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设计研究》范文

《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设计研究》范文

《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因其高带宽、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等优势,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信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设计,对于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纤通信技术概述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通过光信号的传输来实现信息交流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等优点,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配电网中,光纤通信技术能够满足电力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远程监控和实时控制的需求。

三、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设计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实现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在配电网中铺设光纤,可以实现配电网中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配电终端智能配电终端是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其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实现与主站的通信。

在智能配电终端中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终端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提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3. 配电网保护系统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保护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配电网中铺设光纤,可以实现保护装置之间的快速信息传输,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性。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配电网的分布式保护,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设计研究内容与方法1. 设计研究内容(1)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2)设计适用于配电网的光纤通信网络拓扑结构;(3)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配电终端和配电网保护系统中的应用方案;(4)分析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设计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和优势;(2)实验研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3)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光纤通信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网络结构;(4)案例分析:收集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试论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试论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摘 要】 通过分析现今配 网 自 动化 系统 中主站与 自动化终端多种通信 方式的优 劣, 详 细介绍 了其 中基 于无线公 网技术的通信 方式的广泛 应用性 , 提 出了基 于无线公 网通信技术的 4 种组网方案, 于实际应 用中卓见成效 。 【 关键词 】 配网自 动化 系统 ; 自 动化终端无线公 网 技术; 应用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i r a l Te c h n o l o g y
2 01 4正
山东 工 业 技 术
第0 2 期
试论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在配电自 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姜 杰 杨 晓2 ( 1 . 国网 山 东沂水 县供 电公 司 , 山东 沂水 2 7 6 4 0 0 ; 2 . 国 网 山东广 饶县 供 电公 司 , 山东 广 饶 2 5 7 3 0 0)
随着通信技 术的飞速发 展 , 在配 电网出现 了光纤通 信 、 公 网无 线 通信 、 配 电线载波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而在配网主站与线路上 的配 网 自动化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 , 则是现今配网 自动化系统通信 的发展 的重点之一 由于配电网通信存在点多 、 面广 、 分散的特点 , 很难 只采 通信服务 . 可 以作 为配 电网专用通 信系统 的补充 . 对 电力部 门具 有初 期投资少 , 建设周期短 、 运行维护工 作量少 的优点 ; 但是也具有非常突 出的缺点, 即公共通信服务 的运行费用( 主是线路租用费和通信费 ) 高, 安全l 生有待验证。
主要有如下四种 : 方案一 : 中心采 用 A D S L等 I N T E L N E T公 网连接 , 采用公 网固定 I P或者公网动态 I P + D N S解析服务 此种方案需向先 I N T E R N E T 运营商 申请 A D S L等宽带业务 。 ①中 心公网 固定 I P: 监控点直接向中心发起连接 , 运行可靠稳定 , 推荐此种 方案 : ⑦ 中心公 网动态 I P + D N S解析 服务 : 客户先 与 D N S服务商 联系 开通动态域名 .监控点先采 用域 名寻址方式连接 D N S 服务 器 ,再 由 D N S服务器找到 中心公 网动态 I P , 建立连接。此种方式可 以大大节约 公 网固定 I P的费用 . 但稳定性 受制 于 D N S 服务 器 的稳定 . 所 以要 寻 找可靠的 D N S 服务商 此种方案适合小规模应 用 方案二 : 中心采 用主副 G P R S — D T U, 采用 移动 内网动态 I P + 移动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在改造与完善中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提高了电力配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

将计算机通信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中,实现了电力系统配电技术的革新,使配电网实现以网络通信为特征的网络化实时控制功能,保证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实现了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因此,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中,有着强大而突出的技术优势,对于配电网的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对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就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技术;FB技术;光纤通信网;配电网;应用1 计算机通讯技术概述计算机通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结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融合的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内,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简单来说,所谓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通信,是一个在计算机之间或者是在计算机与其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交换的过程。

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对象是转化为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因此,计算机通信又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数据通信。

计算机能够通信的信息多种多样,包括文本文件,电子表格,数据库文件,图形、图像文件以及语音、音乐等声音文件。

但当需要使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通信时,必须将其转化成二进制的形式。

用电缆将计算机或终端设备的串行口或并行口联接起来,进行的数据传输属于近距离的简单的计算机通信。

而远程的复杂的计算机通信则是需要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环境下进行的, 将多台计算机和通信联接设备按一定的规则、规范进行组合,借助于如分组数据交换网、电话线路、卫星信道等不同的通信介质来进行数据传输。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通信设备(DCE) 、传输信道及通信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试论通信技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试论通信技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配套建 设, 由于区域性试 点和资金投人 问题 , 电力载 波技 术 是利 用 电力线 作为 传输 媒 缺 乏统 一的规划, 电力通信基础建 设薄弱 。目 质 ,通过 载波方式传输信号 ,在3 S k y 及 以上 电 前 ,只在 试点区域配 电开关 房、配 电房 ,采用 压等级 的输 电线路 已大量应用 ,主要承 载调度 P O N 光纤 专网为 主, 中压电力线 载波 、无线公 电话 、远动 和线路继 电保护信 息。 目前,电力 网( G P R S 、C D M A ) 为辅 的通信 方式,整个配 电通 线载波 通信 采用4 0 ~ 5 0 0 k H ,传输频 带,传输速 信 网络缺乏长远规划 。 率为几十k b p s 。 目前,宽带 电力线通信 主要采 1 . 2配网 自动化对通信的需求 用0 F D M 自适 应调制解调、卷积编码 、信 道估计 配 网 自动 化数 据类 型主 要分 为 状态 、测 等技术 ,能够很好地适应 电力线信道特 性,传 技术优势作 为配 网 自动化站点信息接人手段 , 量 和控 制信息数据 。状态信 息是 指开关的分合 输速 率也从 1 M b P s 发展到2 、1 4 、4 5 M b p s ,甚至 能够 在 较短 的时 间对 配 电网 区域实 现 快速 覆 状态 、设备运行状态 ,电网运行状态和故障信 2 0 0 M b p s ,保证 了通信带宽和可靠性 。 盖 。新建 、改造配 电线路,可采用光纤复合架 息。测 量信息是指线路 电压 、电流 以及功率信 3 . 通信网组网方式 空相线光缆 ;老线路,宜架设全介质 自承 式光 息等。控制信息指 由控制 中心下发 的遥控 、设 3 . 1技术和经济分析 缆或普通光 缆。在传输带宽和实时性要求相 对 点等控 制命令 。由于实现 多功能的配 电系统信 3 . 1 . 1技术性 较低 ,只实现 “ 两遥”功能的配网 自动化建 设 息量 大,实时性、安全性 要求高,宜采用光纤 P O N 作为光 纤通道 的接人方 式,在传 输带 范 围内的配 电信 息点,依托变 电站 已有 的通 信 i M A X 和 电力载波方 式 W i M A X 和电 资源 采用 电力载波 、W i M A X 无线通信 或无线 公 专 网方式通信 ,提高传输 带宽和可靠性 ,而 电 宽方 面优于W G P R S / C D M A / 3 G ) 是较好 的组网方式 力 载波、无线公 网作 为辅 助的通信方式组成配 力载波 技 术受 限于传 输 介质 , 虽采用 新 一代 网( 网自动化通信 网络 。 宽带通信技 术 ,其 传输速率 和P O N 仍有较 大差 4 . 结 语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

包括数据压缩、加密、解密等技 术,以减小数据传输量、提高数 据传输安全性和保密性。
网络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网络安全技术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 范等技术,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
据泄露。
可靠性保障技术
包括设备冗余设计、故障自愈技术、 数据备份恢复技术等,以确保配电 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 据安全。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 术应用案例分享
某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背景
随着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 求不断增长,传统配电网已无法满 足高效、安全、可靠的供电要求。
改造目标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通信技术, 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运行效率 和安全性。
采用先进通信技术提升系统性能实践经验分享
通信技术选择
搭建符合实际运行环境的测试系统,包括硬 件设备、软件配置和网络环境等。
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实施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 能指标,设计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
按照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对配电网自动化 通信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性能指标评估结果展示
01
02
03
04
通信系统性能
评估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 传输速率、误码率、时延等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高频段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较高,但传输距离较短,适用于智能
家居和楼宇自动化等场景。
0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分配到多个正交子载波上进行
并行传输,提高电力线载波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04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 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分层分布式架构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图 1 某变电站 F3 馈线载波组网图
4 结语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目前我国对于电网发展的逐步重视以及对很多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中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建设中具有成本低、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能够在电缆网复杂的城区快速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

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使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应用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顾力,鲁兵,施维杨.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配
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工技术,
2011(03):13-15.
[2] 李建岐,李祥珍.配电网载波通信耦合方式的探
讨[J].电力系统通信,2007(04):34-38+50. [3] 但刚,赵云龙.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及配电。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Z HAI h -o g HEW e — n C NG a - n WANG W e r n Y G ig i n , nwe , HE S h Y nj , u i e , AN L n —
ABSTRACT:Th s a e all z s h p’s n st a in f t e r d to o e n S l t l i Sh n i o i ̄ . i p p r l y e t e l e t iu to o h p o uc in f brwi g O’ I l n a e gUl a x Pr vn 。 e
载波通信 、 T业 总线 通 信 等 。 此 , 个 电 力环 节 需 要有 与 其 每 配 且 实 的 网络 建 设 模 型 、只 有 建立 文 _ 统 一 的 通信 网络 模 型 , 【 + J 才 能 得 到更 好 的 、 模 的 推 广 和应 大规 配 电 环节 是整 个 智能 电
通 信 节 点 基 本 沿 街 发散 , 布 广 、 要 求 手 托 手 和 带 状 组 网 , 维 护 分 分 可
支 多
信网络技 术也不尽相同 , )纤通信 、 如 匕 无线通信 、I I 通信 、 , 电力线
配 电管 理 系 统 的 通 信 方式 多样 复 杂 )纤为传输骨十 . t 电力载波为补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 0 0 3 — 15 0 l0 — 0 3 2 1 )6 0 3 — 4
S IT Ct N O MA 、 N D V L P E T&E O O  ̄ C— E I I I R 'O E E O M N : I I C N M
21 0 0年 第 2 卷 0
大 , 农 民增 收 、 为 农业 增 效 做 … 更大 贡献 。

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现阶段,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且其应用效果相当可观。

在本案,笔者从电力线载波、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无线电通信角度比较分析了其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通信方式,并简要阐释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若干通信方式的应用,从而对各通信方式的优点及缺点进行了探析,从而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实用性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通信技术自动化系统计算机光纤通信1 相关概念配电自动化属信息管理系统,其融合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及相关电力系统技术;配电管理系统(DMS)是指对变配电、用户用电整个动态的全过程进行监视、监控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在配电网监控方面的应用相当普遍,通常把通信技术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监控方面的应用称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其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络管理水平及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一种实现配电企业以远程实时的方式对配电设备进行监视、协调、操作的自动化系统。

DAS能够对配电设备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且通过网络重构及故障隔离的方式,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及可靠性。

在本案,笔者就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AS)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传统配电方式取代,其甚至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成分有配电网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系统(SCADA)、需方管理(DMS)、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馈线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自动化装置为依托对电力系统重复性工作(如监视并控制配电开关状态、电气自动检测、,查抄电表、负荷控制、电容器自动切换、自动调整电压等)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人工干预量最低化。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有安全监视配电网、安全控制配电网、保护配电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田新顺
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08期
摘要:现阶段,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且其应用效果相当可观。

在本案,笔者从电力线载波、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无线电通信角度比较分析了其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通信方式,并简要阐释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若干通信方式的应用,从而对各通信方式的优点及缺点进行了探析,从而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实用性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通信技术自动化系统计算机光纤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011-02
1 相关概念
配电自动化属信息管理系统,其融合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及相关电力系统技术;配电管理系统(DMS)是指对变配电、用户用电整个动态的全过程进行监视、监控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在配电网监控方面的应用相当普遍,通常把通信技术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监控方面的应用称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其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络管理水平及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一种实现配电企业以远程实时的方式对配电设备进行监视、协调、操作的自动化系统。

DAS能够对配电设备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且通过网络重构及故障隔离的方式,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及可靠性。

在本案,笔者就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AS)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传统配电方式取代,其甚至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成分有配电网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系统(SCADA)、需方管理(DMS)、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馈线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自动化装置为依托对电力系统重复性工作(如监视并控制配电开关状态、电气自动检测、,查抄电表、负荷控制、电容器自动切换、自动调整电压等)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人工干预量最低化。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有安全监视配电网、安全控制配电网、保护配电网。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开启配电网潜在功能,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

相对于输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具有规模较大、设备要求高、建设费用高等缺点。

此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建设也因变压器、电容器、分支线过多,配电系统结构复杂,配电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数量过多而极具复杂性。

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并不单一,且各种通信方式均不完美,其或多或少皆存在某些弱点及长处,即能够完全符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层次要求的通信方式尚未开发。

就一个独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而言,其仅以由多种通信方式组成的综合通信系统为依托,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通信方式。

与此同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若干终端设备的容量设定并不尽相同且相关要求也相当复杂,即大容量变电站RTU及开闭所RTU;小容量现场RTU;现场RTU设置故障录波、定值等。

这样一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若干终端设备无法按照同一通信规约进行布设,以至于相关问题极具复杂性。

因受到相关技术及机制不健全的制约,我国配电网现状不容乐观,则改造配电网拓扑结构势在必行,以此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从而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可能。

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几种通信方式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以通信网为依托实现信息于现场设备与控制中心间传输,所以,通信被认定为配电网自动化内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

配电自动化应以可靠性高的通信手段为依托,向各远方终端或执行机构下发来自控制中心的命令,并向控制中心传输来自于远方监控单元(RTU)的各种信息。

通信系统的具体要求取决于配电管理系统的复杂程度、规模、自动化程度。

通常情况下,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如下特征:通信可靠、适应今后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价格适宜、双向通信能力、通信不受限于电网停电或故障、配电通信实时性、通信系统可扩充性、易维护及操作。

可供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的数量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多,现阶段,将为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电力线载波DLC;工频控制技术或过零技术ZCT;音频或脉动控制RC;无线电通信系统(甚高频VHF、微波MW卫星、特高频UHF等);有线电视通道CATV;光纤通信OF;现场总线;无线扩频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各通信方式的应用均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局限性,特别是传统电力线载波通信,其作为一种电力系统通信方式,其具备可靠、经济、简便、维护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但是,传统电力线载波通信因抗干扰能力差、要求发送功率大、接收灵敏度低、接收灵敏度低等缺点的存在而无法满足主干通道的要求。

现阶段,在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DLC通信方式的地位仍然相当重要。

若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引入扩频通信技术,其在解决相应通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比较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各种通信方式
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较为常见的通信方式有电力线载波、微波通信、电缆或架空明线、光纤通信、RS-485及现场总线、无线电通信等。

就配电自动化系统而言,尚无完全符合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要求的通信方式。

在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内,以配电网具体情况为依据,实行“层次不同、通信方式各异”的原则,即构建混合通信系统,以此最大程度适应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方式可靠性及经济性的要求,且应用效果相当可观。

主干网络允许使用光纤构成环网,该网路具备容量大、性能好等优势,即将其他通信方式收集的数据接入主干网络各接点上,再向主控中心进行输送。

上述通信系统亦称混合通信系统,普通通信系统均可通过混合通信系统实现信息及数据的传输。

若将混合通信系统应用到实际配电网中,其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经济性问题、可靠性问题、通信规约问题。

因若干通信方式并存于同一配电网系统内,其势必会增加规约选择的难度系数。

现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内应用最为普遍的通信规约有、循环式规约(部颁CDT、C01、DXF5)、应答式规约(8C180、Modbus、4F 等)、对等方式规约(DNP3.0)。

比较分析各通信规约可得,DNP规约的应用效果最佳。

5 配网自动化系统内通信实现方案
现阶段,光纤、电力线载波、双绞线、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混合的混合通信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内的应用最为普遍。

较为普遍的混合通信系统结构:干线通信网络的构建材料为光纤;以RS-485或现场总线技术(Can、Lonworks、Profibus等)为依托,将支线的TTU/FTU 及干线TTU与干线FTU相联接,联接材料为双绞线,并借助高速光纤通道,实现向主站及子站传输信息的目的,且干线FTU应该具有集中转发的功能。

馈线通信网的通信方式为光纤通信,其包括光纤环网、光纤以太网两大类,该两种光纤通信方式造价相差不大。

10 kV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在馈线通信网中的应用效果也值得社会予以广泛关注,其尤其适用于长支线(城乡结合部)。

就低压(220 V/380 V)抄表系统而言,电力线载波抄表通信方式应用效果最佳,且其性价比也相当可光。

就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模式而言,应用较为普遍的模式有:就集中式10~30块脉冲电表装一抄表器而言,抄表器主要通过集中器(配变站与低压电力线载波间)实现有效连接;将载波模块分别加装于各块电表内,但电表的集中程度一定要满足相关规定。

比较分析以上两种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模式可得,第二种模式的造价相对更高,但其在电表分散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集中器安装位置通常在配电变压器处,集中器与TTU允许合一,且1个/1个台区。

6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而面临更高的要求,而要真正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将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致力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其可靠性、经济性及实用性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绚.GPRS无线通信技术在乌鲁木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9.
[2] 刘素灵.试论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及技术要求[J].神州,2012(1):23.
[3] 陈文文.中压电力线载波系统在广州配电自动化中的测试及其应用[D].中山大学,2010.
[4] 孙晓霞.xPON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