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形象品牌构建研究

城市形象品牌构建研究

城市形象品牌构建研究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口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各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打造城市品牌需要为城市品牌正确定位,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以经营理念管理城市,大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城市发展及城市形象品牌塑造城市品牌是人们对城市整体化的精神及风貌的一种感知,是城市本质的某种形象表现,是对城市的一种识别是城市特有优势的一种体现,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及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

城市品牌主要有三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

具体来讲,一个城市的物产资源、自然景观、经济实力、人文沿革、建筑特色等等的不同组合就形成这个城市的特色,这种独特的特色就是城市的差异化特征,差异化特征的表现就形成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形象品牌是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

大力推进城市形象品牌建设,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核心价值。

(一)城市形象品牌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

21世纪世界进入了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现代城市进入了品牌形象主导城市竞争胜负的时代。

品牌化竞争的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将需求导向的理念贯穿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的整个过程。

通过城市品牌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就要求政府部门转变传统思维,从受众需求的角度进行城市形象的市场化营销,采用节庆、广告、公关、媒体宣传等企业品牌推广形式,以新的理念向国内外各个社会层面的目标受众灌输、推介、渗透城市的品牌。

现代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是:创新、品牌、环境;创新过程形成的主要“结晶物”之一是品牌;现代城市的发展是及品牌经济的崛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科技优势;二是品牌优势。

城市通过创新形成的创新力只有转化为品牌力,才能使科技优势出现“有的放欠”的局面;不断发展的创新力是品牌经济取之不竭的源泉。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研究A STUDY OF CHANGSHA CITY IDENTITY SYSTEM刘小静中南大学艺术学院Helen Liu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作者简介:刘小静,女,汉族,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中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任助教摘要:城市形象识别CI系统(City Identity)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为目的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本文突破以往对城市形象结构的理解,从城市的主体--“人”的感知的角度,将城市形象CI划分为深层的需间接感知的城市理念识别MI系统和表层的可以直接被感知的城市感知识别AI系统。

ABSTRACT:As a social systemic project, the major aim of city identity is to develop city’s appearance and promote city’s competitions. This thesis’s specialty lies on the whole-new recognition to city’s appearance, no longer the old definition. From the perception’s view of “human”, the corpus of city, CI can be divided up to two levels: deep, indirect MI, and surface, direct AI.关键词:城市形象,感知识别,人性化KEY WORDS:city identity, apperceive identity, humanizatio城市是人与自然、物质空间、社会文化、行为观念整合与社会财富集聚的一个大“容器”。

城市形象就是这个大“容器”中的一个由人类主动认知或者说创新而生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性的系统。

浅谈城市形象识别

浅谈城市形象识别

位 、 播 等理论 体 系, 传 分析 了 目前 国 内城 市 ( 游 ) 象 定位 识 别 的 实 际案例 , 旅 形 并期 望从 中
寻 求 目前 国 内城 市( 游 ) 象识 别 的普 遍 规律 和存 在 的误 区 , 而 切 实有 效 的理 解和 挖 旅 形 从
掘 出城 市精神 , 索地 域 特 色的城 市 个性 品牌 形 象的 建设之 道 , 一步推 动城 市软 文化 产 探 进
内在实 力 和外 显 活 力 的 具 体 感 知 和 综 合 评 价 。 从 ”
城 市建设 整体 格局 来看 , 市 ( 游 ) 象 指 的 就是 城 旅 形
定 位还 是颇 有 商榷 空 间的 。但仅 就 民间 力量 高调 介 入 官方 文化 决 策这 一 既 成 事 件 而 言 , 积 极 意 义 是 其
态下 跨入 新 一轮 价值 增 长与城 市竞 争 的重要 权衡 指
标。
新世 纪 以来 , 国经济持 续 快速 稳 步发 展 , 市 中 城
建设 成 为中 国社 会 发 展 进 程 中一 道 亮 丽 风 景 , 来 越
越 多的城 市在 部署 城市 硬件 建设 的同 时开始 思考 城
市 软实力 建设 , 市竞 争 权 衡 指 标 开 始 由硬指 标 转 城 向于软指 标 。
的城 市 品格 。
1 1 从 形 象 定 位 口 号 看 国 内城 市 形 象 品牌 .
化 概 况
在 国 内城市 形象 品牌 化策 动进 程 中首树 一 帜的 王 志 纲工 作 室 , 民间 策 动 力量 影 响 官 方 决 策 思 维 是 较 具 实验 性 的一个 代 表 。该 工 作室在 策 动 四川省 会 成 都 市 的城 市形 象 定位 战 略 中 , 出 了许 多 之 前 未 提 被 官 方重 视 的关 于 城市 经 营 的若 干 论 点 , 在 政 府 并 邀 请 的前 提 下 正 式 提 出 了成 都 市 的城 市 ( 游 ) 旅 形

常州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探索

常州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探索
大 众 文 艺
刘 毅飞 ( 常 州工 学 院艺术 与设 计 学院 江 苏常 州 2 1 3 0 0 0 )
摘要 :随 着全 球 经济 一体 化 的 不断进 步 和 发展 ,城 市之 间的 差 别正 变得愈 来愈 小 , “ 城 市化 ”开始 成为这 个 时代 新的代 名词 , “ 城 市化” 不断加 快的脚 步 , 使 得城 市本 身的个性正在慢慢 湮灭,面 对这一严峻 的挑 战,许 多专家提 出建设 “ 城 市名 片”的构 想,而这一 构 想的核 心载体 便是城 市形 象识 别 系统的设 计。 常州作 为一座有 着 3 2 0 0 多年 文化 的历史名城,似 乎尤为典型 ,本文对 常州的城 市形象识 别 系统设 计进行探 索 ,从常 州的城 市形 象和城 市竞 争力调研 中分析得 出常州的城市形 象现状 ,并对 未来的常州城 市形象识别 系统设计提 出 了笔者本身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 词 :城市化 ;城市形 象;识别 系统设计 ;城市竞争力

对 于 经 济发 展和 环 境保 护 的最 终选 择 。而 且 ,环 境 质量 的判 断 并 非 以城 市 的 中心城 区 的优 劣来 判 断 ,很 多城 市在 城 市 的 中心城 区 打造 花 园城 区 ,忽 略 了城 市 的边 缘地 带 ,这 是完 全 错误 的,城 市 是 一个综 合体 ,不能 分 门别类 的治 理 。 三 、城 市形 象识 别 系统 城 市形 象 是 大众对 一个 城市 的 外部 形象 、空 间印 象和 人 文景 观 的综 合 评价 ,是城 市 的表 现在 大 众心 目中所 呈现 的 反 映 。城市 形 象 识别 系 统 ( C i t y I d e n t i t y S y s t e m ,简称 C I S )是 城 市形 象 中最 为直 观 和最 具个 性 化 的部 分 ,是城 市 在各 种 场合 展 示 自己、 推 广 自己的 一种 视 觉传 播方 法 ,与 公众 产 生互 动 和联 系 ,从 而达 到 影响 公众 的效 果 , 并促进 城 市 的发 展 。识 别系 统 是一 个城 市 在 常 州城 市现 状 城 市建 设过 程 中 ,塑造 城 市形 象 的重 要手 段 ,设 计 者通 过对 城 市 常 州位 居 长江 之南 、太湖 之滨 ,处 于长 三角 中心地 带 ,与 苏 的人 文 历史 进行 提 炼浓 缩 , 设计 出能 够代 表 城市 特 征和 文 化 的视 州 、无锡联 袂成 片 ,构成 苏锡常 都市 圈。常 州是一座有 着3 2 0 0 多年 觉 符号 ,并对 其进 行 规范 化表 述 ,通 过 统一 、定 向的视 觉 设 计 , 左 右历史 的文化 古城 。曾有过延 陵、毗 陵、毗坛 、晋 陵、长春 、尝 建 立和 完善 整体 的视 觉系 统 ,是一 种行 之有 效 的视觉 传 播 。 州 、武 进等 名称 ,隋文 帝 开皇九 年 ( 5 8 9 年 )始 有常 州之 称 。常卅 I 四 、探 索常 州城 市形 象识 别 系统视 觉 元素 是近代 中国 民族 工商业 的发祥地 ,如今 的常 州处于 中国经济 最为发 从 视觉 传达 设 计 的 角度 来分 析 ,设 计常 州的城 市 形象 符 号需 达 的长三 角地 区,经济 发展迅速 ,文化 水平 显著提 高,在全 国 同类 要 找 到最 能够 代 表常 州 城市 文化 的设计 元 素 ,对 最具 有表 现 力和 城 市 中处 于领先 的地位 。但另 一方面 ,与 同地 区 的苏州和无 锡相 比 感 染力 的元 素加 以创 作 。笔 者对此 做 了 以下几 种分 析 : 较 ,常 州跟两个 地区 又存在 了明显 的差距 ,在众多 机遇面前 ,也面 城 市 别称 :常州 自古 以来有 着 龙城 的 美称 ,关于 龙城 的 由来 临着 重 重挑 战和 问题 。常 州作 为 中 国沿海 一 个经 济相 对 发达 的城 有多 种 说法 ,无 论 是传 说还 是 历 史记 载都 昭 示这 “ 龙 城 ” 一名 并 市 ,在 经济发 展的 同时,还担 负着更 多的历 史使命 。 非空 穴来 风 。但 龙城 之名 始 于何 时呢 ? 据史 料 记载 , 明隆庆 六 年 二 、城市 化进 程 中 出现 的 问题 ( 1 5 7 2 年) ,常 州知 府 施观 民 建 “ 龙城 书 院 ”,书 院取 名 龙城 ,可 建 国几 十年 来 , 国 内大大 小 小 的城 市都 发 生 了翻 天 覆 地 的变 见 ,常 卅 1 4 0 0 多年 前 就 有龙 城 之 名 。清 乾 隆 皇帝 六 次 巡视 江 南 , 化 ,常 州 也不 例外 ,从一 座 南方 小城 发 展成 为经 济 发达 的江 南 重 三 次 到 常 州 天 宁寺 拈 香 礼佛 ,并 御 笔 题 写 了 “ 龙 城 象 教 ”的 匾 镇 , 文化 水平 不 断提 高 。然 而 ,在盲 目发展 经济 的同 时 ,也产 生 额 , 便 足 可表 明连 当时 的皇 帝 都 对 常州 称 作 龙城 给 予 了确 认 。龙 了非 常 多的 问题 :城 市 忽视 本身 特色 ,热衷 于 高楼 大 厦 的建造 , 是传 说 中 能兴 风 作雨 的神 异 动物 ,在 封 建 王朝 又 是皇 帝 的象 征 , 味地 拆 除 古建筑 、古 民居 ,填 河造 地 ,仿 制 精 品一 条街 ,花大 具 有至 高 无上 的权 威 。常 州 别名 “ 龙 城 ” ,沾 了一 点 龙气 ,这 无 力 气 打造 商业 街 , “ 仿 古一 条街 ”,粗 制滥 造 ,破 坏 环境 ,这些 疑 是十 分吉 祥而 又值 得 荣耀 的。 都给 城 市的 健康 发展 造 成 了极 为不 利 的影 响 ,使 城市 丧 失 了本 身 城 市 名 胜 古 迹 : 天 宁 寺 位 于 常 州 市 内 。 始 建 于 唐 永 徽 年 所 具 有 的特 点和 特色 ,在相 对激 烈 的城 市 竞争 中处于 劣势 。单就 间 ( 6 5 0 — 6 5 5 ) ,天 复 年 间 ( 9 0 卜9 0 4 )正式 建 寺 ,名 广 福寺 , “ 旧城 改造 ”进 行分 析 :在 “ 旧城 改造 ” 口号下 ,城 市 的文 化特 北 宋 政 和 元 年 ( 1 1 l 1 年 )才 称 天 宁 寺 。天 宁 寺 被称 为 “ 东 南 第 色 、地 域特 色和 民族特 色 都在 消 亡 ,取而 代 之 的是 一批 批仿 造 古 丛林 ”。红梅 阁在常州 市红梅 公园 内。高 l 7 米 ,木结构 , 民居 匆 匆建 造 的水 泥建 筑 ,一 旦达 不 到预 期 效果 将会 推 倒重 建 , 上下两层飞檐双 重,筑于2 米 高 的土 台 上 。 始 建 于 唐 昭 宗年 间 在浪 费 人力 物 力 的同 时对 古建 筑 文化 也产 生 了极 大 的破 坏 。城 市 ( 8 8 8 — 9 0 4 ),后 遭 兵 火 ,元代 元 贞 元 年 ( 1 2 9 5 年 )重建 ,整 个 历 史街 区 随着 时 间的 推移 ,必将 出现 这样 或 那样 的问题 ,但处 理 建筑 气 势雄 伟 。 另外 比较 有名 的 还有 瞿秋 自故居 、张太 雷 故居 、 的 方式 应 该是 加 固或 者改 良,这 样才 会在 保 护文 化 建筑 的 同时 保 太平 天 国护 王府 、文 笔塔等 。 留城 市 的特 色 ,在 这 一 问题 的处 理上 ,相 近 的城 市 苏 州有 着 自己 城市 文 化 :常 州地 处 江苏 南 部 ,有 明显 的 区域 文化 特 点 ,是 本 身 的思 考 。苏 州老 城 区 的建筑 都 很好 的保 留 了下来 ,而 且在 老 吴 越文 化 的发 祥 地 ,吴越 文化 有 其深 厚 的 历史 文化 背 景和 代 表人 城 区 之 内是 不允 许建 设 非常 高 的高楼 大 厦 ,另 外 一个 策略 就 是政 物 ,作 为常 州城 市形 象 的元 素可 以取 自其 中 。 府 所 倡 导 的修 旧如 旧 ,在 保 护 古 民居 的 同 时对 它 的建 筑 进 行 加 通 过 对 以上 这 些 代 表 常 州 城 市 形 象 的元 素 的研 究 ,构 成 并 固 ,且不 失 掉建 筑本 身 的特 色 , 苏州在 这 一 改造 上取 得 了很 大 的 发展 了 当代 常州 的城 市 文化 ,这些 能够 代 表城 市 形象 元 素 的视 觉 成功 。反 过 来再 观 察我 们 的城 市 ,城 市里 高楼 林 立 ,现代 的高楼 符号 ,为 我们 更 好 的完 善和 设 计常 州 的城 市形 象 视觉 识 别 系统 提 大厦 和古 民居 交互错 杂 ,没 有规 矩 ,没有 方 向 ,无 特色 可 言 。 供 了资源 和 素材 。对 常 州城 市 形象 视 觉系 统设 计 的探 索 才 刚刚 开 另外 ,城 市形 象 的优劣 ,最 直观 的感 觉 ,取 决 于城 市环 境 的 始 ,希 望后 续研 究 能够 在 不断 完善 的基础 上 得 到实 际应 用 ,努 力 保护 和环 境 质 量 。城 市形 象和 环 境保 护 的关 系 ,其 本质 的 意义 是 推动 常州 的城 市文 化 宣传 ,将千 年 龙城推 向世界 。

昭通城市形象构建研究——基于CIS城市识别系统的研究

昭通城市形象构建研究——基于CIS城市识别系统的研究

基 于 C S城 市识 别 系 统 的研 究 I
崔 华 勇 朱 琳 唐坤 华 , ,
( 昭通 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 校 外 语 系 , 云南 昭 通 6 70 ; . 通 实 验 中学 , 云 南 昭 通 500 2昭 6 70 ) 5 0 0
摘 要 : 着 人 们 对 城 市 规 划 和 城 市 建 设 认 知 能 力 的 不 断提 高 , 城 市发 展 和 城 市定 位 问题 的理 解 也 不 断深 随 对 入 , 去 单 一 的 以 经 济 、 治 或 文 化 为 导 向 的分 离 式 或 简 单 结 合 式 的发 展 模 式被 不 断 突破 , 过 政 发展 观 念 从 “ 益 导 利 向” 变 为“ 本 导 向” 评 价 尺 度 也 由“ 济 导 向” 变 为 “ 合 导 向” 转 成 、 经 转 综 。面 对 这 一 现 象 , 从 城 市 发 展 中 不 可 缺 拟 少 的 “ 市形 象” 一角 度 , 用 C S c yi ni ytm) 城 这 运 I (i e t ys s t d t e 系统 对 昭 通城 市 形 象 建 设 进 行 研 究 , 望 能 对 昭 通 未 希 来 城 市 形 象 的构 建 以及 对 城 市建 设和 发 展 提 供 一 些 帮 助 。
近 年来 , 打造 “ 色城 市” “ 品城市 ” 特 、精 的热潮 从 上游 城市 悄然 向 中下 游 城 市延 伸 , 各级 地 方 政
“ 市形 象是 人 们 对 城市 发 展 的客 观形 势 的 城 主观 反 映 , 是人 们 对一个 城 市 的物 质景 观 、 础设 基 施、 经济 发 展 形 势 、 社会 面貌 、 治 表达 及 历 史文 政
起 来 就是 对城 市形 态和特 征进 行高 度概 括和 提炼

国内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国内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国内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将自己作为一个品牌去经营。

城市品牌的打造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猛且越演越烈。

一个好的城市标志加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可以构造出完整的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越多,与城市相关的品牌视觉形象的需求量也越大,由此衍生出的各种活动比赛征集、此起彼伏的发布会都吸引着公众的目光。

本文将从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起源、发展、现状入手,根据具体案例分析出目前中国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为中国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ci;vi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38-02城市品牌的打造通常按照ci设计惯例,分为mi、bi和vi。

其中与视觉部分联系最紧密的是vi,也就是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vi又可分为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基础部分以标志为主,城市标志的组成一般由标志、标准色和标准字构成;应用部分主要是以城市标志等的实际应用规范。

城市的vi就像城市独特的“脸”,透露出城市的性格、特点,所以不同的城市应该按照其特色为其选择不同的视觉表现。

一、vi设计的含义及起源vi包含于ci系统中。

c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ci经历了:欧洲诞生、美国成熟、至日本完善。

ci系统的具体要素由山田英理提出,他认为ci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 第一、ci是一种被明确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第二、ci是以标志和标准字作为沟通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工具。

也就是说,ci应该由mi(mind identity)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相当于企业的“脑”;bi(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即企业的“手”、vi(visual identity)企业视觉识别,即企业的“脸”三个部分组成。

这样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发展虽然内容有所增添但主体构成仍保持不变。

国内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国内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关键词 : 城市 ; 品牌 ; 视 觉识 别 系统 ; C I ; VI
中图分类号: J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2 3 — 0 0 3 8 — 0 2 绘制 出来 , 称为图腾 ; 古代 的城邦也会使用一些 图形 作为城邦
三、 中国 城 市 V l 的历 程
中国城市品牌视觉 形象识别 系统 的设计始于 9 0年代术 、 1 9 9 7年 以“ 台湾形象策 略联 盟 ” 中的一 批设计 师和策划 师等 为彰化县鹿港镇 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城市 v I 。此后 ,台北 、 俞
成 。这样 的标准 随着 时间的发展虽然 内容有所增添但主体构 成仍保持不变。其 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 当属 V I 。 v I 是 以标 志 、 标准字 、 标 准色为 一体 的视 觉形象 系统 设
文 艺 研 究
文艺 生活 L I T ER A TU RE L I F E
2 0 1 3 — 3 8
国 内城 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周潇 斐
( 南京林 业大学 ,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6 )
摘 要: 近年来, 越 来越 多 的 国 内城 市将 自己作 为 一 个 品牌 去 经 营。 城 市 品牌 的打 造 虽 然 出现 的 时 间较 晚 但 发 展 迅 猛 且
越 演越烈 。一个好的城 市标 志加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视 觉形 象识别 系统可以构造 出完整的城市品牌形 象 城市越 多, 与城市相关的品牌视觉形象的需求量也越大 , 由此衍 生 出的各种 活动 比赛征 集、 此起彼伏 的发 布会都吸 引着公众的 目光。本文将从城市品牌视 觉形象识别 系统 的起源 、 发展 、 现 状入 手, 根据具体案例分析 出 目前 中国城 市品牌视 觉形 象 识 别 系统 中的 问题 , 并在此基 础上提 出解决方案。为中国城市品牌视 觉识别 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试析安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试析安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式 ,城市 的历史 文化本质 特性体 现不足 。安 阳的简称也 为
市, 城市建设在发展 , 城市视觉形象方面却 不尽 人意。如何将 城市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融合 在有特 色文化 的城 市形
象中 ;如何在趋 同化 的现代城市 中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成 为我 们 目前正待解决的问题 , 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右 , 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的 文字 ;从徽标 与安 阳城市 名称联 系角度 出发 , “ 安” 、 “ 阳” 和 “ 殷” 字都有 甲骨文字形式 。 城市“ 安 阳” 之名 , 始 于东周时期的
史, 凝结 的城市文化。在此采集色彩的基础上 , 运 用 自然色彩 的采集 、 归纳概括和构成 的设计手法体现城市的现代 功能性 。 安 阳城 市地形 复杂 , 西 部为山区 , 森林 茂密 , 东部为黄 土 平原 , 自然生 态保持 良好 ; 城市气候 温和 , 四季分 明 , 日照 充
市形 象识别 系统设计分析研 究。
关键 词 : 试析 ; 安 阳; 城 市形 象识 别 系统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J 5 2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1 1 - 0 2 7 2 — 0 2
安 阳是 一座拥 有优 秀旅游 资源和 深厚 的文化底 蕴 的城
具备了象形 、 指事 、 会意 、 形声、 假借 五种造字形式 , 虽有殷 商 文明特征但不够稳定 和规范 , 整理出了单字 四千五百个左右 , 可识者仅有一千二百个左右 , 异体 字较 多, 不适合 直接作 为标
目前 , 我国城 市建设 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 安 阳也在逐 渐向国际的旅游和区域经济 城市 发展 ,其城市行 为模式与信 息需求 出现较大变化。在继 承占有优势地位 的历史文化资源 和保 护历史风貌基础上 ,形成具 有以甲骨 文为主体 的殷商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r s i d ni a p r ev d n t ; u n iai y wo d :ct ie ty;p ec ieie t h ma z t y t i y o
O 引 言
城市 是人 与 自然 、 质 空 间 、 会 文化 、 为 物 社 行
dni ) 以提 高 城 市 形 象 和 城 市 竞 争 力 为 目的 ety 是 t
“ ” 感知 的 角度 , 人 的 将城 市 形 象 C 划 分 为深 层 的需 间接 感 知 的城 市理 念识 别 MI系 I
统和 表层 的可 以 直接 被 感 知 的城 市感 知识 别 A I系统 .
关 键词 : 市形 象 ; 城 感知 识 别 ; 性 化 人 中图分 类号 :2 1C 1 .1 F 9 ;92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收 稿 日期 :0 7—0 —1 20 1 2
1 城市形象系统 的划分
城市形象系统表现为一定层次上 的结构性关
系 , 特殊性 在 于 , 市 形象 系统 既有 一般 事 物形 其 城
作者简介 : 小静 (9 1 , , 刘 18 一) 女 湖南湘潭人 , 中南大学艺 术学 院助教 ,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 : 设计艺术学.
ve f“ u n iw o h ma ”,t ec r u fct ,C a1b iie p t w e es ep,idrc h op so i y IC/ e dvd d u ot o lv l :d e n ie t
MI,a u f c nd s ra e,d r c . ie tAI
格. 这种形象细分方法 , 有利于从精神和物质两个 方面来塑造城市形象 , 坚持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
V0. 2 No 1 12 . Ma . 0 8 r2 0
文章编号 :63—0 6 (0 8 0 0 9 17 0 2 2 0 ) 1— 0 3—0 4
城市形象识别 系统的结构研究
刘 小静
( 中南大学 艺术学 院 , 湖南 长沙 40I系统 ( i et ) 以提 高城 市形 象和城 市竞 争 力 为 目的 Ct I n t 是 yd i y 项社会 性 的 系统 工程 . 文 突破 以往 对 城 市 形 象 结 构 的 理 解 , 城 市 的 主体— — 本 从
维普资讯
南华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0 年 3 08 月
象系统 要 素 的结构 性 , 有城 市 所 属 的形 象 系统 又
市 民的行 为 , 政府 机 关 和 窗 口单 位 的行 为 及 社 区
的特殊性 , 即范围广、 结构复杂、 整体庞大 , 包括分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2 期 20 0 8年 3月
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Jun l f nvrt f o t C ia SineadT cnlg ora o ie i o uh hn ( cec n eh ooy U sy S
A s a t s oi s m cpo c, em jr i f i e t ee pct’ b t c :A sca s t i rj t t ao m o t i ni i t d vl i S r a l ye e h a cy d t so y o y
A t d fCh n s a Ci d n i y tm S u y o a g h t I e t y S se y t
L U iojn I Xa - g i
( rSho o et l ot nvri ,hn sa H nn4 07 C ia A t col f nr uhU ies C agh , ua 05,hn ) C aS y t 1
统一传达机制和识别 机制 , 达到城市 内各要素整
合并形成“ + > ” 1 1 2 的效果.
知 或者 说创 新 而 生 成 的具 有 一 定结 构 性 的系
统 . J城市形象作为城市 的一种 “ 资产” 既是城 , 市经济社会发展 的基础 , 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表 现, 同时还是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 , 对外创造城市 辐射力的核心要素.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C ( i ICt I y—
支系 统既 有显 性 系统 又 有 隐性 系统 , 得 城 市 形 使 象 系统具 有 无 限可 挖 掘 性 , 种认 为 已经 “ 计 那 设 完结 ” 的想 法 是 错 误 的. 们 可 以从 不 同 的 学 科 我
的生活 、 城市 的建设等等. 城市精神体现在城市行
为和 各种 物 质形 态 之 中 . 建 筑 物 的质 量 、 从 造型 、 色彩 、 处 的地理 位置 , 所 能感 知 出城市 的理念 和性
a p aa c n rmoect Sc mp t o s T i tei ’ p cat iso ewh l p e rn e a d p o t i y’ o e t n . h sh ss Ss e il l n t oe— i i y e h
ne r c g i o o ct S a pe r n e,no lng rt e o d d fnto w e o n t n t i i y’ p a a c o e l e i n.Fr m e pe c p in’ h i i o t r e to S h

项社 会性 的系统 工 程 . 过 构 建 城 市形 象识 别 通
系 统 , 以达 到整合 城市 政治 、 可 经济 、 文化 、 会 和 社
观念整合与社会财富集 聚的一个大 “ 容器 ” 城市 . 形象就是这个大 “ 容器 ” 中的一个 由人 类主动认
心理等方面的各种要 素的功能 , 使之形成整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