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PPT

合集下载

ppt乒乓球

ppt乒乓球

明星秀
容国团,中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 邓亚萍,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她颁发金 牌 女子单打冠军:19次 男子双打冠军:15次 混合双打冠军:18次 男子团体冠军:18次 女子团体冠军:18次
返回
新秀
12年世界单打冠军
优秀球员风采
骄傲
主要打法
推攻战术 两面攻战术 拉攻战术 拉、扣、吊结合战术 搓攻战术 削中反攻战术 发球抢攻战术 接发球抢攻战术
乒乓球简介 乒乓球赛制 发展历史 传入中国 中国战绩 主要打法
乒乓球简介
球简介 球拍简介 球案简介
返回
球简介
乒乓球为纯圆形,2000年悉尼奥 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 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 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 为40mm。
返回
球拍简介
乒乓球拍由底板、胶皮和海绵三部分组成。 三者的合理搭配决定了一块球拍的质量。 我们经常提到乒乓球拍及海绵的术语,如: “速度”、“控制”和“弹性”“底板软 硬”等。其实这些指标却都没有行业统一 的数值,只是各大厂商为了在消费者购买 时能够有所借鉴而自己划分的。
返回目录
谢谢观赏
制作人;郭双银
传入中国
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 国。开始是由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 板王道平从日本购回10套乒乓球器材,并 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 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 项活动。
返回目录
中国战绩
总体战绩 战绩发展史 明星秀
返回目录
总体战绩
截止2012年,国际乒坛上一共有7位大满 贯运动员:中国六个 中国: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王楠、 张怡宁、张继科
返回
战绩发展史
1959年第25届容国团1961年第26届庄则栋 1963年第27届庄则栋1965年第28届庄则栋 1973年第32届郗恩庭1981年第36届郭跃华 1983年第37届郭跃华1985年第38届江嘉良 1987年第39届江嘉良1995年第43届孔令辉 1999年第45届刘国梁2001年第46届王励勤 2005年第48届王励勤2007年第49届王励勤 2009年第50届王皓2011年第51届张继科 返回

(完整版)乒乓球理论PPT课件

(完整版)乒乓球理论PPT课件

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
由匈牙利的吉.盖斯 特先生捐赠,故以他的 名字命名。
男子双打――伊朗 杯
由前伊朗国王捐 赠,故以伊朗的国 名命名。
女子双打――波普杯
由前国际名誉秘书 波普先生捐赠,故以 他的名字命名。
混合双打――兹.赫杜塞 克杯
由原捷克斯洛伐克 乒协秘书赫杜塞克先 生捐赠,故以他的名 字命名。
特别是在1981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6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全部7项冠军和5个 亚军单项。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43届世乒赛 中,我国运动员囊括了全部的冠军,创造了世 界乒乓球运动史上的奇迹。
经过多少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长盛
不衰,被誉为我们的
“国球”.43届1.MPG
MPG
时间
第一阶段 1926~1951年
第二阶段 1952~1959年
第三阶段 1959~1969年
第四阶段 1971~1979年
第五阶段 1981~1988 年
第六阶段 1991~2000年
第七阶段 2001~今
阶段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日本队震动世界 日本队保持领先,中国队崛起 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振旗鼓 中国打世界 世界打中国 大球时代
落 点: 回球落点一般采用,长球靠近底线, 短球接近球网,借以调动对方
发展趋势
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可以预见,各种 打法还会不断充实和完善,技术将更加将更加 精益求精,运动员会在力争积极主动、加快速 度、加强旋转和加大力量方面下功夫。(规则) 总括: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比较全 面、战术变化多样;规则的改进和更新将更有 利于乒乓运动发展。 备:横拍两面拉前冲弧圈球
反胶海绵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 摩擦系数大,能击出强烈的旋 转球。

乒乓球运动ppt模板 (1)

乒乓球运动ppt模板 (1)

乒乓球规则介绍
4. 定义
4.1 “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4.2 “一分”:判分的回合。
4.3“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4.4 “不执拍手”:未握着球拍的手。不执拍手臂:不 执拍手的手臂。
4.5 “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 分触球。
4.6“阻挡”:对方击球后,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 面方向运动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即触及本方运动 员或其穿戴(带)的任何物品,即为阻挡。
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
乒乓球规则介绍
11.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 11.1 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 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位。 11.2 在获得每2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 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这时,发球和接发球 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 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 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 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4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 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5 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 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 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6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 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被人称之为中国的国球。 第一: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建交; 第二:国人打乒乓球的人之多; 第三: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
介绍世乒赛的项目的设置
男子团体 斯韦斯林杯
女子团体 考伦比杯

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PPT精品

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PPT精品
乒乓球基础理论知识-PPT精品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一)左、右半区:又称1/2区,其 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网区:指距球网40厘米以 内的区域。 (三)底线区:指距端线30厘米以 内的区域。
(四)中区: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 之间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 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一) 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
回球质量下降或直接失误。

同的节奏和速度。
(三)旋转 乒乓球的旋转是多种多样的,其变化也是 极为复杂的。在实际击球中常常是几个轴结合 在一起的旋转,例如左、右侧上旋,左、右侧 下旋等都是几个旋转轴的结合而形成的混合旋 转。又如下蹲式发球,就是把上下轴、左右轴、 前后轴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混合旋转。 但在实践中,任何旋转球其性能都是受挥 拍方向和触球部位来决定的。而旋转的强度则
又是由用力大小所决定。
(四)力量 根据动力学原理,撞击力量的大小 取决于质量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快慢。因 此,增加物体质量或提高运动物体的加 速度,都可使撞击力量得到增强。结合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挥拍时的加速度越 快,击球的力量也就越大。击球力量由 人体发力通过球拍撞击球而产生。因此, 要将力量集中于球拍击球上面,使之更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
落的那段时间。 (一)上升前期: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 (二)上升后期: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三)高点期: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四)下降前期: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 阶段。 (五)下降后期:球下降到接近台面之前的这
一阶段。
五: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
好地发挥爆发力的作用。
(五)落点 乒乓球的落点指球的落台点。在乒乓球比 赛中运动员用多变的落点来调动、控制对方, 从而赢得主动,获取胜利。 从回球落点的效果来看,回长球时其落点 接近底线,迫使对方后退接球;回短球时其落 点接近球网,迫使对方上步接球; 从回球路线的效果来看,使回球路线离对 方所站位置越远越好,尽量扩大对方照顾球台 的范围,迫使对方在大范围的移动当中,造成

国球——乒乓球PPT课件

国球——乒乓球PPT课件

对这场友谊赛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没有让最强的选手上场”,“比赛可以称为中国人待客
礼貌得体的精彩展现。
-
19
1971年4月15日,中国选手杨瑞华和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在上 海重逢。这是他们在友谊比赛前热情握手。
-
20
再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独孤求败的滋味,大概就是这样吧。
-
21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 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
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
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
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在第29届比赛中,
-
16
接下来就是我们都知道的,1959年容国团代表中国队获得25届世界乒乓球赛的男子 单打冠军。国际社会惊呆了,中国人民振奋了。这是中国人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对新中国而言,这个冠军意义重大,它在体育上标志着中国人站起来了,可以跟世 界各国争雄,也标志着新生的国家跟旧中国完全不同,是一个兴盛的、走向强大的国家。
-
26
[第六阶段(1991—)“世界打中国”成绩卓著,欧洲领先5-6年。 中国队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坛职业化迅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 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欧洲男队,已领先于亚洲各队。中国男队 走出低谷,最先从男双项目突破。由第40届世乒赛的第3名开始,一直 升至第42届的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在第43届世乒赛上, 中国队继1981年囊括冠军之后,历时14年,又一次从低谷奋起,夺得全 部比赛的7项冠军,真正重攀高峰,再创辉煌。

人教版体育七年级全一册 6 乒乓球 课件

人教版体育七年级全一册 6 乒乓球 课件
技术考评内容:反手近台快推30%、正手近台快攻50%。 技评:挥拍方向、击球时机、触球部位、动作连贯性。
乒乓球教学课件
• 第一章 乒乓球运动简史 • 第二章 场地器材、球拍和球 • 第三章 乒乓球运动的价值 • 第四章 初学者如何打好乒乓球 • 第五章 乒乓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
• 第一章 乒乓球运动简史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乒乓球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 速发展,从中国对第一次参加世乒赛至今,其战斗历程可分以下时期。
(1)起步(1953-1957年) 20届世乒赛男队1级第10名,女队2级第3名,21、22届世乒赛未参
加,23、24届世乒赛取得很大进步, 24届世乒赛男队1级第4名,女队 1级第3名。 (2)腾飞(1959-1965年) 1959年25届世乒赛,容国团获得第1个世界冠军,26、27届世乒赛 获3项冠军,28届世乒赛获5项冠军。(庄则栋,徐寅生,张燮林,邱 钟惠)。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世乒赛,7项冠军在日本、欧洲和 朝鲜之间争夺。
(4)欧州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1971—1979)。
进入70年代以后,欧州人经过多年积累和探索,创造了孤圈球与快 攻结合的新打法。同时,我国直板快攻的打法出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 从而形成欧、亚对抗。
(5)“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 (1981—今)
(5)新程(1988年至今)
40、41、42世乒赛,中国队与团体和单打冠军无缘,1995年起, 中国队走出低谷,中国队在世乒赛中获得冠军数是: 43届获7项冠 军,44、45届获得6项冠军, 46届获7项冠军、 47届获6项冠军, 48、49届世乒赛均获得7项冠军,50届世乒赛已经获5项冠军。
(男: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王皓,女: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 郭跃等).

红色简约乒乓球简介PPT

红色简约乒乓球简介PPT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奥运历程
球拍应选用木质材料,拍面应有弹性,重量适中,以适应不同 选手的技术特点。
01 乒
目录
PART-01
乒乓球运动概述
球拍应选用木质材料,拍面应有弹性,重量适中,以适应不同选手的技术特点。
乒乓球运动概述
草地网球的诞生
乒乓球奥运赛事
球拍应选用木质材料,拍面应有弹性,重量适中,以适应不同选手的技术特点。
乒乓球奥运赛事 从首尔到东京奥运会的项目变化
首尔奥运会: 乒乓球的兴起
1988年,乒乓球被正式列入奥 运会比赛项目,首尔奥运会见 证了乒乓球赛事在奥运舞台的 崛起。
变化与调整: 规则的演进
从首尔到东京,乒乓球的竞赛 规则不断调整,例如球的材质 和尺寸的改变,以提高比赛观 赏性和公平性。
草地网球到现代乒乓球的发展历程
乒乓球运动概述
球拍、球、桌面的选择与标准
01
02
03
04
05
球拍选择标准
球拍应选用木质材料, 拍面应有弹性,重量适 中,以适应不同选手的 技术特点。
球拍胶皮
球拍胶皮应具有一定的 粘性和弹性,以增加球 拍对球的控制力,分为 正胶和反胶两种。
乒乓球规格
比赛用球
乒乓球应为白色,直径 40毫米,重量2.7克,材 质需为赛璐珞或类似的 硬质材料。
单打时,接发球区长度为2.14米,双打时为4米,服务
网宽1.8米。
区宽度均为1.55米。
04
乒乓球规则解析
发球技巧与接发球策略
发球基本姿势
掌握正确的站位和握拍方式,为发球和接发 球打下基础。
发球技巧
旋转、速度和落点变化是发球的关键,迷惑 对手赢得主动。
接发球策略

乒乓球ppt课件

乒乓球ppt课件
技巧来应对对手的变化。
02
乒乓球基本技术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发球技术
发球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包括 正手发球、反手发球和侧身发球等。 发球时,需要注意球的落点和旋转, 以及发球的速度和力量。
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环节, 要求球员具有良好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接发球需要注意球的路线、乓球锦标赛、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欧洲乒乓球锦标赛等是国际上较为重要的 比赛项目。
乒乓球的常用术语和技巧
乒乓球的常用术语包括正手、反 手、上旋、下旋、侧旋等,这些 术语是乒乓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能。
乒乓球的技巧包括发球、接发球 、攻球、防守等,每个技巧都有
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在比赛中,选手需要通过不断的 实践和经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技 巧水平,同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
详细描述
心理素质训练包括自信心培养、压力管理、集中注意 力等方面的训练,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冷静、稳 定和集中。心理调整能力则是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 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最佳状态。
06
乒乓球比赛案例分析
世界大赛经典战役回顾
2019年世界乒乓球 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 :马龙VS樊振东
2017年世界乒乓球 女子单打决赛:丁宁 VS朱雨玲
灵活转换
需要灵活掌握攻防转换的时机和方 式,根据对手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 的战术。
保持平衡
比赛中,需要保持攻防平衡,避免 出现漏洞和失误。
针对不同对手的策略调整
对抗强手
需要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进攻,避免与对手过多纠缠。
对抗弱手
需要稳扎稳打,控制比赛节奏,避免出现失误和漏洞。
对抗技术特点鲜明的对手
步法与身体协调
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常识规则 2--站位
站位 站位指运动员开始击球前的基本位置和方法。 近台:指站位离球台端线50cm范围以内。 中台:站位离球台端线70cm范围左右。 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1m以外的范围。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常识规则 2--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 指球在球台上空飞行弧线的投 影线,可分为5条基本线路 (以右手为例,图14-14)。 右方斜线:正手斜线。 右方直线:正手直线。 左方斜线:反手斜线。 左方直线:反手直线。 中路直线:中路追身球。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竞赛规则 --4
(六)合法发球 手掌张开,高于台面,在端线以外几乎垂直上抛16cm,有责任让裁判 员看清是否按规定发球。 (七)合法还击 击球使之直接越过或绕过、或触球网装置之后,再触及到对方台区。 (八)比赛次序 在双打比赛中,按发球员一接发球员一发球员同伴—接发球员同伴依 次合法还击的次序比赛。 (九)比赛状态 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开始, 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章节目录页
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录 页
常识规则 1--球台
球台
为便于教学和练习,通常以击球者方位为准,确定球 台范围。 左右半台(又称1/2台):反手推挡的基础线路通常是 左侧1/2台,正手攻球的基础线路通常是右侧1/2台。 2/3台:指击球范围占球台的2/3,有左右之分。 全 台:指击球时不限区域、不限落点,占整个台面。
基 本 技 术--发球 3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技术要点
右脚在前,抛球时,持拍手向 左上方引拍,拍柄略向下。当 球下落与网同高时,前臂和手 腕同时发力,触球瞬间手腕向 右上方转动,使拍从球的中部 向右上方摩擦。发右侧下旋球 时,手腕向右下方转动,使拍 从球的中部向右下方摩擦。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常识规则 4--击球部位
拍形
拍形包括拍形角度和拍形方向 两个方面(图14-17)。 (1)拍形角度:指拍形和台 面所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 前倾,大于90°为后仰。 (2)拍面方向:击球者面向 球网站立,拍面所朝的方向。 拍面向左击球右侧,拍面向右 击球左侧,一般情况下球拍击 球正后方的情况并不多。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基本步法
交叉步 技术要点 当来球角度大时, 异侧脚向来球方 向移动,并超过 另一脚,接着另 一脚再向来球方 向跨出。 (图14-8)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基本步法
跳步 技术要点 当来球距身体 较远时,异侧 脚用力蹬地, 两脚跳动。 (图14-7)
章 节 页 目 录 页
乒乓球基本技术 握 拍 法 推 挡 球 发 搓
章 节 页
基本步法 攻 球
球 球
接 发 球 削 球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握 拍 法
直拍快攻型握拍法 技术要点 拍前,以拇指第 一关节和食指第二 关节扣拍;拍后, 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弯曲贴于球拍的 1/3上端。 (图14-1)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战 术 2--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 技术要点 利用搓球旋转、 速度、落点的变 化,以削弱对方 攻势,减慢对手 回球速度,为搓 中突击或搓中抢 攻创造机会。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战 术 3--削中反攻
削中反攻战术
技术要点 削球中,利用转与不转,长短球,以 及旋转和落点的变化,造成对手回球 失误或回球偏高,伺机反攻。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攻球1
近台快攻 技术要点
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 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球 拍与台面成45°,上臂与 前臂约120°,上臂与躯干 靠近约40°。击球时,手 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弧形挥 拍,臂内旋使球拍前倾,拇 指压拍,在球上升期击球的 中上部(图14-10)。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战 术 4--推攻战术
推攻战术
技术要点 为近台快攻的打法,在推挡中,通过力量、 速度、落点的变化以及推下旋,寻找机会 进攻。其特点是快速、凶狠、准确、多变。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战 术 5--双打战术
双打战术
原则上与单打相似,但是要靠两人的协调配合来实 现,如发球抢攻:发球前,向同伴暗示发球方法,力争 第三板同伴进行抢攻。双打中还可采用控制强者,攻击 弱者的战术:通过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使对方强者不易 进攻,而抓住时机进攻弱者,造成弱者的失误,或可突 袭强者。交叉打两角也是双打配合战术之一,通过快速 打两角,迫使对方两人匆忙交换击球位置,而后突然改 变攻球路线,造成对方失误。
球网装置
包括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 分。球网顶端距台面15.25cm,网柱外缘离开球台边线 外缘的距离15.25cm。
(三)球
为圆球体,直径40mm,重2.7g,用赛璐珞或类似塑料 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四)球拍
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用来击球的一面必须有 覆盖物、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竞赛规则 3-- 定义
定 义
(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2)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3)得分:判分的回合。 (4)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5)不执拍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6)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7)阻挡:对方击球后,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 运动的球,在没有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越过端线之前即触及本 方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 (8)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9)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10)端线: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推挡球
推球 技术要点 击球时,小臂前 推,食指压拍, 拇指放松;球拍 前倾,在来球上 升前期击球中上 部。 (图14-9)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推挡球
反手拨球
技术要点 反手拨球是横拍选手常用的一种击球方 式,引拍至左腹,击球时小臂向右前上 方挥动,手腕不动,在球的上升期触球 中上部。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竞赛规则 1--球台


球台的上层表面为比赛台面,比赛台面不包括 球台台面的垂直侧面,长2.74m,宽1.525m, 离地面高76cm。台面应呈暗色,无光泽,边线 与端线边缘有一条2cm宽的白线,中线宽3mm, 视为球台右半区的一部分。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竞赛规则-- 2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基本步法
单步 技术要点 当来球靠近身体 时,脚为轴,另 一脚向前后左右 移动一步,重心 跟上,击球后迅 速还原。 (图14-5)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基本步法
换步 技术要点 当来球距身体 稍远时,同侧 脚先跨一步, 另一脚跟着移 动一步。 (图14-6)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竞赛规则 --5
(十)重发球 (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 置及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 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2)如果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未准备好时,球已 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没有企图击球。 (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 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基 本 技 术--发球 2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技术要点
右脚在后,抛球时,持拍手向 右上方引拍,手腕外展。当球 下落与网同高时,手臂迅速向 左下方挥动,触球瞬间手腕快 速向左上方转动,使球拍从球 的中部向左上方摩擦。发左侧 下旋球时,手腕快速向左下方 转动,使球拍从中部向左下方 摩擦。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章 节 页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握 拍 法
直拍弧圈型握拍法 技术要点 拍前,拇指紧贴在 拍柄的左侧,食指扣 住拍柄成环状,紧握 拍柄;拍后,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自然伸 直顶住球拍。 (图14-2)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握 拍 法
横拍握拍法 技术要点
拇指在球拍的正面,食 指斜伸在拍的背面,虎 口对准拍肩,中指、无 名指和小指自然卷握拍 柄(图14-3)。正手攻 球时,食指稍向上移; 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 上移(图14-4)。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搓球 1
反手搓球 技术要点 搓球时,小臂向前 下方做弧形铲击动 作,触球瞬间手臂 内旋,手腕抖动球 拍,拍形后仰,擦 击球的中下部。 (图14-12)
章节目录页 主 目 录 页
基 本 技 术--搓球 2
正手搓球 技术要点
持拍手臂在身体右侧自 然外伸,球弹起后,手 臂向前、向内挥动,球 拍由右上方向左前下方 削击来球,触球瞬间手 腕、前臂快速挥动,使 拍面擦击球的中下部。
乒乓球
概 述 基 本 技术 基 本 战术 常 识 规则
乒乓球概述
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隔一网的球 台两端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乒乓球是从网球运动派生 出来的,故有“桌上网球”之称(Table Tennis),起源于英 国。又因赛璐珞球与当时木制球拍、球桌撞击而发出“乒乓” 的声音(Ping Pong),故又名“乒乓球”。乒乓球球体小, 速度快,变化多,灵活性、趣味性强,集竞技与娱乐为一体, 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深受人们喜爱。乒乓球运 动在我国有着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和超强的国际水准,在诸 如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赛场上,战绩彪炳, 成就辉煌,被誉之为“国球”、“国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