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分析
成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c基 因型 2 4例 , 基 因型 l ; 性 乙型 肝 炎 患者 中 , 、 组 均 以 B型 占优 势 , 别 间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D 例 慢 男 女 性 B型 在 年 龄 < 3 O岁组 所 占 的 比例 (18 ) 于年 龄 ≥3 9 .% 高 O岁 组 (09 ) P<00 )c型 在 年 龄 ≥3 8 .% ( .5 , O岁 组 所 占 的 比 例 (9 1 ) 于年 龄 1 .% 高 <3 0岁 组 ( .% ) P < .5 ; 、 72 ( 0 0 )B C型 H e g 抗 一 B BA 和 H e阳 性 率 比 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c型 H V D A 水 平 高 于 B型 患 者 B N
感 染者 用聚合 酶链 反 应 . 制性 片段 长度 多态 性 分 析 限 ( C . F P 进 行 H V基 因分 型 , 分 析 基 因 型 与 临 PRR L) B 并 床 相关性 。报 告 如下 。
l 资料与 方法
C A A G T T C G作 巢 氏 P R进 行 扩 增 , A G TTG A A C 扩增 长 度 片段 为 5 5 p 引物 由上海 生 物工 程公 司合 成 。第 1 8b , 轮
( 都 医学 院 第 一 附 属 医院 感 染 科 . 成 四川 成 都 600 ) 150
【 摘要 】 目的 了解 成都地 区 H V基 因型分布情 况及 其临床相 关性 。方法 选择 成都地 区 H V感染者 27例 , B B 0 用
聚 合 酶链 反 应 一 限制 性 片段 长 度 多 态性 分 析 ( C — F P 及 s 因 直 接 测 序 法检 测 H V基 因 型 。 结 果 B基 因 型 1 2 , P RR L) 基 B 8例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在分类上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电镜下,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直径约42nm,由包膜和核心组成。
包膜位于病毒外层,由脂质双层和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HBsAg.病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DNA及DNA多聚酶。
2.小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是一种中空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
它由HBsAg,即病毒的包膜组成。
在此颗粒中未检出DNA及DNA多聚酶,因此无感染性。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约100~500nm。
实际上它是由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无感染性。
(二)来源1965年,Blumberg等首次报导了澳大利亚抗原。
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故称其为肝炎相关抗原(HAA)。
随后证实这种抗原是HBV的表面抗原。
1970年,Dane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之为Dane 颗粒。
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组序列。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约为8%~9%,携带者超过1.2亿人。
(三)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
不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初期,病人的血清都有传染性。
(四)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输血或注射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此外,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刺、共享剃刀、皮肤黏膜的微小创伤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能导致感染。
2.垂直传播多发生于胎儿期和围生期。
此外,HBV也可通过哺乳传播。
3.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的配偶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感染HBV,表明HBV可以经性途径传播。
成都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q∞c f I y0 】
H Vgnt e CadB i dgnt ei r i ay p m t B LJ A C g u a .% (74 )、56 1/ 5 B eo ps y B、 n Cmx o p , c o c sm t aeH VCre S )r pws 00 2/ 5 3 .%(64 ) e e y nhn o i Il8( ' o 6 ad44 24 )adt 6 B nt e vr i ̄ eI )、ea e l r a i m H C guu a 2 .2 (4 5 ) n .%(/ 5 ,n oeo H V g o psi fe n h f e y ni e (, hpt eu r n a( C )ropwf 64 % 1/ 3 、 C o l ac c o t
・
58 ・ 7
四川医学 2o 年 4 o9 月第 3 卷( 4 0 第 期) S m n胍 /a d
. m f O9Y/ 0N . la, O,o. ,o4 2 3
● 检 验 医 学 ●
成 都地 区乙型 肝炎 病 毒基 因型 分布 特 点及 其意 义
熊 杰 邹 东花 白生华 , , ,
s n eneMe o s B ec ps f 8ptn 瞅 i i ae' t d H V g  ̄ e 9 aet gf i . h n/ o i s
m aue y 0 I esr b lI d p y
ca atl(( ._mt hi r co P )1 s' n e ll i s e
( =1 .4 P<O0 )C I 19 , .1 . 0 l 岫 rl瑚 jryei s rop懈 Ie 0 p 1 t n^ c uu g I V gtt e Bad e h a r e ̄, t V ietm 0u fncl t e y 8 I Cw I em j n 3e0 t n eo ppl I l B ,p l et og p f B f i o i ∞ a . r 阻 t e ,n C H Cg u a nt eC y ad nL 、 C r piw s eo p . pB i o t g y
武汉地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武汉地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性分析宋仕玲;桂文甲;周洪清;黄艺芬;尹淑芬;李靖;吴淑坤【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8【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武汉市区157例患者HBV基因型,目标检测基因型为A~H等8个基因型,检测HBV 11个耐药位点:rtL80、rtL169、rtV173、rtL180、rtA181、rtT184、rtA194、rtS202、rtM204、rtN236和rtM250,判断对HBV耐药的核苷类似物.结果武汉市区157例HBV感染者中,检出3种HBV基因型,其中B型占72.61%,C型占26.75%,D型占0.64%.共有68例(43.31%)耐药,其中B 型70.59%,C型29.41%,基因B型和C型的HBV相比,耐药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79,P>0.05).对拉米夫定耐药41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60.29%,其中B型占73.17%,C型占26.83%;204I位点耐药17例,180M+204I位点耐药6例,180M+ 204V位点耐药12例,180M+ 204V/I位点耐药6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20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1%,基因B型占75.0%,基因C型占25.0%,耐药位点为236T为9例,耐药位点为181T/V为7例,236T和181T/V联合耐药4例.对恩替卡韦耐药5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7.35%,基因B型3例,基因C型2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耐药2例,占全部耐药病例的2.94%,均为基因C型.替比夫定耐药与其他核苷类似物耐药分析结果重复,共32例,占47.06%,基因B型75.0%,基因C型25.0%.结论武汉市区157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男性较多,感染HBV 主要基因型为B型,其次为C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临床应根据患者HBV基因型和耐药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总页数】4页(P969-972)【作者】宋仕玲;桂文甲;周洪清;黄艺芬;尹淑芬;李靖;吴淑坤【作者单位】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相关文献】1.武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血液指标分析 [J], 周泉;李艳;童永清;汪明;徐万洲2.武汉地区254例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J], 吴泽刚;李艳;郑红云3.某地区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变异研究 [J], 肖泽斌;林树波;甘小洪;郑泽旋;李娟;Allen Chan;温国强4.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多药耐药位点变异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J], 张宝;李世龙;葛保民;秦莉;田珊红;周秀艳;李霞5.武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分析 [J], 黄景涛;白莉;李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BV基因和亚型:分型技术

参考文献:南方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CV基因型和亚型:分型技术、临床意义及其流行病学研究》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型技术乙肝临床与分型研究国际现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病毒,在全世界长期感染约3亿人,据报道每年造成约100万人死亡。
基于对完整基因组的序列相似性,将诸多HBV分离株分为8个基因型A至H。
HBV基因型显示特征性地理分布:基因型A流行最广,但普遍是在北欧、北美和中非;在东亚,韩国、中国、日本、波利尼西亚和越南发现了基因型B和C;基因型D也是大流行性基因型,但最要在地中海地区、中东和印度为主要分布地;基因型E是非洲的典型常见型;美国当地人和波利尼西亚发现基因型F;基因型G在西欧和北美,基因型H主要发现在中美洲。
不仅对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目的,HBV的基因分型是重要的;最近的几项研究也表明,一些基因型的慢性结局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来自: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Viral Genotyping Tool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hepatotropic virus, that chronically infects some 3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nd is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a million deaths annually. Numerous HBV isolates have been grouped into eight genotypes, A through H, on the basis of sequence similarities of their complete genomes. HBV genotypes show a characteristi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genotype A is pandemic but most prevalent in norther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central Africa; genotypes B and C are found in eastern Asia, Korea, China, Japan, Polynesia and Vietnam; genotype D is also pandemic but is predominant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the Middle East and India; genotype E is typical for Africa; genotype F is found in American natives and in Polynesia; genotype G in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nd genotype H is found predominantly in Central America. Genotyping of HBV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molecular epidemiology purposes. Several recent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rate of the chronic outcome and the severity of liver disease can be different for some genotypes. 来自: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Viral Genotyping Tool乙肝临床与分型研究中国现状:目前(追溯至2005年),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大于8%或者S基因序列大于4%,将HBV分为A、B、C、D、E、F、G、H等8个基因型,当时报道,HBV每个基因型还可以分为不同亚型,如:A基因型可分为Aa和Ae亚型;B基因型可分为B1、B2、B3和B4亚型,C基因型可分为C1、C2、C3和C4亚型等。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例 ,占6 .7 ;在年龄 、性 别、肝功 能及病情程度之 间 ,B、c基 因型差异均无显著性 意义 ( 0 0 ) 4 1% P> .5 ;c基 因型患 者的 H V D A水平、HB A B N e g阳性 率均 显著高于 B基因型 ( 0 0 ) P< .5 ,其肝组织炎症评分和纤 维化评分也均 明显高于 B基 因型 ( 0 0 ) P< .5 。结论 :本地 区 C B患者 H V基 因型以 c型为主 ,c型血清 H V D A水平及 H e g阳性率 高 H B B N BA 于 B型 ,c型 引起 的肝 组织病 变较 B型严重。H V基 因分 型对判 断肝脏病 变的严 重程度 和指导 临床抗 病毒 治疗具有 B
g n tp so V wee d t ce i l o e c n e q a t ai eP . l a o n —u d d l e i p ywa o e wi a tp n t r e o y e fHB r e e td w t f rs e c u n i t CR B u t s u d g i e i rb o s sd n t f s— u cu e h u t v r v h
me h d t o .Re uls: S v n y s v n c s swih HBV e oy a d 4 a e t BV e o y e B r ee td i he 1 0 pain s s t e e t e e a e t g n tpeC n 3 c s swih H g n t p we e d tc e n t te t 2 wi hr nc he aii , r s e tv l.No sg fc n ifr n e wa o d i g t c o i p ttsB h e p c iey ini a tdfe e c sfun n a e, s x, lv rf ci n bewe n H BV e oy i e i e un to t e g n tpe C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综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基因分型技术为HBV感染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HBV基因分型主要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上的遗传变异来确定病毒分型,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分型方法。
病毒基因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主要由四个基因区组成,包括表面抗原(S)、核心抗原(C)、多功能蛋白(P)及调控区(X)。
HBV的基因组具有相对稳定的序列,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性,包括点突变及插入/缺失。
这些变异主要分布在基因区及非编码区中,并且与HBV的发病、传染性、感染模式等方面密切相关。
传统的HBV分型方法主要使用基于血清型、分子型或分化型的分型方法。
其中,基于血清学分型方法主要通过分析S基因上的a determinant区域的变异来确定;分子学分型方法则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区的变异来确定病毒所属分型;而分化型则是根据HBV遗传变异对C基因产生的影响来进行分类。
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也相继出现。
现代的HBV基因分型技术主要集中在DNA序列分析、PCR及其变种、实时荧光定量PCR、DNase消化法、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及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等领域。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但基本上都需要对病毒基因组中的变异情况进行深度解读,以确定病毒所属分型。
DNA序列分析是一种经典的HBV基因分型方法,通常将某一区域的HBV基因进行PCR扩增后测序,通过对序列变异的分析以确定病毒所属分型。
其中,S区域是被最广泛应用的区域之一,其序列变异主要分布于a-determinant区域。
这种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数据量大。
PCR及其变种技术(如逆转录PCR、嵌套PCR等)是一种快速、可靠的HBV基因分型方法。
通过引入适当的引物和反向基因,可以从不同基因区扩增出HBV基因片段,然后进行序列变异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与基因型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检测4 6例 乙肝 患 者 血 清 样 本 , 用特 异 的 引 物 对待 检 标 本 HB 区进 行 P R 扩 增 后 作 基 因序 列 检 测 , 用 C rma2 2 采 VP C 利 ho s. 3软 件 对 测序 结果 进 行 分析 有 无 突 变 产 生 , 序 结 果 用 软 件 cutl1 8 测 ls x . 1进 行 基 因 分 型 分 析 。 结 果 可 通 过 一 次 测 序 反 应 完 成 对 a HB DNA P 区的 基 因检 测 及 基 因型 分 析 。检 出 YMD 变 异株 8例 , 中 YI 例 , VD V. D 其 DD 5 Y D 3例 。在 检 测 的 4 6例 标 本 中 2 3例 为 B基 因型 , 阳性 率 为 5 . ; 2 例 为 c基 因 型 , 阳性 率 4 . ; 基 因型 2 , 00 有 1 其 56D 例 阳性 率 4 4 。B基 因型 HB 感 染 者 中 HC . V C 2例 , 8 7 ; 占 . C基 因 型 HB 感 染 者 中 HC V C 8例 , 3 . 。 结 论 直接 测 序 法 分 析 HB 常 见 耐 药 突 变位 点及 基 因 型 准 确 可 占 81 V
t e e we e 2 h p t c l l rc r i o h r r e ao el a a cn ma( . )i e o y e B p t n , e a o el lrc r i o u 87 n g n t p a i s 8 h p t c l a a cn ma( 8 1 )i e o y eC a in s e u 3 . ng n tp p t t.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 一c型 I  ̄ D A 水平 和 H e g阳性 率分 另为 ( .9± .8 lg 和 7 . 8 , 显 高 于 B型 的 ( .6±1 1 )o 和 t 一N B BA 1 7 5 1 1 )o 值 】 55 % 明 53 .O l g值
4. 0 P <0 0 ) c型 A1 、 S 、 BI的水平均高于 B型 ( <00 ) 5 9 %( .1 ; . A TT I r r P . 5 ?结论 四川部 分地 区乙肝病 毒基 因型以 B 、
c型 为 主 , B型 占优 势 , C型 次 之
【 关键词 】 肝 炎病毒 ; 乙型 ; 因型 ; 基 分布 ; 临床意义 【 中图分类号】R 4 . ;5 26 4 6 1R l.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10 20 )60 6 -2 6 2 7 (08 0 - 30 0
3 .川 北 医学 院 医学检 验 系 , 川 南 充 6 10 ;.四 川 省 乐山 市人 民 医 院检 验 科 , 川 乐山 64 0 ) 四 40 04 四 100
【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部分地 区乙肝病毒( B ) 因型分布情 况。方法 H V基
果
选择 30例 经荧光 P R法定量 H V 9 C B—
a d isc iialsg fc c . M e h ds S r m a ls we e c l ce r m 9 n t ln c ini an e i t o e u s mp e r ol td fo 3 0 HBV- e DNA > 1 o is a wih HBV ne to 4 0 c pe /h t l i fci n i e g1 n Ch n ( u。Na ( o g,Zio g,Da h u, Le l n‘ n h gn zo smn, Yi n, P n hhu bi a z i a, a z u. HBV e oyp s we e d tr n d y PCR— nd Lu ho g n t e r ee mi e b
【 bt c】 O jcv F i e i t t ir uo o hptiBva gnt e i s ea a oS ha P v c A s at r b te o n sg e h d t tn f eat i s eo psn o r s f i un r i e ei v ta e si i i b s r y m e c on
Dit i u i n o e tt v r e o y e nd i l c lsg i c nc n s m e a e s o i sr b to fh pa ii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usg n t p s a t ci a i n f a e i o r a fS ・ s s ni i
c a o i c Z UL.i D i g H A GG i in , 1 ( ̄ p r n l i l a oaoy Dah u hu n Pr v n e O i , j , UQo 。 U N u x g e a  ̄Deat tfCi c b rtr , zo n —a t . me o n aL C nrl si l D zo i u n65 0 , hn ) et pt , ah uSc a 3 00 C ia a Ho a h
E A eut O e 9 a et, 8 (77 )w r gnt eB 12 3 . % ) e eo p 5 (3 8 )w r mx IS .R sl fh 0pt n 16 4 . % I s t 3 i s ee eo p , 4 (6 4 y w r gnt eC, 4 1 .% e y ee i —
q e ig Th e l 1l e fH BV— u nen . e s r ev lo nl DNA n a d HBe o iier t n paint fg n tp s7 5 ± 1 8 a d75 58 .h g 。 Agp stv ae i t e so e oy e C wa . 9 .1 n . % i h
D A含 量 > 14cp sm 的感 染 者 血 清 , 用 聚 合酶 链 反 应一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C —LS 法检 测 H V 基 因型 。 结 N 0 o i / l - e 采 酶 P R E IA) B 30例 患 者 中 B型 l6例 (77 ) c型 12例 ( 64 ) B 9 8 4 .% , 4 3 . % ,C混 合 型 5 4例 (3 8 ) A 型 3例 ( . c , 测 序 待 1. % , 07 A) 5倒
院 临 床杂 志 20 0 8年 1 1月第 5卷 第 6期
63
四川部 分 地 区乙型肝 炎病 毒 基 因分 型分 析
邹立新 杜 琼 , , 黄桂 香 刘小琦 郭 勇 , , , 杨 洋。
(.四 川省 达 州 市 中心 医 院检 验科 , 川 达 9 65 0 ;.四 川省 人 民 医院检 验 科 , 川 成 都 6 07 ; 1 四 ’ 30 0 2 1 " 1 四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