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合集下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课件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课件3

鸽 子 鸽子是和平的使者, 衔着绿色的梦, 穿梭在天空, 撒播和平的种子。 鸽子飞过的地方, 长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和平树。 从此,地球的一隅(yǔ) 战火熄灭……
同学们,学了课文,你一定有很 多感受,让我们也写几句呼吁世界和 平的话吧!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 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 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 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 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
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
和平!和平!”
•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 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 之花”。 • 怎么理解这句话? • 哪些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联合国创建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的凯歌声中。 几十年来,联合国 历经国际风云变幻, 在曲折的道路上成 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 长壮大,为人类的 :布特罗斯-加利(埃 和平与繁荣作出了 及) 任期:1992-1996年 重要贡献。
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是联合国维持和平 行动的一部分。军事观察员来自联合国成 员国。他们除佩戴标有各自国家名称和国 旗标志的臂章外,一律戴天蓝色的贝雷帽, 因为天蓝色是和平的象征。维和部队和军 事观察员也因此被称为“蓝盔部队”。 军事观察员的主要任 务是监督冲突各方对停火 协议的遵守情况。由于在 执行任务时不能携带武器, 因此军事观察员随时会面 临一定危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1、理解书信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 、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爸爸有哪些身份? 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 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保卫世界和平的关荣战士

人教四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讲稿

人教四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讲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讲稿说教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本课属于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本文情感强烈,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

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比较和平的圣土上,很难体会到“战争”这个可怕的代名词意味着什么!很难想象出作者雷利的痛苦心境。

基于此,我特意执教了这一课,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战争,了解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全球观,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教学目标1、《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我确定目标一为: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本课的学习有着丰富的课外资源,在利用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确定目标二为: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3、本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因此我把“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确定为目标三。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既要理解重点词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情的教育。

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为: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对于战争,他们略知一二,但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我把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教案教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教案教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课文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出自一个中国孩子痛失父亲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

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凭借课前的这一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设计理念]《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

全文落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如一条红线贯穿全文始终。

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条主线,两个板块”,全息阅读的教学构想:“一条主线”: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两个板块”:“感悟父亲形象”和“体味丧父之痛”,凭藉“呼声”提揳全文,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以简驭繁,凸显重点,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教学重点]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生字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生字1【牺】读音:xī巧记:老牛(牜)直奔“西”边走。

字义:古代指用作祭(jì)品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组词:牺牲牺牛牺牲品牺牲精神造字:形声法造句:王叔叔是因为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

笔顺:左窄右宽。

“牜”形体较长,提左伸右缩。

字歌:洒水扫庭院日出晒太阳倦鸟树上栖牺牲在战场2【牲】读音:shēng巧记:初“生”牛(牜)犊。

字义:牲口,一般指牛、马、驴、骡等家畜。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奠用的牛、羊、猪组词:牲畜牲口献牲牺牲造字:形声法造句:农场里饲养着大量牲畜。

笔顺:左窄右宽。

“生”竖起笔与(牜)竖起笔齐平。

3【凯】读音:kǎi巧记:岂()能饥不择食(几)。

字义: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组词:凯旋凯歌奏凯造字:形声法造句:庆祝奥运健儿凯旋的晚会真是喧闹专门!笔顺:“山”占左部约三分之一;“几”宽,不宜过高。

4【征】读音:zhēng巧记:二人(彳)结伴,“正”好远行。

字义:①用武力制裁②远行③寻求,期望得到组词:①出征②征途长征③征文征稿造字:形声法造句:哥哥踏上了爱护世界和平的征途。

笔顺:“彳”窄长,上撇短,下撇长;“正”首横向右上倾斜。

字歌:二人走征程出言做证明心惊人发怔看病须对症5【阿】读音:ā巧记:一耳(阝)听到“可”快乐。

字义:词头a.加在某些亲属称谓的前面b.加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组词:阿姨阿大阿王造字:形声法造句:赵阿姨的字写得真漂亮!笔顺:“阝”形窄;“可”竖钩起笔在长横偏右侧。

字歌:人一辈子路坎坷路上有大河阿妈专门乐观张口笑呵呵6【姨】读音:yí巧记:“一”“人”背着一“弓”箭,身旁有“女”似娘亲。

字义:①称跟母亲年纪相近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②姨母,母亲的姊妹组词:①阿姨②姨妈造字:形声法造句:我的姨妈是一名杰出的大夫。

笔顺:“女”窄长;“弓”扁宽,竖撇要稳,与捺对称。

7【济】读音:jì巧记:一半汤(氵)剂(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说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说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在前边教学了《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课文包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结合本单元训练的重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从而树立维和观念。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和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法是学生通过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

三、说学情分析、教学准备:由于四年级学龄段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本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我制作了网页和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认识了生字,弄懂新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复习了书信的格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感情基调。

现在我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谈谈我的做法与设计意图。

音乐解读文本,悟信中悲情:“痛失父亲”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请孩子们想想: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深入课文主,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突出特点的段落,组内交流,讨论探索,归纳出父亲的特点:一个出色的人才,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一个捍卫和平的勇士。

为了突破“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重难点,在教学“两年多来全家人始终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到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最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最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您好!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

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完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__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信:“我”的爸爸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由此呼吁和平,制止战争。

我学完之后心里百感交集。

是啊!我们中国的孩子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但是,一些国家的孩子却生活在战争之中,他们有的失去了父亲、有的失去了母亲,甚至有的成为了孤儿。

在新闻上,我时常看见生活在硝烟中的孩子们,在战争中经受的种种磨难和那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神。

我的心里就会掀起阵阵波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世界上就不能不要战争?和平真的不能长驻世间?现在,战争就像死亡之神,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孩子们,则苦苦地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如果被“死亡之神”一推,被会跌进万丈深渊。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自1990年至,因为战争,全世界有200万儿童死亡!600万儿童受伤或残疾!我呼吁:“正在打仗的国家!为了给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一个和平的世界,为了“和平之花”能顺利绽放,放下手中的武器,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2当我的目光接触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个题目时,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这个孩子是谁?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他向谁发出了呼声?孩子用的是什么方式发出呼声的?我带着这些疑问,一口气读完了这篇课文。

原来,这个孩子叫雷利;他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他是用写信的方式,对加利先生发出呼声的。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雷利的父亲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爱家庭、有知识、爱和平的好父亲。

爸爸在临上飞机前,用深情的目光望着我和妈妈,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和妈妈热切的盼望着爸爸的平安归来,我还时时想象着爸爸凯旋时一家人幸福的情景爸爸并亲手给我带上“蓝盔”。

结果等来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最近,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孩子深情的回忆爸爸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光荣牺牲的事迹,他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痛苦叙说了战争的危害,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读这篇课文时,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尤其在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会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花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经满了凝固的血”时,使我不由得想起小作者雷利以前的幸福生活:周末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郊游,一起到游乐场游玩……但是,现在爸爸却永远离开了他,再也不能陪伴他了,他以后该怎么办呢?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和平,多么幸福呀!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仍然还有祖战争,仍然还有许多孩子会失去亲人,失去幸福的生活,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可怜呀!我也要像小作者一样呼唤和平,代表全世界的小朋友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那些战争的发起者们,你们不是也有亲人吗?你们也同样热爱自己的亲人,你们也希望亲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请你们停止战争吧,为亲人,为人类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园吧!作为幸福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维护团结的事,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祖国创造和谐,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创造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放飞和平鸽,让和平鸽在我们美丽的蓝天上飞翔,把和平之花洒满全世界!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你是否知道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你是否感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是否……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写的是一个因为战争而失去父亲的孩子,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见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如果世界没有战争,那么可爱的“和平之花”将不会受到子弹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总第页
课题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课型
精读
授课时间
第1课时(共2课时)




1、学会11个生字及其词语,认识7个认读字。
1、能用“贡献”“呼吁”造句。
3、、默读课文,知道这封信都写了哪些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默读课文,知道这封信都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默读课文,知道这封信都写了哪些内容
教师:让我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呼吁!(学生吁,一起疾呼!连读两遍。
学生再读,很有感情。
学生列举自己收集的资料。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教师:爸爸为和平献出自己的生命,却“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学生齐读。
教师: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教师:同学们,如此娇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经得起战争的摧残?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地球的呻吟》。
教师: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罪恶的战争却……(引用上面诗句中的话)。所以,这个中国孩子会向国际社会呼吁。想想,他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2、同位交流。
3、班上汇报。
教案
总第页
课题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课型
精读
授课时间
第2课时(共2课时)




1、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请学生说说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师小结: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10‘)
三、交流问题,学习课文。(25‘)
1、教师: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请你再读一读,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交流
学生齐读课题,再读。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学生回答)
指名读课文七自然段。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读七自然段)让我们和地球一同呼吁!出示诗歌——
地球的呼声
隔海相望的陆地,
都伸出友谊之手,
相视一笑,
泯灭旧日的怨仇。
没有掠夺者的咆哮,
也没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们彼此赠送的礼物,
是平等、自由。
齐读。
教师:孩子们,为了制止战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也许孩子们会说,给布什写一封信,想质问他究竟是想制止灾难还是制造灾难?也许有的说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建设强大的祖国去制止战争……
多媒体出示:让和平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
教师:让我们一起呼吁
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思考并勾画句子: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用横线勾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用波浪线勾出)
3、作者为谁呼吁?(用着重符号标出)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应句子。
学生:爸爸是个出色的人。我们能够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
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我们可以从“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看出来。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教师:你们说爸爸在呼唤着什么?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请同学们互读互评。(学生读,读出感情。)
2、教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读得好象在和父亲面对面地交流。
教师:我们把第三自然段再读一读,体会低沉、坚定的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主要教法
启发、质疑。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为了……为了……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5‘)
1、观看央视国际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专题。
牺牲凯歌硕士贡献光荣联合国
(2)重点指导“凯”字的写法:左下方不是“已”,重点指导笔画。并在田字格中书写范字。
指名说
齐读课题
(一)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
1、小组交流:
(1)自由读——指名读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哪个字难写易错?
重点指导字形:“硕”、“荣”、“联”。
(4)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吗?
(5)齐读词语: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吗?
3、强调多音字“血”字的不同用法。
(三)这回你们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吗?
三、统观全文,了解内容。(5′)
本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里的一封信.
四、课堂作业:(5′)
生字组词: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指名说一说
1、二人互查,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3名同学分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
主要教法
启发、质疑。
教具
投影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硕荣联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写信,你还记得写信的格式吗?
2、你给谁写过信?还记得写的是什么吗?
3、今天我们学的第三课,也是一封信。
出示板书:《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课题后置疑:
教师:可是当作者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怎样?(由激动到悲伤),请大家再读“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
教师:嘴张着,在呼唤什么?我们该怎样读?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心底的呼唤。
教师:“我”的爸爸本来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
教师:自豪的“味儿”不够,请大家再读一遍。
(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向谁发出呼声?
(3)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4)为什么发出呼声?……
快读一读,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师: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我想你们从这篇课文中也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结合你的预习,相互交流一下你在字词上的收获。
2、检查: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你们能读确吗?请看――
学生:“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学生:“我至今都忘不了……”能看出爸爸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
(自读、评读)
学生:“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体会到爸爸的尽职尽责。
(学生读)
(齐读)
指名读
全班再读。
(学生回答:经济学硕士)。请大家读四自然段。
总第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加上背景音乐和一个孩子对爸爸缅怀的旁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