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车辙报告

沥青路面车辙报告

沥青路面车辙报告1. 背景沥青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之一,具有耐久性和舒适性等优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车辆的频繁行驶,沥青路面上会出现车辙,对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车辙形成原因2.1 车辆负荷: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是车辆负荷。

过重的车辆或大型车辆会给沥青路面造成较大的压力,导致路面变形,进而形成车辙。

2.2 频繁行驶:频繁行驶也是车辙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某些高流量道路上,车辆不断地来往,给路面带来了持续的压力,使得路面渐渐变形。

2.3 天气影响:天气条件也会对车辙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可能会软化,容易被车辆压出车辙。

而在冷冻天气或雨雪天气中,水分会渗入沥青路面,加剧路面的破坏。

3. 车辙对道路的影响3.1 安全隐患:车辙对道路的行驶安全产生一定的隐患。

车辙会增加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降低车辆的稳定性,增加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影响驾驶员的操控能力。

3.2 舒适度下降:车辙使得道路表面不平整,给乘车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对于长途巴士、卡车等重型车辆的乘车体验更为明显。

3.3 维护成本增加:车辙的形成需要对道路进行维护修复,增加了道路的维护成本。

频繁的修复工作不仅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交通行驶带来一定的不便。

4. 解决方案4.1 道路设计优化:在道路建设初期,可以通过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来减少车辙的形成。

采用更适合当地气候和交通条件的沥青配方,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

4.2 交通管理措施: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也有助于减少车辙的形成。

例如,限制过重车辆的通行,合理控制车流密度,减少频繁行驶对路面的压力。

4.3 定期养护维修:定期养护维修是减少车辙影响的有效手段。

及时进行路面的补充沥青、修补和重新铺设工作,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4 新技术应用:引入新技术也有望改善车辙问题。

例如,可考虑在某些重要路段使用更耐磨、抗变形性能更好的新型道路材料,如高分子改性沥青等。

沥青路面模型参数拟合与性能预测

沥青路面模型参数拟合与性能预测

bt PCI ae -=0b0a NPCI e -=沥青路面模型参数拟合与性能预测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是路面养护、经济分析及路面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路面的养护对策和养护资金的投入,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分配给定的养护预算,确定最佳的路面养护方案,[1]必须结合实际的路面技术状况进行模型参数拟合和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

按照工作大纲讨论时领导和专家们提出的:研究路面性能衰变模型难度很大,暂时数据积累不足,模型过分繁琐应用效果不一定好,模型应该尽量简单、容易建立和修改的原则进行的要求。

项目组选择了负指数曲线的模型作为重点研究。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路面性能预测模型主要有: (1)现有CPMS 管理系统模型:——折线型模型:折线型曲线就是三条首尾相连的直线,表示路面的性能指标的衰变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直线的衰变,这是一个简化的模型,确定了这三段折线的首末端点的坐标就确定了整条曲线。

——负指数曲线的模型: ——修正S 型曲线模型: (2)上海模型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及其课题组提出的模型:01exp ()PCI PCI tβα⎧⎫⎡⎤=--⎨⎬⎢⎥⎣⎦⎩⎭(3)天津模型天津采用的路面性能预测标准模型: (4)广东模型广东采用的路面性能预测标准模型: 5.0dy PCI e -= (5)北京模型北京采用的路面性能预测标准模型:100ayb PCI e -=综合以上各种模型,项目组初步选用负指数曲线模型、修正S 型曲线模型以及孙立军教授提出的模型来表征沥青路面的性能衰变趋势。

为了验证选用模型的合理性,选取锦阜、锦朝、沈四、沈阳环城四条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了分析评价。

确定路面结构强度(PSSI )、路面平整度(RQI )、路面破损(PCI )三个综1max minmin 01a tPCI PCI PCI PCI a e -=++合指标。

通过综合分析与性能模型拟合,采用负指数曲线模型对三个综合指标和裂缝率(CR )、车辙深度(RD )、功能性破损(LR )、横向力系数(SFC )四个单值触发指标进行了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并对未来路面技术状况进行了预测。

关于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拥包、搓板质量分析及预防

关于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拥包、搓板质量分析及预防

关于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拥包、搓板质量分析及预防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尤其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公路,质量病害严重影响行车舒适,而且还会出现交通事故。

如何防止和处理这些病害,已成为施工和养护部门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精细化养护;养护日常化;思考Qualit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for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pro pack, washboard Wang Guang-de, Wang Xing-xue(Weifang city Highway AuthorityWeifangShandong261000)【Abstract】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especially high-grade asphalt concrete roads,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disease comfortable journey, but also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How to prevent and deal with these diseas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sector research.【Key words】Refinement conservation; Daily conservation; Thinking1. 质量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尤其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公路,在通车一段时间后,特别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天气下,会逐渐发生一些车辙、拥包、搓板等质量病害,不仅严重影响行车舒适,而且还会出现交通事故。

如何防止和处理这些病害,已成为施工和养护部门重点研究的问题。

2. 原因分析(1)配制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特别是碎石、石等集料的规格不稳定,碎石的粒径时粗时细,石的含量时多时少,所以配置出的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质不稳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冯昶摘要: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越来越突出。

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危害,分析了沥青路面形成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破坏;对策许多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通车不久,在车辆荷载和环境条件的重复作用下,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早期车辙损坏。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行车舒适性及交通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高速公路及城市干线道路上过量的车辙造成了路面使用性能降低、维修期提前以及维修费用大幅度的增加。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延缓车辙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危害车辙是指在高温和渠化交通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出现的永久变形。

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路面使用者带来了许多危害,如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路面平整度下降,降低了行车舒适性;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沥青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大大降低面层、基层以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使得其它路面病害更易发生,从而诱发各种病害,如网裂和水损坏等;雨天路表排水不畅,降低了路面的抗滑能力,甚至于会由于车辙积水而导致车辆漂滑,从而影响安全行车,冬天车辙内存水凝结成冰,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

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破损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2.沥青路面形成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1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在一定厚度范围内,沥青路面的厚度越大,永久变形也越大。

采用刚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具有很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变形能力,因此,车辙主要产生在沥青面层内,而刚性基层和土层所产生的车辙只占很小的比例。

在相同条件下,同样厚度的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总变形量远远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2.2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60%是依靠集料的嵌挤能力。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简介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简介

I A O州模型 DH
适用范 围广 , A S O模 型有 进步 比 AH

WA州模型 I 适合短期预测 预测时间 比较长时 . S H 『 C 预测结果可靠性小 A IO A州模 型 克服了外推模 型精度差的缺点 , RZ N 为不 同情况下 的路 面建立 了统一的预测方程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1期 2007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a m TEC兀 瓜 E
V0 . 3No. 13 1
Jn 20 a . 07
・2 9 ・ 8
文章编号 :0 96 2 {0 7 0 .2 90 10 .8 5 2 0 )10 8 .2
表 1 国外模型的缺点
模型 帅 模 型 缺点 预测精度取决于交通轴载 E A S L的预测模型 。 因此局 限性 很大
A . R A省模 型 模型为定型 , 1R T R 灵活性 小 , 拟合能力差 S S 省模型 N m 变化显著 观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较差 A K^ C WA T HE
含义 。为了规范 路面使用 性能的技术含义 , . . .a r l w D O Pt S j e c 给 出了使用性 能的新定 义 , 即路面 为道 路使用者 提供的服务 的变化 趋 势。综合 以往 对路面使用性能 的定 义 , 面使用性 能应 包括 四 路
个方 面 : 功能性能 、 结构性能 、 安全 性能和 外观性能 。功 能性能是 指路面能够为道 路使 用 者提 供 的行 车舒 适 度 , 主要 指 路 面平 整 度; 结构性能 是指路 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各 种病害种 类的表现 形 式, 前者 主要指路 面弯沉 ; 全性 能是路 面 能够为 行车所 提供 的 安 安全程度 , 一般指 路面 的抗滑 系数 ; 而外 观则 指路 面能够 为道 路 使用者提供 的视觉感受 , 主要指路 面的色彩 等。影响路面使 用性 能 的直接 路面特性是路面 平整度 、 车辙 、 摩擦 系数 、 土的崩射损 泥 伤 、 面反射特 性 、 路 交通噪 音 以及 路面外 观。而路 面使用 性能 只

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的分析与讨论_王立志

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的分析与讨论_王立志
2008年 5 月 4日收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030804) 01) 01)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王立志 ( 1965) ), 男, 汉族, 博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石油沥青的生产与评价. E-m ai:l lizh i_wang65@ 126. com。 * 通讯作者简 介: 张 玉贞 ( 1959) ) , 女, 汉族, 博士, 教授, 博 导。 E-m ai:l zhangyzh4@ cnooc. com. cn; zhangyuzhen2218@ 163. com 。
第 8卷 第 21期 2008年 11月 1671- 1819( 2008) 21- 5793- 06
石油技术
科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 ience T echno logy and Eng ineer ing
V o l1 8 N o121 N ov. 2008 Z 2008 Sci1 T ech1Engng1
结料的弹性 (存储模量 )与粘性 (损耗模量 )成分的比
例。以上几个参数的关系如 d
( 1)
G c = G* # co sD
( 2)
G d = G* # sinD
( 3)
tanD= G d/G c
( 4)
此外, Superpave沥青胶结 料性能规范中, 以最 高路面设计温度下沥青流变仪试验指标 G* / sinD作
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王立志 魏建明 张玉贞*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质油研究所, 东营 257061)
摘 要 选用 6种传统沥青和 6种改性沥青, 利用 Strateg ic H ighw ay R esearch P rog ram ( SHRP ) 试验方法研 究了沥青的 温度敏

对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的探讨

对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的探讨

料的 D S明显 小 于 AH一7 O沥 青 混合 料 . 了提 高 为 沥青 混合料 的抗 车辙 能 力 , 采用 较稠 的 沥青 。 应 沥青 混 合 料 中 的 沥 青 含 量 过 多 D S大 幅 度 下 降 , C一1 A 0I的沥 青 含 量 比最 佳值 增 加 1 3 , S % D
沥青 混合料 级 配类 型 、 沥青 混合料 级 配 组成 变化 对 高温稳 定性 的影 响 。提 出在 沥青 混合 料 配
合 比设 计 时 减 轻 车辙 产 生 的 对 策 。
关键 词 车辙 沥青混合料
级配
动稳 定度 改性 沥青
温度 为 6E , 压 为 0 7 p . 产 生 1 0 轮 M a每 mm 车 槽 的
弯 拉 强 度 有 所 提 高 , 表 6 说 明 改 眭 沥 青 混 台 料 较 ( )
料 与矿料 的粘结 强度 。聚合 物 加入 沥青 后使 沥青 变 稠, 粘度 增 加 , 减小 了温度敏感 性 , 结果 是相 应地减 少 永久变形 并改 善沥青 混凝 土层 的荷载 分 布 能力 。弹 性俸聚 台物的加 人 , 加 总形 变 中的 弹性 形 变 , 减 同 时 . 可 以 改 善 结 合 还
抗 流 动 变 形 能 力 . S S改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动 稳 定 度 却 而 B
不如 I ' 性的效果 ,B E改 S R对 沥青 混合 料 的高温 稳定 性无 明显的改性 效 果 。但 从 三 种改 性 剂对 基质 沥青 及 沥青混合 料 的其 它路用 性能改性效果 看 : 低 温 抗裂 性 : 经过 改 性后 沥青 混 合料 的极 限抗
公 路路 面 直 接 承 受 行 车 荷 载 和 气 候 因 素 的作
用 . 但 应 具 有 较 高 的 强 度 和 稳 定 性 , 且 还 要 耐 不 而 磨 、 渗 并 具 有 良 好 的 表 面 平 整 度 和 粗 糙 度 。 本 文 防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车辙是指车辆轮胎在路面上留下的凹陷,长期积累会导致路面变形,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路面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永久变形量是指路面在车辙试验中所产生的变形,通常用来评估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面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面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等。

首先,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含量、骨料性质等直接影响了路面的变形性能。

其次,施工工艺对路面的压实度和质量也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压实度都会导致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的增加。

此外,交通荷载是导致路面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频繁的车辆通行会使路面产生变形,增加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最后,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路面的变形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路面的永久变形量会显著增加。

为了减少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沥青含量和骨料粒径,确保路面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其次,加强路面维护和养护工作,及时修补和加固已经产生车辙的路段,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减少超载车辆的通行,合理分配交通荷载,减少对路面的损坏。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路面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是评估路面永久变形性能的重要指标,受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优化设计、科学施工和合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车辙 ; 测 模型 ; 感 性 分析 预 敏
Ab t a t Th u t g h s e n a wa s h man a m o a p at a e l n , n t e e r a o s u t g r d ci n sr c : e r t n a b e l y t e i i h r t s h l p v n e t a d h r a e v r u r ti p e it mo e s o d y , n a - i n o dl n wa a s a d p p i a in c n i o s r d f r n .I o d r o et r o r h n h s s l t o d t n a e i e e t n r e t b t c mp e e d t e e mo es t e a s s n i fu n i g f c o s e o i e d l ,h c H e a d n e c n a t r we e r s n e t e s s e t a l r p e e td,h n y t mai l c r v e a d e a u t n e e ma e. n n ly t e e iw n v l a i w r d a d f a l h mo e s s n i vt s o i d l e st ii we e n l z d t i e r a ay e .I ma g i e f r gv n mn e c u ae y ud o iig r a c r t mo es a d o r a ph t d l n f s a l
民 营科 技
21年 期 0 第8 0
市政 与 路 桥 Fra bibliotek沥青路 面车辙预测模型 的敏感性 分析
许薛 军 ( 、 东省路 桥 规 划勘 察 中心 , 东 广 州 5 0 3 2 华 南理 工 大 学 土木 与 交通 学院 , 东 广 州 50 4 ) 1广 广 16 5 、 广 l6 1
R = 4 1 8。 “ z S D 1 .1 t K / D () 3
沥青混合料的劲度和 当量轴载作用次数是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 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 构, 车辙主要源于沥 青层 ,沥青层产生的永久变形在薄层路面结构 中占总变形比例达 9 %一 4 9 %, 9 在厚层路面结构中约为 9 %~ 9 6 9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的增加 , 上 面层产生车辙更加严重 , 根据美国 AA H O实验路 的研究结果 , ST 当沥青 层厚度达到 2c 车辙的增加将会达到极限。 5 m, 可见路面结构及厚度对车 辙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鉴于目前国内外车辙预测模型种类 繁多, 来源 和 适用 条 件 差 异 较 大 , 了能 够 更 准 确 地 了解 这 些 车 辙 预 测 模 型 , 为 为 作 沥青路面车辙 问题研究的基础 , 现对现有车辙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系统 的 回顾以及分类和评价 , 对今后的车辙研究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2 国内外车辙预测模型评述 目前 , 为了解决 沥青路 面车辙变形 预测的问题 , 国际上公路研究人 员力求提高车辙预测的精度进行 了广 泛的研究 , 出 r 一 提 很多有价值的预 测模型。尽管国内外车辙预测模型很多 , 大的方 向可 以分为理论分 但从 析法、 理论经验 法和统计分析法三大类。理论分析法主要运用弹性或粘 弹性 理 论 , 过 大 量 的 蠕 变 试 验 , 迹 试 验 和 一 系 列 的似 设 简 化 建 立 起 通 轮 来 的预测模型; 理论经验法主要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粘弹性层状体 系理 论 ; 分 析 法也 称 经 验 法 , 统计 主要 是 以试 验 路 观测 资料 为 基 础 , 合 结 室 内试验 的预 测 经 验公 式 。 面 就 一些 代 表 性 的 车辙 预 测 模 型进 行 分 析 下
摘 要: 车辙 一直是沥青路 面的主要 病害, 通过建立车辙预测模 型进行相关研 究。目前车辙预测模型种类繁 多, 各种 方法计算结论 、 适用条件差 异 较 大 。为 了在 实际 工 程 中 , 确 的 选择 车辙 预 测模 型 , 对 车辙 成 因 、 响 因 素及 预 测 模 型进 行 了 系统 的 分类 与 评 价 , 预 测模 型进 行 了敏 感性 分 准 现 影 对 析, 为沥青路面的设计提 供 了参考。
p v me t d s n a e n ei . g
Ke wo d r t n r d c in mo e s s n i v t n l ss y r s:u t g;e ito d l ;e st i a ay i i i y
1 概述
用 所 允许 还 有 待 大 量 工 程实 践 的 验证 。模 型 数 学公 式 为 :
研究。
2 . 基 于力 学 分 析 法 的 车 辙 预 测模 型 ,该 模 型 不 仅 引 进 了流 动 动 力参 4
数概念 , 且还考虑 了轮迹分布的影响 , 而 所以参数指标考虑得更加全面 , 但是由于此模型纯属基于力学分析 的理论推导 , 因素理论上的影响与 各 工程实际的影响存在一定偏差 , 故应该通过大量工程数据进行参数 的修 正 。模型数学公式为 :
R =.40 0 D 5 2 N K g 9 。 /S 。 D。 ( 4)
25 WeTak车辙预估模型 , . src 主要参数有沥青混合料特性, 累计轴载作 用和高温指标 , 认为绝大部分车辙都是起源于沥青混凝土层 , 忽略 了基 层产生的车辙。模 型是建立在大量试验数据基础之上推导 出来 , 置信度 很高, 而且形式 比较 简单 , 应用方便 ; 模型不仅考虑了混合料 中集料结构 的内在变形, 高沥青 含量 与高气温的交互作用 , 而且还考虑到初始压实 度 的影 响 。缺 点 是 WeTak模 型 只适 用 于 WeTak道 路试 验 中这 一特 src s rc 定 的结构层厚度 和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条件下; 型虽然考虑了沥青混 模 合料性质的影响 ,但是没有考虑结构层厚度及 当量轴载作用 次数 的影 响 。模 型 数学 公 式 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