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预防指南

合集下载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一、背景介绍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首次在中国发现并报告于2013年。

该病毒主要传播于家禽及野生鸟类之间,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禽类污染的场所、器具、食品等途径感染。

该病毒传播快速、致病性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二、预防措施1.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前往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等高风险地点。

2.提高个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洗及消毒家庭、工作场所等环境,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接种疫苗:及时接种禽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5.教育宣传: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防控意识。

三、监测和早期诊断1.加强动物监测:开展全国范围的禽类流感抽样监测,发现病例及时进行隔离。

2.建立早期诊断体系: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病例的早期发现率,减少病毒传播。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病情传播的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病例隔离与治疗1.病例隔离:对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2.病例治疗:对于确诊病例,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支持疗法,加强对病患的护理。

同时,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提高病例的康复率。

五、环境消杀1.禽舍环境消毒:对养禽场等高风险场所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杀,确保禽类环境的清洁卫生。

2.食品安全控制:加强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场所消杀:加强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集中居住区等场所的消杀工作,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六、应急准备1.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布置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以便应对疫情的发生。

2.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责任心。

3.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H7N9禽流感的威胁。

七、社会参与1.加强政府领导:政府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保障资源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H7N9预防指南

H7N9预防指南

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 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 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2013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普通人应该预防禽流感方式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 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 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 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 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 如何感染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 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h7n9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h7n9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h7n9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如今,一场新陈代谢的疾病正在全球爆发,H7N9流感病毒。

这种病毒已经导致了几千人感染和数百人的死亡。

很明显,H7N9流感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正如巴克利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由于H7N9流感疫情,中国和周边经济体的GDP可能将下降1%。

H7N9流感具有高度侵略性和传染性,因此,预防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制定一项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案来应对H7N9流感的威胁呢?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防控方案。

预防措施目前,预防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

以下是H7N9流感预防的基本措施:1.戴口罩:在任何人员密集或易感染病毒的场合,戴口罩以防止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

2.勤洗手:洗手是预防任何接触性疾病的首要措施。

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同时要注意清洁指甲缝和手腕处。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接触家禽、野生动物和禽类露天市场,以避免感染H7N9流感病毒。

4.饮食健康: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不洁肉类,以保持身体健康。

疫情响应措施疫情响应是在发生病毒传播时应采取的措施。

以下是H7N9流感疫情响应措施:1.应尽早发布信息:在出现H7N9流感案例时,应立即通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将信息尽快发布到社会大众中。

2.应及时建立隔离区域:在H7N9流感疫情的发生地区,应建立一些隔离区域以避免病毒传播。

3.启动应急预案:病例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隔离、消毒、集中治疗、隔离观察和病原体分离等措施。

4.疫苗控制:当有了可行的疫苗时,应该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疫苗接种,以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和流行。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H7N9流感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H7N9流感宣传教育措施:1.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毒流行。

2.开展健康科普活动:通过定期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H7N9流感防控知识。

可以在医院等场所开办免费义诊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检查和医治服务。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田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小贴士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小贴士

预防H7N9禽流感的日常措施一、勤洗手“勤洗手”包括饭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他人后、购物后、抱孩子前、户外运动后等。

洗手方法:用流水冲手后,将手的各个部位都打上肥皂,包括手指甲,不留任何死角,把这个完成至少需要20秒的时间,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二、每天开窗换气两次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三、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受感染的机会;雾霾天气出门时,戴上口罩,减少患病机会。

公共场所戴口罩可以起到隔离作用。

一次性或比较薄的口罩不能反复使用,建议戴8到12层棉口罩。

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前一定要洗手。

摘口罩时,手不能接触口罩靠口鼻的一面,应将这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挂在脖子上。

四、勤锻炼根据自身或工作环境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

诸如徒步、骑车、慢跑、爬楼梯、游泳等。

五、不随地吐痰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此外,一口痰里含有数十万个细菌,4%~6%的痰中带有结核菌,痰液干燥后随风飞扬,致病菌就会被人呼吸到体内,导致疫病的传播。

但有痰不吐,也会害人。

吐痰时,最好用纸巾包好,再扔到垃圾桶里。

五、分餐、用公筷分餐或是使用公筷能有效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防止非典、肝炎等传染性病毒。

六、38℃以上高热伴咳嗽立即就诊如果有咳嗽症状,并伴有38℃以上的高热,一定要赶紧到医院就医。

从已确认病例的早期症状看,咳嗽并伴有高热是最初的临床反应,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肺炎治疗。

预防H7N9禽流感食品安全预防措施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年H7N9禽流感感染人数剧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制定了以下禽流感防控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
1. 建立全面覆盖的禽流感监测网络,定期采样检测发现疫情。

2. 加强疫情预警能力,对禽流感相关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

二、提高疫苗研发和生产水平
1.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疫苗研发,争取早日获得有效疫苗。

2. 提高疫苗生产能力,确保足够的疫苗供应。

三、加强禽类养殖环境管理
1. 增强养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2. 优化饲养密度,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四、健全禽类产品质量检测制度
1. 加强对禽类产品的质量检测,确保禽类产品的安全。

2. 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违规生产销售禽类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五、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1. 开展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

2. 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六、强化跨部门合作
1. 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禽流感疫情。

七、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治措施
1. 制定健全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 增加救治能力,提高对禽流感患者的救治效果,尽早控制感染。

以上是2024年H7N9禽流感的防控方案,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疫苗研发生产、养殖环境管理、禽类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宣传教育、跨部门合作和完善应急预案救治措施等措施,全力遏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家禽传播给人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措施全面的防控工作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禽流感监测网络,实施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发现病例和疫情爆发,提高预警能力。

二、加强禽类活禽市场管理。

严格规范禽类活禽市场的卫生管理,加强禽类活禽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操作规范,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三、加强农场和养殖场管理。

对禽畜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测和消毒,建立健全养殖场管理制度,严格防止病毒传播。

四、加强防护措施。

提倡公众养成勤洗手、咳嗽礼仪、多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五、加强医疗救治与技术支持。

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积极研发并推广H7N9禽流感疫苗。

六、加强跨部门合作。

卫生、农业、动植物检疫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H7N9禽流感的挑战。

七、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传递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以上是关于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能积极配合执行,共同为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做出努力,共同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预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包括:
1. 避免接触禽类和活禽市场:禽类是H7N9禽流感的主要传播源,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特别是避免前往禽市、活禽市场等地方。

2. 注意食品安全:确保禽肉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部分生食的禽肉食品,处理过程中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与禽类及其产品接触后;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切勿咳嗽、打喷嚏时掩口用手、捏鼻。

使用纸巾、肘部等方式。

4. 增强免疫力:注射季节性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和H7N9疫苗等可以提高免疫力。

5. 注意早期症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尤其是近期有禽类接触史,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6. 控制家禽遗留物: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家禽留存物、副产品的管理,确保无害化处理,避免传播禽流感。

7. 加强监测和报告:政府及卫生部门加强对禽流感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疫情监测
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8. 关注媒体和官方通知:及时了解疫情动态,遵守政府和卫生部门的相关指导和防控
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7N9禽流感预防指南
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一、病毒特征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

二、病毒的适应能力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三、传播途径
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四、预防控制措施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

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H7N9禽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一禽流感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1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禽类如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等最为敏感且多为隐性感染;
2 其他禽类如雉鸡、鹧鸪、鸵鸟、孔雀、鹌鹑、鸽也较容易感染。

3 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

4 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5 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二禽流感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给人类?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

1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2 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3 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如果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

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4 买活鸡回家时,如果是健康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

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三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1 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案例。

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2 不过,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四个人如何预防禽流感?
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春季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1 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

2 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
洗净双手。

3 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

5 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6 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