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轴承毛坯下料技术的区别

合集下载

2022年浅谈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2022年浅谈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浅谈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的差距分析我国轴承工业于1950年开头起步建设,经过半个世纪的进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生产与技术体系,成为排名于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轴承生产第四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与轴承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轴承工业尚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在品种上,目前世界轴承产品的品种规格共计约15万个,我国迄今累计生产仅2万余个,而且大多为通用产品。

二、在生产力量上,我国目前约有轴承生产企业2000余家,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轴承企业总和的5~6倍。

但是,全国的年总产值仅与排名第六的美国TIMKEN公司(约210亿元人民币)相当;与排名第一的瑞典SKF公司相比,仅相当于其年产值(约400亿元人民币)的一半;与日本相比,仅相当于其年产值的百分之十几。

三、在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上,我国轴承尽管已接近国外名牌产品水平,但在尺寸偏差的离散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另外,国外早已开头讨论和应用“不行重复跳动”这样精细的旋转精度指标,而我国在此方面的讨论还是空白。

四、在高速性能方面,国外名牌产品的DmN值达4×106mmr/min,而我国轴承仅为2×106mmr/min。

五、在振动、噪声与异音方面,日本已推出静音及超静音轴承,而我国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极值水平与日本产品相比,一般要相差10dB以上。

六、在寿命与牢靠性方面,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国外名牌产品的寿命一般为计算寿命的8倍以上(最高可达30倍以上),牢靠性为98%以上(或追求与主机等寿命),而我国轴承的寿命一般仅为计算寿命的3~5倍,牢靠性为96%左右。

七、在特别工况的轴承应用技术方面,我国轴承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正是由于我国轴承存在着从品种规格到性能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仅在出口上,绝大部分为低档产品,每套轴承平均价格仅为0.4美元左右,不具任何技术竞争力,而且在国内的一些重要主机或领域,例如民航飞机、高速铁路客车、中高档轿车、计算机、空调器、引进型重大装备等方面,基本上是由进口轴承“一统天下”。

陶瓷轴承技术在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别

陶瓷轴承技术在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别

陶瓷轴承技术在国内与国外的技术差别来源:中华轴承⽹今天【笔名:买轴承的⼩哥哥】看到我的很多粉丝说:“陶瓷轴承你只说了优点没有说缺点。

”这是⼤家对⼩哥哥的期望,为了能够回答⼤家这⼀些列的问题同时⼜有⼀位来⾃⼭东1477245的⼀个粉丝问【买轴承的⼩哥哥】能不能说⼀下陶瓷轴承在国内外的技术差别。

咋⼀听:我感觉真的很头⼤。

国外的技术我上哪找去。

但是为了能够完成粉丝对⼩哥哥希望,我从早上到现在就开始整理关于陶瓷轴承的⼀些相关的材料。

希望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到这位⼭东1477245的朋友。

陶瓷轴承的优点:陶瓷轴承与钢轴承相⽐,由于陶瓷轴承的更圆,更光滑和均匀的尺⼨,滚动阻⼒降低。

因此,它们接近相同的负载⽽不是在同⼀组内承载更⾼负载的⼤球。

此外,与空⽓动⼒学摩擦相⽐,机械摩擦是线性的,⼀旦骑⾏速度增加,空⽓动⼒学摩擦会变得更⼤。

此外,陶瓷轴承⽐钢轴承更硬,这意味着它们更耐⽤。

实际上,陶瓷轴承与钢轴承相⽐,陶瓷轴承的使⽤寿命可延长五到⼆⼗倍。

陶瓷轴承不⽣锈。

因此,他们对润滑和湿⽓不太敏感。

实际上,有些陶瓷球轴承根本没有润滑。

陶瓷的密度低于钢。

这意味着陶瓷轴承⽐钢球轴承重量更轻。

当陶瓷轴承与适当的润滑和特殊密封相结合时,与钢球轴承相⽐,轴承的摩擦⼒可降低⾄少20-30倍。

陶瓷轴承通常具有⾮常⾼的硬度(70-90HRC)和弹性或杨⽒模量。

这意味着当施加载荷时它们能够抵抗形状变化以及改善的磨损特性。

陶瓷轴承可以⽆润滑运⾏。

这是因为陶瓷材料不会微焊。

当滚动元件和滚道上的表⾯缺陷相互作⽤导致电弧时,通常使⽤⾦属进⾏微焊。

这会使表⾯退化并显着降低轴承寿命。

陶瓷材料没有这个问题,这使得它们适⽤于需要⽆润滑环境的各种应⽤。

它们通常在⾼温下以稳定的⽅式运⾏,这意味着热膨胀较⼩。

与⾦属离⼦键相⽐,增加共价键的键长需要更多的能量。

陶瓷是⾮⾦属的有⾊⾦属材料。

当暴露于⽔和其他危险化学品时,它们不会像⾦属⼀样腐蚀。

它们的⾼耐腐蚀性使它们能够在潮湿和化学腐蚀环境中表现出⾊。

国内外轴承制造技术对比分析

国内外轴承制造技术对比分析

国内外轴承制造技术对比分析轴承制造技术是保证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得以实现并充分发挥其设计潜能的重要手段。

在轴承零件中,对产品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是滚动体和套圈,因此,套圈和滚动体制造技术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就国内外轴承套圈和滚动体的制造技术进行粗浅的对比分析,谬误之处请同行多多指正。

一、轴承套圈制造技术套圈的一般加工过程为:锻造加工→车削加工→热处理加工→磨超加工。

1、套圈锻造加工。

通过锻造加工消除金属内在缺陷,改善金相组织,使金属流线分布合理,金属紧密度好,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同时锻造质量水平,对产品的材料利用率和机械加工成本有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套圈锻造加工以热锻加工为主,就个体而言,我国的套圈锻造技术在某些企业的某些产品中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或已采用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加工工艺,如采用了高速镦锻工艺),但普遍的水平是采用热锻加工,以压力机锻造→辗扩成形生产线为主。

锻造加热采用煤加热、煤气加热、油加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采用电加热。

加热火耗损失为1%~3%,表面脱碳层深度为0.3~0.4mm,材料利用率为40%~5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东、浙江、江苏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小型轴承套圈上推广了冷挤压工艺,对外径80mm≤φ≤130mm的套圈采用了温挤工艺,φ≤80mm的套圈采用了冷辗扩工艺(目前行业上已扩大到φ≤150mm以下),材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国外轴承企业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小型套圈已普遍采用了温挤、冷挤和冷辗扩工艺,特别是高速镦锻工艺的普遍应用使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材料利用率均有提高。

与国内普遍采用的锻造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4倍,产品表面脱碳层深度≤0.2mm,产品加工余量是普通方法的75%~65%,公差是普通方法的50%,几何精度如圆度、平行差等是普通方法的50%,产品批质量水平较高。

2、套圈车削加工。

套圈车削加工承担着快速去除毛坯硬化层,去除多余金属量,经济地取得产品的形状、粗加工尺寸和几何位置精度的任务,对精加工表面均匀地、合理地留一定深度的留量,并加工好非工作表面。

轴承套圈毛坯锻造的基本知识

轴承套圈毛坯锻造的基本知识

端面形状的工艺。
辗扩工艺在轴承套圈锻造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它与锤、机械压力机/油压机的成型
工艺联合使用,组成生产线,具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效果;其优点如下:
A、 提高锻件的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消除壁厚差,并使锻件形状最大限度地接近
套圈的成品形状,因而可以降低锻件的留量和公差,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小机械加工工

双工位中频感应透热炉
大型鍛件加熱使用的天然气加热锻造炉

3、 锻造工艺
套圈锻造按设备组合盒或选择的方式一般有机械压力机/油压机、平锻机、锻锤三种方 式,但是,随着锻压技术的发展和对轴承质量要求的提高,平锻机锻造工艺相对落后了,目
第 7 页 共 14 页
前普遍使用的是机械压力机/油压机和锻锤(空气锤/电液锤)锻造。下面简单地阐述一下 压力机和锻锤。
力机等设备的生产潜力; E、 由于锻件最终形状的精度是在辗扩过程中获得的,因而可降低对制坯工序毛坯
的精度要求,减少工艺调整时间,提高模具寿命,提高了上工序的劳动生产效。 辗环机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分别见下面的图片范例:

立式辗环机图片 操作示意图
第 10 页 共 14 页

卧式辗环机
第 11 页 共 14 页
原因)的主要原因。毛坯加工工艺、设备精度和性能决定了毛坯质量。毛坯的好坏直接影响
车削加工精度,而车削加工的好坏又影响磨削精度和效率。
第 1 页 共 14 页

一、 轴承套圈锻造加工的目的:
1、 获得与产品形状相近的毛坯,从而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减少机械 加工量,降低综合成本。
2、 消除金属内在缺陷,改善金属组织,使金属流线分布合理,金属紧密度好,从 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深沟球轴承国内外质量对比分析研究

深沟球轴承国内外质量对比分析研究

深沟球轴承国内外质量对比分析研究引言深沟球轴承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元件,其质量是决定机械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深沟球轴承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深沟球轴承的质量现状和趋势。

国内深沟球轴承质量分析目前,国内生产深沟球轴承的厂商众多,规模大小不一。

一些大型厂商如海天、长安、哈尔滨等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生产经验,产品质量整体表现比较稳定。

然而也存在一些小型厂商,由于缺乏先进的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和优质材料,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国内深沟球轴承产品质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材料质量不稳定深沟球轴承的材料直接决定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但目前国内部分小型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了低品质的材料,造成轴承的疲劳寿命大大降低。

加工精度低深沟球轴承是一种高精密度的产品,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轴承本身的性能。

然而国内部分小型厂商由于零部件制造工艺不足,加工精度低劣,导致轴承本身质量难以保证。

内部结构不均匀深沟球轴承内部结构需要严格的设计和制造,否则易造成轴承内部结构不均匀,从而导致负载承受能力下降和轴承本身的稳定性差。

国外深沟球轴承质量分析相比国内,国外深沟球轴承制造产业起步较早,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份额也相应的更大,目前国外深沟球轴承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监控都相对成熟和严谨。

以德国舍弗勒公司作为代表,其深沟球轴承以其主动控制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高品质,同时严格质量检测流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高可靠性。

而日本NSK公司、瑞典SKF公司、美国TIMKEN公司也都在不断地加强对深沟球轴承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和改进,保证其产品的优越性、获得市场的占有率,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深沟球轴承比较虽然国外深沟球轴承在制造技术和质量监测方面优于国内,但国内厂商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并且在某些特色型号的研发方面比国外有着更好的表现。

比较而言,国外深沟球轴承的总体性能更优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抗疲劳性能出众•高精密度加工•使用寿命稳定且长•负载承受能力更强然而,根据部分国内新兴生产厂商的产品检验报告数据,其部分特色型号和基础型号的性能参数和质量水平已经近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生产工艺上使用了自创理念和技术,达成了相对的成果。

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之间的差别实际有哪些呢?

 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之间的差别实际有哪些呢?

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之间的差别实际有哪些呢?一、轴承的精度国产的轴承的尺寸偏差与转动精度虽然与进口轴承已经非常的接近。

但是与德国进口轴承在离散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外国早已开始研究与使用不可重复跳动这样精细的转动精度指标,而中国在此层面的研究还是空白。

二、在迅速性能层面外国名牌产品的DmN值达4乘106毫米r/min,而中国轴承仅为2乘106毫米r/min。

三、在震动、异响与异音层面日本已推出静音及超静音轴承,而中国轴承的震动极值水平与日本轴承相比,通常要相差10dB以上。

四、在寿命与靠谱性层面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外国名牌产品的寿命通常为核算寿命的8倍以上【最高可达30倍以上】,靠谱性为98%以上【或追求与主机等寿命】,而中国轴承的寿命通常仅为核算寿命的3至5倍,靠谱性为96%左右。

?中国轴承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轴承化工从产业经济规模上已居世界轴承总量的第三位,但在产品精度、技术水平等层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首要展现在:一、我国轴承行业制造集中度低在全世界轴承约4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世界8大跨国单位占75%~80%。

德国两大单位占其全国总量的90%,日本5家占其全国总量的90%,美国1家占其全国总量的56%。

而我国瓦轴等7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轴承企业,销售额仅占全行业的2八、3%。

二、我国轴承行业生产技术水平低我国轴承化工生产工艺与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率低,磨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全国仅有200多条自动制造线。

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老企业中做为制造主力的仍是旧式机械。

对轴承寿命与靠谱性至关关键的先进热处置工艺与装备,如调整汽氛保护加热、双细化、贝氏体淬火等覆盖率低,许多技术难题攻关未能取得突破。

轴承钢新钢种的研制,钢材质量的提升,润滑、冷却、清洗与磨料target=_blank 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制,尚不可以适应轴承产品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需求。

因而,导致工艺效率指数低,相同性差,产品加工尺寸离散度大,产品内在质量不平稳而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与靠谱性。

公司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质量价格对比分析

公司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质量价格对比分析

公司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质量价格对比分析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的质量和价格是许多企业在选购相关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本文将对进口轴承和国产轴承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从质量方面来看。

进口轴承通常来自发达国家或具有领先制造技术的企业,其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在质量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由于其制造工艺的先进性,进口轴承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与之相比,国产轴承的质量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显著的提升。

国内轴承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许多国内轴承制造企业已经获得了国际认证,并在质量管理上实施了ISO9001等标准。

因此,国产轴承的质量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接下来,从价格方面来看。

进口轴承的价格通常较高,这是由于进口轴承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进口轴承需要支付国际运输费用、关税和加工费用等。

与此同时,进口轴承还需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因此进口轴承的价格通常较高。

相比之下,国产轴承的价格相对较低。

国内轴承制造企业通常能够利用国内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国产轴承也可以通过直接与用户进行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了价格。

因此,国产轴承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进口轴承与国产轴承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进口轴承通常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但价格较高。

相比之下,国产轴承的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并且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因此,在选择轴承时,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来综合考虑。

对于一些对质量要求较高或需要长期使用的设备,可以考虑购买进口轴承。

而对于一些质量要求相对较低或预算有限的设备,选择国产轴承更为合适。

同时,企业在选购轴承时,还应注意选择有良好声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轴类零件毛坯和材料介绍

轴类零件毛坯和材料介绍

轴类零件的毛坯和资料介绍(一)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可依据使用要求、生产种类、设施条件及构造,采纳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关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关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采纳锻件,这样既节俭资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良机械性能。

依据生产规模的不一样,毛坯的铸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纳自由锻,大量大量生产时采纳模锻。

(二)轴类零件的资料轴类零件应依据不一样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采纳不一样的资料并采纳不一样的热办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取必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资料,它价钱廉价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获取较好的切削性能,并且能获取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 45~52HRC。

40Cr 等合金构造钢合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种钢经调质和淬火后,拥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 GCr15和弹簧钢 65Mn ,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拥有较高的耐疲惫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细机床的主轴(比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采纳 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单能获取很高的表面硬度,并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所以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办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征。

一、轴类零件的功用、构造特色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常常碰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零件,传达扭矩和蒙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1 / 2齐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构成。

依据构造形状的不一样,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 5 的称为短轴,大于 20 的称为修长轴,大部分轴介于二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置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依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拟订,往常有以下几项:(一)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立轴的地点,往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市哈轴机电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国内外轴承毛坯下料技术的区别
国外轴承行业由于采用高速镦锻机、平锻机带侧滑块的多工位压力机等锻造生产线较多,这些生产线直接用棒料锻造轴承套圈,因而下料的数量相对较少。

为了提高下料的几何精度和重量精度,一是对棒料实行径向压紧,二是提高剪切速度。

而且国外下料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一般都具有上下料、送料、自动排除头、自动监测等装置。

对于国内多数厂家来说,一般是应用单点压力机配合磨具进行剪切下料的,因此,在磨具的改进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下料质量主要是受剪切时棒料的轴向窜动和翘曲的影响,为此,出现了套筒式剪切模。

即使剪切定刀片和动刀片的形状与棒料截面形状相同,以限制剪切时棒料的翘曲和刀片对棒料剪切时的压扁,使剪切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实际生产中,对冷下料重量差可控制在1%,压塌深度为0.5mm,端面倾斜度小于2°30′;对于热下料重量差在2%以之内,端面倾斜度小于3°。

约束剪切模。

即以径向加紧的方式使棒料的翘曲、轴向窜动和切口压扁均受到限制。

这种方式有的仅在定刀端加紧,有的在定刀端和动刀端均予以加紧,其加紧的方式有气缸式的,也有机构联动的。

刀片均采用与棒料截面形状相同的形状,另外,这种磨具还可带有自动送进装置。

这种方式的下料重量差可控制在1%以内,断面倾斜度小于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