifact 风棱石sand hill 砂丘barchane/ barkhan新月形砂丘desert 沙漠loess 黄土desertification 沙漠化地球演化gravitative differentiation 重力分异protoatmosphere 原始气圈ediacara fauna 埃迪卡拉动物群continental nucleus 陆核shield 地盾trilobite 三叶虫graptolites 笔石cephalopoda 头足纲Brachiopoda 腕足类Dinosaurs 恐龙Archaeopteryx 始祖鸟Paleogeography 古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