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人口预测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案例分析

1. 表1列出了某地区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 与家庭月平均收入X ,鸡肉价格P 1,猪肉价格P 2与牛肉价格P 3的相关数据。 年份 Y/千 克 X/ 元 P 1/(元/千克) P 2/(元/千克) P 3/(元/千克) 年份 Y/千克 X/元 P 1/(元/ 千克) P 2/(元/ 千克) P 3/(元/千克) 1980 2.78 397 4.22 5.07 7.83 1992 4.18 911 3.97 7.91 11.40 1981 2.99 413 3.81 5.20 7.92 1993 4.04 931 5.21 9.54 12.41 1982 2.98 439 4.03 5.40 7.92 1994 4.07 1021 4.89 9.42 12.76 1983 3.08 459 3.95 5.53 7.92 1995 4.01 1165 5.83 12.35 14.29 1984 3.12 492 3.73 5.47 7.74 1996 4.27 1349 5.79 12.99 14.36 1985 3.33 528 3.81 6.37 8.02 1997 4.41 1449 5.67 11.76 13.92 1986 3.56 560 3.93 6.98 8.04 1998 4.67 1575 6.37 13.09 16.55 1987 3.64 624 3.78 6.59 8.39 1999 5.06 1759 6.16 12.98 20.33 1988 3.67 666 3.84 6.45 8.55 2000 5.01 1994 5.89 12.80 21.96 1989 3.84 717 4.01 7.00 9.37 2001 5.17 2258 6.64 14.10 22.16 1990 4.04 768 3.86 7.32 10.61 2002 5.29 2478 7.04 16.82 23.26 1991 4.03 843 3.98 6.78 10.48 (1) 求出该地区关于家庭鸡肉消费需求的如下模型: 01213243ln ln ln ln ln Y X P P P u βββββ=+++++ (2) 请分析,鸡肉的家庭消费需求是否受猪肉及牛肉价格的影响。 先做回归分析,过程如下: 输出结果如下:

SPSS实验8-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SPSS作业8: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为研究和预测某商品消费特点和趋势,收集到以往胡消费数据。数据项包括是否购买,性别,年龄和收入水平。这里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是否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0/1二值变量),其余各变量为解释变量,且其中性别和收入水平为品质变量,年龄为定距变量。变量选择采用Enter方法,性别以男为参照类,收入以低收入为参照类。 (一)基本操作: (1)选择菜单Analyz e-Regression-Binary Logistic; (2)选择是否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到Dependent框中,选其余各变量为解释变量到Covariates框中,采用Enter方法,结果如下: 分析:上表显示了对品质变量产生虚拟变量的情况,产生的虚拟变量命名为原变量名(编码)。可以看到,对收入生成了两个虚拟变量名为Income(1)和Income(2),分别表示是否中收入和是否高收入,两变量均为0时表示低收入;对性别生成了一个虚拟变量名为Gedder(1),表示是否女,取值为0

时表示为男。 消费的二项Logistic分析结果(二)(强制进入策略) 分析:上表显示了Logistic分析初始阶段(第零步)方程中只有常数项时的错判矩阵。可以看到:269人中实际没购买且模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100%;162人中实际购买了但模型均预测错误,正确率为0%。模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62.4%。 消费的二项Logistic分析结果(三)(强制进入策略)

分析:上表显示了方程中只有常数项时的回归系数方面的指标,各数据项的含义依次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误差,Wald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自由度,Wald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发生比。由于此时模型中未包含任何解释变量,因此该表没有实际意义。 分析:上表显示了待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的情况,各数据项的含义依次为Score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自由度和概率p值。可以看到,如果下一步Age 进入方程,则Score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268,概率p值为0.26。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由于Age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a,所以是不能进入方程的。但在这里,由于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为Enter,所以这些变量也被强行进入方程。

logistic回归模型总结

[转载]logistic回归模型总结 logistic回归模型是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模型,通过学习和实践拟通过从入门、进阶到高级的过程对其进行总结,以便加深自己的理解也为对此有兴趣者提供学习的便利。 一、有关logistic的基本概念 logistic回归主要用来预测离散因变量与一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最常用的是二值型logistic。即因变量的取值只包含两个类别例如:好、坏;发生、不发生;常用Y=1或Y=0表示X 表示解释变量则 P(Y=1|X)表示在X的条件下Y=1的概率,logistic回归的数学表达式为: log(p/1-p)=A+BX =L其中p/1-p称为优势比(ODDS)即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可以根据上式反求出P(Y=1|X)=1/(1+e^-L) 根据样本资料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计算出模型的参数 然后根据求出的模型进行预测 下面介绍logistic回归在SAS中的实现以及输出结果的解释 二、logistic回归模型初步

SAS中logistic回归输出结果主要包括预测模 型的评价以及模型的参数 预测模型的评价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评价类似主要从以 下几个层次进行 (1)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 主要评价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总体一致性。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指标来进行检验 1、Hosmer-Lemeshowz指标 HL统计量的原假设Ho是预测值和观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HL指标的P-Value的值越大,越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说明模型很好的拟合了数据。 在SAS中这个指标可以用LACKFIT选项进行调用 2、AIC和SC指标即池雷准则和施瓦茨准则 与线性回归类似AIC和SC越小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 (2)从整体上看解释变量对因变量有无解释作用 相当于多元回归中的F检验在logistic回归中可以通过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ogistic回归分析简介

Logistic回归分析简介 Logistic回归:实际上属于判别分析,因拥有很差的判别效率而不常用。1.应用范围: ①适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危险因素分析 ②实验室中药物的剂量-反应关系 ③临床试验评价 ④疾病的预后因素分析 2.Logistic回归的分类: ①按因变量的资料类型分: 二分类 多分类 其中二分较为常用 ②按研究方法分: 条件Logistic回归 非条件Logistic回归 两者针对的资料类型不一样,后者针对成组研究,前者针对配对或配伍 研究。 3.Logistic回归的应用条件是: ①独立性。各观测对象间是相互独立的; ②LogitP与自变量是线性关系; ③样本量。经验值是病例对照各50例以上或为自变量的5-10倍(以10倍 为宜),不过随着统计技术和软件的发展,样本量较小或不能进行似然

估计的情况下可采用精确logistic回归分析,此时要求分析变量不能太多,且变量分类不能太多; ④当队列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观察时间应该相同,否则需考虑观 察时间的影响(建议用Poisson回归)。 4.拟和logistic回归方程的步骤: ①对每一个变量进行量化,并进行单因素分析; ②数据的离散化,对于连续性变量在分析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离散变成等 级资料。可采用的方法有依据经验进行离散,或是按照四分、五分位数 法来确定等级,也可采用聚类方法将计量资料聚为二类或多类,变为离 散变量。 ③对性质相近的一些自变量进行部分多因素分析,并探讨各自变量(等级 变量,数值变量)纳入模型时的适宜尺度,及对自变量进行必要的变量 变换; ④在单变量分析和相关自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对P≤α(常取0.2,0.15或 0.3)的变量,以及专业上认为重要的变量进行多因素的逐步筛选;模型 程序每拟合一个模型将给出多个指标值,供用户判断模型优劣和筛选变 量。可以采用双向筛选技术:a进入变量的筛选用score统计量或G统计 量或LRS(似然比统计量),用户确定P值临界值如:0.05、0.1或0.2,选 择统计量显著且最大的变量进入模型;b剔除变量的选择用Z统计量(Wald 统计量),用户确定其P值显著性水平,当变量不显者,从模型中予以剔 除。这样,选入和剔除反复循环,直至无变量选入,也无变量删除为止,选入或剔除的显著界值的确定要依具体的问题和变量的多寡而定,一般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6029.88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4462.08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5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 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2.5的数据: 表2.5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见解

1.逻辑回归模型 1.1逻辑回归模型 考虑具有p个独立变量的向量,设条件概率为根据观测量相对于某事件发生的概率。逻辑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1.1) 上式右侧形式的函数称为称为逻辑函数。下图给出其函数图象形式。 其中。如果含有名义变量,则将其变为dummy变量。一个具有k个取值的名义变量,将变为k-1个dummy变量。这样,有 (1.2) 定义不发生事件的条件概率为 (1.3) 那么,事件发生与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之比为 (1.4) 这个比值称为事件的发生比(the odds of experiencing an event),简称为odds。因为00。对odds取对数,即得到线性函数, (1.5) 1.2极大似然函数 假设有n个观测样本,观测值分别为设为给定条件下

得到的概率。在同样条件下得到的条件概率为。于是,得到一个观测值的概率为 (1.6) 因为各项观测独立,所以它们的联合分布可以表示为各边际分布的乘积。 (1.7) 上式称为n个观测的似然函数。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求出使这一似然函数的值最大的参数估计。于是,最大似然估计的关键就是求出参数,使上式取得最大值。 对上述函数求对数 (1.8) 上式称为对数似然函数。为了估计能使取得最大的参数的值。 对此函数求导,得到p+1个似然方程。 (1.9) ,j=1,2,..,p. 上式称为似然方程。为了解上述非线性方程,应用牛顿-拉斐森(Newton-Raphson)方法进行迭代求解。 1.3牛顿-拉斐森迭代法 对求二阶偏导数,即Hessian矩阵为 (1.10) 如果写成矩阵形式,以H表示Hessian矩阵,X表示 (1.11) 令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分析一·研究目的要求 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降到1980年,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研究此后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全国人口增长规律,与猜测中国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名收入”及“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作为居民消费水平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及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人口增长率及相关数据

,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122233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三、估计参数 利用EViews 估计模型的参数,方法是: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 话框“Workfile Range ”。在“Workfile frequency ”中选择“Annual ” (年 年份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国民总收入 (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率(CPI )% 人均GDP (元) 1988 15037 1366 1989 … 17001 18 1519 1990 18718 1644 1991 【 21826 1893 1992 26937 2311 1993 . 35260 2998 1994 48108 4044 1995 — 59811 5046 1996 70142 5846 1997 ~ 78061 6420 1998 83024 6796 1999 【 88479 7159 2000 98000 7858 2001 [ 108068 8622 2002 119096 9398 2003 : 135174 10542 2004 159587 12336 2005 、 184089 14040 2006 213132 16024

案例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分析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预测与决策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02 学号: 2204120202 学生姓名:陈维维 2014 年 11月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例如,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11242.85元,?最低的青海省仅为人均8192.56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9397.89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7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镇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8年截面数据模型。影响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 为了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以下是2008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表

Logistic回归模型基本知识

Logistic 回归模型 1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基本知识 1.1 Logistic 模型简介 主要应用在研究某些现象发生的概率p ,比如股票涨还是跌,公司成功或失败的概率,以及讨论概率 p 与那些因素有关。显然作为概率值,一定有10≤≤p ,因此很难用线性模型描述概率p 与自变量的关 系,另外如果p 接近两个极端值,此时一般方法难以较好地反映p 的微小变化。为此在构建p 与自变量关系的模型时,变换一下思路,不直接研究p ,而是研究p 的一个严格单调函数)(p G ,并要求)(p G 在p 接近两端值时对其微小变化很敏感。于是Logit 变换被提出来: p p p Logit -=1ln )( (1) 其中当p 从10→时,)(p Logit 从+∞→∞-,这个变化范围在模型数据处理上带来很大的方便, 解决了上述面临的难题。另外从函数的变形可得如下等价的公式: X T X T T e e p X p p p Logit ββ β+= ?=-=11ln )( (2) 模型(2)的基本要求是,因变量(y )是个二元变量,仅取0或1两个值,而因变量取1的概率) |1(X y P =就是模型要研究的对象。而T k x x x X ),,,,1(21 =,其中i x 表示影响y 的第i 个因素,它可以是定性变量也可以是定量变量,T k ),,,(10ββββ =。为此模型(2)可以表述成: k x k x k x k x k k e e p x x p p βββββββββ+++++++= ?+++=- 11011011011ln (3) 显然p y E =)(,故上述模型表明) (1) (ln y E y E -是k x x x ,,,21 的线性函数。此时我们称满足上面条件 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 线性回归。 Logistic 线性回归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用普通的回归方式来分析模型,一方面离散变量的误差形式服从伯努利分布而非正态分布,即没有正态性假设前提;二是二值变量方差不是常数,有异方差性。不同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则(残差平方和最小),Logistic 变换的非线性特征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寻求最佳的回归系数。因此评价模型的拟合度的标准变为似然值而非离差平方和。 定义1 称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比为 优势比(比数比 odds ratio 简称OR),形式上表示为 OR= k x k x e p p βββ+++=- 1101 (4) 定义2 Logistic 回归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故模型好坏的评价准则有似然值来表征,称

Logistic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 Logistic 回归常用于分析二分类因变量(如存活和死亡、患病和未患病等)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比较常用的情形是分析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某疾病相关联。例如,若探讨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选择两组人群,一组是胃癌组,一组是非胃癌组,两组人群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生活方式等,因变量就为有或无胃癌,即“是” 或“否”,为二分类变量,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自变量既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为分类变量。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就可以大致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因变量不同。多元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连续变量;Logistic 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或多分类变量,但二分类变量更常用,也更加容易解释。 1. Logistic 回归的用法 一般而言,Logistic 回归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寻找危险因素,如上文的例子,找出与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用于预测,我们可以根据建立的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在不同的自变量情况下,发生某病或某种情况的概率(包括风险评分的建立)。 2. 用Logistic回归估计危险度 所谓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 RR)是用来描述某一因素不同状态发生疾病(或其它结局)危险程度的 比值。Logistic回归给出的OR(odds ratio)值与相对危险度类似,常用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人群,另一人群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超出或减少的程度。如不同性别的

胃癌发生危险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可以求出危险度的具体数值,例如1.7,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农民收入水平的度量常采用人均纯收入指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矛盾因素,又有体制性障碍因素。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三是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四是农业产业结构状况。五是农业投入水平。考虑到复杂性和可行性,所以对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本文暂不作讨论。因此,以全国为例,把农民收入与各影响因素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 一、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一)、数据搜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影响农民收入因素中引入7个解释变量。即:2x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比重,3x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4x -非农村人口比重,5x -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重,6x -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总产值的比重,7x -农作物播种面积,8x —农村用电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 我们设定模型为下面所示的形式: 利用Eviews 软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DependentVariable:Y Method:LeastSquares Sample: Includedobservations:19 Variable Coefficient t-Statistic Prob. C X1 X3 X4 X5 X6 X7 X8 R-squared Meandependentvar AdjustedR-squared 表1最小二乘估计结果 回归分析报告为: () ()()()()()()()()()()()()()()() 2345678 2? -1102.373-6.6354X +18.2294X +2.4300X -16.2374X -2.1552X +0.0100X +0.0634X 375.83 3.7813 2.066618.37034 5.8941 2.77080.002330.02128 -2.933 1.7558.820900.20316 2.7550.778 4.27881 2.97930.99582i Y SE t R ===---=230.99316519 1.99327374.66 R Df DW F ====二、计量经济学检验 (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及修正 ①、检验多重共线性 (a)、直观法 从“表1最小二乘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模型的整体拟合的很好,但是x4x6

SPSS线性回归分析案例

回归分析 实验内容:基于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目的】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社会保障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去研究。 【模型设定】 :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现选用城镇居民消费进行比较。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从理论和经验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故可以选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选取2010年截面数据。 1、实验数据 表1: —

2010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2、实验过程 作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的散点图,如图1:

表2 模型汇总b — 模型 R 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 - 1 .965a.932.930 ~ a.预测变量:(常量),可支配收入X(元)。 b.因变量:消费性支出Y(元) 表3 相关性 、 消费性支出Y (元) 可支配收入X(元) Pearson相关 性消费性支出Y(元)& .965 !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如下线性模型:Y=a+bX

SPSS与社会统计学逻辑回归分析Logistic课程

SPSS与社会统计学逻辑回归分析Logistic课程作业二[1]陈昱,陈银蓉,马文博.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四川、湖南、湖北移民安置区的调查[J]. 资源科学,2011,06:1178-1185. 一、变量赋值 1.被解释变量用0表示不愿意流转,1表示愿意流转,有意愿上的状态表示效果。 2.性别分别用1和2表示男女,男女不存在有没有状态的表征,所以用1、2赋值非常合适;它的预计影响方向为负,是基于学者张林秀、刘承芳等认为:由于农村男性外出打工的几率高于女性,女性更愿意在家耕种土地,这就可能导致女性不愿意转出土地的基础上设定的。 3.教育程度越高赋值越高,且预测影响为正,这个也是在文章前面定量分析的时候引用学者李实的观点说明赋值的理由。 4.职业类型中,兼业化程度越高赋值越高,且为正向。从家庭收入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原理角度来看这个不难理解。 5.其它变量的赋值依据实际情况初步判断也不能理解其赋值的缘由。然而对于“是否为村干部”这一变量来看,预测的趋向是:是村干部则不愿

意流转,前面的分析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是这样。虽然这知识一种预判,但是若能够给出预判的一丁点理由就更好了。 二、系数解读 1. 标准化系数中,x1,x3,x7,x9,x11,x12系数为付,意味着性 别是男、与市中心距离越近、家庭人口和劳动力人数越少、农业 收入占比越少、认为土地经营权权属则土地流转的意愿越强; 2. 其中X3(与市中心距离),x9(劳动力人数)影响系数绝对值较大, 分别为0.815,0.322。在显著性检验方面,x3、x9、x11分别通过 了15%、1%、5%的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土地不愿意流转与 劳动力人数多有显著相关性,与农业收入占比高有较显著的相 关,与市中心距离近相关性不显著。 3. 系数为正的变量中,影响系数均不高,但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案例讲解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案 例讲解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 表1列出了某地区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 与家庭月平均收入X ,鸡肉价格P 1,猪肉价格P 2与牛肉价格P 3的相关数据。 年份 Y/ 千克 X/元 P 1/(元/千克) P 2/(元/千克) P 3/(元/千克) 年份 Y/ 千克 X/元 P 1/(元/千克) P 2/(元/千克) P 3/(元/ 千克) 1980 397 1992 911 1981 413 1993 931 1982 439 1994 1021 1983 459 1995 1165 1984 492 1996 1349 1985 528 1997 1449 1986 560 1998 1575 1987 624 1999 1759 1988 666 2000 1994 1989 717 2001 2258 1990 768 2002 2478 1991 843 (1) 求出该地区关于家庭鸡肉消费需求的如下模型: 01213243ln ln ln ln ln Y X P P P u βββββ=+++++ (2) 请分析,鸡肉的家庭消费需求是否受猪肉及牛肉价格的影响。 先做回归分析,过程如下: 输出结果如下:

所以,回归方程为: 123ln 0.73150.3463ln 0.5021ln 0.1469ln 0.0872ln Y X P P P =-+-++ 由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知道,鸡肉消费需求受家庭收入水平和鸡肉价格的影响,而牛肉价格和猪肉价格对鸡肉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显着。 验证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是否有影响,可以通过赤池准则(AIC )和施瓦茨准则(SC )。若AIC 值或SC 值增加了,就应该去掉该解释变量。 去掉猪肉价格P 2与牛肉价格P 3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LOG(X) LOG(P1)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Logistic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Logistic回归常用于分析二分类因变量(如存活和死亡、患病和未患病等)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比较常用的情形是分析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某疾病相关联。例如,若探讨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选择两组人群,一组是胃癌组,一组是非胃癌组,两组人群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生活方式等,因变量就为有或无胃癌,即“是”或“否”,为二分类变量,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自变量既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为分类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就可以大致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因变量不同。多元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连续变量;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或多分类变量,但二分类变量更常用,也更加容易解释。 回归的用法 一般而言,Logistic回归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寻找危险因素,如上文的例子,找出与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用于预测,我们可以根据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在不同的自变量情况下,发生某病或某种情况的概率(包括风险评分的建立)。 2.用Logistic回归估计危险度 所谓相对危险度(riskratio,RR)是用来描述某一因素不同状态发生疾病(或其它结局)危险程度的 比值。Logistic回归给出的OR(oddsratio)值与相对危险度类似,常用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人群,另一人群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超出或减少的程度。如不同性别的胃癌发生危险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可以求出危险度的具体数值,例如,这样就表示,男性发生胃癌的风险是女性的倍。这里要注意估计的方向问题,以女性作为参照,男性患

第十二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一、Logistic 回归概述: Logistic 回归主要用于筛选疾病的危险因素、预后因素或评价治疗措施;通常以疾病的死亡、痊愈等结果发生的概率为因变量,以影响疾病发生和预后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模型。 二、Logistic 回归的分类及资料类型: 第一节 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一、Logistic 回归模型: Logistic 回归模型: logit (P )= ln( p p -1) = β0+β1χ1 + … +βn χn 二、回归系数的估计(参数估计): 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通常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 三、假设检验: 1.Logistic 回归方程的检验: ·检验模型中所有自变量整体来看是否与所研究事件的对数优势比存在线性关系,也即方程是否成立。 ·检验的方法有似然比检验、比分检验(score test )和Wald 检验(wald test )。上述三种方法中,似然比检验最可靠。 ·似然比检验(likehood ratio test ):通过比较包含与不包含某一个或几个待检验观察因素的两个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变化来进行,其统计量为G=-2ln(L)(又称Deviance )。无效假设H 0:β=0。当H 0成立时,检验统计量G 近似服从自由度为N-P-1的X 2分布。当G 大于临界值时,接受H 1,拒绝无效假设,认为从整体上看适合作Logistic 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成立。 2.Logistic 回归系数的检验: ·为了确定哪些自变量能进入方程,还需要对每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判断其对模型是否有贡献。 ) (11011011011011)](exp[11 )exp(1)exp(p p X X p p p p p p e X X X X X X p ββββββββββββ+++-+= +++-+=+++++++=

如何用SPSS做logistic回归分析

如何用spss17.0进行二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前提为因变量是可以转化为0、1的二分变量,如:死亡或者生存,男性或者女性,有或无,Yes或No,是或否的情况。 下面以医学中不同类型脑梗塞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数据准备和SPSS选项设置 第一步,原始数据的转化:如图1-1所示,其中脑梗塞可以分为ICAS、ECAS和NCAS三种,但现在我们仅考虑性别和年龄与ICAS的关系,因此将分组数据ICAS、ECAS和NCAS转化为1、0分类,是ICAS赋值为1,否赋值为0。年龄为数值变量,可直接输入到spss中,而性别需要转化为(1、0)分类变量输入到spss当中,假设男性为1,女性为0,但在后续分析中系统会将1,0置换(下面还会介绍),因此为方便期间我们这里先将男女赋值置换,即男性为“0”,女性为“1”。 图1-1 第二步:打开“二值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话框: 沿着主菜单的“分析(Analyze)→回归(Regression)→二元logistic (Binary Logistic)”的路径(图1-2)打开二值Logistic 回归分析选项框(图1-3)。

如图1-3左侧对话框中有许多变量,但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与ICAS 显著相关的为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等(P<0.05),因此我们这里选择以性别和年龄为例进行分析。

在图1-3中,因为我们要分析性别和年龄与ICAS的相关程度,因此将ICAS选入因变量(Dependent)中,而将性别和年龄选入协变量(Covariates)框中,在协变量下方的“方法(Method)”一栏中,共有七个选项。采用第一种方法,即系统默认的强迫回归方法(进入“Enter”)。 接下来我们将对分类(Categorical),保存(Save),选项(Options)按照如图1-4、1-5、1-6中所示进行设置。在“分类”对话框中,因为性别为二分类变量,因此将其选入分类协变量中,参考类别为在分析中是以最小数值“0(第一个)”作为参考,还是将最大数值“1(最后一个)”作为参考,这里我们选择第一个“0”作为参考。在“存放”选项框中是指将不将数据输出到编辑显示区中。在“选项”对话框中要勾选如图几项,其中“exp(B)的CI(X)”一定要勾选,这个就是输出的OR和CI值,后面的95%为系统默认,不需要更改。

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知识 1.1Logistic模型简介 主要应用在研究某些现象发生的概率,比如股票涨还是跌,公司成功或失败的概率,以及讨论概率与那些因素有关。显然作为概率值,一定有,因此很难用线性模型描述概率与自变量的关系,另外如果接近两个极端值,此时一般方法难以较好地反映p的微小变化。为此在构建与自变量关系的模型时,变换一下思路,不直接研究,而是研究的一个严格单调函数,并要求在接近两端值时对其微小变化很敏感。于是Logit 变换被提出来: (1)其中当从时,从,这个变化范围在模型数据处理上带来很大的方便,解决了上述面临的难题。另外从 函数的变形可得如下等价的公式: (2)模型(2)的基本要求是,因变量(y)是个二元变量,仅取0或1两个值,而因变量取1的概率就是模型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中表示影响的第个因素,它可以是定性变量也可以是定量变量,。为此模型(2)可以表述成: (3)显然,故上述模型表明是的线性函数。此时我们称满足上面条件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线性回归。 Logistic线性回归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用普通的回归方式来分析模型,一方面离散变量的误差形式服从伯 努利分布而非正态分布,即没有正态性假设前提;二是二值变量方差不是常数,有异方差性。不同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则(残差平方和最小),Logistic变换的非线性特征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寻求最佳的回归系数。因此评价模型的拟合度的标准变为似然值而非离差平方和。 定义1 称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比为优势比(比数比odds ratio 简称OR),形式上表示为 OR= (4) 定义2Logistic回归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故模型好坏的评价准则有似然值来表征,称-2为估计值的拟合似然度,该值越小越好,如果模型完全拟合,则似然值为1,而拟合似然度达到最小,值为0。其中表示的对数似然函数值。 定义3记为估计值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为的标准差矩阵,则称 (5)为的Wald统计量,在大样本时,近似服从分布,通过它实现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定义4 假定方程中只有常数项,即各变量的系数均为0,此时称 (6)为方程的显著性似然统计量,在大样本时,近似服从分布。 1.2 Logistic模型的分类及主要问题 根据研究设计的不同,Logistic回归通常分为成组资料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配对资料的条件Logistic 回归两种大类。还兼具两分类和多分类之分,分组与未分组之分,有序与无序变量之分。具体如下: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 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中,归纳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对数据进行数学分析的方法还不够完善,本文主要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s分析等多元统计学中的分析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做了一定的科学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归纳法与数据分析法的比较,数据分析比归纳法更具有科学依据也更为准确。 关键词: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心理健康;儿童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has become more mature, and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data is still not perfect.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facto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analysis.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tatus has done some scientific analysis. Through analysi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re obtained, and specific solutions are proposed, and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By comparing the induction method with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 data analysis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han the induction method. Key word: Facto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ogistics analysis ; Mental health; Childr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