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系列散文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能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二、能掌握常考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能完成一定量的对应散文阅读。

四、能积累一定量的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例1: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

初中散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2. 帮助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特点2. 散文的主题与结构3. 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4. 散文佳作欣赏与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2. 讲解散文的主题与结构:讲解如何通过选材、构思、布局等方面来表达主题,并分析一些典型的散文结构。

3. 讲解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运用、词语选用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散文的语言特点。

4. 散文佳作欣赏与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初中生散文佳作,让学生欣赏、分析并模仿。

5. 练习与创作:布置一些散文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主题与结构、语言与表达技巧等。

2. 示例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散文佳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

3. 练习法: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 反馈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特点、主题与结构、语言与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散文写作的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对散文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散文佳作选集:用于示例和欣赏。

2. 散文写作指导书籍:为学生提供写作参考。

3.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散文佳作和写作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2、理解词句的含义及作用,赏析语言二、复习重点:1、理清作品的思路2、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4、学会语言赏析三、展示交流考点一:把握文章思路1、读题目。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单看题目就可明了本文的大致思路:作者先写童年时期玩耍的百草园,再写自己离开百草园后去念书的地方——三味书屋。

两相对比,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

2、析结构。

常见的有两种思路:纵式和横式。

纵式就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构思全文。

例如《中考作业高效复习》55页的《时间在头发里行走》第一题完成表格就属于这类。

横式,即所写几方面并列,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这类文章一般每个方面都有一个中心句。

例如《中考作业高效复习》58页的《鸟巢的风味》在第9小节的“南方老家的鸟巢,……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

北方的鸟巢,则洋溢这关东大汗的坦荡,无遮无挡的走近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就属于此类。

3、抽线索。

有的以具体的事物、主要的事件为线索。

例如《中考作业高效复习》(十九)《小鸟,你飞向何方》的第一题,文章以喜爱的书《飞鸟集》为线索展开情节:失书→找书→争书→得书。

有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例如课文《藤野先生》就是以作者的爱国之情为线索的。

考点二: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解题方法】:1、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临时义、句子的含义。

例如《中考作业高效复习》55页的第二题的两个“行走”的含义分别是“活着”“流逝”的意思。

2、把握词语关涉对象,准确推断词语的指代义。

词语指代有两种形式——指示代词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

多数情况代词指代的内容都在词语的前面。

指代的内容有时是一个词,有时也可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段文字,能够使用“代入法”,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代入代词所在单位位置,看是否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以确定答案的准确性。

非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应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指代的内容。

散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You can't control the weather, but you can change your mood.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散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考点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③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课时:一课时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散文的阅读。

散文因为语言美,含义丰富,思想真切,主题深刻已成为新课标下现代文阅读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正因为如此,经成为记叙文考查中的一个难点。

综合20__年各课改实验区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我们认为散文的个体考查点为:考点一(多媒体)1.对内容的鉴赏--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作品手法的鉴赏--分析__的线索及常用的表现手法;3.对不同观点、态度的分析--分析__所蕴含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4.对作品语言的鉴赏--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5.对作品形象的理解--感受人物,感受事件,领会主旨;6.对表达技巧的赏析--从作品的表达方式、选材剪裁、结构特色等角度进行评价。

二、指导与训练:第一环节:复习记叙文的文体知识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

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__,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__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__人物描写__景物描写__(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__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__心理__语言__动作(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散文。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散文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散文。

3. 阅读策略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散文阅读材料。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3. 学生练习册或复习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介绍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

2. 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特点:真实性、自由性、情感性、随意性等。

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15分钟):1. 分类介绍散文的不同类型,如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描写散文等。

2. 通过示例散文,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阅读策略和技巧(20分钟):1. 介绍阅读散文的策略和技巧,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提前预测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策略和对散文的理解。

复习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的散文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复习和总结。

2.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散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散文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散文,以及介绍阅读策略和技巧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学生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作业布置环节,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整体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此外,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进行散文创作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多数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主动提问,表现出了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散文阅读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散文阅读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散文阅读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散文阅读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散文阅读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散文阅读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散文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散文阅读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散文的阅读策略: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散文的阅和态度、如何分析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2.教学难点
(1)散文的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和隐喻,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教案散文阅读
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一)内容: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写景、记人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二)形式: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课题
本学期总
第课时
本单元第课时
日期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
2、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
3、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散文阅读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三、教学过程
明确复习目标
一、散文概念: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三、散文分类:
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四、中考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3、品味语言
4、表达方式的作用
5、表现1、找“要素”
2、理顺序
3、抓线索
4、析哲理
六、学生做《金榜》
七、课上交流做题方法和技巧。
八、教师小结。
九、布置作业。


复备
10
10
25
教后记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2、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3、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教学重点:1、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2、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3、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教学难点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第四课时《试题研究》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

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指导系列——散文阅读》简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理解重要词句的具体含义和作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 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二、明确考点
明确常州市2018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对散文阅读的要求:
1、综合理解阅读材料,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正确把握文章
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概括要点
(一)了解常见题型:
(1)概括……的特点
(2)围绕……,写了哪些事
(3)根据行文顺序填空
(4)写出情感变化过程
(5)根据内容,完成表格
(二)概括特征
1.回顾答题思路。

2.评讲《爬根草》练习题:从全文看,爬根草有哪些特点?
(三)理清文脉
1. 评讲《回家的敲门声》练习题:阅读文章,理清文脉,以“父母”或“父亲”为陈述对象,概括相关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坐等为“我”开门
2. 归纳答题思路。

兵马俑》练习题: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三、品味语言
(一)链接中考,原题再现
真题回放,明确考点
(二)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含义
1 评讲《翠湖》练习题:
(1)理解“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2)理解“翠湖是昆明的眼睛”的含义。

2. 归纳答题思路
(三)、赏析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1.结合范例探讨赏析语言特色的角度
2. 归纳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3. 评讲《翠湖》练习题:赏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

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

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

四、结束语
五、拓展演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