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前,新桂系借编练民团整军备战,储备兵源130万人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广西桂系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广西桂系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广西桂系的贡献桂系,是中华民国时期以广西省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

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以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

辛亥革命后,陆荣廷先后任广西副都督、都督。

1913年又兼任民政长,将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打着“桂人治桂”旗号,独揽广西军政大权。

1925年,陆荣廷倒台后,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广西,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派系之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在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形势下,桂系适应了全国抗战潮流的发展,新桂系部队立即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北上参加抗战,以民族铁血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

新桂系部队在华东参加了松沪抗战、淮河战役等等。

在松沪抗战中,因首次与现代化的日本军队作战,新桂系部队损失很重,被迫转移到苏北休整。

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淮河流域,山东南部的军政事宜。

全国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在抗战初期,李、白不仅在言论上,而且行动上实践了他们的诺言,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其中李宗仁、白崇禧参与指挥了徐州战役、武汉会战、随枣战役、桂南会战、豫湘桂战役等等在淞沪战场上和台儿庄等战役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在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亲临前线督战,并严令中央军汤恩伯军团南下侧击日军,对台儿庄会战国民革命军的胜利有直接贡献。

一、首战淞沪抗日战争初期,桂军英勇作战赢得了世人的好评:“彼等之勇敢,组织之良好,军事技术之优越,及持久耐战”,为国内外军事观察家“深为羡慕”。

这首先表现在淞沪会战中。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6个旅30万余人,死伤7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1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百战经典昆仑关战役

百战经典昆仑关战役

百战经典昆仑关战役 昆仑关战役为抗⽇战争的⼤型战役之⼀,也是桂南会战国民⾰命军投⼊战⼒最强规模部队的⼀场战役。

下⾯店铺为⼤家整理了百战经典昆仑关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家有⽤。

昆仑关战役背景 中⽅ 昆仑关战役爆发前,1939年9⽉,中国军队击退了⽇本陆军第11军对长沙的进攻。

10⽉,国民政府在衡⼭召开第⼆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了第⼀次长沙战役的作战情况,并决策发动新的攻势。

29⽇,蒋介⽯在会议训词中宣布:“我们今后的战略运⽤和官兵⼼理,⼀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

”[1] 会议结束的11⽉5⽇,蒋截获了“⽇本有南犯企图”的情报,美、英军事情报机关也发出情报:“⽇本舰队⽬前在东京湾集结,它说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

”于是蒋⽴即从衡⼭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本新攻势作战⽃安排。

但中国军队的准备状况确实混乱不堪:守卫两⼴海防的是原桂系部队第16集团军,辖第46军(军长:何宣)、第31军(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韦云淞兼)。

原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对他调往第11集团军(此集团军由西北军39军和桂系第84军混编⽽成)任总司令,由粤系将领蔡廷锴接任纯桂系的第16集团军总司令极其不满。

夏威便借母丧之机躲在容县⽼家闹别扭,⽽蔡廷锴⼜不敢就任理事,于是有关⽇军进犯的情报⽆⼈处理。

16集团军上级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远在⼴东韶关,没有桂林⾏营命令也不敢⾃作主张。

第四战区上级桂林⾏营主任⽩崇禧赴重庆开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营参谋长林蔚则奉蒋之命前往容县吊唁夏威母丧并劝慰夏本⼈,⾏营成了空营。

这⼀系列因素使⾏营、战区、集团军三级⾸脑机关形同虚设,这对于⼤战即临的中国⽆异⼀场灾难。

桂系第16集团军第46军的新编第19师(师长:黄固。

该师于1938年秋组建,⼤部为民团转成。

)驻防钦县、防城⼀带;第175师(代师长:秦镇、后任师长:冯璜)驻防合浦、北海⼀带;第170师(师长:黎⾏恕)驻防贵县⼀带。

刘邓大军上大别山,面对的敌军部队和将领,都堪称国民党军中最强

刘邓大军上大别山,面对的敌军部队和将领,都堪称国民党军中最强

刘邓大军上大别山,面对的敌军部队和将领,都堪称国民党军中最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面对的敌人为什么那么难缠1947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1、2、3、6纵队(以下简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从8年抗战的老根据地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外线作战,为陈毅、粟裕大军和陈赓纵队在豫东、豫西展开提供了机会。

但刘邓大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南下的12万精兵强将,最后转出大别山时仅剩5万余人,加上留下的地方部队和工作队,总共也不到7万人。

什么原因导致刘邓大军减员如此严重呢?大别山的敌人,无论兵源素质还是统帅能力都是国民党军中最强的为了追剿刘邓大军,蒋介石一方面派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所,统一指挥大别山战事;另一方面调动23个旅渡过淮河,从北、东、西等几个方向穷追猛打。

其中,不仅有“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的胡琏第18军等中央军精锐,还包括第7军、第48军等新桂系劲旅,这些广西兵从小生活在山区,非常善于山地作战,从北伐时期就以战力强悍著称,获得“钢军”美誉,甩开蒋介石中央军好几条街。

在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中,“小诸葛”白崇禧的指挥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北伐时期,他是前线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权,指挥新桂系第7军等部队连克汨罗江防线和贺胜桥等要点,仅14天就从长沙打到武昌城下。

抗战时期,白崇禧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几乎参与了对日寇历次会战的筹划和部署,尤其是1940年的桂南战役,白崇禧亲自指挥部队在昆仑关两度挫败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攻坚作战的首次胜利。

经历过8年抗战后,新桂系已经把广西的民团制度移植到了大别山全面抗战爆发时,新桂系头一年就武装了上百个步兵团投入抗日战场,并将苦心经营的十几家兵工厂和数十架飞机全部上缴中央。

对此,蒋介石不得不有所表示,恰好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按惯例必须兼任驻地省份的行政长官,于是安徽省主席一职就交到了新桂系手上,一直到抗战胜利依然如此,由于长期驻军于此,不仅新桂系与当地土豪劣绅紧密勾结,其基层官兵也纷纷在此安家,不少老兵还娶了当地妇女为妻。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txt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口臭口苦口干怎么办色斑为何爱亲近女人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如何快速清除口臭白领英语30天速成作者: ┗◣阿不◢┛广西地属边陲,自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明朝以前的历朝历代,是许多重犯的流放地,文人(如柳宗元),罪犯都被迫在此地流放,加上环境恶劣,“民气强梁”、民风骠悍,饶勇好斗。

广西人是移民类型,北方基因和本地基因的结合使广西人在环境适应性上相对较强的;加上广西山地丘陵地理结构,兵势如水的战争定律在特殊的域发挥着普遍的作用;临近越南,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和越南的战争不断,广西往往成为主战场,以致民风骠悍;而且广东和越南在历史上对广西军事的发展提供了来自海外的理念和资金支持;再加上广西民族团结,因宗教和宗族形成的乡土意识浓厚,遇到外侵易形成团结一致抵御外辱的思想。

D%PJ$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率广西兵从金田出发,一直杀到南京,纵横大半个中国,攻下清朝的大半江山,杀得湘军溃不成军,曾国蕃几乎要跳河自尽,李鸿章和洋人也拿太平军没办法。

太平天朝的辉煌,主要仰仗其几乎所有的广西将领和当初起义的广西兵。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1885年中法之战中的镇南关大捷,法军大败,连法国内阁都下了台,依赖的是广西兵的英勇无畏!©在北伐的时候,四军被称为铁军,桂系七军被称为钢军,北伐军第一个胜利,是李宗仁(桂系名将)指挥的长沙战役,仅一个星期,就大败吴佩孚的部队,光复长沙,坚定了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决心。

而且桂系在外地作战很守纪律,桂系不允许有劣迹的人参军的,所以桂系在国民党时代比较得人心。

©邓小平等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其主力全部是桂系名将李明瑞、俞作豫等率领的队伍。

新桂系统一广西、出师北伐从无败绩,为何蒋桂战争期间却不堪一击

新桂系统一广西、出师北伐从无败绩,为何蒋桂战争期间却不堪一击

新桂系统一广西、出师北伐从无败绩,为何蒋桂战争期间却不堪一击——新桂系为何总斗不过蒋介石,军事上满分,其他方面都不及格1929年以前,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在战场上长期保持着全胜的战绩。

从1921年孙中山派遣粤军攻入广西开始,还在旧桂系军队中担任营长的李宗仁、黄绍竑各自带领千余人枪自立门户,独立发展。

此后,两支部队联手击败了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势力,于1925年7月统一了广西全境。

新桂系在战场上无往不胜此后,新桂系与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联合,先后击败了来犯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川军熊克武部。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新桂系更是表现出色,2万余广西子弟兵在李宗仁、白崇禧指挥下,仅14天就从长沙攻至武汉城下,击溃“孚威上将军”吴佩孚部10万之众;随后东征江西,消灭孙传芳“五省联军”精锐,几乎一手打下了江南半壁。

在蒋介石南京政府与汪精卫武汉政府的对峙中,新桂系虽然站在了蒋介石一方,私底下却联合汪精卫等人逼蒋下野。

随后,新桂系对武汉方面发动西征,一战击溃唐生智十余万大军。

二次北伐期间,白崇禧又率收编的唐生智部队北上,于1928年秋进抵冀东,解决了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5万残部,结束了北伐的军事进程。

政治经济方面新桂系毫无建树新桂系虽然在军事上得到了满分,可惜在其他方面的成绩却惨不忍睹。

政治方面,与国民党内其他重要派系的关系一直很不和睦,如汪精卫的改组派,曾经被新桂系从武汉赶下台;加上新桂系刚刚以开会为名把辛亥革命元老程潜骗至武汉扣押,也使得元老派与其分道扬镳。

唯一与新桂系亲近的粤系首领李济深,也因轻信蒋介石的“人格担保”,被骗至南京小汤山软禁。

经济方面,新桂系几乎完全仰仗南京方面的拨款过日子。

其虽然控制着湖南、湖北和广西全境,但广西毕竟地瘠民贫,此前又常年遭遇战火。

湖南省的程潜虽然被搞掉,但蒋介石立即派去了另一位湘军将领鲁涤平,全省财政收入全部截留。

剩下一个湖北省,要负担新桂系20万人马的开支,早已捉襟见肘。

不止中央军保存实力 “桂系”部队也越打越多

不止中央军保存实力 “桂系”部队也越打越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不止中央军保存实力“桂系”部队也越打越多
导语:抗战中的“桂系”部队为何越打越多据刘斐披露,1936年“两广事变”时,桂系正规军外加民团,“一起约十多万兵力”;桂系是中华民国大陆时
抗战中的“桂系”部队为何越打越多
据刘斐披露,1936年“两广事变”时,桂系正规军外加民团,“一起约十多万兵力”;桂系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广西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为西南地区军政集团派系之一,主要控制广西及广东、湖南部分地区,代表人物有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等。

在国民党军队中,桂军是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那么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究竟又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束,则已拥百万之众。

桂系抗战,何以能够越打越多?
抗战初期,李宗仁即打定主意,欲保存实力
1936年9月,“两广事变”平息,桂系与蒋介石实现和解,但矛盾依旧。

12月,当李宗仁听说张学良扣押蒋介石后,曾打破滴酒不沾的习惯,满饮了一杯白兰地,高兴地说:“蒋公这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蒋公也只有一死方能平国人之义愤!”
但“全面抗战”已经启动,李宗仁也只能高唱“焦土抗战”,不过并无与日军硬拼的打算。

淞沪会战开始后,“李宗仁和他的幕府中人都认为,敌我力量悬殊,淞沪靠海又无险可守,必难取胜;同时敌人正一鼓作气,以我的劣势遇敌的方张之势,亦无胜利把握,不如养精蓄锐,到战争中期方将主力投进去,那时敌人已‘再衰三竭’而我则休整已久,不但取胜有把握,则牺牲也可以减少。

李宗仁打算坚持这个主张,决定托词不到前线。


李宗仁本想驻守广西,后因白崇禧来电劝说而放弃。

白告诫李:“如生活常识分享。

桂系军队的发展

桂系军队的发展
8月4日,马祥斌往张敬尧师训话,张部叛变,将马劫持北去. 8月6日,刘和鼎代理军长。11月6日,马祥斌被张宗昌在济南杀害。
此后,该军又被缩编为独立第五师,刘和鼎任师长,刘尚志任参谋长。
新编第三军该军原为孙传芳五省联军第十五师,于1927年2月20日投国民革命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刘宝题任军长。
第十团梁朝玑
第六旅,旅长夏威,辖:
第十一团韦云淞,
第十二团叶丛华
第七旅,旅长胡宗铎.辖:
第十三团李孟庸,
第十四团杨腾辉
第八旅,旅长钟祖培,辖:
第十五团尹承纲,
第十六团周祖晃
第九旅,旅长吕焕炎,辖:
第十七团杨义,
第十八团蒙志
直辖:独立第一团陈济桓
独立第二团罗浩忠
入伍生团吕竞存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1926.6)
1927年初,左翼军总司令袁祖铭、第九军军长彭汉章等相继为唐生智捕杀。第十军奉蒋介石之命开往鄂东待命攻皖. 3月,第十军受江左军总司令李宗仁节制驻安庆一带。
5月1日,蒋介石决定“三路北伐”,第十军隶属于第三路军,王天培任前敌总指挥。第十军克舒城,奔袭怀远,解合肥之围。此时第十军又收编直军章兢武部.为新编第四师。
第九团陆受祺,
第十团梁朝玑
第六旅,旅长韦云淞,参谋长徐启明。辖:
第十一团韦云淞,
第十二团叶丛华
第七旅,旅长胡宗铎,李石樵。辖:
第十三团李孟庸,
第十四团杨腾辉
第八旅,旅长钟祖培,以定邦。辖:
第十五团尹承纲,
第十六团周祖晃
第九旅,旅长吕焕炎,参谋长董南。辖:
第十七团杨义,
第十八团蒙志
直辖:独立第一团陈济桓
第一纵队司令李石愚
第二纵队司令何武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4年第4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9月22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与国民党联合组织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队伍,开展抗日活动的方针办法。

国民党此时也开始表现出了积极抗战的态度,当时的新桂系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感召和全民抗战浪潮的推动下,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出兵淞沪与日军作战,另一方面即着手于1937年秋组建一批学生军到各战区进行各种服务。

这批学生军,是从邕、梧、桂、柳四市学生中以招考的办法选取的,约300人,其中大部分为中学生,还有40余名大学生及20余名国防艺术社社员,有的女学生年龄仅十五、六岁,不少人是冲破家庭学校的阻挠,爬墙出校报名,拦车参加的。

这批学生军经培训后全部开到鄂豫皖前线随军做战地工作。

广西当局组建学生军的目的,一是以抗战来博取民心及政治影响。

二可通过学生军的活动为其在抗战中扩大势力范围。

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可嘉,可引导学生军这一合法组织到前线教育士兵,动员人民群众,增强抗日力量,打击敌人。

于是中共广西省工委要求各地党组织积极动员进步学生参加,并安排了一批地下党员进入学生军中。

培养并吸收其中的优秀学生入党。

柳州进步学生参加学生军的达50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广西省立柳州中学(今柳州高中)的学生,其中4人不久前在柳州中学入党。

到第二年(1938年)柳州籍的学生军又有多人入党。

当年柳州籍学生军成员罗怡林提起往事还历历在目:11月初一,全省学生军在桂林李家村集中开展军事和政治训练,军事训练的内容是学习防空、防奸知识,训练射击技能及急行军,强行军,夜行军,野外演习等。

女学生军还加学战地救护常识。

政治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培训群众参加抗日。

.1937年12月14日离开桂林前,广西学生军发出了《告广西同胞书》《告别广西同学书》《告全国同胞书》,表达了誓死抗战,驱逐日本侵略军的决心和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桂系因何称雄:战力强,北伐至山海关;兵源足,抗战出兵百万
——全面抗战爆发前,新桂系借编练民团整军备战,储备兵源130万人
1926年北伐军兴,李宗仁、白崇禧率领2万八桂子弟兵出广西,沿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获得了“钢军”美誉。

抗战爆发后,具有保卫家国传统的广西子弟兵,浴血疆场,屡立战功,仅抗战初期就组织了近百个团出省抗战,成为举国瞩目的抗日强省。

广西地瘠民贫,又与蒋介石及周边的粤系军阀陈济棠、滇系军阀龙云等混战多年,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强大的战争潜力呢?这首先要归功于广西从上到下健全的民团系统。

大办民团,储备了130万后备兵源
20世纪30年代初,在蒋桂战争中失败的新桂系退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一度流亡越南海防港,实力也大为削减。

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认为:中国汉唐盛世之所以国强民悍,就因其实行了“兵民合一”制度,举国皆兵。

到了宋代,重文轻武,实行募兵制度,“武力与民众相分离”,自此国家武备日见削弱,积贫积弱,在与北方少数民族金、辽的对抗中屡处下风。

特别到近代,在对外战争中不断示弱求和。

因此,要重振雄风,保族自卫,就得效法古人,恢复“兵民合一”制度,实行“寓兵于(民)团”。

只要“寓兵于团”能落地生根,广西的武备定可大为改观,可造就百万雄兵,“形成极强固的集团,具备充分的自卫力量”。

经过一番合议与谋划,新桂系决定大办民团,以弥补军力之不足。

为办好民团,新桂系进一步提出“三寓理论”,即“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寓兵于团”,意指组织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全民皆兵,闲时为民,战时为兵。

“寓将于学”,意指开办民团干部学校培养军官,使其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一旦有战事,便可“执干戈以卫社稷”。

“寓征于募”,意指用募兵的办法来征兵,征兵时先征自愿者,自愿者不足或过多的可用抽签的办法。

经过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广西很快就在全省城乡建立了普遍的民团组织。

截至1936年,广西全省受过后备队训练的团兵(18-25岁男子)约130万人,一旦战事需要,随时可以编入正规军作战。

1937年10月10日,李宗仁即将乘飞机赴徐州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途经长沙时对中央社记者谈话表示:“广西全省民众,皆报抗敌决心,各军团民众等纷纷请缨,目前可出师20万,后备者有10余万人,将来可征至300万人,与敌作殊死战。


健全组织,囤积了大量装备
为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和民团制度,新桂系采取一系列
措施来推动民团的建设与发展。

新桂系大力动员民众,组织各类宣传队、电影队深入乡村广泛宣传办民团的意义和作用。

1931年5月,在南宁成立警卫干部训练所;1932年2月,在南宁成立民团训练班;1935年7月,将各区民团干训大队和拟办的各区国民基础师范学校合并,改名为民团干部学校,大量招收中学毕业生、闲散军官等,将其培养为乡(镇)村(街)长、民团干部。

至1939年,各民团干部学校已经培训学员近24万人。

这些遍布全省各乡村的民团干训生,为新桂系推行“武力民众化,民众武力化”提供了大批的得力骨干,推动了民团制度在全省的推行。

此外,新桂系为做好应战准备,还积极武装民团,每年耗资500万元,从德、日、英、法等国购买大批军火;从德国购进机器,建立柳州兵工厂等,大量制造枪炮和子弹;建立南宁兵工厂,自行生产重型机关枪。

一旦有大规模战事爆发,新桂系便可用这些装备武装上百万的民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