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2019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9)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9)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第一课聚焦经济世界化1.A2.C3.B4.C5.C6.C7.B8.A9.C 10.C 11.A 12.(l)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经济世界化趋势。
(2)经济世界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世界化、经济活动世界化、跨国公司国际化等方面。
第二课多极世界有规则1. A2. B3. B4. A5. D6. D7.B8. C9. BIO.D II.B 12.C 1 3.(1)联合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促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14.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欧洲一体化表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积极促动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发展,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1 5.(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或“人世’’有利也有弊)。
(2)政府: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积极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企业:积极使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应对外国的不公平行为;依靠科技,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等等。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1.C2.B 3. A 4.C 5.A 6.C 7.C 8. (l)能结合三个条件实行解释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如控制旅游人数、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合作、制定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借鉴国外经验等。
9.(l)中国和谐发展,愿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
(2)龙凤文化、陶瓷文化、京剧文化、刺绣文化、丝绸文化等。
国际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3)应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世界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应共同存有,世界共享文化成就。
单元复习1. B2.D3. A4. A5. D6. A7. B8. B9. A IO.C II.(l)促动了世界市场迅速扩展,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点,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六篇】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六篇】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根底稳固】1-5DDCAB6、〔1〕德国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侵占更多的殖民地。
〔2〕不断开展军备竞赛;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拓展提升】7、有利于军事作战,同时增加了战争的剧烈性和残酷性。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根底稳固】1-5ACCBD6、〔1〕第一次世界大战。
〔2〕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拓展提升】7、说明广阔妇女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下支持战争,无视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课时【根底稳固】1-4CBDD5、〔1〕法国想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德国。
因为德国对法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构成威胁。
〔2〕英国想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德国的苛刻条件;让法、德相互牵制。
6、认同。
在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根底稳固】1-5ABDDA6、〔1〕中国同盟会。
〔2〕*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
【拓展提升】7、〔1〕米价、税收疯涨,生活压力巨大。
〔2〕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外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根底稳固】1-5BACCD6、〔1〕成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创立中华民国。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拓展提升】7、人们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统治失去信心,革命党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课时【根底稳固】1-5ACCBA6、〔1〕去除专制思想,发扬共和精神。
〔2〕袁世凯致力于复辟帝制,践踏民主共和。
7、略〔可从多个角度答复,符合题意即可〕。
九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九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与辉煌1.文明是什么?古代文明主要有哪些?–答: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包括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发展。
古代文明主要有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华文明等。
2.埃及文明的特点有哪些?–答:埃及文明的特点有:•河流文明: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依赖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灌溉,形成了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
•神权制度:埃及国王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神秘的金字塔:埃及出现了金字塔,是为了供埃及法老死后作为墓葬地使用。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有哪些?–答: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有:•河流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农业发展依赖于这两条河流的灌溉。
•城邦制度:城邦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国家,由君主统治,实行中央集权。
•轮廓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轮廓文字。
4.中华文明的特点有哪些?–答:中华文明的特点有:•农业文明:中国是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各个方面的发展。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
•五千年文明史: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文明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第二章:古代的帝国和文化交往1.帝国是什么?古代有哪些重要的帝国?–答:帝国是由一个或多个国家或民族建立的庞大国家,由皇帝统治。
古代的重要帝国有:•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政权,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罗马帝国:古代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帝国,统治着广大的疆域。
•阿契美尼德帝国:波斯帝国的第一个伊朗王朝,曾统治过西亚广大地区。
2.汉朝的特点有哪些?–答:汉朝的特点有:•文化繁荣:汉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成就,如纸张的发明、汉字的标准化等。
•耕读传家:汉朝提倡耕读传家,注重农业生产和教育,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初三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初三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1]〕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 C2. D3. C4. D5.A6.B7.C8. C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 C2. C3. A4. B5. C6. B7. A8. 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 C2. C3. B4. A5.D6.A7.B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九上参考答案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练习册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第1课时“两极”与“冷战”基础训练1. B2. D3. A4. C5. B6. B7. A8. C9. 问题一: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法西斯势力;图3:“冷战”时期;苏联解体。
问题二: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等。
10. 问题一:苏联。
因为在材料中极力抨击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是思想领域的“冷战”表现。
问题二: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军事上:成立北约和华约;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问题三:“冷战”加剧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美苏争霸的态势,不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冷战”不利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美国是能耗大国,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因此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做不起“美国梦”。
问题二:苏联是军工大国,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因此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不想做“苏联梦”。
第2课时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基础训练1. B2. D3. C4. A5. C6. 国家主权:捍卫了国家主权。
经济效益:苏伊士运河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能从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这对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影响:激励了其他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7. 问题一: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
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问题二:周恩来总理发挥外交才能,识破了帝国主义的破坏行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与团结。
这一原则的提出打破了会议的僵局,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广泛支持,促进了亚非的团结与合作。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之间“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九年级上册练习册历史答案

九年级上册练习册历史答案九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 B )A. 郡县制B. 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C. 三公九卿制D. 封建制3.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C )A. 闭关锁国B. 以和为贵C. 积极对外扩张D. 重商抑农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D )A. 考试内容B. 考试形式C. 考试时间D. 考试制度和选拔标准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B )A. 寻找宝藏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军事征服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货币制度是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
4.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5. 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英雄是戚继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废除其他学派的学说,只推崇儒家学说,使儒家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从而加强了皇权。
2.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答: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而著称。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减轻赋税、整顿官吏、推行科举等,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情况。
答: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二是西方传教士来华,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他们不仅传播了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三是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更多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了联系,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贸易。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 C2. D3. C4. D5.A6.B7.C8. C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 C2. C3. A4. B5. C6. B7. A8. 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 C2. C3. B4. A5.D6.A7.B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3)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古代近代史1. 选择题1. B2. A3. D4. C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四大纪律2.洋务运动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5.中华民国第二章:现代史1. 选择题1. D2. B3. C4. A5. D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3. 填空题1.五四运动2.五卅惨案3.南京国民政府4.《北伐战争》5.中国共产党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3. 填空题1.伟大的跃进2.文化大革命3.邓小平4.四个现代化5.改革开放第四章:现代化进程1. 选择题1. A2. B3. C4. D5. A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资本主义2.高科技产业3.城镇化4.生态文明5.共享经济第五章:世界现代化进程1. 选择题1. C2. D3. A4. B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3. 填空题1.工业化2.文化交流3.科技创新4.全球化5.可持续发展第六章:节日与传统文化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元宵节2.龙舟赛3.红白喜事4.词人5.鼓楼第七章:地理基础知识1. 选择题1. D2. A3. B4. C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3. 填空题1.经纬度2.自然灾害3.人口问题4.地理信息系统5.古路线第八章:人口与城市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人口老龄化2.城市化3.交通问题4.城市规划5.住房问题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2019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 C
2. D
3. C
4. D
5.A
6.B
7.C
8. C
9.A
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
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
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
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
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水准上打击了殖
民主义统治,促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 C
2. C
3. A
4. B
5. C
6. B
7. A
8. B
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实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
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
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
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 C
2. C
3. B
4. A
5.D
6.A
7.B
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
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
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
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
边外交活动。
(3)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PEC会议
在上海召开。
这些都表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1. A
2. B
3. D
4. A
5. B
6.B
7.C
8. A
9.D
10.(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别非常大,人口占世界总
人口85.1%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量的20. 8%,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更少,只有 1 230美元。
(2)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11.(1)人民生活的富裕、民主生活的健全、科教文化的繁荣。
(2)就是建设
一个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的、更
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12.(1)“9.lI”事件。
(2)恐怖
主义作为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给世界政治、
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威胁。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因为
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公害。
单元复习
1.B
2. D
3. A
4.D
5.D
6.C
7.B
8.C
9.(1)亚非会议 1955 (2)求同存异。
(3)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
在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
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10.
钢和机床。
棉纱和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当时正是中国的工业化起步
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协调国民
经济中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避免因比例失调而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1. C
2. B
3. A
4. C
5. A
6. B
7. C
8. C
9. B
lO.C II.(l)森林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主要是因为人们
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
从而造成资源的短缺。
12.(1)如“地球出汗”。
(2)因为工业生产向
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持续增多等原因,大气增温现象日趋明显,温室效应日趋严重。
13.①大气污染。
②自然因素:多“逆温”、无风的天气。
人为因素:居民燃煤和工业排放废气。
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1.D 2.B 3.B 4.A 5.C 6.D 7.B 8.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9.答案一——数量问题:人口多,
增长快,使自然资源消耗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变大,经济发展受阻,
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多,还会影响教育发展,进而影响人口素质
的提升。
答案二——素质问题:人口素质不高,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人口数量难以有效控制。
答案三——既是数量问题,也是素质问题:人口多,增长快,自然资源消耗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受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
质不高,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1. C
2. B
3. B
4. A
5. C
6.C
7.B
8.B
9.C
1 0.(1)自然因素:风力、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土
壤表层状况;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沙化土地面积持续扩大。
(2)植
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
口素质等。
II.材料中的“烧烤摊点”既污染环境,又消耗大量的森
林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两位小学生呼吁公众“口下留
情救树林”。
1 2.(1)人均耕地少,耕地破坏严重;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