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深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 C.②③④ 【答案】 【解析】 A 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彻底改变显然 B.①②③ D.①③④
的第四计划中详加说明。孙中山提出的修筑铁路的计划非 常详备,准备修筑七大铁路系统。“西北”(实为北方)、 “西南”(实为南方)、“中央”等三大系统为纵向主干, 均起止于北方、南方、东方三大港,“东北”、“东南”、 “西北”(扩张)、高原等四大铁路系统,分布于东、南、 西、北四角,为横向辐射布局,并与三大主干系统连成一 体,从而形成一个内连全国,外通全球的网状体系。整个
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 科技的传入。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 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 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先进 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代替。
岳 麓 版 历 史
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
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解析】 B 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 ( )
岳 麓 版 历 史
车道”,看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第二单元 3.下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 上部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
岳 麓 版 历 史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题: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知识体系】【重难点解析】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合力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极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巩固练习】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A.“竞尚洋装” C.西餐馆的出现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D.西式洋房的出现2.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
这说明: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的时间是: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太平天国运动以后 D.辛亥革命以后4.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 .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C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民族危机的影响D.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5.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B. 二者同时被取消C.“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6.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B. 在西餐馆就餐C. 见一男士拖着长辫子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7.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 《申报》B.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中国丛报》D.《绍文新报》8.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9.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太平天国时期D. 五四运动时期10.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了近代文化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③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民报》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⑤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仍住在紫禁城内。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特点?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影响?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日常礼仪?婚礼 ?葬礼? • 以20世纪初为例,说明影响社会生活的因 素?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体系
趋势:推动近代化,但发展缓慢 (1).铁路 (2).水运(航运) (3).航空 (4).邮政 (5).电报电信事业
中国铁路发展史
时间 1876年 重大事件 英建泸淞铁路 自建唐胥铁路 结果及影响 赎回拆毁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洋务派
1888年 1909年
宫廷铁路
京张铁路 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 路建设未转入正轨
人拉火车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民国
思考:探讨京张铁路修建背景?
国际: 国因: 交通: 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矿权。 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观念转变和支持。 速度快、动力快、费用低廉,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1).地域角度: (2).进程角度: 地区发展不平衡。 起步晚,发展缓慢;先个别试办,然后 政府推广。
(3).趋势角度:
带有殖民色彩,朝着近代化进程 发展。
探讨: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进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 念,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2.推动了近代化。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探讨兴办条件?并分析其 影响? 条件: (1)西方工业文明传入。 (2)洋务运动推动。 影响: (1)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起到了分洋 利目的。 (4)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是封建官办企业。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岳麓版必修1)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二)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
_1_8_7_7_年,福建巡抚在台__湾___架设第一条电 报线,成为中国__自__办_电__报__的_开__端__.仅短短数年, 电报线遍及各省,__民__用_电__报___也普遍开展.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一)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问: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 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③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④外国在华“客邮”一律撤销
旧式沙船(流行于长江流域, 平底,甲板宽敞。船舷采用多根 大掳,从船首直压船尾,增强整 体结构强度。这种船在沙滩上搁 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
英国太古轮船 公司的“长沙”轮
(1)兴起
近
代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开始兴起
水 标志:1_87_2_年_轮_船_招_商_局_的_成_立。
运 的
(2)清末的发展
问2: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是_英__国__商__人__于 _1_8_7_6__年 非法修建的___淞__沪____铁路。
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信风 水的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 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除了, 机车和车辆沉入江底。
国营招商局 的“新铭”轮
国营招商局的 江轮“江裕”号
1930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国营;1932年归 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 运的机构。
中国近代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开通。 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
运营。 ——依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整理
与铁路运输业相比,材料表明中国航空业发 特点:航空事展业历的程发有展起何步特较点晚?,但是发展较快。
交通拥挤
能源紧张
环境污染
不良信息
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
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 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 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 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 情况表明( )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上海成为女性解 放的中心、女性读书开始为人们接受、民族 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从材料中可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谈谈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信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受顽固派的阻挠发 展迟滞。
原因:清政府的迂腐;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化。
如果说世纪、年代,中国铁路开始出现但 受阻挠,到了世纪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 了,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 出(投资或贷款)的新时代。
“黄鹄”号轮船
“万年青”号轮船
创办于年上海轮 船招商局是近代最早 的航运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宗旨——发展中国航 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 评”等。对该“广告”解读错误的是
.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以下哪个变化最直接地体现了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B. 城市用地向郊区扩展C. 城市商业中心向交通便利的地方迁移D. 城市绿化带面积增加2、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速度变慢,质量下降B. 速度加快,质量提高C. 速度不变,质量不变D. 速度下降,质量提高3、下列哪种通信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和便捷?A、邮政系统B、电话通信C、无线电广播D、互联网4、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对以下哪个方面影响最小?A、经济增长B、文化交流C、就业机会D、养殖业规模5、题干:下面哪项交通方式最有利于发展物流业?()A、铁路B、公路C、水路D、航空6、题干:以下哪个通信方式可以长时间传递信息?()A、电话B、手机C、无线网络D、邮政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B、加剧了环境污染C、促进了经济全球化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8、下列关于交通线路布局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B、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安全原则C、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自然条件原则D、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文化原则9、我国高铁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
截至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位居全球首位。
请问,中国高铁线路最长的铁路是哪一条?A、京沪高铁B、京广高铁C、哈大高铁D、兰新高铁 10、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快速。
请问,下列不属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是:A、电子邮件B、传统的书信C、微信交流D、视频通话11、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了什么作用?A. 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B. 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产业升级C. 交通运输便利化,提高物流速度D. 劳动力流动加剧,带来人口红利1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手机通信取代了固定的电话通信B. 电话通信更加不方便,因为通信设备更小、更便携C. 互联网通信整体上取代了传统通信D. 传统通信手段和互联网通信并存,各有优势1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 交通运输效率提高B. 人口流动增加C. 城市规模扩大D. 地理环境恶化14、题目:在交通运输与通信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交通运输网络布局B. 通信技术进步C.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 生态环境保护15、下列哪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增加了城市的污染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6、以下哪种交通方式最能体现高速和便捷的特点?A、自行车B、火车C、飞机D、电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课交通与通讯变化

交
铁路
通
艰难求生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近代航运业出现但艰难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近代航运业出现但艰难求生
尝试: 冯如——中国第一架飞机 尝试:1909 冯如 中国第一架飞机 起步: 1918年 起步: 1918年
水上飞机
通 讯
电
大清邮政局“ 清末: 外商设”领事邮政代办处” 1896”大清邮政局 清末: 外商设”领事邮政代办处”; 1896 大清邮政局“ 民国: 1913年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撤销外国”客邮’ 民国: 1913年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撤销外国”客邮’ 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清末: 自办电报开端:1877年 清末: 自办电报开端:1877年 台湾 民国:发展缓慢 民国:发展缓慢
----陈旭麓 陈旭麓
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 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
类 别 项目发ຫໍສະໝຸດ 展 历 程传入: 传入: 自建 铁路 缓慢 发展
1876年 英商 淞沪铁路 1876年,英商—淞沪铁路 1881年 第一条铁路—1881年 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1888年 1888年 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1909年 1909年 京张铁路建成 到1911年90%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1911年90%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以后始终没有进入正轨 民国以后始终没有进入正轨
二、聚焦个案:探究近代交通与 聚焦个案: 通讯的发展
情境创设三: 情境创设三:阅读以下情景材料说出近代
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 材料1. 材料1. • 英国人杜兰德铺设了一里多长的小铁路 英国人杜兰德铺设了一里多长的小铁路……手持冷兵器的士 手持冷兵器的士 小铁路 手持冷兵器的 直奔短短的火车道。 一声令下, 兵,直奔短短的火车道。“拆——” 一声令下,雄赳赳大怪 物轰然倒 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茫然的表情 物轰然倒地,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1876年 清廷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 1876年,清廷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 28.5 淞的铁路购 而后拆除 掷入大海 拆除并 大海?! 淞的铁路购回,而后拆除并掷入大海?! 清政府只准许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以骡马曳引车辆。 清政府只准许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以骡马曳引车辆。世人称 骡马曳引车辆 马车铁路” 为“马车铁路”
高中历史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

(二)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 、鸦片战争前后, 国内江和外海。 国内江和外海。 2、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 --轮船 、 年 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3、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 、 年前后, 年前后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4、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导入语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交通和通讯 发生了巨变。 发生了巨变。由于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战乱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和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
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 张。 2、飞机设计师冯如 、 3、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 、 年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4、1920年,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随 、 年 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 后发展很快。 后发展很快。 5、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6、1949年,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 架各种 、 年 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万千米。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 万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
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
早 期 的 电 话 机
晚清· 电话机(这是中国最 早使用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影响:1.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2.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侵略,鼓舞了国人爱国救 亡的斗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5.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促进了社会和 经济发展; 6.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
巩固练习
1、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紫光阁铁路 C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D京张铁路 2、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轮船招商局 _________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 诞生. 3、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 ________ 1918 年 . 台湾 4、1877年,福建巡抚在 _____架设第一条电报 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1887年,李鸿章续办津通铁路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 铁路之争,这说明 A、铁路违背历史潮流 B、铁路扰民、夺民生计 C、铁路触动了封建落后意识 D、铁路花费太高
2.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 省份
近代中国水运发展状况调查表 时 期 发 展 情 况
清 鸦片战争 之后 朝
1872年
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内江和 外海,挤占中国航运业 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轮船招商局 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增多,但 始终在列强的排挤中艰难发展 水运依然艰难发展
末 年
1900年 前后
民 时
国 期
近代中国航空发展状况调查表 时 民 国 时 期 期
1913年
政
1920年 1920年后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 邮票大字2分一枚
清印花加盖小 字当1元邮票一枚
东北解放区邮递员
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
1877 台湾 _____年,福建巡抚在 _____架设第一条电 自办电报的开端 仅短短 报线,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 民用电报 也普 数年,电报线遍及各省,__________ 遍开展.
本课小结
新式交通、通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 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历史进程。对于铁路,孙中山先生就曾 经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 之母。”对于电话、电报等电讯工具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人们更是写诗赞叹道:“举 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 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1918年
发 展 情 况
真正起步—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1918年 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五大民航路线
1918年 后十年
解放前夕 较快发展 中国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近代中国邮政发展状况调查表
时 期 发 展情况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鸦片战争后
邮
1896年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取消
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你知 道还有哪些新式城市交通工具进入中国 吗?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 不久就传到了中国,首 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 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 车的华人,据埃米 莉· 哈恩《宋美龄传》 说,是宋氏三姐妹的 父亲宋耀如。
中国铁路发展史
时间
1876年
1881年 1888年 甲午战 争后
重大事件
英国商人建造淞沪铁路 唐胥铁路 紫光阁铁路
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 路修筑权
结果及影响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后 被清政府赎回拆毁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宫廷专用
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 修铁路,同时使清朝 官员认识修路的急迫。
1909年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 张铁路通车;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 省丰南县),长 9.7 千米 , 由李鸿章主持修建。于 1881 年 5 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 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直至 1882 年始改用机车牵引。这条铁路有利于当时开平煤矿 的煤运。中国铁路的出现比英国晚了半个世纪。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最早的铁路在 哪一年哪个国家诞生?
• 1814年,英国人 史蒂芬逊发明 • 1825年,第一条 铁路在英国诞生
学习目标
1、列举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 史实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阅读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 工具发展缓慢的原因。 3、讨论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发展对人们 社会生活的影响。
慈禧太后1903年乘 坐过的火车
1888年李鸿章为促发 慈禧对铁路的兴趣, 动用海军建设军费修 建了一条名为紫光阁 的铁路,长约2公里, 慈禧太后经常坐着由 太监牵引的豪华进口 车厢到静清斋进午餐。
中国头号汽车 古董—慈禧太 后的御用座
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典礼 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 詹天佑铜像
4.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事件排序正确 的是 ①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③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④外国在华“客邮” 撤销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5.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 程碑
民国以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修建 因政局动荡,军阀混 后 了杭江至椒江的铁路,同蒲铁路 战,社会经济调敝,
铁路建设未入正轨。
1、我国最早的铁路,1876年通车; 2、英国商人非法修建; 3、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 海。 淞 沪 铁 路
• 猜一猜,这 是发生在哪 条铁路上的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